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淡定人生,处变不惊(套装共6册)
6885700000005

第5章 不折腾:淡定的人生最幸福(5)

他为此烦恼不堪,一次偶然的压力锅展示会给了他一个启发,压力锅可以大大缩短烹制时间,又不会把食物烧煳,这对于他的炸鸡而言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他买了一个压力锅,他做了各项有关烹煮时间、压力和加油的实验后,终于发现一种独特的炸鸡方法,并且正如他所想象的,炸好一只鸡仅仅用了15分钟,时间短、味道好的炸鸡顿时成为当时大家谈论的热点,众多食客趋之若鹜,即便在大萧条期间,他的生意依然红火。

二战的爆发给了他一次小小的打击,战争期间实行汽油配给,他的加油站关门了,从此山德士专心经营自己的饭店。然而外界的变化再一次威胁到他的安稳生活。新建横贯肯塔基的跨州公路计划最后确定并向大众公布了,餐厅所在地旁的道路被新建的高速公路通过,这对山德士是个巨大的打击,打乱了他所有计划,他的雄心和热情一下子降到了冰点。他不得不变卖资产以偿还债务,所得的款项只相当于公路通车前的总资产的一半。为了偿清债务,连他的银行存款也用光了。一下子,他,这位昔日受人尊敬的上校,从人人尊敬的富翁变成了一个一文不名的穷人。这时的他已经66岁了,所能依靠的只是自己每月105美元的救济金。但是他并不想就此了却自己的一生,况且这点救济金根本不能维持生活,还是要靠自己。

他的人生跌入了低谷。他苦思冥想计划着摆脱困境,他拥有的最大价值的东西就是炸鸡了,这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突然,他想起曾经把炸鸡做法卖给犹他州的一个饭店老板。这个老板干得不错,所以又有几个饭店主也买了山德士的炸鸡作料。他们每卖一只鸡,付给他一小部分钱。困境之中的他想,也许还有人这样做,没准这就是事业的新起点。

就这样,他开始了自己的第二次创业,他带着一只压力锅,一个沉重的作料桶,开着他的老福特上路了。身穿白色西装,打着黑色蝴蝶结,一身南方绅士打扮的白发上校停在每一家饭店的门口,从肯塔基州到俄亥俄州,兜售炸鸡秘方,要求给老板和店员表演炸鸡。如果他们喜欢炸鸡,他就卖给他们特许权,提供作料,并教他们炸制方法。

开始的时候,没有人相信他,饭店老板甚至觉得听这个怪老头胡诌简直是浪费时间。山德士的宣传工作做得很艰难,整整两年,他被拒绝了上千次。终于在他走进一个饭店时,得到了一句肯定的回答。在山德士的坚持之下,他的想法终于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

盐湖城第一家被授权经营的肯德基餐厅建立了,这便是世界上餐饮加盟特许经营的开始。紧接着,让更多人惊讶的是,他的业务像滚雪球般越滚越大。在短短5年内,他在美国及加拿大已发展了400家的连锁店。

他用一只鸡,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世界。可以说他为肯德基付出了毕生的心血和努力,就在他以90岁高龄辞世前不久,每年还要做长达25万英里的旅行,四处推销肯德基炸鸡。他的年龄及财富并没有影响到他对工作的热诚,他仍然孜孜不倦地经营他的事业。当人们问他为什么还那样勤奋地工作时,他回答说,人们因闲散而生锈者比精疲力竭者多,如果他因闲散而生锈过,他会下地狱。

人生寄语:

贫穷不会击倒梦想和希望,更不会击倒尊严和信仰。那一段难过的时光,不是生活的尽头,我们并非无路可走,无路可退。千万别轻易怨恨自己生不逢时,怨恨自己不能选择父母。其实,那一切都是不值得沮丧的。等你回首时,你会蓦然发现,我们可以闯过苦难。那些来之不易的“现在”让我们是多么自豪。因为,这世上,没有永恒不变的晦气,也没有永远不败的财富。只要奔着理想而去,总有一天,生活会风平浪静,日子,总会比想象的更好。生活的主动权,原来一直都在你自己的手心攥着。

守候那份跳荡的真心

只要是热爱就值得尊重,因为热爱的隔壁就住着信仰,有信仰的人,都会在信仰的树荫下,寻到生命的真谛。

李桥没有疯,他很清楚自己在干什么。他刚刚失业,感情又不尽如人意。爱人嫌弃他是个南漂,什么都给不了她,于是诀别。

在这种状况下,他还是决定把那只狗狗带回家。那是一只长着黄色胎毛的狗狗,蜷缩在纸箱的边缘,忧郁地探望着外面的世界。李桥听卖主说,纸箱里本来有七八只小狗,除了它,都已经被买走。所以,它被廉价处理。它被很多人围观,有人粗暴地捏它的皮毛。它疼得低声哭叫。李桥的同情心顿时泛滥成灾,他觉得,那只小狗的处境和他是多么的相似,没人关爱,被遗弃在纸箱里。于是,一个大男人抱起它,给了钱。

