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淡定人生,处变不惊(套装共6册)
6885700000012

第12章 不折腾:淡定的人生最幸福(12)

他怀疑自己,到底是出于什么,走上了这条不归路,才会有了这样的状态。

终于,他想明白了,他只不过是想过好的生活,想要摆脱那个过去的自己。他没有发现拍戏的乐趣,也没有尽心去做这件事。所以,他就会得到挨骂这种待遇。

他想清楚了,也逐渐能坦然对待被骂的状况。就这样演着演着,他突然开窍。他投入到了戏中角色的世界。那种感觉很玄,头顶麻了,脚也麻了,讲什么台词就像是在说出角色内心的独白,甚至激动的时候,浑身的毛孔都张开。他喜欢这种感觉,一个人进入了另外一个人的微观世界,全身上下的感官都被调动起来,角色附体,灵魂充盈。那一瞬,他明白了,他爱上了演戏。

可是,演来演去,一直都不红。他遭遇了最艰难的日子。那时,他和两个男生合租房子,每天回家,都把身上的零钱丢进大的储蓄罐,为了能在没有饭钱的时候,买个便当吃。他们穷了很长一段时间,一到月底,就没有钱了。最穷的日子,连储蓄罐里的零钱都用光。他和另外的两个朋友硬撑了一个礼拜,他们都看不到明天,不知道救命的那笔钱,从何而来。

他靠着朋友每天的一只便当,生活了很久。不幸的事情还在后头,合租的两个朋友相继去了国外,他们都有片子拍。几个月的拍摄时间,朋友只回来过一次。他的日子更惨了,没有钱交水电费,公寓里成了废墟。水龙头没水,马桶没有水冲,没办法洗澡。后来,他接了一部沉闷的戏,逃离了那个公寓。在剧组,他有便当吃,有朋友,有啤酒。可终是会曲终人散的。他回到停水停电的公寓,太阳落下天际的一瞬,家里漆黑一片,黑到吓人。他又不好意思和任何人说,如今的他混得如此惨烈。

他在那个圈子待了7年,也萌生过退意,但,没有任何成绩就离场,实在是件对不起自己的事情。他重新审视自己,他是真的爱上了这个令他心碎的圈子。他不能这样灰溜溜的和软弱的自己说再见。这时候,他已经不再纠结红或者不红的问题,而是把纯粹的演技看得更重要。太强的名利心,反而会阻碍一个人的发展。

他有了彻底的蜕变和觉醒。

在一部电视剧拍完之后,年纪直奔30迈过去。他决定和这个圈子挥手告别。他已经不再贪恋任何的可能。也就在这个时候,那部电视剧突然爆红。他的身价猛涨,曝光率增加,他成了名人,很多人找他拍戏,他被粉丝热爱。

在他不抱任何希望的时候,他得到了曾经想要的一切。

他再次陷入了抉择。思考后,他得出了结论,他依旧爱着拍戏。这是发自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他开始马不停蹄地接受采访,接戏。

在这种忙碌中,他满足了自己长期以来的渴望。这种真实,是实实在在的,是他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一个曾经穷到无钱吃饭、停电停水的小子,红了,但他没有一丝新人的嚣张与骄傲。只要粉丝喜欢,可以触碰他的肢体,甚至去摸他的眉毛。他关心那些关心他的人。他逐渐懂得了做人,因为他经历过艰辛。偶尔,他会做梦回到从前,饿着肚子,没有钱,他害怕地从梦里醒来,然后会抱着回忆失眠。他跟一位知心好友提及此事。

好友淡淡地说他,这些年吃了不少苦头,但回过头来想一想,是现在的你强大,还是过去的你强大?

他一愣,想着自己这半生的经历,的确,那些困难现在看起来都不值一提了,而且他走过了那些困难,即使把他打回原形,他的境况也比从前好一百倍。

他豁然,于是,继续在圈子里打拼,直到他接了一部令他走上金马奖领奖台的电影,他一鸣惊人。那个导演在影展上遇到他时,连笑带骂地说,幸好他得奖了,否则,下一部戏就找别人了。

即便他红了,身边的人依旧骂他还是骂的像狗一样,他的实在,换来了别人的爱戴。这种爱戴虽然有点让人难以接受,不过,他早就习惯了。

他说,他就像被埋在土里的种子。埋得很深的种子,固然生长艰难,但是长大后,必定根深叶茂,能经历风雨,种子虽没长眼睛,但是向上的种子告诉自己,阳光就在头顶。人生也是一样,时常会失去阳光,但是不代表阳光从此就不会再出现。

他就是影视圈的一株不死草,他叫阮经天。他被众多粉丝喜爱,因为有了艰难的过去,他的现在才有了铜墙铁壁的坚固。每一次的付出,迟早都会收到回报。

寄语人生:

