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你的勇气,价值连城:励志系列(套装共8册)
6886000000015

第15章 你的勇气,价值连城(15)

前一位姑娘,在工作中经常出现一地鸡毛的情况。大错虽少有,小错却不断,而且同事与她交接起工作来特别费劲儿,因为她总会忘记一些细节。也正因此,她在公司中从待遇到评价,全都属于中等。

而后一位姑娘,虽然资历浅,而且也不在核心岗位,却是个公认的“让人放心”的员工。无论是让她寄个快递,还是准备会议材料,都一向办得非常靠谱,大家感觉特别踏实。

坦率说,我更看好第二个姑娘的职场前景,因为她是真的在用心生活,也在用心工作,即便在未来某天进入了新的平台,做所之事也一定还和现在一样靠谱,因为,这本身就是她的生活态度。

小时候,我妈就常跟我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惭愧的是,我一直“扫”得不太好,所以,现在每次想到自己还没成为文豪,就会怪在自己“扫屋”不行这件事上——基础没打好,后天不好补啊。

那时候觉得我妈太过夸张,但是现在想来,确实很有道理。一个人只有在自处时有所要求,才可能在和人打交道时懂得留意,也才可能将所做的事做到极致,从而赢得机会的垂青。

所以,凡是肯用心生活的人,运气真的不会太差。

坚强的女人,不是从不落泪,而是在肆意痛哭后,洗把脸,就又恢复成了一个女汉子,然后大踏步地继续往前走。

【在痛苦面前,别忘保留最后的优雅】

前些天参加了个会,会上有个发言的姑娘,让我眼前一亮。

姑娘年纪不大,可是思路特别清晰,态度沉稳,颇有些大将之风。陈述的时候,她的遣词造句显然都是花了心思的,语气不徐不疾,该强调的地方肯定加重,该调动气氛的地方必然婉转,整个过程相当专业,最难得的是,脸上还始终挂着笑,令人感觉如一阵春风拂面。几十页满是饼状图、柱状图的PPT让她这么一讲,顿时变得生动有趣起来。

在休会后我去卫生间的时候,又看到了这个姑娘,可这一次,姑娘的状态和会上判若两人。她站在卫生间的窗户前,正哭得伤心。

我一时间有些发愣,不知道这短短的两个小时内,发生了什么惊天变故,以至于一个如此沉稳的姑娘现在却哭得梨花带雨。我默默地摸出一包纸巾,走到姑娘身边,碰了碰她的胳膊,她扭头轻轻接过纸巾,哽咽着说了声“谢谢”。

“你没事吧?”我问。

“昨天刚刚失恋了。”姑娘的语气难掩悲伤,“失恋”两个字一说出口,估计是又触动了她的内心,眼泪再次开始噼里啪啦地往下掉。

我不知道说些什么好,只拍了拍她的肩膀,然后默默走了出去。

十分钟后,我在会上又看到了这个姑娘,她已经精心地补过妆了,除了眼睛有些红外,和之前发言时的状态没什么区别。看着她微笑地和身边人交谈的样子,我忽然觉得有些心疼。我也尝过失恋的滋味,知道那种悲伤堵在胸口却只能用笑容来掩饰的痛,常常是在人前欢声笑语,转身就会眼泪狂飙。

就如会上遇到的这位姑娘,虽然她恨不得抱着枕头哭上一天一夜,但是她更明白,既然人在职场,就该遵守职场规矩,无论内心承受了多大哀伤,都只能以笑脸示人,必须表现得和往常毫无差别。和我们打交道的人,要的是我们职业身份后的专业素养,他们没有义务因为我们刚刚遭遇情伤,就对我们放低标准或者手下留情。

这样的姑娘,虽然会在情场受伤,但至少在职场之上运气不会太差。她没有让一场失恋毁掉自己的全部生活,不是她不难过,而是她相信自己在难过之后,一切都会慢慢变好;更知道生活应该存在界限,不能任由情绪左右乱窜。与之相反,那种直愣愣地将个人情感带入其他领域的人,则会让人避之唯恐不及。

就如那天,在办公室里,我们所有人都听到楼道里响起了一阵怒吼声,即便我戴着耳机,都挡不住那一声声如雷般的脏话。

有八卦的同事借着刷杯子为由去偷窥,回来告诉我们,是隔壁公司一个姑娘在和男友吵架。据说姑娘蹲在地上,对着电话哭骂到完全失控,她所在公司的所有人,包括前台和扫地大婶全都出来围观,大家劝她冷静,可越劝姑娘咆哮的分贝越高,最后她的领导不得不接过了电话,告诉电话那边的男友,要么现在赶过来,两个人面谈,要么让姑娘请假回家解决纠纷。挂上电话后,领导告诉姑娘,最好稍微克制一下自己的情绪,如果她再这么哭闹下去,物业就要上来查看了。

即便这样,姑娘的怒吼依然持续了半个小时。

我不知道这姑娘到底遭遇了什么让其暴怒的事,但是就冲她处理感情问题的方式,她在事业上——起码在现在的这家公司,恐怕难有大成绩。哪个领导愿意提拔这样一个随时失控的人?哪个同事愿意和这样情绪化的人合作?