他给它起名叫“钞票”,这个名字带着势利,却也十分无奈。没有钞票,他们吃什么,喝什么。它很乖巧,很讨喜。李桥面对这个娇滴滴的小狗,决心对它不离不弃,像亲人一样厮守。唯一让李桥感到郁闷的是,钞票很挑食,他变着花样地给它买的美食,有时候它会无动于衷地望上两眼,嗅嗅便走。

李桥觉得,这不是长久之计。于是,他开始想着如何赚钱,如何能让钞票过上“上等狗”的生活。他用所有的积蓄,开了一间店铺。

为了不让钞票感到寂寞,他总是带着它,进货的时候,他牵着它,打理店铺的时候,他把它安置在一旁,时不时还要扭头对钞票说上一两句话。钞票4个月左右,像个小恶魔一样,开始咬东西,看着店里的货品被咬坏,李桥狠狠地揍了它。打到钞票眼泪汪汪地不敢盯着他看。

李桥那一瞬心软了,原来狗狗也有喜怒哀乐。那是他唯一一次打它。后来,钞票乖得比听话的孩子还要懂事。它总是很黏他,心疼他,爱他。李桥肠胃不好,每次喝酒后呕吐,钞票就在一边急得站起来,用小爪子拍他的后背。这时,他感到了久违的贴心温暖。

钞票喜欢阳光,他总是在阳光充足的下午,带着钞票去小公园散步。他觉得,幸福就是和自己的狗狗一起走在阳光里。哪怕没有爱人,没有钱。他对生活几乎没有要求,一点都不贪心。钞票两岁了,他们之间建立了无比深厚的感情,店里的生意也蒸蒸日上。而他的前女友生活得不如意又跑了回来。因为她对狗毛过敏,女友建议把钞票送人或者让别人代养。

一边是爱情,一边是爱犬。他开始犹豫了。

他问钞票,可不可以为他牺牲一切?

钞票可怜巴巴地望着他,好像说,当然可以,只要是为你,我愿意付出生命。

李桥硬起心肠,把钞票寄养在别处。不久,对方就打来电话,钞票闷闷不乐且彻底绝食。李桥觉得自己真是浑蛋,他曾经告诉自己,对它,要不离不弃的。做承诺的是他,毁约的也是他。

他又接回了钞票。前女友表面并没有不悦,这让李桥感到一丝欣慰。

那一天,他出去进货,把女友和钞票单独留在家里。几个小时过后,他回到家,钞票已经奄奄一息。他的女友正在床上呼呼大睡,钞票为了不影响她的睡眠,一直忍着痛。他踹醒了她,女友睡眼惺忪地问,怎么了?

钞票见到他时,拼命地奔向他,还没走到他的跟前,就摔倒在地,口吐白沫,身体僵直。他来不及换鞋,抱着它奔向医院,他已经都知道了,是她狠心杀死了它。李桥边跑边叫钞票的名字,让它坚持住,他们会永远在一起,再也不分离。

钞票凝望着她,眼神失去了活力。它死了,真的死了,从此它不再是他的一条狗。

那个女人赶来,小心翼翼地问,难道一只狗比我还要重要?

李桥泪水模糊了世界,泣不成声。钞票不是一只狗,它是孩子,是家人,是信仰,是寄托。或许,在人的眼中,狗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对于一只狗来说,它的全部皆因主人的存在而存在。它的心里装着主人,它们忠诚,可靠,不会背叛遗弃。它们不像负心的人,心里装着太多世俗的东西,根本就没有李桥的一席之地。

爱情容易让人蒙蔽双眼,你会看一个奸猾的人很天真,看一个傻瓜很可爱,看一个流氓有感情,看一个无赖有苦衷,看一堆狗屎有香气。

李桥果断地和她分了手。

他埋怨自己的疏忽,痛恨自己的自私。他想弥补对钞票犯过的错,那是一个对亲人才有的忏悔。他开始参加各种救助流浪狗的义工组织,他在网络上呼吁人人爱狗行动,尽他最大所能,为狗狗发出需要的声音。他积极地捐款捐物,用行动去真正关心那些无家可归的“孩子”。他的行为惹来父母的不满,身边人的不理解。他也懒得解释,终有一天,他们会明白的,即使永远不明白,他也无需澄清。

救助的路不好走。他常年接济的一家宠物中心,因为主人年纪老迈,身体情况越来越差,他决心接手过来,代替他继续爱它们。70多只狗狗,每天要吃掉几十斤的食物。他的小店也因疏于管理关闭。他变卖了值钱的东西,把钱全部投入到这项事业上。

