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淡定人生,处变不惊(套装共6册)
6885700000013

第13章 不折腾:淡定的人生最幸福(13)

在他离开后的第一个星期,她把他的东西打包,放到角落。她无法容忍,一个不尊重她感受的男人,即使爱了,也是脆弱无比的。

第二个星期,她赌气似地草草交了新男友。她要在他回来后,给他一个教训。第三个星期,他归来了,他笑着祝福他们。

那一瞬,她害怕了。她推开新男友,告诉他,那只是赌气的伎俩。

他摇了摇头。恨有时在未知的几秒钟内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想法,当然,也能让那些根深蒂固的爱从痴迷中抽离。他把答案交给时间,时间能证明一切。

她想到了旧情人,想到了他,无论她和哪一个,他们之间的爱情,都像尚未沸腾的水,差那么一点点,都是枉然的遗憾。

那天,她看到了一本书,叫《活在当下》。有活着,才有当下,有当下,才有爱。日子不是过去,不是未来,恰巧是当下。懊悔浸得心尖生疼,恨只恨当初没有爱得彻底。

她连夜去了医学博士的住所,大雨倾盆,她站在瓢泼的雨里喊着他的名字,她看见他急急忙忙跑下楼,用伞遮住她的天。她向他说了她的故事,她把生死交给他定夺。

她说,她不该隐匿过去,不该把他当成过去的影子。直到她发现,她爱上了他之后,她才会像个孩子一样逞强。

他心疼地为她擦干被雨水打湿的长发,女人爱的心不在焉,是男人的失败。

他不是傻子,明白女人的真心实意是千金不换。他的心结打开了,也原谅了她任性的胡作非为。与此同时,他也道出了自己的过去。

他也有心中的旧爱。他爱上那个女孩的时候,是个18岁的学生。女孩比他大5岁,已经就业。他们用飞蛾扑火的姿态爱着,女孩赚钱,替他垫付学费。女孩没读过什么书,特别喜欢有文化的知识分子。同时,希望有一天,他能出人头地。他不负期望,读完了大学,考上了研究生,一路奔去,竟然读到博士。他毕业那年,决定和女孩结婚。他把女孩带回家,父母早就知道女孩的存在,之前他们没有阻拦,以为他总会明白,他们是不般配的。但是,他没有遂了他们的心愿。父母坚决反对他们的结合,母亲更是以死相逼。女孩知道,此生他们是过不了这个坎了,就偷偷溜走,离开了他,从此杳无音信。

他找了女孩好多年,有人说她死了,有人说,她嫁给了一个外国人,跟着他出国了。还有人说,她一直一个人,在异地他乡流浪。很多种版本,就是没有他和她相遇的版本。

她听完他的故事,两人相视而笑。

他们的旧爱,都渐行渐远,只有彼此的现在,才是最真切的存在。珍惜当下,爱在当下,比什么都重要。

人生寄语:

能相守的,都是有缘分的人,能相爱的,都是注定的因果。对于离开我们的人,除了忘记,别无他法,恨得不相忘,只会让自己错失最宝贵的现在。不论爱情还是其他,一旦远离,我们应该用最快的速度告别。不是教你做懦夫,而是让你更懂得爱,一个不爱自己的人,别人能有多爱你?爱是能力,而这个能力最基础的课程,就是明白如何爱和如何保护自己。亲爱的,不该在远方,他或她,应该在你触手可及的地方。

