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每天读一点社科常识(套装共12册)
6886500000002

第2章 每天读一点世界文化常识(2)

【原始畜牧业和农业的产生】

旧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原始畜牧业。原始人类通过豢养狩猎所得来的幼崽,储备以后的肉食食物。而这些动物成年后进行交配可以获得新的幼崽,即新的食物。因此,肉食食物来源变得稳定,有时还有富余。于是人类开始驯养野牛、野猪等牲畜。与此同时,人们发现这些家畜还可以作为役畜来使用,畜牧业就此产生。据考古学家考证,原始畜牧业的饲养对象主要是猪。

世界农业发展的初始阶段即原始农业。而中国大约早在12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就已经出现了原始农业的雏形。当时的农业生产活动完全依赖于自然环境,采用粗放简单的刀耕火种(指将一块林地用石刀、石斧砍光,然后焚烧继而播种)为耕作方式,生产工具(石器、棍棒等)简陋,集体生产。刀耕火种通过树木焚烧后的灰烬做肥料,一块地一般在播种两三年后失去肥力。于是,开始重新选择林地进行焚烧播种,农学史上称为“游耕”。旧石器时代的采集经济也是原始经济的一种,此后原始农业由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

原始畜牧业和农业的出现和发展,结束了人类作为食物采集者的局面,向食物的生产者转变,并且推动了生产工具的改造和创新,生产工具由打磨石器向磨制石器过渡。于是生产力提高,生产剩余产生萌芽,促进了社会手工业的产生与发展。同时,随着农业村落的出现,人类结束了居无定所的生活,开始定居。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出现在新石器时代(即原始社会晚期)。而在此前,人类只有性别和年龄的分工。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生产力提高促使部分民族从其他野蛮民族中分离出来,进入农业社会的过程。

然而过去曾把进入畜牧业的过程作为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内容。随着考古事业的进展,通过几个世纪以来的近东考古的发掘,证明了农业部落远早于游牧部落。农业部落有效利用大河流域肥沃的土地,弥补了生产工具简陋的不足,获得比游牧更丰富的收获,所以农业部落比其余野蛮部落生活更加稳定、富足。

农业起初是包括畜牧业在内的,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农业部门无法再包含畜牧业,畜牧业这才从农业部落中脱离出来。但也有学者根据近百年来的考古资料提出不同观点:游牧部落的形成在时间上晚于农业部落的形成,认为应该把农业部落的分离,农业、畜牧业在先进部落内的专门化作为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给社会带来了诸多变化,而且由于各部落的产品尽管有所相同,但又相互需要,这为最原始商业的萌芽奠定了基础。

【父系氏族社会】

父系氏族社会将母系社会逐渐取代,大约发生在5500年至4000年前,而这个过程从青铜器时代一直延续至今。这种新的社会文化体系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私有制的出现是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关键因素,但同时与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密不可分,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的逐渐形成与发展为男性在生产活动中的地位提升奠定了基础。

男性凭借体力优势,确立了自身的地位。一、农业生产工具的创造与使用增加了劳动强度;二、畜牧业的饲养工序不断完善;三、手工业中以制陶业为具体代表的行业,技术要求较高、体力消耗大。通过以上三点使男性逐渐成为生产主力,开始逐渐取代在经济生活中只能从事纺织、炊煮等家务劳动的妇女的地位,加之她们还要生儿育女,逐步沦为男性的附庸。在父系社会中,女性的权利和利益低于男性,男子成为社会和家庭的主宰,男性的社会地位和财产权远远高于女性。经济地位决定社会地位,男性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确保他们拥有更多的私有财产,因此作为生产的中坚力量、社会财富的拥有者,男性拥有改变按女性血统计算世系的绝对的力量。

在变革婚姻制度后,以及继承制度确立的父权制的出现,使父系氏族沿袭至今。中国历史上父系氏族社会文化的典型代表有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和大溪文化。

