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向负面情绪说不(套装共3册)
6885800000009

第9章 不抱怨 不生气 不失控(9)

5.抱怨的人永远没有机会

“抱怨的人永远没有机会,不放弃任何一个哪怕只有万分之一可能的机会,才能抓住机会。”这是美国著名商业巨子甘布士的经验之谈。

有一次,甘布士要搭火车去外地,但事先没有买好车票。这时刚好是圣诞前夕,到外地去度假的人很多,火车票很难买到。

甘布士夫人打电话到车站询问,答复是全部车票已经卖完,不过如果不怕麻烦的话,可以到车站碰碰运气,看是否有人临时退票。

车站还特别强调一句:这种机会或许只有万分之一。

甘布士没有抱怨这难买的火车票,他欣然提着行李赶往车站,好像他已经买到了票一样。

“约翰,如果你买不到票怎么办呢?”夫人问道。

“没关系,我就当到车站散了一次步。”甘布士满不在乎地说。

甘布士提着行李来到车站,在那里等了很久,也不见有人退票,甘布士仍然耐心地等待着。就在火车还有15分钟就要开动时,一位女士匆忙赶来退票,因为她家里有急事,只得改期。于是甘布士如愿以偿,搭上了火车。

到了目的地,甘布士给夫人打了一个长途电话:“我抓住了那只有万分之一的机会,因为我相信一个不怕吃亏的笨蛋,才是真正的聪明人。”

甘布士在生活中正是靠着不放弃万分之一机会的执着,终于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从一家织造厂的小技师变成拥有5家百货商店的老板,然后又跨越式发展,成为企业界举足轻重的人物。

追寻甘布士的成功经历,我们不难发现。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处处都有可能被错过的良机。抱怨的人从来不去争取机会,结果是白白错过机会。只有不怕吃亏,善于把握,永不放弃,有时哪怕是万分之一的几率,最终也会变成机会。

抱怨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是一种幼稚的行为,那样只会机会离你越来越远。只有不放弃的人,才能得到机会。

美国的海关里,有一批没收的脚踏车,在公告后决定拍卖。

拍卖会中,每次叫价的时候,总有一个十岁出头的男孩喊价,他总是以五块钱开始出价,然后眼睁睁地看着脚踏车被别人用三十、四十元买去。

拍卖暂停休息时,拍卖员问那小男孩为什么不出较高的价格来买。男孩说,他只有五块钱。

“五块钱?!五块钱也能买到脚踏车?!”拍卖员感觉有些不可思议,但他也没有再说什么。

接着,拍卖会又开始了,那男孩还是给每辆脚踏车相同的价钱,然后那些脚踏车又被别人用较高的价钱买去。虽然,每次结果都让他感到失望,但他始终没有放弃,也没有抱怨为什么别人不给自己一点机会。

渐渐地,在场的观众开始注意到那个总是首先出价的男孩,他们认为,今天很有可能出现某种意外的结果。

拍卖会马上就要结束了。

这时,只剩一辆最棒的脚踏车,车身光亮如新,有多种排档、十段杆式变速器、双向手刹车、速度显示器和一套夜间电动灯光装置。

拍卖员问:“有谁出价呢?”

这时,站在最前面,而几乎已经放弃希望的那个小男孩还是坚决地再说一次:“五块钱。”

这时,拍卖员停止唱价,只是停下来站在那里。这时,所有在场的人全部盯住这位小男孩,没有人出声,没有人举手,也没有人喊价。直到拍卖员唱价三次后,他大声说:“这辆脚踏车卖给这位穿短裤白球鞋的小伙子!”

此话一出,全场鼓掌。

那小男孩拿出握在手中仅有的五块钱钞票,那辆毫无疑问是世上最漂亮的脚踏车终于归他所有,他的脸上流露出从未见过的灿烂笑容。

五块钱买一辆脚踏车?或许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也是绝不可能的。但是,正是因为小伙子的不放弃,他才能在最后关头抓住了这万分之一的机会,他成功了!

