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敦煌文化寻绎
6865200000004

第4章 东方河西走廊的古代文明(3)

北通沙漠这座开放的城市欢迎来自东方的汉族、党项,来自西方的波斯和阿拉伯各民族,来自北方的匈奴、鲜卑、突厥、回纥,来自南方的羌族、氐族、吐谷浑和吐蕃。城南便是焉支山的主峰。东南90余公里为祁连山口,即古代大斗拔谷,峡谷长40公里,乃青海与甘肃之间的交通要道,为兵家必争之地。城西北15公里处是古代黑水城遗址,城基尚完好,东西约240米,南北约220米。二十世纪之初西方考察家在此有重要考古发现。

◎文明开放的肃州

肃州,唐代武德八年(625)置都督府;天宝元年(742)改为酒泉郡,因郡下有金泉,泉味如酒而名。此东距甘州170公里。这座城市的钟楼四门匾额与甘州同,也表明是开放的城市。公元1422年波斯使臣到了此城,记述了所见到的印象:

这个肃州是一座有坚固城池的极整洁的城市。该城的形状恰如用尺子和一对罗盘画出来的四方形。中心市场宽有五十正规码,整个用水喷洒,打扫得干干净净,以致举个例说,油倒在那里也不能再收起来。在他们的住宅里养了很多猪,而且肉铺里羊肉和猪肉竟并排挂着出卖!各类工匠搭有他们的店棚。他们的市场中有许多广场,而且每个广场边上,有用极精美的竹竿搭成的亭子。亭子盖着中国式圆锥形的木尖顶。城池四周,每隔二十步的间距,筑有带顶的城楼。四城的四门彼此相对,因为从一门到另一门的街道笔直,看来就是同一道门,以此人们以为它很近,不用多少时间就到得了那里,但它却离得老远。每座城门上有中国式建筑的两层阁楼,整个建筑物的屋顶因此是倾斜的,一如祃拶答而的建筑法,在那里人们用素瓦来盖它,而中国人大都使用上釉的瓷瓦。在这座城市中,有很多各占地十英亩左右的佛寺。该地区整个铺设干砖。他们的干砖有像石头那样的光泽,并且很结实。他们把他们的佛寺维持得其一尘不染。(〔波斯〕火者·盖耶速丁:《沙哈鲁遣使中国记》第111页,中华书局,1981年。)

我们可以想象,河西的城市风貌大都如此,保存着中国城市建筑格局的特色。肃州城附近仍然是肥沃繁茂的绿洲,但一出城北数里进入古滩,碎石零乱,黄沙白草,寒烟出没,人迹绝少,已有塞外风光了。城东有泉眼,泉水清冽。相传汉武帝嘉奖将军霍去病在河西战役的伟大功绩,特遣使赐赏美酒。霍去病将酒倒在泉内,同将士共饮,于是人们称此泉为酒泉。城西35公里处为长城的嘉峪关,控扼祁连山至黑山间14公里险道,誉为“天下雄关”,威武地屹立于丝绸之路。西出嘉峪关,沿疏勒河北岸古道,沙漠无垠,废城和烽燧断断续续,这就是古代长城和障塞的遗迹。古代匈奴的骑兵自北方大漠而来,遇到了长城和障塞,而水草之地为塞内汉族所控制,他们人困马乏,处于极不利的地位。当然,汉代和唐代的将士们出关深入沙漠进行战斗,其处境也是同样困难的。

◎风猛沙大的瓜州

瓜州,唐代武德五年(622)置,治所晋昌,位于今甘肃安

西东南约60公里处。辖境约今甘肃安西至玉门市以西的疏勒河中游和踏实河流域一带。州城名锁阳城,因当地多野生锁阳(肉苁蓉之类的中药植物)而得名。唐代故城遗址在桥子乡南7公里的沙漠上。城址南北470米、东西430米、墙高10米,夯土筑成。北城外有土堡两座,曾作关押战俘之用。此处风沙极大,风力猛烈,黄沙漫漫,时时可见汉唐的烽燧和长城的残迹。

◎钟灵毓秀的沙州(敦煌)

沙州,唐代武德五年(622)将汉代的敦煌郡改为西沙州,贞观七年(633)改为沙州,领敦煌、寿昌二县,治所在敦煌三危山。西汉元鼎六年(前111),汉武帝从酒泉郡辖区分置敦煌郡,命将军赵破奴遣甘州、肃州和瓜州军民筑城。城筑好后,武帝又移中原汉族民众充实。赵破奴,太原人,曾逃亡匈奴,后来归汉为骠骑将军霍去病的司马,参加河西战役,多次与匈奴作战,又出军西域击虏楼兰王,因功封为浞野侯。张骞出使西域归朝在向汉武帝报告月氏情况时曾说:

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及为匈奴所败,乃远去,过宛,西击大夏而臣之,遂都妫水北,为王庭。