又浓烈,又艳丽

有时候,一个人的失踪,孤独了一个世界。有时候,一个人的出现,繁华了一生。有时候,却有人心甘情愿拿一生换一段虚华。

她是怀抱着感恩和同情的复杂心境走近他的。他在她的眼里,是个可怜又善良的男人。女人的一生,总会为一些男人心软,虽然很明确地定义:那不全是爱情。

他是她的恩人,从她12岁起,他就开始捐助他们一家的生活。钱虽然不多,却解决了温饱。在她少女的记忆碎片中,她身上的第一件新衣服,就是他给买的。她的母亲生了姐妹三个,她是老二。他们一家住在青石板路的小弄堂里,一到雨季,弄堂的深处就被一层青苔覆盖。她的母亲就会扯着嗓门,对三个孩子进行无休止的咒骂,是她们拖累了她,让她一生耗费在不见天日的奔忙里。她阻止孩子去上学,她需要她们做她生活上的帮手。这时少女的她遇到了救星,他让她重新返回了学校。她很感激他,大概就是从那时开始,她想有一天要报答他。

他住在她家的附近,是新搬来的邻居。他有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孩子,还有一个沉默寡言的妻子。他对她说,女孩就该去上学,上了大学,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

她将信将疑,对命运充满了期待,因为他的那些话,她决心好好读书,摆脱当下的命运。她希望有那样的一天,她能过着又浓烈又艳丽的日子。她踩着高跟鞋,随心所欲地搭配服饰,在骄阳下打着杏黄色的小雨伞,招一招手,就会有无数倾倒在她石榴裙下的男子冲过来。她羡慕那样的女子,放荡不羁,可以随意支配自由。

于是,她接受了他的馈赠。从中学到大学,都是他在负担她的学费。她很久没有再见过他,从高中那年,他就拖着妻儿搬了家,据说是去了广州。可他的钱,源源不断地从南方那座大城市邮寄过来。

毕业后,她在一家商贸公司做文职,她过上了朝九晚五的生活。每天穿着高跟鞋,打着太阳伞,穿行在水泥丛林中。可惜却少了簇拥的男人,多了妄动心思的“咸猪手”。

拿到第一个月的工资,她买了一些礼物,给他邮寄了过去。他在电话里说,很感谢。

他们之间,竟然有了本末倒置的客套,她突然意识到,他们都变了。

她每个月都会从工资里拿出一部分钱,邮寄给他,她是那种知恩图报的人,他照单全收,没有客套,甚至连一个电话都不再有了。

她的身边走过了一些人,留住了一些人,却没有过上那种她从小就羡慕的生活。那时,她才看清生活的本来面目,外表的洒脱不是洒脱,束缚住自由的是心。没有一颗自由的心,自在只是一种惘然。

回家探望母亲的时候,母亲无意之间和她透露了一些他的情况。

她说,他那么好的人,怎么会遭遇那样的经历!语气里满是怜惜。

他本来可以过得很好,谁知天降横祸,妻子在几年前突然精神失常,打开家里的窗户,从5楼阳台飞身跃下。砸坏了楼下停的一辆尼桑,命捡回来了,她却摔成了瘫痪。他带着她四处求医,好不容易情况缓和一些,她能走动了,却在他不在家的空隙,跑出了家门。这几年,他一直在寻找她。就在前一段时间,警察找到了他妻子的尸体。

母亲感叹道,风水轮流转,当初他是多么体面的一个男人。

回到单位的她,坐立不安。她跟经理请了假,来到他的老家。

她看到了他的儿子,一个和她当年年纪相仿的少年,穿着半旧的宽大衣服,蹲在老屋的房檐下,在弹玻璃珠。他的神情孤傲冷漠。这让她有了轮回的错觉。她站在楼下,踌躇着。

一个蓬头垢面的消瘦男人从门后走出来,他叫少年吃饭。他邋遢、干瘪,眉目间是僵硬的死气沉沉,那样的他真像是一具没有生气的尸体。她想起了多年前他的样子,白衬衣,淡蓝色的牛仔裤,神采奕奕,比春天的草莓还要鲜艳生动。

他们四目相对,他认出了她,一瞬间,他的眼睛里有了些许光彩。他叫她的名字,她冲他点头微笑。他慌乱地整理了一下头发,脸上浮现了一层氤氲的颜色。

整个下午,他都在为了她的到来忙碌,为她沏茶,为她下面条,为她跑到街上买下面的鸡蛋。她辛酸地看着他为她做的一切,她给他钱,他却拒绝。他说他不能用女人的钱,他们还没那么糟糕。