西方有一句谚语:“通往失败的路上,处处是错失了的机会。失败的人正忙着抱怨,往往和机会擦肩而过。”

此刻,如果你还在抱怨父母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师长没有给你教导什么,朋友没有给你提供什么,领导没有器重你什么,那就意味着你是在毫无意义地浪费宝贵的时间。

【不生气 篇】

第一章 警惕!别让生气害了你的生活

1.生气不是表现个性的途径

生气似乎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假如有人要求你在一周的时间内不生气,我想很多人可能很难做到。

一位朋友对我说,她与她老公经常吵架,因为老公经常惹她生气,为此她总是烦恼不已。

于是我问她:每次惹她生气是谁犯了错误?她回答说,是老公。我又问她:那你生气对自己身体好不好?她回答说不好!我继续问她:对方犯了错却让自己受惩罚,你觉得是不是件非常愚蠢的事?她默不作声了。

我又问她:你希望和老公的关系越来越好还是越来越差?她马上激动地回答说:肯定是越来越好啦!我问她:每增加一次生气吵架的行为会让你们的关系越来越好还是越来越差?她又默不作声了。

人为什么总是做一些与自己的愿望南辕北辙的事呢?其实,都是生气惹的祸。

或许下面这些是你很常见到的场景:工作中,一个人遇到一些不顺心、不公平的事情,势必会心里气呼呼的,有人也许会当场发脾气,让整个场面一秒钟变尴尬;炒股赔了或者买的基金收入减少了,计划的旅行也因此而搁浅,也难免心情郁闷,看什么都不顺眼,随时随地都能“火山爆发”;孩子对自己撒了谎,活做了一些不应该做得事情,便大声训斥孩子得不良行为;哪怕即使是家里的宠物没有很乖,也可能让一个人气急败坏,大发雷霆。

“生气就生气!有什么大不了呢!”有些人会有这样的想法,认为生气无伤大雅,甚至有的人还觉的生气时表现个性的途径。殊不知,生气是一件最愚蠢的行为!

心理学认为,生气是一种不良情绪,是消极的心境,它会使人闷闷不乐,低沉阴郁,还会让人产生过激行为,从而导致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

而且,生气发怒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反而会更严重伤害自己的身心健康,同时还会加剧各种矛盾和纠纷的产生。试想一下,当你无所顾忌的大发脾气后,或许你的心情会慢慢变好,但是,却很可能给别人造成永久的伤害。

有一个很经典的故事,每一个人都应该从中感悟它蕴含的深刻道理。

男孩脾气不好,经常动不动就乱发脾气,他父亲给了他一袋钉子。并且告诉他,每当他发脾气的时候就钉一个钉子在后院的围栏上。第一天,男孩钉下了37根钉子。慢慢地,每天钉下的数量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要比钉下那些钉子容易。于是,有一天,这个男孩再也不会失去耐性而乱发脾气。他告诉父亲这件事情。父亲又说,从现在开始,每当他能控制自己脾气的时候,就拔出一根钉子。一天天过去了,最后男孩告诉他父亲,他终于把所有钉子给拔出来了。

父亲握着他的手,来到后院说:“你做得很好,我的好孩子,但是看看那些围栏上的洞。这些围栏将永远不能回复到从前的样子。你生气时候说的话,就像这些钉子一样留下疤痕。如果你拿刀子捅别人一刀,不管你说了多少次对不起,那个伤口将永远存在。话语的伤痛就像真实的伤痛一样令人无法承受。”

从故事中不难看出,生气是成功与幸福的最大敌人!生气不是表现性格的途径,容易生气的人给人的感觉往往就是这个人不可靠、能力低下。

你生气了,在别人眼里就是不行,别人会说:“看,这人一点承受力都没有,一点涵养都没有!”职场上,容易生气的人更容易被解雇,试想一下,谁愿意聘用和一个一点就着火的“炸药桶”呢?

如果你确实想获得幸福和成功,那么你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把自己从生气中解脱出来。一旦生气没有了,那些积极的情绪,就如小溪般汩汩流入你的心田,你的生活会因此而变得更好,而有时这种变化就在分秒之间。

哲学家康德说:“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世界上没有爬不过去的火焰山。什么事情总归会过去,生气不能解决任何问题,那么,与其用痛苦一遍一遍地折磨自己,何不试着绕开它,去做一个不生气的聪明人呢?

2.生气伤害的不止是心情

人们常说:“人要活得棒,全靠精神扛”,“笑一笑,十年少”。从医学的角度看来,这些话不无道理。一个人如果经常生气,那么,不只是心情烦躁,就连身体也会受到伤害。

有一个小心眼的妇人,经常为一些小事生气。常常气得自己胸闷气短,有时候甚至卧床不起。她去求一位高僧为自己开导。高僧听后,一言不发地把她领到一座禅房中,上锁而去。妇人气得跺脚大骂。骂了许久,高僧也不理会。妇人又开始哀求,高僧仍置若罔闻。妇人终于沉默了。高僧来到门外,问她:“你还生气吗?”

