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鬼谷子的局(1-11卷)
6892000000034

第34章 公孙衍未雨绸缪 魏惠王设局塞贤(1)

位于大梁的魏室行宫里,一个侍女引着公子疾进来。

紫云公主起身迎接,兴奋地望着他:“疾哥,又有好音讯了?”

“呵呵呵,”公子疾回她个笑,“对于上将军来说,不是什么好音讯哟!”

“疾哥快讲!”

“卫人不降,有墨者助卫人守城,上将军久攻不克,急上火了,头疼得厉害,连换三拨疾医,仍不见轻!”

紫云追问:“还有吗?”

“韩、赵皆已出兵,齐卒正向西部边境移动,不下五万人!”

紫云压抑住兴奋:“快取黑雕来,将这好音讯传给公父!”

公子疾击掌,一人提只黑雕进来,情报已经绑好。

紫云详细验过,对公子疾道:“疾哥,放飞吧!”

公子疾冲她一笑:“请云妹放飞!”

紫云接过鸟笼,到门口放飞。

看到黑雕盘旋飞远,紫云泪水流了出来。

“云妹?”公子疾小声叫道。

紫云扭身走回,在几案前坐下:“笔墨伺候!”

侍女取过笔墨,紫云写好一函,亲手封起,交给公子疾:“劳烦疾哥,请代我将此信转递上将军。”又对侍女:“收拾行囊,明日起驾!”

侍女兴奋地问:“是去帝丘吗?”

紫云啐她一口:“你个乌鸦嘴,还真以为本公主要嫁给那个连婴儿也不肯放过的畜生吗?”

公子疾小声问道:“云妹要去哪儿?”

紫云一字一顿:“回咸阳!”

“这这这……”公子疾急切道,“万万不可!”

“为何不可?”

“云妹若回咸阳,我们就功亏一篑了!”

“我不想待在此地!我不想嫁给那个畜生!”

“云妹,”公子疾轻叹一声,“眼下是最最关键时刻,我们既已走出第一步,第二步就不可不走了!”

“疾哥,”紫云紧盯住他,声音从牙缝里挤出,“无论你怎么说,云妹只有一句话,死也不会嫁给那个人,你看着办!”

“要不,云妹暂到安邑小住,再观情势,伺机离开!”

紫云略一沉思:“好吧,就依疾哥!”

魏军中军帐里,公子卬头缠白布躺在榻上,几根银针扎在身上,面前摆着帝丘形势图,旁边是一碗熬好的汤药,已经放凉了。裴英等几个将军守在榻边,所有目光聚在地图上。

公子卬与众将正在议战,参将走进。

参将走到公子卬跟前,捧上一封家信。

参将轻声道:“上将军,是夫人的信!”

公子卬拆看。紫云写道:“上将军,屈指算来,约期已过,紫云日日登高顾盼,不见将军身影,未闻凯旋之音。将军失信,紫云心悲,卸妆抹泪,起程西归……”

一阵头疼袭来,公子卬使劲按住额头。

参将凑他耳边,声音更轻:“上将军,夫人已经起程了!”

公子卬咬会儿牙:“她讲过去哪儿了吗?”

“讲了,说是安邑。”

公子卬嘘出一口气,闭目,两手再次按在额头上。

马蹄声急,一个军尉急急走进。

“报,”军尉叩道,“齐军出动锐卒六万,已到卫境,正向帝丘进发!”

公子卬眼睛一亮,忽地坐起:“你确定是六万?”

“齐人宣称六万,末将不放心,派人数过他们的旗帜与帐篷,可以断定!”

公子卬兴奋道:“主将可是田忌?”

“正是。太子监军!”

公子卬将银针拔掉,跳下榻,在厅中兴奋地来回踱步。

“还有,”军尉继续禀道,“韩军三万,主将申不害,借道楚境,正向宋境进发,赵军两万,主将奉阳君,借道齐境,前锋已至甄城,韩、赵二军,预计三日内皆可抵达帝丘!”

