书城宗教佛祖都说了些什么?
6852100000057

第57章 天堂在何方地狱在何处?(5)

比如玄奘,他取经回到长安后,皇帝李世民指定他当了慈恩寺的住持。相当于皇帝利用行政权力,给玄奘在宗教系统安插了一个职位。当时的中国佛教界对此早就习以为常,觉得这是皇帝赏脸,大大的有面子,才不会觉得是对印度僧团民主制度的破坏呢。

中国僧团不光有住持。寺庙大了,事务多,光一个住持管不过来,还得有副手。很多中国寺庙内部的管理,用的是类似儒家政府的管理结构。一些大的寺庙要分这个堂那个堂,每个堂还有小领导,一级一级,和官僚机构一样。

在中国寺庙的这种制度下,僧人自然就分高低等级了。不过,这只是一种行政等级。真正的僧人出家的目的当然不是升官发财,而是为了学习佛法。所以对于真正的信仰者来说,在某个寺庙内的行政等级不重要,最重要的还是学位等级。

佛教的学位等级怎么划分呢?

佛教认为所有信众都是学生,人人平等,谁也没资格管别人。但是,学业水平总得有个高低吧?闻道有先后,总得有人当老师,有人当学生吧?

佛教还是有个划分方法:谁先出家早,谁就是长辈。

不看绝对年龄。你是50岁也没用,如果你只出家了一天,那么10岁出家两天的人,也是你的师兄。因为人家起码比你多学了一天嘛。

佛教的世界观和众生介绍完了,下一章,我们来介绍菩萨、弥勒佛和阿弥陀佛。为什么要把他们单独列一章呢?

因为这涉及到佛教特别重要的一个分支:净土信仰。

注释:

[1]《俱舍论》记载,“金轮”的直径为12亿3450由旬,周长是36亿10350由旬。“由旬”为古印度长度单位,具体长度说法不一。玄奘《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逾缮那者,自古圣王一日军行也。旧传一逾缮那四十里矣,印度国俗乃三十里,圣教所载,惟十六里。”释义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百一羯磨·次明结界法》:“言瑜膳那者,既无正翻义,当东夏一驿可三十余里,旧云由旬者讹略。若准西国俗法,四俱卢舍为一瑜膳那,计一俱卢舍可有八里,即是当其三十二里。若准内教,八俱卢舍为一瑜膳那,一俱卢舍有五百弓,弓有一步数。准其步数才一里半余,将八倍之当十二里,此乃不充一驿。亲验当今西方瑜膳那,可有一驿故,今皆作一驿翻之。”鸠摩罗什译《维摩诘所说经注·不思议品》:“肇曰:由旬,天竺里数名也。上由旬六十里,中由旬五十里,下由旬四十里也。”陈兵《新编佛教词典》,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4年11月第1版,1由旬为30里或40里,合15公里或20公里。吴汝钧《佛教大辞典》,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2年7月第1版,第199页,1由旬为7或9哩,约合11.2公里或14.4公里。本书取15公里,“金轮”的直径应该是185.175亿公里。

[2]释法云编《翻译名义集·世界篇》:“南瞻部洲,北广南狭,三边量等,其相如车。”

[3]不过长度又不对了,佛经说南瞻部洲这三个边,每一边有约3万公里长(《俱舍论》卷十一:“三边各有二千踰缮那。”)。而真正的印度大陆,一边长不过1600公里左右。从欧洲的最西端到了亚洲的最东端,也不过9000多公里,3万公里边长的大陆,在地球上是找不到的。

[4]也有古人认为今天的昆仑山是须弥山。王嘉《拾遗记》卷十:“昆仑山者,西方曰称须弥山。”

[5]释玄奘译《俱舍论》卷十一:“唯此洲中有金刚座。”

[6]吴承恩《西游记》(黄周星定本)第十一回:“只见南赡部洲大唐太宗皇帝注定贞观一十三年。”

[7]李炳南《李炳南老居士全集·佛学答问类编中·质难》第733页:“地球即是南瞻部洲,他洲乃他星球。”《李炳南老居士全集·佛学答问类编上·通问》,第264页则说,南瞻部洲包含几万个星球,地球只是其中之一。但这样一来,太阳和月亮也包含在南瞻部洲里了。按照此页及265页的几个解释来看,似乎是说,除了我们俗称的太阳和月亮外,还有更大的日月、绕着被形容成须弥山的极大的事物旋转,只是我们见不到而已。总之就是一切都是极大,一切都是你还未观测到。

[8]本说取自释玄奘译《俱舍论》卷十一。有的佛经里对西牛贺洲和东胜神州的外观描写相反。达磨笈多等译《起世因本经·阎浮洲品》:“东面有洲,名弗婆提,其地纵广,九千由旬,圆如满月。”“西面有洲,名瞿陀尼,其地纵广,八千由旬,形如半月。”

[9]释玄奘译《俱舍论》卷十一:“北俱卢人定寿千岁。西牛货人寿五百岁。东胜身人寿二百五十岁。南赡部人寿无定限。劫减最后极寿十年,于劫初时人寿无量,百千等数不能计量。”其他经的记述又不同了。达磨笈多等译《起世因本经·三十三天品》:“阎浮提人,寿命百年,中有夭逝。瞿陀尼人,寿命二百,亦有夭逝。弗婆提人,寿命三百,亦有中夭。郁单越人,定寿千年,无有夭殇。”但还是南瞻部洲(即阎浮提)最正常:寿命一百岁,中间还可能会死。

