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向负面情绪说不(套装共3册)
6885800000004

第4章 不抱怨 不生气 不失控(4)

第三章 停止抱怨,享受幸福的人生

1.好心态是一生的财富

生活中,为什么有些人就是比其他的人更成功,赚更多的钱,事业飞黄腾达。而有的人忙忙碌碌地劳作却只能维持生计,甚至穷困潦倒呢?

其实,人与人之间并没有多大的区别。之所以会有如此截然不同的结果,秘密就是——心态。著名文学巨匠狄更斯说过:“拥有好心态,比拥有一百种智慧都更有力量。”这句让世人耳熟能详的至理名言阐释了一个真理: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人生。积极的心态,就是心灵的健康和营养,这样的心灵能吸引财富、成功、快乐和健康。消极的心态,却是心灵的恶疾和垃圾,这样的心灵,不仅排斥财富,成功、快乐和健康,甚至会夺走生活中已有的一切。

总之,一句话——好心态是一生的财富。拥有好的心态,就可能让自己人财两旺,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心态,则可能一辈子穷困潦倒。你的心态决定了你的一生命运。

大概是40年前,福建某贫穷的乡村里,住了兄弟两人。他们抵受不了穷困的环境,便决定离开家乡,到海外去谋发展。大哥好像幸运些,被奴隶主卖到了富庶的旧金山,弟弟被卖到比中国更穷困的菲律宾。40年后,兄弟俩又幸运地聚在一起。今日的他们,已今非昔比了。做哥哥的,当了旧金山的侨领,拥有两间餐馆,两间洗衣店和一间杂货铺,而且子孙满堂,有些承继衣钵,又有些成为杰出的工程师等科技专业人才。弟弟呢?居然成了一位享誉世界的银行家,拥有东南亚相当份量的山林、橡胶园和银行。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他们都成功了。但为什么兄弟两人在事业上的成就,却有如此的差别呢?哥哥说,我们中国人到白人的社会,既然没有什么特别的才干,唯有用一双手煮饭给白人吃,为他们洗衣服。总之,白人不肯做的工作,我们华人统统顶上了,生活是没有问题,但事业却不敢奢望了。例如我的子孙,书虽然读得不少,也不敢妄想,唯有安安分分地去担当一些中层的技术性工作来谋生。看见弟弟这般成功,做哥哥的,不免羡慕弟弟的幸运。弟弟却说,幸运是没有的。初来菲律宾的时候,担任些低贱的工作,但发现当地的人有些是比较愚蠢和懒惰的,于是便顶下他们放弃的事业,慢慢地不断收购和扩张,生意便逐渐做大了。这便是海外华人的真实奋斗历史。它告诉我们: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心态控制了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自己的视野、事业和成就。

拿破仑·希尔认为:成功人士的首要标志,在于他的心态。一个人如果心态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乐观地接受挑战和应付麻烦事,那他就成功了一半。

好心态是一生的财富,它能让一个人充满自信、受人喜欢、知足常乐、倍感幸福,更重要的是它还能让人改变自我、改变世界。这并不是什么夸大其词,也不是什么异想天开,因为在人的本性中,始终有这样一种倾向,当我们把自己想像成什么样子,最后往往会变成那个样子。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亚伯拉罕·林肯曾经说过:“我一直认为,如果一个人决心获得某种幸福,那么他就能得到这种幸福。”人与人之间原来只有微小的差异,但这种微小的差异却往往造成巨大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正是你的心态。

有个叫塞尔玛的女士陪丈夫驻扎在一个沙漠的陆军基地里。她常常一个人留在陆军的小铁房子里,天气炎热,没人聊天,而当地的土著居民也不懂英语。她非常难过,于是写信给父亲,说要丢开一切回家去。她父亲的回信只有两行,却完全改变了她的生活:两个人从牢房的铁窗望出去:一个看到泥土,一个却看到了星星。塞尔玛一再读这封信,感到非常惭愧,决定要在沙漠中寻找星星。于是她开始和当地人交朋友。他们的反应使塞尔玛非常惊奇:她对他们的纺织、陶器表示兴趣,他们就把他们最喜欢但舍不得卖给观光客人的纺织品和陶器送给了她。在那里她研究那些引人入迷的仙人掌和各种沙漠植物、物态,观看沙漠日出,研究海螺壳,发现这些海螺壳是十几万年前、这沙漠还是海洋时留下来的……原来难以忍受的环境变成了令人兴奋、流连忘返的奇景。一念之差,是他把原来人为恶劣的情况变成了一生中最有意义的冒险,并为此写了一本书,以《快乐的城堡》为书名出版了。她从自己的牢房里看出去,终于看到了星星。