坚强的女人,不是从不落泪,而是在肆意痛哭后,洗把脸,就又恢复成了一个女汉子。或许坚强一阵子后,我们还是会哭、会难受,但是懂得了如何平复内心的悲伤,将爱与痛都留在身后,然后大踏步地继续往前走。

第六章 在不安的世界里,不慌不忙地坚强

来日未必方长,明天或许也没我们想象的那么多,当生命真的变得需要以“天”来丈量的时候,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好好活着,才是最重要的事。

【好好活着,因为我们无法预料明天】

2016年的春节,我绝对会铭记一辈子。

我在医院做B超检查的时候,被发现血液出现了问题,而且相当严重,一时我竟然无法承受。

那天从医院拿到检验单,我并没有对家人讲,而是和情况和表姐聊了一下。然后将检验单拍了照片,发给了我的一位同学。

我的这位同学不是医生,但是因为和医院有合作,所以认识不少资历深厚的大夫。发完照片后,我给他打了个电话,大致说了一下看病的经历,然后拜托他找位对口的医生,帮我看一下,分析一下最坏的结果可能有哪些。

同学一口答应了下来,之后,我就在等待中度过了迄今为止最不安的除夕夜。那天晚上,孩子睡在我身边,电视里播着春节晚会,窗外是绚丽的烟花和热闹的鞭炮声,而我却觉得心中一片冷寂。

有那么一刻,我甚至很害怕,这会是我的最后一个春节。

不知道是因为我心情沉重,还是真的得了很严重的病,大年初一和初二两天,走亲访友的时候,听到的最多的话就是:“哎呀,你怎么这么瘦。”“脸色这么不好看,是不是没休息好。”为了不影响全家人的情绪,我早就嘱咐表姐,千万不要把我血象不好的事告诉任何人,可即便这样,大家还是察觉出了我身体的异样,上菜的时候,总有人主动把有营养的菜往我碗里夹:“你多吃点,看你那脸,还没巴掌大。”

世界上最难受的事就是心里明明充满恐惧,却不敢对旁人讲,而越是关系亲近的,越要避讳,因为生怕会让快乐的时光变得一团糟。

连续两天的聚会,我被人说了好多回“要多吃,要注意休息”,每次我都笑着答应,甚至笑得连我自己都觉得夸张。每吃一口他们夹的菜,我都做出吃得很香的样子,但是咽下的时候,总觉得分外困难,因为喉咙似乎总有些东西哽在那里。

吃饭中途,我上卫生间的时候,表姐追了出来,问我春节后什么时候去医院。我告诉她已经挂好了号,具体问题看医生的判断。表姐点点头说:“没事,无论什么病,都好好治。”我也点点头,可是心却不住地往下沉。

回到包间,看着孩子们打闹成一团,我被逗得哈哈大笑,一副轻松愉悦的样子,但这一次,我算是切身体会到了什么叫作“强颜欢笑”。

也就是在初二那天下午,我还在亲戚家喝茶聊天的时候,之前拜托问结果的那位同学给我打来了电话,问我晚上有没有事,说想跟我吃顿饭,见上一面。我说好啊好啊,可脑中却飘过一个大写的“不妙”,初二正是走亲访友的日子,而他却特意过来跟我见面吃饭,看来不仅是他找的医生给出了诊断,而且结果并不乐观。

晚上,我和同学见了面。

我们俩心照不宣地扯了半天闲篇,然而谁都能看出,对方是在强撑着演戏。饭吃到一半的时候,我假装无意地问:“上次让你问的结果,怎么样?”同学放下筷子,踌躇了好半天,才小心翼翼地告诉了我医生的话。

和我之前猜想的最坏结果一样。

我“哦”了一声,然后低头喝粥,喝着喝着,却发现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同学赶紧安慰我:“你别伤心啊,医生说了,只是80%的可能是他说的那样,你没准就是那20%呢。”我抬头看着他,却发现他的眼眶也早已湿了。

