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你的勇气,价值连城:励志系列(套装共8册)
6886000000011

第11章 你的勇气,价值连城(11)

有时候,我们收敛自己的做法,是因为圈子就那么大,凡事要给自己留条后路。而有时,我们不吵不闹,甚至忍住心中的不舍和悲伤,选择笑着告别,是因为不想毁坏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希望对方想起自己时,还能保有一份怀念和尊重;同时,也是不想自己多年后回忆起来,会因为当年的幼稚举动而后悔。毕竟,这个世界上最痛入心扉的就是后悔,而最无用的,也是后悔。

发作之前,一定要想好后果。其实,无论做什么都是自己的自由,但至少别让自己沦为别人口中的笑谈,也别让自己在未来某天回忆起这段往事时只想捂脸。

一个人是强势还是弱势,与所做的事情是对还是错,压根儿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因为,你不容易,不是别人让着你的理由。

【你不容易,不是别人让着你的理由】

好多年前,我妈坐公交车,结果司机一个急刹车,我妈被摔成了骨折。

一周后,司机和售票员拎着东西来我家看望我妈,态度很好,而且还按照车队规定,主动赔了600块钱检查费。聊天过程中,我们才知道这笔钱需要司售人员自掏腰包,而且两个人的家庭都不算宽裕。

我一听这个,顿时同情心大爆发,趁着扶我妈去洗手间的空当,在她耳边悄悄说道:“要不,这笔钱咱们就别要了,咱家又不缺这600块钱。”

谁知我妈听了后,一声不吭,而且那天直到人家离开,都没有把钱退回去。我有点赌气,觉得这样做未免有些不通人情,甚至还有过于计较的嫌疑。

那天吃晚饭的时候,我妈忽然对我说:“我知道,你希望我能把钱退回去,你能不能告诉我,你的理由是什么?”

我噘着嘴说:“人家过得挺不容易的,体谅一下有什么不好?”

我妈摇了摇头:“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不容易,并不是不承担责任的理由。”

我一下子愣了,那时候我刚20岁出头,满脑子都是“世界充满爱”为主题的故事,根本没考虑过“承担责任”这样沉重的话题。

我妈接着说:“这600块钱,是他们为自己工作不到位必须付出的代价,也是对我的受伤所应当表达的歉意。如果每个人都可以因为过得“不容易”就免除责任,那这同样是不公平的。”

当时,我对这句话似懂非懂,而今多年过去,我才深切懂得了其中的道理。

一天去医院看病,交费的时候收银员态度特别不好,临走时我在评分器上毫不犹豫地摁下了“不满意”,结果没走几步,就听见后面有人追了过来。一回头,那位收银员已经气喘吁吁站到了我面前:“你为什么给我评价‘不满意’?”

“因为我确实不满意。”

收银员显然对我的回答更不满意,于是我俩在大厅里争论了起来。

这时候,她的一个同事来劝架,拉着我的胳膊说:“您消消气,每有一个‘不满意’,她就得被扣50块钱,她也不容易。”

我简直要被气笑了,既然不容易,那就更应该把事情做好,让来办事的人都满意啊,总不能她给了我气受,我还得昧着良心在“满意”上打“勾”吧?

当时,我忽然就想起了好多年前我和妈妈关于那600块钱的对话,也一下子理解了她当时的想法——你不容易,不是别人让着你的理由。

说起来,我们每个人活得都不容易,但是无论艰难到什么程度,这都是自己的生活,需要自己为之负责。想过得好,就要付出相应的努力,不能要求别人为你降低标准;同时要记住的是,即使过得再不容易,也要对自己所做的事承担后果,做错认罚,伤害了人要道歉,不能因为别人过得比自己好,就强迫对方为之免责。

但看看身边,各种以“不容易”为理由要求别人降低标准的事情还挺多见。

在网上买件衣服,刚穿了半天就开线,随手给店家一个“中评”,一分钟后店家的电话就追来了,死磨硬泡让改评价,理由就是他们“不容易”。

新闻上每次报道一个治安案件,尤其是涉及暴力抗法的,下面总会有人留言:“如果不是实在过不下去,谁会违法乱纪?”

