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你的勇气,价值连城:励志系列(套装共8册)
6886000000004

第4章 你的勇气,价值连城(4)

越反思,闺蜜越觉得心惊胆战,自己虽然总是自称女汉子,但其实在很多方面都已近乎“不能自理”,这些全权交付他人的事,每一件看起来都不是什么要紧的大事,可积累在一起,却也足够影响自己的生活。一旦有一天,一直依赖的人消失不见,日子会发生怎样的改变,还真不好预料。

想明白了这些以后,闺蜜决定开始将自己落下的功课一一补上,不仅是为了让自己生活得更便利,也为了能慢慢找回精神上的独立——即使你是我最亲密的人,我也不会依赖你,更不会因为任何理由为你所控制。

曾有人说,女性越来越独立,其实是件挺悲哀的事,因为这证明男性越来越无法托付。但在我看来,一个女人能及时意识到独立对于自己的意义——尤其是在尚且有人可供依赖的时候——她才越不会变成一个悲剧。

我高中的时候,班里有位女同学性格十分乖张,对人对事总是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为此得罪了一大票同窗。后来和她关系颇近的一个女生告诉我,她之所以会成为这样,全是因为从小潜移默化造成的。她的父亲一直做生意,并且颇为成功,于是,便不能免俗地上演了家外有家的戏码。消息传到同学母亲的耳朵里,自然大闹了一场,但闹完之后,却默许了丈夫的行为。原因就在于,同学的母亲自从丈夫收入渐丰后,便一直在家安心当全职太太,这么多年过去,早就没有了出去重新闯荡的勇气,思来想去,与其闹到离婚,让自己后半生漂泊无依,不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横竖丈夫每月往账户上打钱就行。

但她没想到的是,自己或许可以忍受一个毫无感情的丈夫,女儿却难以长期接受这样一位父亲和这样一个家庭。久而久之,我的这位同学不仅对感情不再相信,甚至对于其他人都充满了怀疑。

初听这个故事时,我尚且年少,只顾着对人渣父亲进行道德审判,认为是他的自私导致了同学糟糕的性格。而今这么多年过去,我再次想起这件事时,却感觉她的母亲也难辞其咎,倘若不是她在经济和精神上都太过依赖自己的丈夫,便不会让孩子长久生活在一个畸形的家庭氛围之中,单亲家庭固然会让孩子有所缺失,但总好过病态的原生家庭所带来的影响。

有了这样的前车之鉴,我倒很为我闺蜜的忧患意识感到高兴,她固然不至于因为一次吵嘴就有了和对方分道扬镳的念头,但由此明白依赖所带来的弊端,并且付诸行动,终究不失为一件好事。

人是最怕孤独的动物,尤其是女性,从小连上个洗手间都喜欢呼朋引伴,只怕凡事都需自己面对。但其实,自己面对又有什么不行?拥有自己面对一切的能力,又有什么不好?

浓情蜜意时,男人都会许诺照顾女人一生一世,他们说出那些话时并非虚情假意,情绪一到,头脑一热,人人都觉得自己可以做到不离不弃。但时间终归会将每件事情打回原形,他们日后翻脸时做的事、说的话,也是发自肺腑的,你之前有多依赖他,此刻当关系出现裂痕时,就会有多撕心裂肺。

其实,想想看,这实在怪不着对方不仗义,世上无论是夫妻间的托付、情侣间的依赖、朋友间的依靠或亲人间的扶助,都不是百分百牢不可破的,有的只是我们脑袋里的自欺欺人和惰性使然。

所以,我一直很支持身边的女性在各方面都做个“不省心的人”,因为只有经历一番劳心劳力,那些本事才能结结实实地长在自己身上,才能不至于被某个人稍一牵制,就陷入被动,或因为和某人关系的改变,而改写人生。

而这种“你再爱我,我也绝不依赖你”的态度,才是对自己最大的尊重和保护。与其将自己的生活托付给别人,遇到点事就等着别人去帮衬、去处理、去解救,不如先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

这样,即便那些靠山、后盾一个个分崩离析的时候,至少,我们还有自己可供拥抱。

当一个个难熬的日子被我踩在脚下后,我不再会怕生活无以为继,而是真的开始享受这种在路上的状态,并准备一直这么奋斗下去。

【对啊,我就是那种不奋斗就会死的人】

自从选择做个自强不息的女青年,时不时地就会遭人嫌弃。

比如,前些天跟一个朋友聊天,前面的两个小时,她一直抱怨全职太太的生活不好过。老公一心扑在工作上,和她总是没话题可聊;因为自己不挣钱,公公婆婆总是在她面前颐指气使;每次想找朋友玩,这个要上班那个要考试的,全都没空理她。说着说着,越发觉得委屈,眼眶一红,撇着嘴就要哭。