【私有制的产生】

马克思认为私有制主要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它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工具的创新、普及与生产技术的发展,人类在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以外,产生了相对剩余的产品,接着商品交换的出现增加了人们财产私有的意识。同时,原始部落首领凭借武力等方式得到更多的食物,出现了分配的不公平,私有制出现的最早形式就此诞生。

父权制的形成对私有制的出现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正是在父系氏族中产生了家族首领这种特权阶级,而他们的私有财产逐渐增多,导致贫富差距拉大,加剧了私有制的形成。

私有制的出现促使原始社会解体并向奴隶社会迈进,还推动了社会进步。在私有制之后,社会分工更加细化、明确化,激发人类的竞争意识以及创造意识。

【国家的产生】

国家是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进行对立和斗争的产物,因此说国家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而国家产生的根本原因则是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促进了农、牧业的发展,形成了原始村落,最终促进城市的出现,这时的社会分工及阶级分化已经进入了成熟时机,军队、法庭、制度应需求而逐步建立,国家也由此形成。

奴隶制国家是最早出现的国家类型,公元前40世纪形成的埃及王国就是其代表。封建制国家的形成是以中国周代为代表。由于反对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资本主义国家在革命胜利后迅速生成。随后出现的是社会主义国家,也就是共产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家的主人是人民,一切权力为人民所有。当前世界上的国家形态主要是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

国家的产生对人类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标志着人们进入了文明时代。其重要意义主要有两点:一方面,使人民能够团结统一,一致对外,形成利益共同体,从而去维护共同的利益;另一方面,有利于国家在不同方面有条不紊地发展,促进国家的繁荣昌盛。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在原始社会末期,手工业逐渐脱离农业,成为一个专门的生产部门,这种现象被称为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农业上,随着劳动力的不断丰富,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高,从而为手工业多样化奠定了强大的基础。

生产工具不断更新改进,农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商品种类的不断增多,经营类型的多样等一系列原因共同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在原始社会末期,在原有谷物种植的基础上,经济作物也被大量种植,产业链也因此而形成。在此期间,金属冶炼、制陶业、纺织业、造船业、酿酒等工艺也在进一步的完善中,生产步骤更加精细明了,对工人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各类专业人才也应运而生,从而促成了手工业逐渐从农业中分化出来。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商品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出现,金银开始发挥货币职能的作用;其次,促进了城市的产生,强有力地推动了工业革命,加快了机器大生产时代的到来,更为重要的是,第二次社会大分工造成了原始社会的瓦解及私有制的产生。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后,原始社会瓦解,奴隶制社会形成,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正式开始。由于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使商品交换在当时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商品交换的地区也由以前的小区域逐渐扩大,商人阶级作为商品交换的中间人也产生了,他们只负责进行商品交换而不参与到生产活动中去。所以,商人阶级的产生也是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的主要成果,而他们的出现相反地又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新形式的货币借贷与利息也应运而生。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对城市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社会财富也不断向少数人集中,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城市也成为工商业、统治中心,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科技水平、艺术水平相较于其他地区明显提高,这也为国家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文明时代由此到来。

【苏美尔文明】

苏美尔文明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比较早的文明,它由苏美尔人创造,是著名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一部分。实质上,苏美尔文明所指的就是城市、城邦文明,苏美尔人通过自己的聪明和智慧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城市民族。在公元前4300至公元前3500年,苏美尔人就在两河流域的平原上建立了多个城市,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壮大。而这也是两河流域南部地区氏族制度解体的标志,是向文明时代过渡的前奏。苏美尔人所创造的文明是世界历史上的奇迹。