当强弱与是非碰撞时,事情常常就变了味,从以对错为判断标准,变成了谁过得更苦,谁就该被力挺。人心本善,扶弱济困、同情弱者的戏码,向来是很多人喜闻乐见的,但是在这样的情结之下,我们很容易会将“有人情味的照顾”,等同于理所应当的迁就。

而被迁就的事情一多,人们难免将这当成了惯例,受委屈的人不得不违心忍让,而对于弱者,在人们一味地同情和包容下,却只能是越变越弱。

说到底,一个人是强势还是弱势,与所做的事情是对还是错,压根儿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因为,你不容易,不是别人让着你的理由。

如果你觉得身边某个人跟你的三观实在差得太远,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远离,远离,再远离……

【别和总是挑战你三观的人打交道】

前些天,一个认识的小伙儿跟我说了一件事,他准备和几个朋友合伙开公司,各项手续都办得差不多了,但是现在他对于其中一个合伙人却有点信不过了。

我问他理由,他说因为亲眼看见那个朋友欺骗别人,而且还是好几次。一次是骗自己的女朋友,说要和别人谈工作上的事,实际上是和女网友去看电影;还有一次是骗他的老爸,说自己发烧了不能去机场接机,其实,他是忙着和别人联机打DOTA。小伙子告诉我,虽然他知道工作和生活是两码事,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心里总觉得特别不踏实,总担心对方有一天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去欺骗他们几个合伙人,尤其是那个人将来负责的还是的财务这一块。

小伙儿惴惴地问我:“你说,我是不是太多事了?他会不会只是偶尔才这样?又或者,他对待工作的态度会不一样?”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特别肯定地说:“一,你一点儿都不多事,考察合伙人时,人品是极其重要的一项;二,他不是偶尔才这样的;三,他以后肯定会骗你们,对于一个说谎说惯了的人,他的心中没有特例。”

小伙子顿时就郁闷了。我明白他的心情,毕竟一帮年轻人刚刚还热血沸腾地想干番事业,可是这么快就觉得合伙人靠不住,任谁都会觉得沮丧。小伙子似乎还有点不甘心,跟我念叨了好几回:“万一呢,万一他对工作的态度就是不一样呢?万一他总共就说了这两回谎,偏偏都让我碰上了呢?”

我摇摇头,告诉他,千万别幻想。

其实,在说谎这个问题上,我不敢说自己的三观多么端正,毕竟,我也不能拍着胸脯说,自己迄今为止没有说过一句谎话。但是,无论是背着女友去和网上认识的女孩约会,还是因为玩游戏而将亲爹放在机场不管,说这种谎的过分之处在于它们已经超越了真诚的范畴,而关乎一个人基本的道德品行。

对爱情不忠诚的人,不要指望他可以对事业伙伴从一而终;对亲人冷漠的人,不要幻想他能在工作上勤勤恳恳、清廉无私。人性虽然复杂多变,人心虽然总有矛盾和对立面,但是,一个人在其他方面的底线已然令人触目惊心,那么,便可知道当他最坏的时候,很有可能会坏成这个样,甚至更糟——毕竟,对至亲尚且都能不当回事儿,何况其他人?

和这样的人合伙做事,需要承担的风险太大,一旦赌输,损失恐怕难以估量。

关于这方面,我的教训可谓惨痛。

那年,我曾和一位朋友筹划过创业,虽然做的是小本买卖,但整个过程我也配得上“尽心尽力”几个字。本来想着好好做番事,结果没出两个月,我就和这位朋友翻了脸,准确地说,是被他莫名其妙地踢出了局。而且,事后他逢人就说我多么背信弃义,多么对不起他,我听完之后完全懵掉,一点儿都不明白我到底哪里对不起他。

为了弄明白真相,我玩儿命地回忆之前和这位朋友有关的大事小情,这才想起两个之前被自己忽略的细节。记得有一次,我在他家跟他谈事,他母亲正好也来找他,结果没说两句,他就当着我的面和他母亲吵了起来,不仅翻出了一堆陈年旧事,还把所有错误都推在了母亲身上。还有一次,我们聊起他的历任女友,说起分手理由时,竟然每次都是因为对方不好,他迫不得已才选择分开。

虽然当时我对他那种“凡事都是对方的错”的思维很不接受,却也觉得我们只是共事而已,三观是不是一致,没那么重要。但后来发生的一切教育了我,人与人交往,无论是谈恋爱、交朋友,还是选工作搭档或商业伙伴,什么模样相配、志趣相投、经历相似这种事都是扯,三观一致才是最重要的。

三观决定了你们在面对同一个问题时,产生分歧的概率有多大,也决定了在关键时刻对方会如何对待你。一个人如果在某个领域有了糟糕的惯性思维,那么到了另一个领域,很可能会将这种恶习沿袭下来。说到底,我们不能指望自己成为谁生命中的异类,“我对世人全都霸道冷酷,但只对你温柔以待”这种事,看看偶像剧也就罢了,谁真信,谁抓瞎。

所以,如果你觉得身边某个人跟你的三观实在差得太远,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远离,远离,再远离,之后找个三观更为接近的人在一起。

至于那些三观和我们不一样的人,也用不着我们担心,他们自然也会找和自己三观相近的人一起把酒言欢。就让我们都在自己的世界里,好好生活吧!

