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鬼谷子的局(1-11卷)
6892000000301

第301章 苏秦捧印开纵局 陈轸设套陷张仪(5)

威王闭目冥思有顷,见内臣已经回来,躬身候在一边,缓缓问道:“方才昭爱卿说,越地有小儿之歌,歌曰:‘天乌乌兮欲雨,开门迎我张子;地黄黄兮雨止,闭户送我张子!’你可听闻此事?”

内臣应道:“臣不曾听闻。”

“可有越人为他立庙树碑?”

“此事倒有,不过是姑苏的吴人,并非越人。”

“嗯,”威王点头,“看来,昭爱卿所言,并不全是无稽之谈。”思忖有顷,微微一笑,抬头,“传方才那个白姬,让她再跳一曲。”

内臣领旨,将出门时,威王又送一句:“嗯,还有,张仪若来,就说寡人正忙,让他回府候旨!”

靳尚兴冲冲地与张仪一道赶至章华台,得到的却是“回府候旨”四个字。

太子槐大惑不解,使人打探,方知昭阳来过。太子槐登台寻到内臣,内臣悄声告诉他昭阳进献西域白姬的事,说大王这辰光正在欣赏西域歌舞,无暇他顾。

太子槐谢过内臣,闷闷下台,见到张仪又不好说破,只得苦笑一声,调侃道:“真是不巧,父王今日遇到异域高人,正在尽兴,朝中诸事尽皆推了。张子且请回去候旨,待父王忙过几日,定会召请。”

张仪一头雾水地回至府中,正在冥思对策,昭府送来请柬,邀他务于翌日前去做客。

张仪厚赏来人,探知原委,原是江君夫人中邪,昭阳从章华宫求来和氏璧驱镇,定于午时举办驱邪仪式。来人还告诉张仪,听府中人说,和氏璧采自山阴,系至阴之物,唯见真阳方能显示神威,驱魔避邪,因而神巫要昭阳请到具有纯阳罡气者三十六人。神巫对宾客人选限定甚严,要求少不过弱冠,长不过不惑,且须具备四气,即顶有罡气,面有煞气,身有贵气,内有正气。昭阳思来想去,仅列出三十五人,正在为难,听闻张仪回府,既惊且喜,亲自书写请柬,邀他务必赏光,以凑天罡之数。

送走信使,张仪坐定,将前后细节思索一遍,未见丝毫破绽,也就放下心来。

次日晨起,张仪前往闹市采买一些参茸之物,置办礼箱,见时辰到了,便催马直驱昭阳府。

昭阳府前人来人往,车水马龙。

张仪一停车,就有门人接过张仪的礼箱,卸去车马,引他走向府门。邢才笑容可掬地迎上,陪他前往客厅。

昭阳正与众宾客说话,望见张仪,紧忙起身,大步迎出,离有十步远近,顿住步子,拱手行个大礼:“昭阳恭候张子多时了!”

张仪抱拳还礼:“谢大人器重!仪来迟了!”

过完虚礼,昭阳携张仪之手步入客厅,向众宾客介绍:“诸位嘉宾,在下引见一下,这位就是在下刚刚谈及的中原名士、会稽令张仪大人!”

这些宾客多是贵家子弟,张仪全不认识,只好拱手大半圈:“在下张仪见过诸位大人!”

张仪虽说声名显赫,但这些宾客无一不是望族出身,打胎儿起就是显贵,哪儿肯将一个初来乍到的外乡人放在眼里,因而没有谁起身迎他。但见昭阳这般隆重引见,众人也就不能不给面子了,纷纷站起,拱手敷衍:“见过张子了!”

见场面尴尬,昭阳对张仪笑道:“张子,来来来,今儿都是自家人,随便坐。”

张仪本也是纨绔子弟出身,更有本领在身,自也不将这帮熊包放在眼角,见左边有个席位,哂笑一声,落落大方地过去坐下。

张仪的屁股尚未坐稳,厅外一阵骚乱,邢才禀道:“报,秦国上卿陈大人到!”

众宾客一听是陈大人,皆迎出去。

不一会儿,厅外传来脚步声。在众宾客的恭维声中,春风满面的陈轸笑容可掬地走过来,一边揖礼,一边与众人说笑。

满厅之中唯有张仪端坐不动。

陈轸径走过来,将张仪端详有顷,不无吃惊道:“咦,这不是张子吗?在下陈轸有礼了!”说着拱手揖礼。

张仪站起来,还过一揖:“是上卿大人呀,在下也有礼了。”

“呵呵呵,”陈轸笑道,“鬼谷一别,竟是数年,在下万未想到在此见到张子,奇遇,奇遇!”