他觉得,慈善,是他这一生活得最有价值感的一件事。

由于狗狗的数量太多,他被迫搬了无数次家,有时候,他还会被邻居辱骂。狗狗太警觉了,一有风吹草动,就会一起吠鸣。他招募了一些志愿者,有时候,他把狗狗托付给志愿者,他就四处奔走筹钱,他太需要钱了,这些“孩子”也需要。他竭尽全力地去做,去讨要,他受尽别人的白眼,但是,他一点都不在乎,他觉得钞票就在天上的一角看着他,他的“孩子”已经成为一朵云,自由祥和。

终于,在他的奔走之下,狗狗的生活有了起色。很多人来关爱狗狗,他收到了大批的物资,也得到了家人的理解。

他再也不是那个曾经抱着钞票尸体无助的人,他曾经质问上天,为什么要有生离死别,为什么连这样的幸福都不施舍给他!现在,他明白了。

有一种人,在没有找对正确方向之前,生活注定不顺利。孤独地活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同行的人。在某个点上,突然发现了意义所在。于是,从心底衍生出一种爱、一种信仰,和一种坚持。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命运多么叵测,他也会在生命面前,停下步伐,伸出手来,友好地微笑和拥抱。

他的救助站成为广州第一家私人救助站,获得了很多荣誉和爱心的支撑,他也邂逅了他的“真命天女”。一个和他同样爱狗狗的女孩,他们结婚的那天,不仅收获了许许多多的祝福,还收获了很多爱。

寄语人生:

世上众生皆平等,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人与狗的故事。这是一份等待,一份守候。爱不是狭隘的爱,在我们的有生之年,做有意义的事情,别顾忌他人的目光和反对的声音。多一份真我,就少一份遗憾。人生在世,长长短短总有终结的时候,和自己的热爱拥抱的时间越长,你的心就会越宽阔,无形之中,我们增加了生命的重量。总有一份失去,让人懂得珍惜,懂得爱。

chapter 02 风告诉树叶,它只是来过刹那

日子像长在枝头的树叶,密密麻麻却没有重复。每一个春天,生命必会吐绿,然后,我们会在某个枝头热闹地相遇。缘分是风,结束时,总会魂归泥土。所以,不必彷徨,不必悲伤。是人,就总是会受伤,总是有相聚和分离。感伤也总在每个人的心中不断上演着,一切感情都是脆弱的,是经不起时间来考验的。没有永远的缘分,没有永远相伴这个说法,一个人活着,不管是出于孤单还是想找个灵魂的寄托,我们都要有个情感的归宿。希望所有受过伤的人,要快乐,要幸福,要活的让世界为你鼓掌!哪怕只是一刹那!

灵魂永远不会沉底

一个人的亮度,取决于灵魂的亮度。浩瀚红尘,苍茫宇宙,映衬着生命的微不足道,生命似一枚浮游的尘埃,渺小卑微,架不住岁月轻轻地一撼。活着,就要承受苦难,谁也不能幸免,人生“八苦”种种尝遍,灵魂才得以解脱,不被尘埃附着到发霉。

阿侬很不幸,刚出生,母亲大失血不治而亡,到了8岁,父亲出了意外,从工地的五层楼上跌落下来,钢筋穿透了大腿,被截肢成了残疾。对方的公司和包工头合着赔了一些钱,治病花了大部分,剩下的钱,父亲娶了一个寡妇,他希望寡妇能照顾他和阿侬。没多久,寡妇揣着钱跑到了城市,再也没有回来过。阿侬被祖母带到12岁,祖母年纪大了,行动不便,后来也因病去世。只剩下了阿侬和躺在床上的父亲。

很多人都看着她可怜,劝她的父亲,早早把她嫁到山里,或者卖给有钱的人家,这样,她还能活下去。阿侬从院子里听到了他们的对话,便挥舞着棒子,把来者撵走。她明白离开生父的后果,她宁愿苦一点,也不要别人主宰自己的命运。

于是,阿侬小小的肩膀,撑起了家里的重担。她早上给父亲做好一天的饭,然后赶去学校,中午她是不吃饭的,下午放学,她打点完一切之后,再写作业。学校在半山腰,来回要五公里的山路,山路很崎岖,遇到雨雪封山的时候,走起来更艰难。

高中那年,村里帮她和父亲办理了低保,她终于吃上了中餐,虽然只是简单的饭菜,但是对于阿侬来说,已经成为回忆中最温暖的一个镜头。

大学毕业的阿侬,通过考试,进入了机关单位,她相貌姣好,身材匀称,为人低调朴素。领导都十分器重她,每次接待重要的客人,阿侬必是映衬的一朵小花。

阿侬见闻多了,就会有一种错觉,好像身边每个人都过得比她好,他们天天都在笑,从来没什么烦恼。总是从一个酒场儿再转移到另外的一个酒场儿。经常性的,饭桌上的菜肴几乎原封不动。最初,阿侬想打包带走,却被人讥笑暗讽,告诉她,这是规矩,如果有坏规矩的人,想必是不想继续在单位待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