每个人的故事,深挖起来都是一部充满正能量的小小奋斗史,虽然与很多成功者相比,他们的成就不值一提,却也有着荡气回肠的力量。

【你越努力,你选择才会越多】

早上六点,迷迷瞪瞪地爬起来后,忽然想起这天是堂弟的生日,于是在微信上传给了他一张表示祝贺的图片。不到一分钟手机响了起来,对方回信息:“谢谢姐姐,你起的真早。”

“你也够早的,起这么早干吗去?”

“做方案做了一宿,刚完事,一会儿我去客户那儿。”

我忍不住笑了。

我和我的这位弟弟,在微信里给彼此的标签是“方案快要做吐了的弟弟”和“写稿快要写瞎了的姐姐”,每次我俩聊天,我都有一种两个苦娃儿在诉说艰难人生的感觉,恨不得马上抱头痛哭一场。

说起来,我之所以在一众朋友眼中活得还算励志,全因为有着这么一帮活得比我还要励志的兄弟姐妹,有他们在身边做标杆,我实在不好意思懒散地度过每一天。

我有三个表姐,一个堂妹,两个堂弟,随便说出任何一个人,都是能写进书里的“励志小标兵”。所以,我决定,就干脆真的把他们写进书里,也让所有人知道,拥有一堆能干的兄弟姐妹,是一种怎样复杂的人生体验。

先说我的大姐。我的大姐在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异了,因为种种原因,在她结婚前,大姐一直生活在姥姥家。对于很多离异家庭的孩子而言,要面对的不仅是感情上的缺失,还有现实生活方面的问题。大姐从小在物质上就比同龄人匮乏,在女孩子最爱美的年纪,她却不得不衣着简朴地度过了自己的青春期。但也正因为这种落差,大姐一直很要强,高考的时候,考虑到家里的状况,特意报考了免学费的军校。

进入军校后,要经历长达半年的严酷军训,每天拉练跑步,还要搬石头、拔荒草,很多从农村考上去的男孩子都受不了,而身体羸弱的大姐竟然咬牙坚持了下来。大学毕了业,大姐在做了两年军官后,选择了提前转业。

大姐宣布转业的时候,有不少亲戚都很反对,觉得在军队里稳定,而且就算想干别的,等多年后正式转业时也不迟。但她还是遵从了自己的意愿,转业后先是去了一家文化公司打工,然后进入外企,不出一年,就蜕变成了干练的女白领。

要强的人,在什么时候都能做得很出色。几年后,大姐就当上了一家世界五百强企业的人事主管。又干了几年,她选择辞职,自己和朋友合伙做起了生意。总结起来,大姐这么多年一直在选择,选择之后就果断转身,而每一次转身,都异常华丽。而今,她用自己的要强,获得了曾经期望的一切,把一手不怎么好的牌,生生打赢了,可谓是绝对的逆袭。

与大姐的强势相比,二姐则是另一种风范。二姐是个性格特别温柔的人,这么多年来,从没有见过她跟谁急过,但越是性格温柔的人,骨子里越是有韧性,这一点,在我二姐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二姐最大的兴趣是画画,而且有着无师自通的天赋,从小她就总拿着粉笔在姥姥家的水泥地上作画,一画就是一地,每一幅都惟妙惟肖。所以,后来在报考专业时,二姐也选了与之相关的建筑绘图专业。

女性做建筑绘图工作,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尤其是二姐的性格还很柔弱。据说刚参加工作那会儿,经常要戴着安全帽跑工地,一去就是一天,在尘土飞扬的环境里勘测,回到家后浑身都是灰扑扑的。

公婆心疼她,于是想找关系让她进某个公司做一名行政。每天的工作就是给前来拜访的宾客倒倒茶,或是发发传真、收收邮件,而且工作稳定,环境也好。但一向温和的二姐,愣是不愿意,纵然公婆提了好几次,她还是那句:“我不喜欢,我不去。”

然而,事实证明,二姐的坚持是对的,现在她凭着自己丰富的绘图经验,已经成为某个知名团队的合伙人,每天不用坐班,但收入却羡煞旁人。而我最佩服二姐的,就是她能把自己的爱好变成职业,并且坚守着这份热爱,从来没有过其他的想法,专心做一件事,最终把自己做成了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