在怀疑自己的时候,在内心恐惧的时候,别轻易否定自己以及曾经的辛苦付出。人生兜兜转转,反复无常,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被挤压的同时,变得强大。有了这种足以应付打击的强大,才有了强悍又淡定的内心。是种子,总会发芽,是春花,总会绽放。顺其自然地迎接一切,这个过程会使你变得乐观,变得更有力量。

别错过每一个伤口的愈合

冰凌尖锐,却抵不过春天的温度,最终,会化成一摊水,滋养泥土。是伤口,总归会愈合,留下的伤疤能更好地提醒,下一次不要再这样傻!该归去的,会归去,该明白的,一定会明白。那些别样的生活磨难,不会永远占据命运的人行道。

在敏芝的职业生涯中,有过很多的挫败,每一次的挫败,她都以为,那是最后的一次。她一次次地挺过去,闯过愈合期,才明白:只要生命没有结束,我们随时随地都可能会栽跟头。

她是夏威夷杨百翰大学的助教,也是唯一拿全额奖学金的中国女孩。倒退回12年前,她没见过火车,没看过电视,更不知道网络。她读的书很少,说着蹩脚的方言,在翠绿翠绿的老槐树下打瞌睡。就是那样的一个女孩,幸运之神眷顾了她。

她被一个中年的男人带走,一下走出了贫瘠的土地。她的视野突然放亮、变宽,令她目不暇接。她跟着那个男人,拍了一部不知所云的电影。至少,当时在她看来,她不明白自己到底在做什么。不久,她被全世界的人关注。这样的关注是史无前例的,她晕头转向,觉得脚下的路都是白云铺砌的。走在上面,深深浅浅,一不小心就会让自己沉入那片白色的虚幻里。她飞起得太高了,羽翼尚未丰满,就被这龙卷风式的气流抛上了天空。

因为看过天空,于是便流连天空,她想继续飞下去,是的,她喜欢这样的翱翔。

她走出了那座封闭的小世界,开始寻找坚固翅膀的力量。她自知没有优雅的外表和迷人的身材,便找了一条自己认为更合适自己的路。

她不会普通话,被同学嘲笑,她的英语成绩不够好,人们总是拿她的弱势来讽刺她。他们喜欢给她制造不快,就仿佛她欠了世界一大票的债。她告诉自己,这是她得到的最好的人生礼物,拆开那些礼物花不了多少勇气,丢掉那些礼物,才会天下太平。别人用小刀在她的心上划下一道口子,她看着它们在磨砺中愈合,每一次愈合,她都会有精神上的收获。

那一年,她报考北京电影学院和戏剧学院,很多媒体都来围观这个过气儿的孩子,他们对她指指点点,就像在讨论一个烧裂了的土罐子。

几经周折,她在竞争中落榜。如他们所愿,她在奚落中狼狈不堪。在他们的眼中,她只是一个盛水的罐子,她偏偏要把自己当瓷器。他们告诉她,不管做哪一行,都是需要天赋的,而她,欠缺的就是天赋。

她悲愤交加,在中学的操场上不停地奔跑,汗水和泪水交织,每一次想停下来,她就会不停地提醒自己,其实你真的还有潜力可以支撑下去。

日出在曙光中复活,她跑了一个晚上,终于再也跑不动了。她仰面躺倒在地上,决心不错过这片天空下每一场繁华的衰败。

她的专注,终于迎来了机会,一所大学录取了她。大学的生活也并不如意,原先单薄的身材变得臃肿,容颜也趋向平庸,甚至丑陋。已经不再有人记得她是当年某部电影中的女主角,她已经被人们遗忘。

她尝试过减肥,尝试过争取机会。最后发现,减肥会反弹,争取的机会被实力更强的人抢走。她不再奢望其他,便安心学习,准备人生的第二次起飞。

机会总是留给善于等待的人,夏威夷杨百翰大学的一位教授来考察,向她伸出了手。她喜极而泣,等待了这么久,终于被命运再次垂青。

大学一毕业,她便踏上了美国的土地,开始全新的生活。为了克服语言障碍,她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她有个心愿,希望通过自己的勤勉,能让家人过上轻松的好生活。她渴望一家人能像其他人一样,可以偶尔去旅行,偶尔吃一顿大餐。在她的世界里,她的家人从来没有享受过这样的待遇。贫穷和封闭的落后,让他们失去太多幸福的机会。

在她的努力之下,她拿到了全额奖学金,并在兼职打工中,认识了美籍华人的厨师男友,男友欣赏她的性格,很快向她求婚。

她告诉男友,她的根系在中国。有许多的感恩她没有去做,有许多的梦还没有实现。后来,男友和她回了国。她回到生养她的家乡。每天,她去拍落下的夕阳,拍孩子们的笑容。

她告诉孩子们,受伤了,别怕。人总是会不断摔倒,不断爬起。我们要学会舔舐伤口,等待它的痊愈,每一次痊愈,就是对自己的一次救赎。有伤口不怕,羽毛会从愈合的伤口上重新长起,因为受过伤,我们才更珍惜自己的羽毛。

