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P.2539)本是中原文人的作品,但文献中无著录,却幸存于敦煌秘室。作者白行简,字知退,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之弟。他于贞元末年(804)登进士第,元和十五年(820)授左拾遗,宝历二年(826)病逝;有文集十二卷已佚。他的《李娃传》是唐人传奇小说中的优秀之作;此外还有传奇小说《三梦记》。《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于1914年由近世藏书家叶德辉收入《双梅影庵丛书》刊出,始为中国人所知。叶氏跋语云:
此赋出自敦煌县鸣沙山石室,确是唐人文字,而原抄脱讹甚多,无别本可据以校改。又末一段文未完,读之令人怏怏不乐也。作者白行简,为白居易兄弟,事载《唐书·居易传》。赋中采用当时俗语,如“含你醋气”,“姐姐”,“哥哥”等字,至今尚有流传,亦是见千余年来风俗语言之大同,固未有所改变也。至注引《洞玄子》《素女经》皆唐以前古书,……于此益证两书之异出同原,信非后人所能伪造,而在唐宋时此等房中书流传士大夫之口之文,殊不足怪,使道学家见之,必以为诲淫之书,将拉杂烧之,惟恐其不绝于世矣。
荷兰学者高罗佩在《秘戏图考》里做了详细介绍,对此赋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说:
敦煌的发现使我们对这一时期(唐代)色情题材书籍的多样性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这些十分重要的文书中的一件,可以从一部制作精良的印本中见到,这就是《大乐赋》。这个本子是伯希和教授发现的,现存巴黎敦煌藏品。……这篇文章文风优美,且提供了许多与唐代生活风俗习惯和俚语有关的材料。自我限制是让人不心甘的,就像我在这里所做的一样。(引自高罗佩:《秘戏图考》第95页-96页,广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
“天地”与“阴阳”象征男性和女性,此赋是关于两性交欢的颂歌,而且以为这是人生最大快乐之事。现在我们且看这篇奇文:
夫性命者,人之本;嗜欲者,人之利。本存利资,莫甚乎衣食既足,莫远乎欢娱至精,极乎夫妇之道,合乎男女之情。情所知,莫甚交接(原注:交接者,夫妇行阴阳之道)。其余官爵功名,实人情之衰也。夫造物构二为群伦之肇,造化之端。天地交接而覆载均,男女交接而阴阳顺。故仲尼(孔子)称婚姻之大,诗人著《螽斯》之篇,考本寻根,不离此也。
遂想男女之志,形貌妍媸之类,缘情立仪,因象取意,隐伪变机,无不尽有。难字异名,并随音注。始自童稚之岁,卒乎人事之终。虽则猥谈,理标佳境,具人之所乐,莫乐于此,所以名《大乐赋》。
这是序言部分,讲述天地阴阳交会之道,两性的交接合于此道,它给人带来最大欢乐,是“人事”的终极。虽然所述近于猥亵,却是符合道理的美好境界。
玄化初开,洪炉耀奇,铄劲成健,熔柔制雌,铸男女之两体,范阴阳之二仪。观其男之形,既禀刚而立矩;女之质,亦叶顺而成规。夫怀抱之时,总角之始,蛹带米囊,花含玉蕊。忽皮开而头露,俄肉倚而突起。时迁岁改,生戢戢之乌毛;日往月来,流涓涓之红水。既而男已羁冠,女当笄年,温闰之容似玉,娇羞之貌如仙。英威灿烂,绮态婵娟。素于雪净,粉颈长团。睹昂藏之材,已知挺秀;见窈窕之质,渐觉兰妍。草木芳丽,云水容裔,嫩叶絮死,香风绕砌。燕接翼想千男,分寸心为万计。然乃求吉士,问良媒,初六礼以盈止,复百两而爰来。既纳征于两姓,聘交礼于同杯。
此段叙述两性生长发育过程,到了成年,应当择配成亲。
于是青春之夜,红炜之下,冠缨之际,花须将卸。思心静默,有殊鹦鹉之言;柔情暗通,是念凤凰之卦。乃出朱雀,搅红裈,抬素足,抚玉臀。女握男茎,而女心忒忒;男含女舌,而男意昏昏。方以津液涂抹,上下揩擦。含情仰受,缝微绽而不知;用力前冲,茎突入而如割。观其童开点点,精漏汪汪,六带用拭,承筐是将。然乃成于夫妇,所谓合乎阴阳。从兹一度,永无闭固。
此段描述夫妇新婚的情形,合于阴阳之道,是人伦之始。