苏美尔文明在一定程度上对苏美尔人及苏美尔文化具有积极影响,促进了苏美尔经济的不断发展,也提高了苏美尔人在世界的知名度。

【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最早被发现是在1472年,看起来像钉子或木屑,是一个意大利人在古波斯的寺庙墙壁上发现的,之后,意大利人瓦莱将其带回欧洲,开始了对其广泛而深刻的研究。经过长时间的研究,较为准确的看法是楔形文字起源于公元前3200年的两河流域,由苏美尔人所创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楔形文字体系完备,苏美尔人为了使其能长期保存,用削尖的木棒将其刻在坚硬的泥板上。起初,楔形文字只是用来记录账目的,其符号较为简单,后来逐渐演化为表意符号,每个符号开始具有其独特的意义。最后具有特殊意义的表意文字逐渐代替了原有的图画文字。书写形式得到了革新,原有的直行书写变为了横行书写。并规定,较粗的一头在左,较细的一头在右。

楔形文字中的符号超过500种,其中大多数都包含多个义项,所以掌握起来较为困难,但是它在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中是唯一的文字体系。它在西亚和西南亚地区较为盛行,巴比伦人和阿拉米人对它不断修改、丰富和完善。除此之外,赫梯语、波斯语、阿卡德语等都以它作为书写载体。

【埃及奴隶制度】

公元前4500年至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奴隶制度产生,而统一的奴隶制国家于公元前2686年至公元前1786年才开始逐步形成。埃及是世界上最早形成统一奴隶制国家并同时步入阶级社会的地区,其政治经济、文化程度远高于同期其他国家。政治上,由法老掌握国家大权。随着奴隶制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产生了相应的奴隶主阶层,这些奴隶主参与政治活动,与旧贵族分庭抗礼,加强了中央集权。经济上,小部分土地由埃及王室控制,其余均属神庙、贵族和公社所有。土地所有者需向法老缴纳租税,定期服役。国家统一、农业技术的革新都促使奴隶制经济的空前发展,商品货币关系日益成熟。奴隶主集团成为最富有的一个群体。经济政治的发展推动了阶级分化,导致社会矛盾加剧。

埃及奴隶的产生主要源自战俘。战俘处境十分悲惨,是奴隶主的私有财产,除了从事制陶、冶炼、纺织、农事等日常生产外,还要参与国家建筑、水利等工程建设,像狮身人面像、埃及金字塔等都凝结了奴隶们的智慧和汗水。其中一部分奴隶被充当为佣人,不仅要做艰苦繁重的劳动,还要被法老赠赐给贵族或神庙,更有的奴隶会沦为殉葬品。

【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曾遍布于印度及南亚其他地区,其中古印度的瓦尔纳制度被称为代表。种姓在梵语中被叫作“瓦尔纳”,译为颜色和品质。因此,种姓制度又被称为瓦尔纳制度。大约于公元前900至公元前700年,瓦尔纳制度正式形成,被称为古代社会最为严厉的等级制度,体现了古印度的宇宙观、宗教以及人际关系。

古代印度人将瓦尔纳制度分为四个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一等人婆罗门是整个印度社会中地位最高的种姓,担任祭司、占卜祸福以及掌握神权;二等人刹帝利为军事贵族,掌握国家军事行政大权;三等人吠舍是印度社会最普通的劳动者,从事农业、商业和手工业,他们不仅要缴纳赋税以供养不从事任何生产的婆罗门和刹帝利,政治上也没有自由;四等人首陀罗大部分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属于非雅利安人,他们从事农、牧、渔、猎等业以及当时一切被认为低贱的职业,没有人身自由,是真正的奴隶。四个种姓之间严禁通婚,职业世袭。除这四个种姓之外还有一种不可接触者,又称为贱民。森严的等级制度往往以法典形式执行颁布,被称为《摩奴法典》,这部法典对各等级的衣食住行都有明确规定,以保护两个高级种姓婆罗门和刹帝利的切身利益。

尽管现在的印度在宪法中已经废除了种姓制度,法律也规定人人平等,但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特别是落后地区仍然有很大影响。人数不到国家总人数百分之四的高级种姓婆罗门在国会中拥有近半数的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