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情商高,就是会说话(套装共4册)
6885900000014

第14章 这么说,话就对了(14)

【第四章 说好难说的话,才是说话高手】

4.1

别滥用你的委婉我相信,当你真诚、明确地把你的难处和苦衷告诉朋友,朋友是会理解的。如果你磨磨蹭蹭、犹豫不决、模棱两可地答复朋友,只会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口口的同事玛丽是一个漂亮温柔的年轻女孩,说话嗲声嗲气,很讨男人的喜欢。公司的很多男生都很喜欢和玛丽套近乎。其中,最明显、最主动的要数王永了。王永很喜欢玛丽,每到周末都会邀请玛丽,“你周末有时间吗?能否赏脸一起去吃个饭?”“玉渊潭的樱花听说开得很漂亮,有时间一起欣赏吗?”“我这里有两张大剧院的戏票,有兴趣去观赏吗?”王永和玛丽都是单身男女,虽然办公室恋情不被人们看好,但是,如果真的两情相悦,倒也无可厚非。

面对王永的频繁邀请,玛丽的态度一直很暧昧,就连和她关系最好的口口也不清楚玛丽的真实想法。有时候,玛丽会说:“太感谢你了,可是我今天要陪妈妈吃饭。”有时候说:“哦……今天好像不太方便耶!”“要不,带上口口一起去吃饭吧。”有时候,玛丽会拉上口口一起去和王永吃饭,有时候玛丽会委婉地拒绝,然后再歉意地对王永微笑一下。王永始终觉得玛丽对自己有好感,他把玛丽的拒绝当成女孩子的害羞,所以,心中经常勾画着和玛丽的未来。

忽然有一天,他得知了玛丽有男朋友!而且,他们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了!王永为此大发雷霆,认为玛丽欺骗了自己的感情。谁知道玛丽委屈地说:“我明明很多次都拒绝了他啊。我只是怕他受伤,才没有说得太明白。”现实中,很多女孩子明明应该果断拒绝别人的时候,却总是滥用自己的委婉。或许出于“不好意思”、“怕伤人心”,或是“不想一棒子将人打死”,于是态度显得犹犹豫豫的,让自己的拒绝柔弱无力,这就好比与人对打,出拳却好似给人抓痒,别人看出了你的弱点,瞅准了“进攻”你的机会,于是你注定被“打倒在地”,输给了别人,更输给了自己。

所以如果真的要拒绝,就应该干脆利索,不留有任何悬念和选择的余地。你表达的意思毫不明确,话里的实质性的内容有戏言的成分,别人怎能甘心?人际交往中,说“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说过:说最短、最老的字——“好”或“不”,都需要最慎重的考虑。如果你在拒绝对方的时候,使用“我再考虑一下”或者“再说吧”作为回答,就会使对方期待下一次的机会。然而,如果在下一次的时候再用同样的答复,就会让对方因浪费了时间而感到不快。因此,与其使用模棱两可的回答,不如诚实地对对方说:“很感谢你的提议,但是对我来说是不太可能的,很抱歉。”这种明白地表示自己立场的说话方式,能让你在下一次与对方见面的时候不会感到尴尬。

我相信,当你真诚、明确地把你的难处和苦衷告诉朋友,朋友是会理解的。如果你磨磨蹭蹭、犹豫不决、模棱两可地答复朋友,只会造成不必要的误会。说“不”固然不太容易,但说话高手们总会让自己的拒绝明确而合理。在商场遭到卖衣服摊主的无理纠缠时,你可以说:“这件衣服的确非常漂亮,但不知道我丈夫是否喜欢,我们商量好了再来买吧!”这样的回答会让摊主从心理上接受,而不再纠缠不清。

又比如说,某单位一位职工找到车间主任要求调换工种,车间主任心里明白调不了,但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这个问题涉及到好几个人,我个人决定不了。我把你的要求反映上去,让厂部讨论一下,过几天再答复你,好吗?”这样的回答既让对方心理上能够接受,又让其明白调换工种是件不太容易的事情,让对方的思想有所准备,这样的拒绝不生硬,却也很明确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虽然拒绝真的很困难,但是你要记住,滥用你的委婉,不明确地拒绝别人,只会给大家造成不必要的误会,让双方都受到损害。

4.2

职场上,拒绝别人有诀窍要想学会拒绝的艺术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只可以在生活中逐渐积累和摸索,和我们体会人生一样要慢慢地去感受。在拒绝别人的同时,我们只要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了,诚恳地对待每一个人,做到问心无愧就行了。

周五下午,口口一直在看时间,盼着下班时间赶快到来。因为口口和才才约好晚上去电影院看最新的喜剧大片。这时候,琳达过来,让口口帮她核对一份报表。口口下班前还要交自己的一份总结报告,可是又不知道怎样拒绝琳达,她磨磨蹭蹭地犹豫着。见口口一直不说话,琳达就生气地拿着报表走了。身在职场,你可能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突然有一位同事开口,让你帮他做一份难度很高的工作。如果答应下来吧,可能要连续加几个晚上的班才能完成,而且这还不符合公司的规定;如果拒绝吧,面子上实在抹不开,毕竟已是多年的同事了。应该怎么找一个既不会得罪同事,又能把这项工作顺利推出去的理由呢?会说话的人一般不会立即拒绝,而是先倾听,再说“不”。

当你的同事向你提出要求的时候,他们的心中通常也会有某些困扰或担忧,也担心你会不会马上拒绝,担心你会不会给他脸色看。因此,在你决定拒绝之前,首先要注意倾听他的诉说。“倾听”能让对方先有被尊重的感觉,在你婉转地表明自己拒绝的立场时,能避免伤害他的感觉或避免让人觉得你在应付。