她把拍摄的作品送到各国展出,为贫困的孩子筹集希望,她说这是她能做到的最好的回馈。她感激那些给她机会的人,更感激那些刺激她成长的人。

她从一个一无所知的孩子,变成了一位拥有优雅谈吐、柔和气质的人。她不会轻易拿语言的利刃去刺伤别人,她认为,即使是再小的伤口,在当事人看来,那也是伤口。虽然,有些伤口会有益于我们的前行。可那样的伤口,她不希望是她给的。

她就是那个被人称之为从幸运女孩到幸福女人的人,就是那个在《一个都不能少》里本色饰演农村代课教师的姑娘——魏敏芝。

她的人生起起落落,却是那么美丽的一道弧光,照亮了很多人的希望。

人生寄语:

没有不可能,很多事情看似不可能,是因为你的步伐不够快,你总是跌倒,总是绝望,你忘了伤口会愈合,你忘了它们会变成你身上的盔甲。一个只顾着心疼自己的人,是没有未来可言的。一个经受不住折腾的人,是达不到成功彼岸的。冰凌会融化,即使再锋利也不能持久。黏土再柔软,也经得起摔打、历练,最终,会在高温的炙烤下变成陶瓷。

chapter 04 过了绝境是晴天

绝境,是一条鱼挣扎在渔网中的窒息,那是怎样的绝望,是天连着海,海接着夜,没有缝隙,没有一条可以通向活下去的路。你不停地挣扎,拼尽全力,便有了鱼死网破。当你跃出那条束缚命运的网,再放眼望去时,不过是囿于一隅。

亲爱的,在远方

爱情的可悲之处在于,它不像甜软的吐司,可以随意拿捏出想要的形状,你要的,永远得不到,你所鄙夷的,却如影随形,钳子般紧紧夹住你的痛处。愚笨的女人想抓住稍纵即逝的青春和男人,而男人却只想停下来休憩。

她在最漫长的等待过后,不得不承认一个人太过孤单,煤气罐需要男人,水龙头需要男人,就连卫生间的马桶都需要男人。可情感洁癖的她,实在受不了那些男人骨子里的市井气息,猥琐得恨不得要了她的命。

她之前经历过一个男人,男人是年长她20多岁的老男人,她就如亦舒文章里那个叫喜宝的女孩,她挥霍他的爱,挥霍自己的青春,两个人尽兴地在一起,他给了她此生最洒脱的爱情。她不用担心物质贫瘠,不用担心感情破碎,那样风轻云淡的情是至真的享受。他不约束她,她也不妨碍他。他们以一种灵魂相守的方式相互拥有着彼此。后来,他还是离开了她,去见了上帝。他留给她衣食无忧的未来,却夺走了她再爱下去的耐性。

她晃晃悠悠地掰着手指过日子,终摆脱不了家人对她的催促。她想,或许可以给自己一些机会重新来过。在家人的撮合下,她勉强地接受了其中的一个男人,他是一名医学博士。

她把家搬到一个普通的小区,她多少还是有些忌讳的,作为一个有些感情经历的女人,掩盖过去是本能。房子是新房子,家是新家,可是,心里的房子还住着旧房客。

博士对她很满意,她也不讨厌这个一脸真诚的清瘦男子。两个人不温不火地交往着。最初,她对他不算苛刻,她能耐心地忍受着他过长的鼻毛,也能忍受他吃饭时过大的响声。甚至在他和她亲吻的时候,她尽量不去想逝去的前男友。

他搬来和她一起住,这种日夜的耳鬓厮磨,让她的性情暴露无疑,她开始爆发不满。厕所的马桶堵了,他却在书房看书,她叫了他两三遍,他姗姗来迟。于是,她跺着脚,指责他的慵懒,挑剔他的品位。

幸好,这是个脾气温和的男子,一直隐忍着,甚至在她激动之际,毫无芥蒂地揽过她的肩膀,试图安慰。日久天长,她的诟病慢慢在他的掌心收拢,伴随着一点一滴的爱踉踉跄跄地在壮大。

某一天,她突然发现自己在潜移默化中越来越像他。深埋在心底的那个人,她已经多久没有记起来了。她心头猛地涌起一股酸楚,瞬间眼底弥漫了幸福的雾气。

千帆历尽,终成正果。

她为他准备一顿丰盛的晚餐,然后打算告诉他,她愿意陪着他过完剩余的人生。那顿饭做了很久,她也等了很久。得到的,却是他离开的消息,他所在的医院,派遣他去灾区海地做救援工作。

原本的兴致盎然,被打击得体无完肤。她对着电话的那头,歇斯底里地大叫,走了就永远不要再回来。电话被掐断了,细小的电流声穿过她的血液,直刺心房。燃气炉上的水腾腾冒着热气,她不知道该不该原谅。他就那样不解风情地击碎了她好不容易得到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