“呵呵呵,”张仪亦笑几声,“上卿大人亡魏走秦,这又万里奔楚,真也是够忙的。不久前在下才听闻大人在郢,本欲登门求教,却不知上卿大人穴居何处,在此见面,确为奇遇呀。”

见所有宾客皆已到齐,昭阳朗声说道:“诸位高朋,家母贵体微恙,大王闻讯,特别降恩,赐镇宫之宝和氏璧驱邪。神巫拟定午时礼玉,眼下午时将至,在下恭请诸位前去祭坛,恭行驱邪仪式,观赏宝玉!”

众人齐站起来,跟从昭阳走到家庙。

庙院正中的空场上搭起一个祭坛,彩旗飘扬,香烟缭绕,神巫及其弟子数人早已候在那儿。

祭坛下面,整齐地摆放着三十六张几案,每张几案后面皆有名号,案上摆着各色食品,有山珍海味、果蔬佳酿等。

众宾客按序就座,主人昭阳坐于首位,张仪坐在中间一排的中间一席。

见昭阳及众宾客全部就座,邢才扯着嗓子朗声宣道:“诸位嘉宾,吉时到,镇魔赏玉,起始!”

锣鼓响起,一身奇装异服的神巫登上祭坛,微微扬手,候于坛后的众乐手齐奏楚地巫乐,一群巫女应声而出,在坛上跳起巫舞。

几曲舞毕,众巫女抬出一个神案,案上现出一物。不消多问,众人知是和氏璧了,各怀激动。

神巫再次上坛,在一阵更狂的巫乐声中围着神案起舞。舞有一时,神巫顿住步子,面对神案扎下马步,运神发功,大喝一声:“出玉!”

令人惊奇的情景出现了。几案正中,无一人揭掀,片片彩缎却纷纷扬扬,如云片般飘起,轻轻落在案后。案上现出一只金盘,盘上放着一块如碗大的神奇宝玉。

和氏璧是天下至宝,价值连城,和氏献璧的故事在楚地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然而,和氏璧究竟是何模样,莫说是众宾客,即使昭阳也未见过。

在场诸人无不伸长脖子,两眼大睁,目不转睛地望着那玉。

神巫围绕几案又跳一时,再叫:“赏玉!”

所谓赏玉,就是由众宾客一一观赏宝玉。此前,已有巫人告知众宾客如何赏玉,就是闭目屏息,虔心敬意,先由左手抚摸三次,再由右手抚摸三次,然后将宝玉放置头顶,好将体内四气输入宝玉,时间以三息为宜。

神巫话音落定,一名白衣巫女款款走上神案,端起金盘,放在端坐首位的昭阳前面,款款退去。昭阳闭目屏息,在三息之间,左右手各摸三次,将金盘传于次位的陈轸。

陈轸依样摸过,依序传下。

三息时间过得极快,不消多久,金盘已经传至张仪。

张仪依样,闭目屏息,开始赏玉。

张仪刚赏一息,远处有人大叫:“不好了,走水喽!”

紧接着,脚步声、呼喊声乱成一团。

众人抬头望去,果然远处冒出一股浓烟。

众人皆吃一惊,却也不敢离位,目光齐齐地射向昭阳。

昭阳稳坐不动。

邢才气喘吁吁地跑过来,大叫:“主公,是……是老夫人……老夫人房中起……起火了!”

昭阳纵身蹿起,大叫一声:“娘——”飞步跑出。

众宾客各从地上弹起,潮水般涌出庙院。

院中空无一人,就连神巫等也都跟着跑去。

张仪手拿宝玉,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正自踟蹰,花墙后发出一阵沙沙响动,转出一名紫衣女子,款款走到张仪跟前,揖礼,柔声说道:“客人,请将宝盘给我。”

张仪见那女子面容姣好,举止文静,言语谦和,以为是神巫派来巫女收玉,不及多想,将玉盘递给她,飞身前往火场去了。

所幸的是,火刚烧起来,火势并不猛。众人动手,不消一时,就将火焰扑灭。江君夫人早已被人救出,虽受大惊,却是安然无恙。

众人纷纷议论火灾因由,邢才走过来,禀说原因查到,是老夫人的一个侍女守值时失手碰倒香案上的烛火,但她不曾看到,转身走了。烛火燃及布帘,布帘燃及窗棂,引发大火。待那侍女返回看到时,一切均已迟了。侍女受惊,知死罪难逃,趁众人皆在救火时,先一步在林中自缢身亡。

昭阳沉着脸听毕,转身前去江君夫人新的榻处问安。

又过一时,昭阳从房中走出,见众宾客仍在院中站着,陡然记起赏玉之事,抱拳朝众宾客道:“诸位嘉宾,对不住了,走走走,回坛继续赏玉!”说着带头朝家庙走去。

众宾客谁也无话,跟在后面,络绎走进院中,各就各位坐下。

神巫复上祭坛,问道:“诸位嘉宾,方才轮到谁了?”