这见于司马迁《史记》卷一二三《大宛传》。班固《汉书》卷六一《张骞传》引述此段话,其中“敦煌”作“燉煌”。此后《旧唐书》《宋史》以及《沙州图经》(S.2593,S为斯坦因敦煌卷子编号)和《沙州都督府图经》(P.2005,P为伯希和敦煌卷子编号)等地方志里均作“燉煌”。这词语的本义为火光盛大光明,有辉煌之意。汉武帝建置河西四郡,除“酒泉”而外,余如“武威”表示汉朝武力强大;“张掖”之“掖”通“腋”,义为张开双臂,以表示开拓疆土。他最后设置的敦煌郡,是显示其开发河西的伟大成就,标志完成了辉煌的开边事业。东汉学者应劭解释说:“敦,大也;煌,盛也。”唐代地理学家李吉甫说:“敦,大也,以其广大西域,故以盛名。”(见《汉书·地理志》颜师古注引应劭语;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十。)他们的解释是符合汉武帝置郡之意的。敦煌虽是月氏故地,后来又为匈奴所占据,其原始的地名已不可考。司马迁著《史记》时记述张骞之语,已不可能是原话,因此所记“敦煌”乃是设郡后的新地名,绝非原有旧名。“敦煌”两字在汉语里可以构成词而具意义的,它并非月氏或匈奴语的译音。(胡戟、傅玫《敦煌史话》第16页(中华书局,1995年):“近年国内外学者多以为教煌是建郡以前居住在当地的少数民族对本地所起的名字的音译,正如‘祁连山即天山也,匈奴呼天为祁连’,姑臧(武威)为‘盖臧’那样,敦煌或者也即是匈奴语的音译。日本滕田丰八《西域篇》则认为敦煌可能是都货罗(吐火罗),即汉初居敦煌、祁连间的月氏族的音译。”这些意见都属推测性的,并无充分依据。)

唐代在沙州设都督府。都督为地方军政长官,总揽本区军政和民政。沙州的建制宏伟:城西有州学和县学,内有先圣先师庙堂,供奉儒家圣贤,春秋二时奠祭;城南有州社稷坛,城西有县社稷坛,坛高四尺,四周各二十四步,春秋二时地方长官于此祭祀土神和谷神;城东北有西凉王李暠建造的嘉纳堂。这座城的东门名为“望京门”,东距京都长安1800公里。沙州北通西域,东达秦川,它是河西通向西域的汉族政府所在地,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成为汉唐王朝在河西的重镇。古代

的玉门关在敦煌西北100公里处的小方盘城;古代的阳关在敦煌西南约70公里处的南湖。从敦煌经玉门关而通西域北路,经阳关而通西域南路,所以它像咽喉控扼着中国与西方的交通,成为丝绸之路的明珠。

唐代开元三年(715)张嵩任沙州刺史。他到任后,民众向他反映州西有一处玉女泉,其神甚为灵验,每年需要童男童女二人祭享,不然神就降下冰雹,损毁田里禾苗。被选送的童男童女最初惊恐哭泣,不忍离开父母,但一到城外为神摄去魂魄,全无知觉和表情,互相携手走入水中。这当然是该地民众愚昧迷信所致。张嵩大怒说:“这妖怪怎敢在此危害我的百姓!我一定要斩掉它。”他在玉女泉边悄悄设置坛场,准备了铜铁百万斤,率领军士来到泉边,祷告说:“我奉大唐皇帝之命来守此邦,顺我者生,逆我者死。现在我请神灵来坛上当面祭享。”泉神没有反应,很久都不出现。张嵩警告说:“你这神若再不出来,我立即用污秽之物和沙石将此泉填平!”泉神惧怕了,现身为一条龙,身长数丈,到坛上饮酒并食牲畜祭品,怡然自得,左顾右盼,摇头摆尾。张嵩密令将士以弓箭射杀龙喉,并亲自拔剑斩下龙头。然而龙还有灵通,尸身跃入泉中。张嵩命将士以冶熔铜铁汁灌入泉中,龙尸发出惨痛巨响,腾空而去,烧焦的肋骨落了两条下来。从此以后,沙州的民众就没有灾害了。张嵩命州衙总管李思敬将龙头并进表送往长安。唐玄宗敕令嘉奖张嵩为民除害,特赏赐明珠和锦彩等物。这则传说在沙州文献里作为大事详述,虽然有些荒诞离奇,但可说明刺史张嵩确曾为民除害,破除迷信,所以当地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沙州有良好的自然环境。祁连山的雪水资源所形成的水系,在此由疏勒河与党河灌溉着一大片绿洲。沙州之得名是因为州南5公里处的鸣沙山。鸣沙山东西40公里,南北20公里,高约170米,全由沙土积聚而成,但甚为神异。据说山中有井,沙从来不掩盖它,到了夏季能发出声音,人和马踏过时,它的声音可以传到数十里。每年的端午,城中的士女都去攀登最高的山峰,一齐滑下来时,流沙的声音如同雷的轰鸣。次日,其山的峰峦仍旧不变。当地的先民称它为“鸣沙”或“神沙”,真是奇异莫解。敦煌诗人云:

传道神沙异,喧寒也自鸣。势疑天鼓动,殷似地雷鸣。风削棱还峻,人跻刃不平。更寻掊井处,时见白龙行。

这似确有如此的灵异了。鸣沙山的危峰若削,孤岫如画,深谷高崖,奇丽多姿。它的南面有祁连山流出的雪水,分为数条河渠,形成灌溉系统。每年立夏之后,山暖雪消,河水猛涨,甘腴而又充沛,使这片绿洲充满旺盛的生机,花草繁盛,瓜果飘香,五谷丰登。这里还有分流泉绕城而过。由于这里农业和畜牧业的兴旺,有充足的物资以供给过往的商队、旅行者、城市居民和屯戍的众多军士。古代凡是经过丝绸之路的人们都愿意在此休息和给养,以便获得新的力量和物资继续踏上漫长而艰苦的途程。当人们走过戈壁沙漠,碛石盐泽,关垒烽燧,白草高丘,到了敦煌,总不免由衷地赞叹:啊,灵奇的沙州!

四 沙州归义军

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发所部兵及同罗、奚、契丹、韦室兵十五万于范阳(北京西南)反叛,以讨伐奸臣杨国忠为名,河北郡县望风迎降;十二月,安禄山军渡过黄河,中原诸郡陷落。次年正月,安禄山称帝;六月叛军将领崔乾祐进攻潼关,潼关老将哥舒翰为部下所逼,战败而降;安禄山挥师西进,直向长安。唐玄宗仓皇入蜀避难,七月,太子李亨即皇帝位于灵武(宁夏宁武),是为肃宗。唐王朝为了阻击叛军,命令安西都护及河西诸州守军入靖国难,保卫社稷。吐蕃早已准备侵占河西,趁唐王朝西北军备空虚之时,扩张势力,于是西北数十州,不断为吐蕃军所攻破。河西五州也相继陷没于吐蕃。在甘州与肃州陷没之后,唐王朝将原在凉州的河西节度使移镇沙州,仅领沙瓜二州了。河西走廊各州人民,特别是汉族人民都纷纷向沙州逃难。汉族军民誓死保卫沙州。

◎吐蕃统治下的沙州(敦煌)

大历六年(771),吐蕃赞普将牙帐移至祁连山,命尚绮心儿率吐蕃大军进攻瓜州和沙州。瓜州于大历十一年(776)城破陷没。沙州刺史周鼎固守城池,另一方面向西域的回纥(鹘)求援,可是援军过了一年未到。周鼎与众将商议,准备焚毁州城,带领众人东奔朝廷。这个计划是很不现实的,焚城固然可以,但东奔经过吐蕃占领区则是不可想象的。周鼎坚持东奔计划,派遣都知兵马使阎朝领壮士行视地理和水草情形。次日早晨,阎朝向刺史周鼎辞行时,身带弓箭,射杀了其亲信周沙奴,将周鼎捉住缢死。他宣布代领州事,同汉族军民共同守城,多次击败吐蕃军。每当阎朝向民众募求粮食和军需时,民众纷纷响应。阎朝高兴地说:“城中有食物,我们可以死守了。”这样过了将近十年,最后城里的粮食和武器完全竭尽了。阎朝登上城楼向吐蕃尚绮心儿呼喊说:“如果不将我城民众迁徙其他地方,我愿以全城投降。”尚绮心儿答应了。沙州全城投降。从大历六年(771)吐蕃进攻,到建中二年(781)阎朝投降,沙州军民在这唐朝边陲孤城里坚持了十一年。攻下沙州后,尚绮心儿留守,怀疑阎朝准备谋变,于是下毒将他害死了。沙州的民众大都是汉族,他们投降吐蕃后,屈辱地被迫穿上吐蕃服装。每年祭祀祖先时,他们悄悄穿起汉服,跪在祖先神位前放声痛哭,然后再将汉服藏起来。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由盛转衰,疲于应付国内的藩镇势力,无力收复河西,更无力保护沙州的子民了。

自唐德宗即位以来(780),决定停息边地战争,准备割让西北和西南大片土地,与吐蕃议和。建中四年(783)正月,唐王朝派张镒与吐蕃尚结赞于清水(甘肃清水)筑坛会盟。唐王朝以“国家务息边人,外其故地,弃利陷义,坚盟从约”为正大理由,划分了唐朝与吐蕃的边界,清水县、同谷县和大渡河以西为吐蕃之地,以东为唐朝之地。自此,吐蕃占有唐朝西北和西南广大的地区,整个河西走廊和西域都在吐蕃的统治之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