或高楼月夜,或闭窗早春,读素女之经,看隐侧之铺。立幛圆施,倚枕横布。美人乃脱罗裙,解绣裤,额似花团,腰如束素。情宛转以潜舒,眼低迷而下顾。初变体而拍搦,后从头而摸索。或掀脚而过肩,或宣裙而至肚。然更嘕口嗍舌,碜勒高抬,玉茎振怒而头举,金沟颤慑而唇开。屹若孤蜂,似嵯峨之挞坎;湛如幽谷,动□□之鸡舌。于是精液流澌,淫水洋溢,女伏枕而支腰,男据床而峻膝。玉茎乃上下来去,左右揩挃。阳峰直入,邂逅过于琴弦;阴干斜冲,参差磨于谷实。莫不上挑下刺,侧拗傍揩,臀摇似振,□入如埋,暖滑焞焞,□□深深。或急抽,或慢硉。浅插如婴儿含乳,深刺似冻蜿入窟。扇簸而核欲吞,冲击而连根尽没。乍浅乍深,再浮再沉。舌入其口,□刺其心。湿挞挞,鸣拶拶。或即据,或其捺,或久侵而淹留,或急抽而脱滑。方以帛子干拭,再内其中。袋阑单而乱摆,茎逼塞而深攻。纵婴婴之声,每闻气促;举摇之足,时觉香风。然更枕上之淫,用房中之术,行九浅而一深,待十候而方毕。既恣情而乍疾乍徐,亦下顾而看出看入。女乃色变而声颤,钗垂髻乱,慢眼而横波入鬓,梳低而半目临肩。男亦弥茫两目,垂四肢,精透子宫之内,津流丹穴之池。于是玉茎似退,金沟未盖,气力分张,形神散溃。精尚湿,傍沾昼袋之内;汁尤多,流下尻门之外。侍女乃进罗帛,具香汤,洗拭阴畔,整顿裈裆,开花箱而换服,揽宝镜而重妆。方乃正朱履,下银床,含娇调笑,接抚徜徉。当此时之可戏,实同穴之难忘……
此段是对性行为的详细描述。
在明代艳情小说兴起之前,《大乐赋》应是中国重要的性文学作品,体现了唐人思想的开放和对人们自然力量的认识。它具有文学的意义,又具有民俗的意义,但最主要的是文化意义;因为它是中国古代高度社会文明下的产物。我们应当看到《大乐赋》在中华民族关于人的自然性的认识过程中曾经达到的程度,它是对后来几百年间“兴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思想的否定。我们应当以现代文化精神来认识其中包含的合理的因素与健康的精神。
六 社会下层的生活图景
社会下层民众是怎样生活的?这是御用史臣不愿意记载的,曾是诗人们以同情和想象做了夸张的,学者在笔记杂书里偶尔有一点记述,政治家在奏议里为适应政治需要而做了概括的报告。我们暂且假定他们所述的情况是真实的,但他们的根据是什么呢?当时没有人去追问他们,事过境迁后找不到任何凭证了。中国历史上曾经是有异常丰富的地方政府档案、民间契约和民间文献的,然而政治的变革与战火的毁灭,使它们难免劫运,而且即使不遭劫运,那些载体的纸页也会消释腐朽的。现在已经整理出的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约四百件(据《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一辑,唐耕耦、陆宏基编,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敦煌资料》第一辑,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中华书局,1961年。),包括敦煌地区的政府档案和民间书契。它具体地反映了公元五世纪到十世纪中国西北的社会经济状况,我们从中可见到这数百年社会下层的真实的生活图景,尽管它不是完备而详赡的。
◎敦煌的户籍管理
西凉建初十二年(416)敦煌郡敦煌县西宕乡高昌里籍(S.0123)是中国所保存的最早的户籍簿了。此残卷存八户户籍,其中二户平民,如:
敦煌郡敦煌县西宕乡高昌里散
阴怀 年十五
母高 年六十五 丁男一
女口一
凡口二
居赵羽坞
建初十二年正月籍敦煌郡敦煌县西宕乡高昌里 散
吕沾 年五十六
妻赵 年四十三
息男元 年十七
元男弟腾 年七 本名臈
腾女妹华 年二 丁男二
小男一
女口二
凡五口
居赵羽坞
建初十二年正月籍古代户籍管理将人口按年龄层次分类,三岁以下为黄,四至九岁为小,十至十七岁为中,十八至六十四为丁,六十五以上为老。丁男即成年男子。息男为亲生儿子,息女为亲生女子。以上两户非官、非吏、非兵,而属散籍平民,他们属于社会的下层。阴怀一户二口,户主仅十五岁,在西凉时已算成丁男子,母子两人相依为命,他们的生活是困难的。吕沾一户五口,户主五十六岁,妻子年小十三岁,因娶妻较晚,长子十七岁,丁男二口,这是较为典型的户籍状态。这些普通的平民家庭便承担着政府的税额、劳役和种种临时性的科差,永远束缚在边陲的土地上。
◎敦煌的账籍管理