[10]释玄奘译《俱舍论》卷十一:“赡部洲人身多长三肘半,于中少分有长四肘。东胜身人身长八肘。西牛货人长十六肘。北俱卢人三十二肘。”“肘”为印度古单位。释法云编《翻译名义集·数量篇》:“一肘,人一尺八寸,佛三尺六寸。”本文根据《翻译名义集》取0.55米。但是据释玄奘译《俱舍论》卷十二:“二十四指横布为肘。”如果按照一肘0.55米算,那么横指的距离有些过宽了。如果我们取1横指为0.015米,那么1肘为0.36米。南瞻部洲人身高为1.26米到1.44米,比较符合古代南亚人的身高。这样计算,最高的北俱卢人11米多,还是会超过已知最大的哺乳动物。另外,《俱舍论》卷十二:“二十四指横布为肘。竖积四肘为弓,谓寻。竖积五百弓为一俱卢舍。一俱卢舍许是从村至阿练若中间道量。说八俱卢舍为一踰缮那。”按照这个比例计算,如果取1肘为0.36米,那么1由旬(即1踰缮那)为5.76公里,比本书取的15公理要少很多。这样,佛经中记录的各种夸张尺寸会缩小一些,但是诸如“金轮”和须弥山的个头,还是会远远超过地球。

[11]释玄奘译《俱舍论》卷十一:“随其洲相人面亦然。”

[12]白化文《汉化佛教与佛寺》,北京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74页。

[13]白化文《汉化佛教与佛寺》,北京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76页—第77页。

[14]白话文《汉化佛教与佛寺》,北京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158页至第159页:“第二十二位:紫微大帝,有的材料则作玉皇大帝,都是道教对天帝的一种尊称。……以上二十二至二十四这三位,本系道教系统,被佛教借来装点门面。道教徒啧有烦言。有识的佛教徒也认为不必多此一举。所以,严肃认真的佛教徒都只承认‘二十天’,而不承认‘二十四天’。”

[15]可参见白话文《龙女与柳毅的传承》,《三生石上旧精魄——中国古代小说与宗教》,北京出版社2005年第1版,第76页—第81页。

[16]释法炬、释法立译《法句譬喻经·无常品》。

[17]瞿昙僧伽提婆译《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六:“佛世尊皆出人间,非由天而得也。”

[18]昙无谶译《大般涅槃经卷·寿命品》:“生世为人难,值佛世亦难。犹如大海中,盲龟遇浮孔。”

[19]我们下文会讲到“劫”长度的计算方式,其中常涉及到“84000”这个数字。这个数字在佛经中有时被当做虚数。假如认为用来描述“劫”的84000也是虚数,那么劫的长度就计算不出来。

[20]同样,这里的“84000”也可以理解成是虚数。

[21]《佛说四泥犁经》为四地狱。《铁城泥犁经》、《俱舍论》为八地狱。《中阿含经》为十地狱。《大智度论》为八大地狱和十六小地狱。《正法念处经》、《大楼炭经》为八大地狱,每个地狱又有十六小地狱。《长阿含经》、《起世经》、《起世因本经》为八大地狱,每个地狱又有十六小地狱,另外又有十地狱。《佛说十八泥犁经》为十八地狱。《三法度论》为二十地狱。《马头罗刹佛名经》为三十二地狱。等。上述经文中有的虽然地狱层数相同,但每层的名称不同。

[22]竺昙无兰译《五苦章句经》:“狱卒名傍,牛头人手,两脚牛蹄,力壮排山,持钢铁叉。”

[23]栾保群《扪虱谈鬼录》,上海文艺出版社2010年第1版,第91页。

[24]栾保群《扪虱谈鬼录》,上海文艺出版社2010年第1版,第110页到第111页。

[25]释圣严《学佛知津》,华夏出版社2010年第1版,第109页。

[26]释圣严《正信的佛教》,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版,第44页。

[27]释圣严《正信的佛教》,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版,第59页。

[28]《长阿含经》:“一切男子女人,初始生时,皆有鬼神随逐拥护。若其死时,彼守护鬼摄其精气,其人则死。”

[29]释道世《法苑珠林》:“如《观佛三昧经》说,其有饿鬼,极长寿者八万四千岁,短则不定。依《成实论》,极长寿者七万岁,短亦不定。若依《优婆塞经》说,极长寿者一万五千岁。如人间五千年,为饿鬼中一日一夜,如是日夜(计此人间日月岁数当二千七百万岁也,即彼鬼寿一万五千岁)。若依《正法念经》说,有鬼寿命五百岁。如人间十年为饿鬼一日一夜,如是日夜,寿五百岁(计此人间日月岁数当一百八十万岁也)。”

[30]刚才说,佛教认为还有些鬼住在天上,甚至能当“天龙八部”。所以“鬼”的概念应该比“饿鬼”的范围更大。饿鬼只是鬼中比较低级,比较悲惨的一种。但这么说来,六道轮回的饿鬼道,似乎没能包括全部的六道众生,应该说成是“鬼道”,包括全部的鬼在内才可以。不知道这是不是我理解的错误,比如圣严法师说,“鬼”这个词可以包含在“饿鬼”的含义中(释圣严《学佛知津》,华夏出版社2010年第1版,第147页:“鬼,在佛学中乃饥虚之意,可包括饿鬼的名义中,别含幽暗之义。”)。个人觉得,这只是个分类命名的问题,虽然稍嫌混乱,但不必细究。

[31]释圣严《学佛知津》,华夏出版社2010年第1版,第145页。

[32]白化文《汉化佛教与佛寺》,北京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172页。

[33]释圣严《正信的佛教》,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版,第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