过了半天,朋友问我准备怎么办。我想了想告诉他,等春节后,我会再去医院检查一次,如果结果不好,我就换家更权威的医院再查一次,倘若结果一致,那就干脆不治了,我不想自己受罪,也不希望自己拖累家人。

那天晚上,我跟这位认识了21年的朋友、也是唯一的知情人,说了很多肝胆相照的话。我告诉他,要是结果真的不好,以后我会找个时间去照张相,然后放他那,万一有什么不测,希望他拿着照片去告诉我家里人,那就是我自己选的遗像,我甚至连父母和女儿的生日全都告诉了他,希望以后他能帮我照料一下。

朋友流着眼泪一一答应了下来,我却借着这个机会好好地大哭了一场,估计那一晚那家饭店的服务员一定会很奇怪,这一男一女怎么吃个饭吃得这么悲情,弄得好像生离死别似的。他们不知道的是,我们确实有可能会生离死别。

哭过之后,我和同学抹了抹眼泪,又开始往乐观的方面猜测,万一只是虚惊一场呢?万一上天眷顾我,让我创造奇迹了呢?现在医学水平这么发达,万一有新药物恰巧让我赶上了呢?我们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一会儿又沉默不语,而在那一刻,相信我们都懂得了生命无常的含义。

回到家里,已经是夜里十点多,孩子已经被我爸妈哄睡了。我身心疲惫,于是就去洗了个澡。出浴室后,我妈看着我说:“这两天总听亲戚说你瘦,今天仔细一看,还真是瘦了不少。你啊,好好吃饭,写稿子也要注意身体,别熬夜,也别太累,能不接的活儿,就别接了。”我一边不住地答应着,一边使劲儿点头,有那么一瞬间,我忽然很想一直听我妈这么唠叨下去,因为很怕以后自己没机会再听到这样的话了。

美国导演伍迪·艾伦曾经说过:“人们喜欢给老年阶段赋予很多意义,什么更懂得人生,什么更具备智慧,但其实,每个老人都希望竭尽所有,回到35岁。”而在2016年那个辞旧迎新的时刻,在那个我即将踏入35岁门槛的时刻,我却希望自己可以活到年老,可以有机会成为一个老太婆。

夜里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于是转悠到了书房。看着那满架子的书,我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这些书籍上的名字,它们的主人很多早就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有些人的生命甚至相当短暂,如果他们知道自己时不多矣,还会不会有心情写出这些充满光华的句子?

作为一名励志书编辑和作者,我写过无数歌颂生命厚度的文章,而当自己的生命被打上问号时,我才明白,那些面对死亡依旧能洒脱地留下华彩的人是多么伟大。尽管我之前读过无数关于看透生死的句子,背熟了那些“朝闻道,夕可亡”“生亦何欢,死亦何惧”的名言,但当事情真的发生在自己身上时,老实说,我真的没能做到豁达与洒脱,我不仅害怕,而且哭得稀里哗啦。

出于恐惧,我在大年初二的晚上,特意给自己照了一张照片,然后发到了朋友圈,希望大家记住我现在的样子,因为我真的很害怕,自己过一段时间就会形如枯槁,让身边人不忍再看。

人只有在接近死亡的时候,才会意识到死亡的威严和生命的珍贵,才会忽然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一种怎样的人生。

那个晚上,我看着满书架的书,心中除了有对病痛、对死亡的悲伤和恐惧外,还忽然萌生了一种时不待我的紧迫感。我忽然有些后悔之前花了太多时间用来聊家长里短,和用来追那种无脑的肥皂剧;后悔自己把那么多精力用来逛网店,为了一件衣服是选红色还是蓝色纠结好几天;还后悔自己没有和家人真正深入地好好交流过,后悔没有带他们去更多的地方旅游;后悔自己没有抓紧时间写出更多好看的文字,后悔脑子里勾勒出了那么多个故事,却至今仍然仅仅是个想法……

有时候,时间未必能替我们筛选出心中真正重要的人和事,而死亡却能做到。

在那个充满了绝望的夜晚,我平生第一次开始敬畏生命,开始发现好好活着,并且每天把时间用在该用的事情上,是一件多么迫切的事情。我不想死,因为我发现,自己实在是生有所恋。

我们总说,要珍惜身边人,因为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到。其实,我们更应该珍惜自己,珍惜那些存在于生命中真正美好的事情,并为此倾注真心。来日未必方长,明天或许也没我们想象的那么多,当生命真的变得需要以“天”来丈量的时候,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好好活着,才是最重要的事。

在黑夜中行走的人,明知前面有危险等待,却必须强迫自己唱着欢快的歌,迈着轻快的步子,一步一步向死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