他拿出一张存折,那里都是她邮寄给他的钱,再艰难的日子,他都没有动那些不属于他的东西。

她对着他,心乱如麻。不久,她接到了他的电话,他拖着儿子,来到了她所在的城市。在她公司的楼下,经营着一家小小的面馆。

她无法逃避,也无法面对,心里疯长着杂草,除不掉,反而是一种煎熬。

她经常去他的店里帮忙,带着愧疚、歉意和感恩的复杂心境。慢慢地,他在变,衣服穿得整齐明亮,眼神恢复了光彩,笑容爬上了眼角眉梢。

有人说,那是因为她。

她跟父母说,她要嫁给他。

母亲哭闹着不同意。

她说,一个女子曾经以为,上了大学,读了很多书,走了很多路后,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可是,因为她读的书,走的路,全部都是仰仗着他走过来的。所以,注定他和她是一种命运。既然无法挣脱,不如泰然接受。她心疼他,他需要她。

于是,她在许许多多不可思议的目光中,和他走到一起。

最终,她没有过上轰轰烈烈的生活,却选择了隐忍和平淡,她安慰自己说,不管多艳的花,都会凋谢,细水长流的溪,却能滋养生命。

很多的看似不可能,都会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就像她,谁能想到十几年以后,她会和这个男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若当时懂得拒绝他的好意,她的人生应该是另外一番景致。

她想,是他的出现,丰富了她,而她,心甘情愿的回馈,这样的生活何尝不是一种壮烈的幸福。

人生寄语:

人生的成功,不在于你得到了多少,而是在于,你在一件事上有多大程度上的心甘情愿。很多人把成功定义成物质上的数值,数值越大,那就是所谓的成功越大。在人生的考量上,却忘了心灵的解放。可以解放自我,何尝不是一种自我救赎的成功呢?

相信自己,你会回来

活着的年轻人,或许从来没有想过,死亡距离自己那样近。生命中有太多的意想不到,一旦碰触那些恐怖,就会变成历历在目的痛苦。其实,生命的意义在于延续。

她曾是一个美满家庭的主妇。有爱她的丈夫,爱她的儿子。她工作稳定,收入丰沛。老公和她在一个单位工作,他们是羡煞他人的恩爱夫妻。

她在他的眼中,是个一直没有长大的孩子,他爱她,如爱一个婴儿。她自然地接受了这种无微不至的爱。他们一起上班,一起下班,他做饭、洗衣、打扫卫生,中午在单位食堂吃饭,他也是打了饭盒送到她的科室,两个人一起吃。她喜欢吃鸡腿,他就会把碗里的鸡腿都递给她。即使那样,她依旧会挑剔他。她把挑剔当成一种情绪的释放和乐趣。说的多了,他就不理她。几分钟后,他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继续和她说话。生活很无聊,可是,能和他在一起这样无聊地变老,也是一种造化。

那一年,他还很年轻,她也很年轻。一点征兆都没有,地震就来了。当时,他们正在单位的办公室里,几乎在瞬间,天摇地动起来。来不及逃跑,也来不及恐惧。她觉得身体像轻飘飘的一枚树叶,随着这种摇晃变得那样柔弱无力。

她被卷进一片黑暗,她抓不到男人的手,听不到男人的呼吸。当一切归于平静,她的身体上负荷着千斤万斤的废墟。

她喊他的名字,喊了好久,喊到声音嘶哑。她忘了疼痛,忘了生死未卜。

丈夫终于回应了,他就在她的附近,她的手穿过倒塌的水泥横梁,可以碰到他的腿。她掐他,喊他,让他不要睡过去。

丈夫的声音已经气若游丝。

他说,不管发生什么,她都要好好活下去,坚强地活下去,替他活下去,好好爱他们的孩子,好好爱他们的家。

她答应了他。他让她发誓,她发了誓,她说,她一定会活下去。

他鼓励她,给她讲以前的种种。讲着讲着,就睡了过去。任凭她怎样地拍打,他都没有再吭声。那一刻,她恍如隔世。她闭上眼睛,骗自己说,一定是一场噩梦,等到梦醒了,他就会睡在我的身边。