众将震惊。

“哈哈哈哈—”公子卬爆出一声长笑。

众将面面相觑。

公子卬猛然敛笑,声音从牙缝里迸出:“本将守的这窝猴子,总算是蹦跶出来了!”扫视众人,“众将听令!”

三军众将:“末将候令!”

“退兵十五里下寨!”

三军众将朗声:“末将得令!”

公子卬又转向参将,声音铿锵有力:“写战报!”

预计中轰轰烈烈的称王大典竟然成为一场尴尬,魏惠王面子上挂不住,在公子卬成婚的次日起驾回返,颠簸旬日方过河水,回到安邑。

一回到宫城,魏惠王就大步走进书房。毗人伺候他脱下王冠、王服等,正要伺候他洗澡,惠王摆手止住,走到案前坐下,急不可待道:“查查,可有紧急报奏?”

“王上,”毗人为他轻轻捶背,“身子骨要紧哪!”

“呵呵呵,”魏惠王伸胳膊活动几下,“寡人这身子骨结实着哩!”

“臣鼻子眼儿全不信!”毗人嗔怪道,“从大梁一路赶回,跋山涉水,前颠后簸二十多天,臣的骨架全都颠散了,王上的身体能是铁打的?”

魏惠王乐了:“毗人哪,你哪儿都好,就是太娇嫩了,经不住车马劳顿。寡人不一样啊,想当年……”

魏惠王的想当年尚未说出,当值宫人匆匆走进,欲奏事,又止住。

毗人迎上去:“什么事儿?”

“边关急报,”当值宫人膝行至前,双手呈上,“昨夜就到了!”

毗人接过,呈给惠王。

惠王接过,看毕,捋捋胡须:“嗯,好哇,好哇,好哇!”

毗人小声问道:“王上,有好事了?”

“是哩,韩武、赵语出兵了!”

“出兵?”毗人愕然,“他们出兵何处?”

“卫国!”

“是去助力上将军的吧?”

“助力?”惠王一拳擂在几上,鼻孔里哼出一声,“他们是去救卫!”

“这……”毗人不解了,“这是与我王作对呀,怎么能说是好事呢?”

“哈哈哈,”魏惠王长笑几声,“你有所不知,寡人候的正是这个!”转对当值宫人,“传朱司徒、陈上卿进宫!”

咸阳秦宫里,孝公面前摆着三封信,一旁是只鸟笼,紫云放回来的英雄雕正在笼中享受御赐美食。侍坐的是刚从逢泽赶回来的公孙鞅。

“呵呵呵,”秦孝公乐得合不拢嘴,“爱卿布下的好局,盘面越来越热闹了!”

“是托君上洪福!”公孙鞅拱手笑道。

“照此下去,大事成矣!”

“离成尚早!”

“爱卿放心,”秦孝公显然心中有数了,“寡人已备敢死之士十万,可以与龙贾一战了!”

公孙鞅心里“咯噔”一下:“敢问君上,他们现在何处?”

“正开往边关!”

“不不不!”公孙鞅急切阻止。

“哦?”秦孝公倾身征询。

“君上,速命他们回撤!”

“这……”秦孝公愕然。

“不仅命他们回撤,臣还请求撤走全部边关将士!”

秦孝公闭目有顷,恍然大悟,转对内臣:“拟旨……”

齐国三军不急不迫,缓缓开进卫境。

斥候驰至,在田忌车前翻身下马,朗声道:“报,魏军闻我援兵到来,已停止攻城,退兵十五里下寨!”

田忌眯起眼睛:“韩军、赵军可有动静?”

“回禀将军,赵军三万,借道我境,明日可至卫境,韩军两万,借道楚境,已至宋境,预计三日之内可抵帝丘!”

“再探!”

“得令!”斥候拱手,翻身上马,飞驰而去。

田忌看向田辟疆。

“啧啧,”田辟疆叹服了,“公父神算哪!”