世界潜能大师安东尼·罗宾说,任何成功者都不是天生的,成功的根本原因是开发了人的无穷无尽的潜能。只要你抱着积极的心态去开发潜能,你就会有用不完的能量,你的能力就会越用越强。反之,就只有怨天尤人,叹息命运的不公,变得越来越消极无为。

好心态是人一生的财富,想要成功,你就需要保持着内心积极的力量,从始至终、永不放弃。特别是在人生中不如意、不顺心、不快乐的阶段,更是需要拥有好的心态来支撑度过。

2.自己争气,就不会被别人看轻

争气与生气一字之差,意义却截然不同。争气促人向上,而生气让人伤身。聪明的人争气,而愚蠢的人生气。

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公平的事情:工作中你任劳任怨,是业务骨干,可只因你性格直爽,平时说话口无遮拦,可能是一句不经意的话得罪了人,什么荣誉都与你无缘,而会来事、处事圆滑的人,即使工作业绩一般,照样能够成为先进人物,什么好事都落不下,你会抱怨吗?两人共同撰写一本书稿,同样付出了辛苦,而且评职称时都有用,可只因编者名额有限,就找个理由把你拿下,连旁观者都心知肚明是怎么回事,你抱怨吗?

诸如此类的事情,举不胜举。相信大部分人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不公平的待遇。只要你智力正常,不是个傻子,就不可能不生气,可是生气又能怎样。和自己生气,气坏了身体;和同事争辩,又伤了和气;和顶头上司理论,对以后的工作开展更加不利。总之,一味地生气是无济于事的。它所带来的后果只能使事情越来越糟。

哲学家康德说: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生活是自己创造的,心情是自己营造的,世界上的许多事你都无法改变!能够改变的只有你自己!当你不能改变外部世界和现状时,唯一能改变的是你自己。

当你为别人对你不公平时,当你抱怨上天为什么不给你机会时,你必须知道你自己是一颗普通的沙粒,而不是价值连城的珍珠。若要使自己卓然出众,让别人对你另眼相待,那你就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颗珍珠,让自己无可替代。

有一个自以为是的年轻人,毕业以后一直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他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对社会感到非常失望。痛苦绝望之下,他来到大海边,打算就此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时,正好有一个老人从这里走过。老人问他为什么要走绝路,他说自己不能得到别人和社会的承认,没有人欣赏并且重用他。

老人从脚下的沙滩上捡起一粒沙子,让年轻人看了看,然后就随便地扔在地上,对年轻人说:“请你把我刚才扔在地上的那粒沙子捡起来。”“这根本不可能!”年轻人说。老人没有说话,接着又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一颗晶莹剔透的珍珠,也是随便扔在了地上,然后对年轻人说:“你能不能把这个珍珠捡起来呢?”“这当然可以!”这时,年轻人恍然大悟,有的时候,你必须知道你自己是一颗普通的沙粒,而不是价值连城的珍珠。若要使自己卓然出众,那你就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颗珍珠。成功之路如果是一架梯子,那么能力一定是“木材”,而机遇就是“图纸”,即使你把这副梯子的图纸画得再完美,再无懈可击,假如你没有足够的木材,那么一切都将成为一场空!所以,一个人的成功,能力是最重要的。下面我们来看这样一则故事:有一天,小黄鹂向鸟类们建议:“我们应该推选一位勇敢的国王来领导人家,谁是鸟类中最伟大的,我们就选它来当国王。”鸟儿们都赞成这样的提议。这时候,一心想做国王的孔雀先开口了:“各位,大家选我做国王吧!我的羽毛是最美丽的!”说着,孔雀就把它那美丽的尾巴炫耀地展示开来。