妇人说:“我气我自己,怎么会到这地方来受这份罪。”“连自己都不原谅的人怎么能心如止水?”高僧拂袖而去。

过了一会儿,高僧又问她:“还生气吗?”“不生气了。”妇人说。“气也没有办法呀。”“你的气并未消逝,还压在心里,爆发后将会更加剧烈。”高僧又离开了。

高僧第三次来到门前,妇人告诉他:“我不生气了,因为不值得气。”“还知道值不值得,可见心中还有衡量,还是有气根。”高僧笑道。

当高僧的身影迎着夕阳立在门外时,妇人问高僧:“大师,什么是气?”高僧将手中的茶水倾洒于地。妇人视之良久,顿悟。叩谢而去。从此,妇女再不和别人生气,而是以一种平和、包容的心态去生活,自此以后,不仅很少生病,身体也比以前健康了很多。

故事中的谈禅说道似乎有些玄妙,但的确讲出了不应该生气的道理。

生气不仅影响心情,还影响身体。经常生气的人,会在身体上留下不同的痕迹。从外表看,脾气火暴,经常处于发怒状态的人,多数会秃顶。严重的还会使头顶变尖;程度轻点的,则会在额头两侧形成双尖的M形微秃。爱生气的人容易长色斑,而且脑细胞衰老明显加快。

容易生气且愤怒的人更容易出现心肌梗塞或心绞痛,发病率是普通人的3倍;生气时,情绪越激动就越容易出现脑中风,几率约是平常时的2倍。

一个权威的调查组织统计:不经常生气的人,约有67%的人会在早晨以愉快的心情起床。与之相反,经常生气的人,只有33%的人才可以做到这一点。而且,越是喜欢生气的女生,特别是生闷气的女生,就越有可能肥胖。

生活中,常常有些人因为一件小事、一次意外的打击而引得火冒三丈,怒发冲冠,或烦躁焦虑、心灰意冷,究其原因,就是人的情绪“受了重伤”。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指出:“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安全安静的状态。”这个安全安静的内涵,对于人来讲,就是要有一个平衡和谐的心理状态,也就是一个好的情绪,而好的情绪从何而来,就是不生气!

清代学者李渔在他的《闲情偶记》中说:“心和则百体皆和”。所谓“心和”就是“心如止水”,即在世事繁杂中豁然不惊,把养生、安神、怡情、悦性化作涓涓细流,淌入心田,做到宠辱不惊、遇愁不愁、逢怨不怨,用理智驾驭感情,以平和调整心态。这样就会正气充盈、神清气爽、邪气不入、百病消除。

已故的台湾百岁老人张学良将军,就达到了这种精神境界。张学良百岁寿诞时,记者曾问起他的养生秘诀,张将军只说了一句话:“什么都不放在心上。”他的大半生被幽禁在深山里,从叱咤风云的将军,变为幽居的囚徒,却能寿享天年,靠的就是“什么事都不放在心上”,什么事情都不生气的精神。

有一首流传很久的《不气歌》:他人气我我不气,我本无心他来气。倘若生病中他计,气下病来无人替。请医生将病治,反说气病治非易。气之为害大可惧,诚恐气病将命废。我今尝过气巾味,不气不气真不气。

如果每一个人都能熟读这首《不气歌》,并将他作为自己人生的座右铭,相信一定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生气情绪,有益身心,让自己踏过生气,迈向幸福。

3.人生没有坦途,生气会让你不堪一击

生气是人的一种情绪表现,每个人都不可能绝对不生气,但人要学会平衡自己的心态,当遇到烦恼、挫折时,能让自己不生气,不愤怒。

一个很有哲理的寓言故事,读懂了它,能让我们明白很多道理。

有这样三样东西:皮球、鸡蛋、咖啡豆。一天,它们先后被投入到一锅沸腾的开水里。结果,皮球因为里面气体大多,很快就爆炸了;鸡蛋却慢慢由生变熟,不像以前不堪一击,容易破碎了;咖啡豆进入沸水后,则直接毫不犹豫地溶化了自己,让开水变成了香浓可口的咖啡。

其实,一马平川的人生坦途是绝对没有的。只不过,有的人像皮球一样,因为心中的怨气而不堪一击;有的人像鸡蛋一样经历挫折后反而愈加坚强;还有的人会像咖啡豆将挫折视为锻炼与发展自己的机会。

“不生气,就赢了。”这是金庸先生的至理名言,也是金庸先生一篇小杂文的标题。

金庸先生曾经在《不生气,就赢了》中讲到一个故事:台湾有个很有名的人叫殷海光,他和合伙人合办了一份名字叫《自由中国》的杂志,办了十年,结果被蒋介石反掌一扑,合伙人被关了起来。”他虽没被关,但是,有一天正吃饭时,他想起了自己曾经的经历,就气得吃不下饭,大发脾气,以至于后来夜不能寐,焦躁烦闷。最后,因为经常生气,殷海光的身体愈来愈差,还得了胃癌,49岁就因病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