中国古代地方政府编造有辖区内各户的账籍,它的内容有户口、丁中、土地、税额、劳役等项。今存西魏大统十三年(547)瓜州效谷郡计账文书(S.0613)反映了中国古代均田制时期河西敦煌地区农民的授田情况和他们所负的税役义务情况,例如下面一户:
户主叩延天富壬辰生年三十六 白丁 课户中
母白乙升癸亥生年六十五 死
妻刘吐归丁酉生年三十一 丁妻
息男黄口甲子生年四 小男
息男黄口丙寅生年两 黄男这户人家是汉族与西北民族通婚的,是白丁——平民百姓,在课税户等级属中等。西魏实行人均田制,即按丁年男女数由政府分配给田亩,但实分的田亩与应分的不相符,有将近一半的田亩未分到,而且永远分不到的。所授之田有三种:一是麻田,即荒坡、荒地、山林等;二是正田,为实际授田的三分之一左右;三,园,即宅基地。每户随着丁口的变化,所授正田也随之变化,麻田则作为永业田不再退出或补入。这样,农户均可从政府授田,农户则为政府提供赋税和劳役。均田制下的官户是免征赋税的,而这部分负担也转移到民户了。课户的丁男除缴纳调租的布、麻和粮食而外,每年必须在政府规定的地方服劳役两个月;若遇战争,还得参加战役,其期限则很难确定了。中国自北魏开始推行的均田制,直到唐代安史之乱后才结束。我们在唐代沙州敦煌县的乡籍中还见到均田制的情形,例如P.3557、P.3877:
户主邯寿寿年五十六 白丁 课户见输
女娘子年十三岁 小女
亡弟妻孙年三十六岁 寡
计布二丈五尺
计麻三斤
计租二石
廿亩永业
四十四亩已受 廿三亩口分
合应受田一顷三十一亩 一亩居住园宅
八十七亩未受
户主汜尚元年五十八岁 寡,下下户 不课户
十四亩永业
一十五亩已受
合应受田五十一亩,一亩居住园宅以上两户是武则天和唐玄宗时期的户籍。其中后者是寡妇,孤独无依,不授正田,免课赋税,她的生活当需要地方政府照顾。
均田制是与中国封建社会前期的政治经济结构相适应的。此种制度虽然在中国历史载籍中有颇详细的记述,但具体情形则只能在敦煌文书中找到标本了。
◎敦煌的民间祭祀
唐代以来,河西地区民间立社之风盛行。这个地区动乱不安,人民生活贫困,若遇天灾人祸便无力应付。于是民众之间组织互助团体。中国上古时祭祀土神,土地之神称为“社”。“社日”即祀土神之日。自汉代起,一般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立秋后第五个戊日为秋社,适在春分和秋分前后。敦煌民众很重视中国传统的社日,他们不仅于春社和秋社祭祀土神,并由此组织了社团,它在民间发生着我们现在难以想象的作用。今存敦煌立社条件样文(S.6537):
窃闻敦煌胜境,凭三宝以开基;风化人伦,藉明贤而共佐。君臣道合,四海来宾。五谷丰登,坚牢之本。人民安康,恩义大行。家家不失于尊卑,坊巷礼传于孝义。恐时侥伐之簿,人情以往日不同,互生纷然,复怕各生已见,所以某乙(我们)等一十五人,从前结契,心意一般。大者同父母之情,长时供奉;少者一如赤子,必不改张。虽则如此,难保终身。盏酒驴肉,时长不当。饥荒俭世,济危救死;益死荣生,割己从他,不生吝惜。所以上下商量,人心莫逐时改转。因慈众意一般,乃立文案,结为邑义,世代追崇。这种社约的基本精神是儒家的仁义学说,而且强调传统的礼法,使相好的邻里之间结为一个小小的互助团体。我们从多件的社约情况可知,他们的人数约在十余至数十人,一般为中等农户,还有僧尼及下级吏员参加。社长是很具权威的,他经常负责组织社众的种种活动,处理社众之间的种种问题。每个社常有申请入社的,也有退社的。社户罗神奴乞求除名状(S.5698):
癸酉年三月十九日,社户罗神奴及男文英、义英三人,盖缘家贫缺乏,种种不圆。神奴等三人数件追逐不得,伏乞三官(社官)众社赐以条内除名,放免宽闲。其三官知众社商量,缘是贫穷不济,放却神奴,宽急除名。神奴及男三人,家内所有死生,不关众社。
罗神奴父子因过于贫穷,无力应付社内吉凶互助活动,只得请求退社了。社司对不按规定参加活动的社众,发下处分通知书。如社司牒(S.1475):
社司 状上
五月李子荣斋:不到人何社长、刘元振,并斋麦不送纳,不送麦成千荣,行香不到罗光进。
右件前人,斋及麦、行香不到,准条合罚,请处分。
申年五月日赵庭璘牒
赵氏是社司,负责社务,他曾发出转帖(通知)以帮助患病的社众:
五月二十三日武光晖起病软脚,人各粟二斗,并明日辰日于赵庭璘家纳。如违不纳,罚酒半瓮。
五月廿一日赵庭璘谘
这类转帖在当时是非常有效的,社众都严格执行,迅即转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