鹦鹉首先附和,它说:“有这么漂亮的鸟做我们的国王,是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我们就选孔雀为我们的国王吧!”这时,麻雀却不赞成:“不错,孔雀是最美丽的,但是,像我们这么弱小的动物,被人侵略时,它有什么能力来保护我们呢?与其选一个美丽的国王,倒不如选一个在危险的时候能够挺身救我们的国王吧!”众鸟听了麻雀的话,都点头赞成。最后,大家经过投票,选举了强悍凶猛的老鹰为百鸟之王。还有这样一个故事:两个同龄的年轻人同时受雇于一家店铺,并且拿同样的工资。不久,叫刘建的小伙子青云直上,而那个叫王伟的小伙子却原地踏步。王伟很不满意老板的不公正待遇,他整天向别人抱怨老板的不公。终于有一天,他向老板抱怨,老板一边耐心地听他的牢骚,一边盘算着怎样向他解释他们两人的差别。老板忽然想到了一个办法。“王伟先生,”老板说,“你到集市上去一下,看看今天早上有什么卖的。”王伟从集市回来后向老板汇报说:“只有一个农民拉着一车土豆在买。”“有多少土豆?”老板问。王伟赶快又去了集市,然后回来告诉老板有40口袋。“价钱是多少?”王伟第三次到集市上问了价格。老板说:“现在请你坐在这把椅子上,一句话也不要说,看看别人是如何做这件事的。”老板让人叫来了刘建,也叫他去集市上看看有什么卖的。刘建很快就从集市上回来了,汇报说到现在为止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一共40口袋,价格是多少,土豆的质量很不错,他带回一个让老板看看。并且说这个农民一个小时后还会拉几箱西红柿来卖,据他判断价格非常公道。昨天,他们铺子里的西红柿卖得很快,库存已经不多了,像这样的西红柿,老板肯定会进一些的,所以他也带了一个样品!此时,老板转过头对王伟说:“现在你知道刘建的薪水比你高的原因了吧。”

每个人都希望被人重视、受人尊重、受人欢迎,但现实有时又难免被人漠视、被人排挤,生活给了我们快乐的同时,也给了我们伤痛的体验。而这就是生活,这就是我们需要面对的人生。有的人能够很坦然地面对一切,痛并快乐着;有的人却成天为一点小事火上心头,或者悲观丧气,怨天尤人。其实,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小肚鸡肠,斤斤计较那些虚无的名利,而把所有的责任推到别人的身上,我们为什么不想想如果我们自己足够优秀,让自己无可替代的时候,别人还会对你漠视、不公吗?

所以说,在你还未成为珍珠的时候,你的当务之急就是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价值,让自己成为一颗珍珠,你要不断发展、超越、成长,而不是牢骚满腹,怨无尤人。

从内心深处就要求自己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去做好自己的应该做的事情,自然就会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尽量地去把它做好。在这样的做事习惯下,你就会不断地超越自己,你的价值不断得以提升,你终将成为一颗价值连城的珍珠。那时候,别人做人不敢漠视你的存在了。

3.心存善念,待人如己

一位哲学家问他的学生:“人生在世,最需要的是什么?”答案很多,最后一个学生回答得最妙:“一颗善心!”“正是,”哲学家说,“你的‘善心’这两个字中,包括了别人所说的一切。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个人要想停止抱怨,过上幸福的时候,就要让自己心存善念,待人如己,为自己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

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在化缘途中路经一条小溪,走着走着,快到小溪时,老和尚忽然停下了,并示意小和尚不要做声-原来,他看到两只小麻雀正在澳水中洗澡。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两只浑然不觉的小麻雀洗好后,叽叽喳喳地飞走了。

小和尚抱怨说:“为了两只小麻雀,居然耽误了这么长时间,真急人!”

老和尚意味深长地说:“世间的生物不分大小,都有它们的生活和享乐。我们出家人要善待万物,爱惜苍生。尤其是在小麻雀们沐浴的时候,它们的心目和意识中肯定蕴含着圣洁康乐的观念。双双着水,幽幽私语,洗尽它们百里飞投、千里奔波的一路征尘。这是多么动人的时刻,多么幸福的情景啊!”

禅讲慈善,人也当以慈善为重,待人如己。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南风”法则,就是通常所说的“善待”法则,这个法则来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的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冽寒冷刺骨,结果行人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为觉得春意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

人是群居动物,“善待”法则应该经常应用。因为,善待他人就等于善待自己。

有一天,旅行家辛格和一位朋友正穿越喜马拉雅山脉的某个山口。在跟一场暴风雪搏斗了将近三个小时之后,他们精疲力竭,又冷又饿,真想坐下来喘一口气。但他们不敢,因为一旦坐下去,他们很可能会变成两根冰棍,再也别想站起来了。他们只能靠不停地走动来保持体温。

在他们的冒险生涯中,虽然不是第一次面临生死威胁,但这一次的境遇显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恶劣。两个人都在想,也许应该准备得更充分一点再到这种险恶的地方来;也许根本就不应该在这个该死的季节到这个天寒地冻、荒无人烟的鬼地方来。不过,现在想什么都晚了,他们只希望在最后一丝体力用尽之前找到有人居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