众人皆将目光投向张仪。

张仪举手:“该到在下了。”

神巫伸手做出请的动作:“请这位客人继续赏玉,从第一息开始。”

所有目光齐射过来,张仪却端然不动。

神巫提高声音:“请这位客人继续赏玉!”

张仪仍旧端坐不动。

坐在下首的那人急了,轻轻碰他:“张子,快,赏玉呀!”

张仪回道:“玉还没拿来呢,叫在下怎么赏?”

神巫听得清楚,脸色微变,急问:“玉呢?”

张仪缓缓说道:“巫女拿走了!”

“巫女?”神巫惊问,“哪个巫女?”

“就是……”张仪略顿一下,“就是端金盘的那个女子。”

神巫急将端金盘的巫女召来,厉声问道:“你可曾从这位客人手中拿走宝玉?”

那女子摇头:“小巫未曾拿过。”

神巫一怔,转对张仪:“先生,可是这位女子?”

张仪定睛一看,摇头:“不是这位,是个紫衣女子。”

所有神巫皆着白衣,张仪却说是个紫衣女子,众人皆惊,无数道目光齐射过来。

昭阳似也觉出问题大了,急站起来,走到张仪跟前,哭丧着脸,揖道:“今日之事,在下……在下已够难心,张子,您……您就莫开玩笑了!”

张仪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急站起来,回揖:“回禀柱国大人,在下不敢开玩笑,方才……方才在下真的将那宝玉交给一个紫衣女子,起身救火去了!”

“天哪!”昭阳一个转身,对邢才大叫,“邢才,可有紫衣女子?”

“回禀主公,”邢才叩地禀道,“今日礼玉犯紫,因而小人昨日已下通告,场上禁紫。”

昭阳复将目光转向神巫,神巫点头:“紫气上冲,与罡气相抵,是以小巫禁紫,所有巫女皆须衣白,不曾有紫衣女子。”

昭阳阴下脸去,缓缓转向张仪,再揖:“张子,求你了!莫说在下,就请张子看在家母薄面上,快点拿出宝玉吧!在下……”哽咽。

张仪一时蒙了,脸色煞白,舌头也不灵了,语不成声:“柱……柱国大人,在下真的是将宝玉交……交给一个紫……紫衣女子了。”

昭阳缓缓跪下,泪水流出:“张子,昭阳求你了!”

在场的所有人都被昭阳的恳求感动了,纷纷谴责张仪。

此时此刻,张仪纵使浑身是嘴,也是说不清楚了,气结:“你……你们……在下……在下真的没拿宝玉……真的没有拿呀!”

昭阳忽地起身,换了一副嘴脸,厉声喝道:“张仪,在下敬你是个饱学之士,服你是个大才,今日特别邀你,也是看得起你!不想你……你却以怨报德,生此下作手段迫害在下!”又转对邢才,“来人!将偷玉贼拿下!”

外面冲进几人,不由分说,将张仪牢牢拿住。

直到此时,张仪方才恍然明白,仰天长啸,冲昭阳叫道:“昭阳,你……出身名门,身为柱国,在楚也算堂堂丈夫,竟然生此小人之计陷害在下,你……”

昭阳转身朝诸位宾客揖手:“诸位客人,在下一向敬重此人。今日之事,前后经过诸位也都亲眼看到了,在下是否陷害此人,恳请诸位做个见证!”

众客无不抱拳:“回禀大人,我等全都看到了,愿为大人做证!”

张仪知是进了圈套,再说也是枉然,遂闭目不再言语。

昭阳也不动粗,挥手让仆从将张仪暂时看押,将前后经过详细写毕,众宾客逐一签字画押,拟成一道奏章,驱车载起众宾客、神巫等一应证人,赶赴章华台。

威王正在观赏白姬的肚皮舞,听闻和氏璧有失,惊呆了,挥退白姬等人,召见昭阳,匆匆阅过奏章,又听他和泪讲过备细,召来在场证人悉数上台。众客七嘴八舌,所述与昭阳所奏一般无二,且无不是信誓旦旦。

威王审视众人,见他们并不全是昭氏宗亲,其中有几人还与昭氏有隙,不太可能被昭阳买通,又想昭阳是个孝子,又为生母驱魔镇邪,涉及鬼神家庙,想必不是诬陷,当即龙颜大怒,下旨削去张仪职爵,抄没家财,发刑狱严审,务必查出和氏璧的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