“倾听”还有一个好处是,你虽然拒绝了别人,却也可以针对他的情况,建议他如何去取得适当的支援。若是能提出有效的建议或替代方案,那么对方也一样会感激你。在你的指引下,他们还可以找到更适当的支援,反而事半功倍。当你把同事的要求仔细倾听了之后,并且认为自己应该拒绝的时候,那么在你说“不”的时候态度必须是温和而坚定的。委婉地表达拒绝,比直接说“不”让人更容易接受。

一般来说,同事听你这么说,也一定会知难而退,再想其他的办法。另外,拒绝时要多一些关怀与弹性。在你拒绝别人时除了可以提出替代建议,还可以隔一段时间主动关心对方的情况。而在有的时候,拒绝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方可能会不定时地提出同样的要求,若能化被动为主动地关怀对方,并让对方了解到自己的苦衷与立场,可以减少拒绝的尴尬与影响。在拒绝的过程中,除了技巧,更需要的还是发自内心的耐性与关怀。若只是敷衍了事,对方是可以感受得到的。这样的话,有时更会让人感觉到你不是一个诚恳的人,而且对人际关系伤害得也特别大。总之,只要你是真心地说“不”,那么对方就一定会体谅你的苦衷的。除了同事,你很多时候还要面对你的顶头上司。

有些人认为,与上司交谈即使是上司错了也不应说“不”,否则的话就会刺伤上司的自尊心,使其难堪甚至对自己反感。其实不然,如果你一味附和上司的话,容易使其认为你的能力平庸,不可重用,而如果能巧妙地反对上司一些不合理的观点则可显示出你的才干。但是,当你准备对你的上司说“不”的时候也应该注意,你不能直截了当地说出来,也不要以“虽然……但是……”这样的模式说出来,因为有太多的人用这种模式了,以至于你一说出来他可能就会知道你这是反对他的观点,同样会刺伤其自尊心的,而且这样可能会让他觉得你很虚伪。最好的方式是以迂为直,先设问,而用问话一步一步地引导他认同你的观点。

公元前323年,陈轸仕楚。当时楚国派昭阳率兵讨伐魏国,覆敌军,杀敌将,攻占了八座城池。昭阳携攻魏之余勇,要乘胜伐齐。齐国是陈轸的祖国,他暗暗为齐国担心,但他并没有直接陈述反对昭阳这一决定的理由,也没有用“虽然……但是……”这样的模式去劝说他,而是先向他恭贺战绩,然后再问他按照楚国的法律,取得重大战功的将领该如何封赏?他回答说按规定打了大胜仗以后将领就可以升官。陈轸于是又问他在楚国的官哪个最大?他承认自己的官在楚国来说除了大王就他最大了。然后,陈轸就讲了个“画蛇添足”的故事给他听,说昭阳的官既已封顶,再去打仗即使胜利了也不可能再升昭阳的官,如果万一不幸的话却会战死在沙场上,出兵齐国对你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与“画蛇添足”无异,何苦呢?昭阳认为他说得有道理,就停止了攻打齐国的计划。

在工作中,我们也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套用以上的模式。口口的同事林楠在公司负责广告宣传工作。有一天,他把一个经多次修改后的新产品广告文案提交给经理,经理看了看只有二十多岁的林楠,又粗略地把广告文案的内容看看后,表情有些轻蔑地说:“做广告就是要做出创意来的,这个广告太直接了,简直就像是街头的叫卖。我认为还应将它做得更艺术一点、含蓄一点好些,你拿回去重新做一个文案给我吧。”而这时的林楠并没有直接反驳经理的指责,也没有用“虽然……但是……”这样的模式,而只是问他:“经理,可不可以请教一下一个新产品刚刚上市时广告的目的是什么吗?”经理就回答说:“让消费者尽快了解新产品。”“那么,请问怎样才能让消费者通过广告迅速了解到新产品的更多信息呢?”这时的经理一时不知怎样回答才好。

然后林楠连忙说:“经理,以我看来广告的灵魂在于创新,这是无可厚非的,可我们也必须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去加以变通。就拿我们的这个新产品广告来说吧,目前这个产品在市面上还没有类似的,消费者对它是一无所知,而现在我们的广告目的是什么,是要让消费者迅速地了解到新产品的特性。我认为还是用直接的广告表现手法最好,而如果用艺术性的表现手法,则恐怕有很多人对广告中的内容会看不明白,这样广告可能会陷入中看不中用的境地。直接的广告表现手法表面上虽然缺乏创意,但我们的这个产品是个很奇特的新产品,本身就是个很好的卖点,很有吸引力。因此,我认为用直接的广告表现手法是再好不过的了。当然,这仅仅是我个人不成熟的观点,如果有哪点说得不对的还请经理指正,如果您最终还是认为用艺术性的表现手法更为好一些的话,那么我就拿回去再做一遍。”

经理听后非常高兴,当即对林楠大加赞赏,从此再也不敢轻视林楠了,不久林楠还由他一手提拔成为副经理。所以说,对上司说“不”是一种艺术,但是一定要具备一定的技巧,这样才会获得更好的效果。在拒绝别人的时候,需要的是一种委婉的辞令以及一颗睿智的心。所以,要想学会拒绝的艺术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只可以在生活中逐渐积累和摸索,和我们体会人生一样要慢慢地去感受。在拒绝别人的同时,我们只要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了,诚恳地对待每一个人,做到问心无愧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