我赶紧调动机智,玩儿命劝她。我说你得看好的一面啊,虽然老公不愿意跟你聊天,但起码让你衣食无忧,每次出差都给你买礼物,你家里那一柜子包,够我埋头码字码到吐血;公公婆婆脸色不好看,不过到底也没说过什么难听的话;我们没空理你,那是因为我们得忙着赚钱养家,你睡美容觉的时候,我们却在披星戴月地干活啊,哎呀,说起来全是眼泪。

好话说尽,说得我嗓子都破音了,眼看着她的脸色渐渐晴朗了起来,我刚长吁一口气,结果高潮来了——只见她莞尔一笑,满脸灿烂地对我说:“是啊是啊,你说的有道理,像你们这样的,就只能靠自己奋斗活着了。”

哎呀!一万头羊驼狂奔过的我心头!我恨不得立刻抽自己一个大嘴巴:让你没事儿闲得慌,这下傻了吧!我调动了好几十年的涵养和家教,才没有把嘴里的果汁喷她脸上,那一刻,突然就明白了什么叫作“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一个大写的“友尽”从心里冒了出来。

我“呵呵”了两声,看了下表对她说:“哎呀,你不说我都快忘了,我还有篇稿子要写,现在得回去奋斗了。”说完,拎着包飘然而去。

我自诩不是个小心眼儿的人,我的那帮损友,不止一次说我丑、说我老、说我胸小,我都没急过,也经常遇上些炫富吹牛的,从来也是一笑而过,没真上过心。但这回,我却觉得一团火气在体内乱窜,同时还有点悲从中来:我一个自强不息的女青年,每天好好上班认真码字,勤劳工作团结友爱,怎么就轮到你一个一分钱不挣的人嘲笑了?

但气着气着,也就释然了。

对啊,我就是那种只能靠自己奋斗活着的人,但这又怎么了?

从小家境一般,也没能嫁入豪门,我早就明白自己不奋斗的话,要面临的就是生存问题,所以从来不敢松懈。记得当年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广告公司打杂,那个时候我连写产品文案的资格都没有,每月的工资才1000块钱,而且没有签合同和保险。就这么咬牙熬着,不停地寻找着自己的位置,终于一点点活成了今天的样子,做编辑、出书、写剧本,不用再为吃饭问题发愁。这一路上混着汗水和眼泪,每一步都不好走,但也终究都没白走。

那天看《欢乐喜剧人》,柳岩当助演嘉宾,在讲到自己的成名经历时,她哽咽着说过去的自己“曾经就是舞台边最不起眼的小兵,因此从来不肯放弃任何一个机会”,那一刻我忽然觉得鼻子一酸,因为那种咬牙拼尽全力的感觉,实在太过感同身受。

生完孩子后的一段时间内,我没有收入,到处去找朋友帮忙介绍工作,好不容易有了个给节目组写稿子的机会。那阵子,经常被叫到台里开会,常常是一说就说到深夜,回来的路上,因为还在哺乳期,胸因为胀奶疼到不行,不要说碰,就算是呼吸一下,都会带来一阵痛,好几回我一边流着眼泪,一边还在想着稿子里的镜头切换。

还有一次,因为在节目播出前要做大调整,我临时被叫去修改剧本,从中午一直改到明月当空,饭都忘了吃,直到闺蜜打来祝贺的电话,我才想起来那天是自己的生日。

这样的生活确实挺苦的,可我至今依然不放弃任何一个吃苦的机会,甚至会主动自找苦吃。因为我知道,这些苦带给我的,是面对未知的底气——即使有一天我的环境遭遇了变故,仅凭自己,我也可以很好地活下去。

我并不是个脱俗的人,好衣服、好包、大房子、大车,我都喜欢,全都想要,但既然我没生在富贵之家,也没能靠一场婚姻扭转乾坤,我只能靠自己去挣。

生活虽不公平,老天却也给每个人留了活路,我们总归有机会选择自己脚下的路,有办法依靠自己去实现想过的生活,过程肯定不容易,可熬过艰辛后换来的荣耀和温暖,却也是活着的意义所在。从这个角度说,奋斗者是最有资格骄傲甚至是傲娇的一群人。

时至今日,我想,或许我真的属于那种不奋斗就会死的人吧。只不过,当一个个难熬的日子被我踩在脚下后,我不再会怕生活无以为继,而是真的开始享受这种在路上的状态,乐此不疲,并准备一直这么奋斗下去。

第二章 我还不想和生活握手言和

选择所爱的事业或者所爱的人,从来都不是一种幸运,而是一种勇气。

【愿你所有的选择,都是出于热爱】

那天,和同事们开了一次马拉松般的选题会,从早上到傍晚,我们把几大电商中畅销书的前100名全都分析了个遍,最终发现,市面上那么多畅销书,小说也好,心灵读本也罢,抑或是个人传记,甚至是文学经典,90%的书都在说着两件事:事业和感情。

毫无新意,是不是?