“殿下,”田忌不无振奋道,“魏军连日攻城,伤亡惨重,能战之卒不足四万,且师出无名,补给不足,士气低迷,主将无能,部属凶残,平阳屠城更失天下人心,堪称败亡之军,垂死之师。我若此时袭之,必获全胜!”

“不可!”田辟疆断然应道,“公父只让陈兵卫境,并未旨令出战!”

“这……”田忌不解,“君上不知前方情势,有此判断也未可知。殿下,出击吧,臣立军令状,保证完败魏人,活擒那个畜生!”

“纵使将军战胜,也与魏罃结仇了,若是魏人犯我,齐地就会血流成河!”

“可……”田忌急了,“殿下,我们与魏人已经结怨了。我们来援,魏卬必搬援兵。待其援兵赶到,殿下您说,我们是战呢,还是不战?”

“怨是怨,不是仇呀。”田辟疆诡秘一笑,“临出征前,公父特别吩咐,我们此来,既不是解围,也不是交战,而是顾全一下卫公和孙老相国的颜面!”

“这……”田忌显然没有转过弯来。

“田将军,”田辟疆摆手笑道,“甭这呀那了,魏人已经退兵,我们若是硬攻,就过分了。选个合适地方,安营下寨!”

“臣……遵命!”

自白相国仙去后,公孙衍就搬出相府,住进自家的小宅院里。

这是一幢两进院子,位于安邑东街一条小巷子里,是当过武卒的祖父在世时魏君赏赐的。十多年前,同为武卒的父亲战死在赵国边界,母亲跟着病故,孤身无依的公孙衍就进白府做了门人,吃住皆在白府,这处宅院也就落寞了,院中长满杂草,房中结满蜘蛛网,害得他连续收拾几天,才算有个模样,可以住人。

这日清晨,日头还没爬上东城楼,就有一人推开柴扉,直走进去。

公孙衍正在忙活着将一匹老马套在一辆只够一人乘坐的小轺车上。

朱威的眼珠子眨也不眨地盯在那匹老马上。

“司徒大人,”公孙衍指着马笑道,“你这大忙人,不忙朝务,一大早就来看我的这匹老马呀!”

“公孙兄,你这是—要出远门?”朱威略显诧异地问道。

“大人该不会是来送行的吧?”

“去哪儿?”

“找死!”

“你呀,”朱威“扑哧”一笑,“甭弄玄虚了,什么死不死的,有大事了,咱得屋子里说去!”扯他胳膊,就要拖他进客堂。

“啥大事儿,就这儿说吧。”公孙衍甩开他,将早已打好的随身行李一件件地放到车上。

“韩、赵两国出兵救卫。韩国主将是申不害,赵国是奉阳君。估计齐国不会不动!”朱威不无忧急。

“齐人已经出兵了,”公孙衍给他个苦笑,“主将是田忌,太子辟疆监军!”

“啊?”朱威愕然,“你怎么知道?”

公孙衍指指自己的五官:“眼不瞎,耳不聋,鼻子没伤风,鼻子下面还有一张口,怎么会不知道呢?”

“明白了,”朱威点头,“是有细作通报你!”

“养不起细作,不过几个酒友而已。”

朱威看向他的车马:“这是去哪儿?”

“找死呀,不是说过了嘛!”

“去哪儿找死?”

“河西!”

“公孙兄呀,”朱威连连摇头,“战火在卫地,你到河西能找什么死?”

公孙衍拖长声音:“卫地无事,事在河西!”

朱威吸一口气:“此话怎解?”

“平阳屠的不是城,是人心。卫公诏令全国,人在城在,誓言玉石俱焚。卫国百姓害怕城破遭屠,必全力死守,众志成城。就公子卬那点儿才具,即使列国不出兵,单是卫人之力,也够他啃上三年两载的!”

“这……”朱威挠头,“这与河西有何关联?”