她睡了很久,再醒来时,依旧是不见天日的黑和令人绝望的沉重。她已经忘记哭了,她摸着他的腿,自言自语地和他诉说着这么多年,他对她的好。说得累了,她就休息一会儿,醒了再讲。

后来,她听到了嘈杂的人声。

她冲着外面大叫,很快,就有人围了过来,她看到了一丝光从废墟外射了进来,然后,她看到了丈夫苍白的尸体,和自己被一大块水泥挤压下的腿。丈夫是以扑过来保护她的姿势睡过去的。她想跟他一起走,她想放弃那些誓言。直到她看着他被人拖了出来,她才彻底死心,他是真的离开了。而她,必须替他活下去,照顾那个曾经属于他们的家。

救助她的过程格外困难。她的腿由于被水泥板压迫得太久,已经失去了知觉。而那块板子,却无法挪动,一旦挪动,整个支撑的废墟就会向她压过来。

她的耳边,又响起了丈夫对她说的话。她拿起身边的一块砖头,朝着自己的小腿砸了下去。周围的人被她的举动吓得瞠目结舌,没有医疗队,唯一可以选择活下来的方式,只有如此。当她把骨头敲碎的一刻,很多人都忍不住转过了头。

她终于获救了,在那样的一场劫难中活了下来,她失去了爱人,失去了一条腿。出院的那天,她坐在医院的窗前,哭了很久。眼泪是悄无声息的,一颗颗晶莹的泪珠,从心底泛起,穿过眼眶,掉落地面,然后在空气中停留了很短的时间,嗖一声消失在地板上。

她担起了那个家。他的父母,他的儿子,还有她,都静默地等着他回来。每次吃饭,她都要摆上他的一双碗筷,每次遇到挫折和喜悦,她都会站在他的照片前和他聊一聊。似乎他只是去了远方。

再后来,她安上了假肢,可以不用拐杖就能行走。她穿着漂亮的衣服,接受电视台的采访。

记者问她,平时也是这样穿着吗?

她回答,是的,他平时最爱干净和漂亮,我要把自己打扮得漂亮一点,这样才不会让他感到丢面子。

可是,他已经走了很久。说这些话的时候,记者有点犹豫。

她斩钉截铁地回道,没有,他一直在我身边的不远处看着我。而且,会有那么一天,他会牵着我的手一起走。

节目播出后,她成了劫后余生的楷模,可是,她并不感到一丝一毫的兴奋。相反,每次回忆对于她来说,都是翻开自己的皮肉给别人看。每当这个时候,她就会泪如雨下。

她说,她接受采访不是作秀,不是为了出名,而是为了很多同她一样的人。他们都失去了亲人,失去了家园,在彷徨和等待中痛苦过活。在天有灵,这对于离开的人,无疑是种牵挂。她希望他们都坚强乐观地向前走,替他们的亲人继续延续温暖和爱。这才是活着的价值。当我们有一天真的面对生死攸关,真的濒临抉择之时,活着才是关键。

不管是痛苦还是幸福,生命大于一切。因为这个世界,我们只有来一次的机会,再相见,便是阴阳两隔,永无来日。

她叫龚天秀,那一天,她对着荧屏,哭肿了眼睛。

人生寄语:

生和死,是我们无法避免的话题,佛祖说,自杀的人只能进无间地狱。生命的价值本身,并非享受人世间的快乐。人生下来,注定就是痛苦的。但是,不能执著于这种痛苦。每个人要用“一叶障目”的乐观来支撑生活。在无数次考验折腾下,依旧顽强地、坚定地活着,这才是我们活着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