这么多年,虽然有无数新话题纷至沓来,但大部分很快就被刷下,大浪淘沙后,剩下的依然是最无趣但也最永恒的两件事:事业和感情。

其实,越是一再重复的事情,越是能说明规律。

事业和感情,前者是饭碗,是脸面,是每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自然人人关注;后者则是生活,是内心,是所有人毕生所求但又偏偏最可遇而不可求的那份惦记。一个是铠甲,我们必须学着武装;一个是软肋,我们得小心珍藏。这两件事合在一起,就几乎囊括了人生的全部痛苦和乐趣。

但也正是因为重要,所以这两件事最能引发我们心中的焦虑和犹豫。

常有人问我:“你说这两份工作,我选哪个好啊?”或者,“你看这几个人都在约我,我该答应哪一个?”

每次我都先要反问一句:“那你倾向哪一个啊?”通常对方会告诉我,他觉得所有选项都各有所长,哪个都有自己喜欢的地方,所以才不好抉择。没错,如果不是势均力敌,又怎么可能犹豫?但凡有个尽善尽美、“鹤立鸡群”的,我们肯定早就毫不犹豫地舍弃其他了。

到了这一步,我通常会再问对方一个问题:“那这里面,有没有你真正爱的?”

对方往往会感到有些蒙圈:“你的这两个问题,有什么区别吗?”

是啊,喜欢和爱,听起来似乎是一回事,甚至在大部分场合它们可以互相替换,但偏偏在事业和感情上,这两者必须泾渭分明。喜欢是一件事,而爱绝对是另一件事,只有区分开它们,我们才能做出真正符合内心的选择。

什么叫喜欢?

举个例子来说,你养了一只狗,养了好多年,有一天狗死了,你伤心地哭了一星期,然后去狗市买了只新的,就又欢天喜地了。这叫喜欢。

什么叫爱?

你养了一只狗,养了好多年,有一天狗死了,你伤心地哭了一星期,然后你去狗市转了一圈,发现那么多只狗,哪只你都不想带回家,因为它们都不可能是从前的那只。这就叫爱。

喜欢的人和事,很容易被其他相似的人和事代替。而爱则不同,之后的就算再好,但心里却有个地方永远属于之前的那个。哪怕以后重新爱上了其他的,但那个空间依然存在,什么时候想起,什么时候会疼。

这就是喜欢和爱的区别。

看起来,喜欢和爱似乎很好区分,但在现实中,我们常会被很多因素干扰,以至于不敢断定是不是该承认那份爱。比如,“我一看到这个人心中就小鹿乱撞,可是……另一个人的房子面积是他的两倍,而且还在黄金地段。”“这份工作是我梦寐以求的,可是……上班单程要两个小时,太累点了吧。”

房子、车子、存款、薪水、颜值、距离……有太多东西会迷惑我们,导致我们不知道怎么做出取舍。其实,判断的标准并不复杂,这个时候,我们不妨多做几个假设。如果觉得一套更大的房子可以让自己不再眷恋那个人,那就舍弃他吧,因为这证明他在你心里充其量只是喜欢,而不是爱;如果一份家门口的工作可以让自己心中没有遗憾,那就选离家近的工作吧,因为这代表你对之前的那个岗位只是有兴趣,并非真心热爱。

如果在几个选项中,没有一个可以让自己忍痛舍弃其他的,那只能证明,它们哪个都不是你的真爱,你还要继续寻找或者等待。

其实,关于事业和感情,我们要不要一定去选心中爱着的那个,一直以来都存在争议。好多声音都在劝人们,不要将热爱的事情变成职业,不然会厌烦,不要去和真爱的人进入婚姻,不然会失望。

但是,如果连所爱的都不敢选,而是选择其他的,难道不会更快厌烦与失望吗?

以我和身边人的经验,如果仅仅是出于喜欢,就决定事业走向或爱情婚姻,那这份热情真的维持不了太久,稍经几次挫败,或者吵几次嘴,热情与好感消磨殆尽,大多也就散了。但爱不一样,虽然爱会带来更大的情绪起伏,但是也只有爱,才能支撑我们包容过程中的一切不完美,接纳一切琐碎之事,并且在遭遇困境时,能够咬牙坚持下去。

说到底,喜欢的本质是追求快乐,因此,当快乐不再,便意味着可以理直气壮地半途而废;而爱的内涵则是甘愿为之承受磨难,所以爱能激发我们最大的潜能,以及内心最大的责任和担当。简而言之,“喜欢”无法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而“爱”可以。

很多人羡慕别人做着热爱的事、娶了真爱的人,说这样才叫人生赢家,然后转过头,继续干着不好不坏的工作,谈着不咸不淡的恋爱。

其实,他们原本也可以成为自己所羡慕的人,只不过大多从一开始就不敢面对自己的内心,或者干脆放弃了。

所以说,选择所爱的事业或者所爱的人,从来都不是一种幸运,而是一种勇气。

愿我们未来的一切,事业或感情,都出于心中所爱,而非仅仅喜欢。

不是所有遗憾都能找到弥补的机会,不是所有事情都有那么多明天可供实现,如果有想做的事情,就不要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