“君上伐卫,意不在卫,在的是卫国背后的君侯。换言之,君上候的正是三国出兵!不仅是君上,秦人候的也是这个!”公孙衍刻意顿住话头,看向朱威的表情。

朱威打个寒噤:“公孙兄是说,秦人会……”顿住不说了。

公孙衍点头:“还记得白相国临终前的忧虑吗?朱兄随便想想,公孙鞅是何等样人,秦公又是何等样人,依秦国眼下实力,即使一战,鹿死谁手也难预料,可他们呢?非但屈尊议和,且还罔顾河西血仇,嫁女进贡,低三下四地讨好公子卬,这是下了多大的注啊!可惜呀,你的君上眼睛全让人蒙了,耳朵全让人塞了!”

朱威恨恨道:“蒙君上、塞君上的是陈轸那个奸人!”

“不是陈轸,是君上的妄心!”

“好吧……”朱威语塞,转身欲走,“在下这就去奏君上,陈明利害!”

“唉,”公孙衍长叹一声,摇头,“朱兄呀,你何时才能明白你的这个君上?连白相国他都不听,他能听你的吗?”

朱威默然。

公孙衍起身,走到墙边,取下白相国赠给他的剑,抽出来,拭拭剑锋,插进去,系在腰中:“在下这要上路了,为你的君上擦屁股去,朱兄要不要送一程,不定就是永诀呢!”

见他讲得这么严重,朱威轻轻点头。

公孙衍吆马出门,关上柴扉。

胡同窄小,刚好容下一辆轺车。公孙衍扬鞭催马,朱威跟在车后,二人走出胡同,沿东街径投西门。

朱威送到十里长亭,公孙衍勒马,朝他深深一揖:“送行千里,也须一别,朱兄,后会有期了!”

朱威回个长揖。

“朱兄,”公孙衍又是一揖,“在下自幼孤独,无亲无故,此行或无归期。临别之际,托兄一事!”

“公孙兄请讲!”

“主公临终时,放不下的唯有二事,一是河西,二是白公子。河西为国事,白公子为家事。主公将国事托付龙将军,将家事托付在下。在下忧心的是,龙将军固然善战,但与公孙鞅过招,恐怕不占上风。在下去河西,是想助龙将军一把。至于白公子……”公孙衍拱手,“在下不忍带去,只好转托朱兄了!”

朱威眼前浮出白圭临终的一幕,耳畔传来白圭的声音:“犬子不肖,皆是老朽之过。犀首啊,这个混小子,老朽托给你了。答应我,带他到河西去,让他死在战场上,不要死在赌……赌……”

朱威思绪回来,点头道:“晓得了。”

“白公子浪荡惯了,朱兄最好安排他做点事儿!”

朱威略一思索:“先安排他到刑狱历练,妥否?”

公孙衍深鞠一躬:“拜托!”

白家府宅后花园,白虎在一棵树下独自喝酒解闷。树上吊着一个仆役,白虎喝几口,过去拿鞭子抽打一下,那仆役每挨一鞭,就如杀猪般叫唤几声。

离他们不远处,老管家黄叔闷头蹲在地上,时不时地站起来,嘴巴张几张,但又蹲下。

许是喝足了,打累了,白虎眼角瞥向黄叔。

黄叔感受到了他的目光,头勾下去。

“黄叔!”白虎大声叫道。

黄叔没有应声,头勾得更低了。

“黄叔,”白虎忽地站起来,大步走到黄叔跟前,恨道,“甭再装了,你不说实话,看我打死这厮!”

“说吧,”黄叔抬头,“公子想知道什么?”

“我问过一千遍了,先父留给我的金子呢?”

黄叔迟疑一下:“存着呢!”

“存哪儿了?”白虎两眼放光,“带我取去!”

“公子……您不是说……您不赌了吗?”

白虎眼睛一瞪:“我啥辰光说要去赌了?”

“既然不赌,公子要金子做什么?”

“咦,我的金子,我想看一眼总成吧!”

“若是这么说,请公子放下小厮,跟老仆前往库房!”

白虎将鞭子扔在地上,甩手朝库房走去。

黄叔解开仆役,跟在后面。

二人来到白府最中间一进院子,连开两道铁门,进入一条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