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你淡定的样子真好看:来自萨提亚的生命启发
6896900000013

第13章 和解

我要自己走出以前的伤,

不再被愤怒、受伤的过去影响,

为自己走出一条新的路,

不再重复僵硬的现在,

不再有茫然的未来,

我要为自己负责。

如何处理过往的影响?

哪些是我要留下的?

哪些又是我要丢掉的?

这是我为自己创造的,

第三次诞生!

放下无解的纠结

难得的冬日暖阳,艾莉心里却依然低温。

“你说的我都懂,我终于看到了我和爸爸之间过去的‘隐形的结’。我也很想松开放下,可是最近我发现自己真的做不到。即使想,也做不到。我到底该怎么办?”

“你想原谅爸爸,但又没办法否认自己当时的失望,也没办法忽略当时真实的受伤,是这样吗?”

艾莉的眼里噙满了泪水。

苏青明白,那是内心的两个声音,拉扯角力的疲惫与不知所措。

她起身往门口移动,回过头来跟艾莉说:“来吧,别待在屋里了,我们开车出去兜兜风!”

车子在山里蜿蜒,一个弯道又一个弯道,每一个转弯都是一片绿色风景。

艾莉透过车窗,看着穿越绿荫的金色阳光和点点绿意跳跃交织成一幅流动又充满活力的美丽画作,不知不觉,她嘴角的线条开始松了下来,心,也逐渐放松了。

然后,有一些不知在心底积压了多久的心绪,仿佛也开始流动了起来。

“你知道吗?小时候我有多渴望他可以抱抱我,可是他总是那么忙,总是有那么多工作。每次他都说,他这么忙都是为了我们,可是我没有要他这样啊,我想要的是一个会在家陪我的爸爸啊!有时候好不容易盼到他在家了,每次他又会在我们玩得很开心的时候突然生气!我真的是吓坏了!我很矛盾,不知道到底应该期待他在家,还是期待他不在家?我也分不清楚,我到底是爱他,还是不爱他?你说这是不是很奇怪?而且更惨的是,不管是爱他或不爱他,我的内心好像都有一个声音在骂自己!”

“你爱他,可是又怨他;你想靠近他,可是那份靠近又让你受伤?”

有一些泪光浮起,苏青总是有办法用简短的话直接讲中她心里的复杂与纠结。

“来吧,先别想了,把车窗打开。每次心情很闷的时候,你知道我都喜欢做什么吗?像这样!”

苏青把空出的左手微微伸出了车窗外,艾莉侧着头,看着苏青的左手掌慢慢地做着开合的动作,很缓慢地,手指张开然后又屈起握拳,然后再张开。一直反复着就像是在抓握什么似的,这勾起了艾莉的好奇。

“你看起来好像很开心!可是我不懂,你是在做放松手指的动作吗?”

“你看,你又启动大脑模式了!你不需要‘懂’呀!试一试,跟着我做一样的动作,再告诉我,你有什么感觉?”

艾莉既困惑又好奇地把右手伸出车外,学着苏青像慢动作播放似的抓握着什么。

她先是感到宜人的凉凉温度,感觉到风吹拂穿越过她的手。

然后,她的掌心开始感觉到一种软软的触感……

“是风!天啊,以前我知道风是有温度的,但是我从来都不知道风的触感是这样的,我好像是在跟风握手啊!哈哈哈,原来跟风握手是这样的感觉啊!它好软、好舒服,我感觉到它了!”

像个开心的孩子似的,艾莉忘记了心中无解的纠结,车子的这一侧,苏青也开合着手掌感受着风。

她们一起笑着,一边跟风握手,一边前行……

在“人”而不是在“角色”上相遇

“到了,我们下来走走吧!”苏青关上车门,慢慢往前走去。

艾莉跟在后面,爬了一小段青苔石阶,然后又沿着小径左转右弯了一阵。在群树环绕的整片绿荫笼罩下,一条清澈宛如丝带的小溪旁,苏青选了一块较为平稳的大石头,和艾莉一起坐了下来。

水声潺潺,沁人心脾,艾莉觉得身心都更轻松了。过了一会儿,苏青温暖的声音响起。

“让我们一起来想一想关于你爸爸的图像。五岁、十岁的他,在什么样的家庭里长大?他有着什么样的成长背景?十几岁、二十几岁的他,有过哪些经历?这些成长背景与环境,将他形塑成怎样的一个人?在这些脉络里,存在些什么让他无法成为‘你心中期待的理想爸爸’?如果我们能试着先离开‘角色’,试着站在一个‘人’的角度上看一看,在那幅图像里,有哪些我们不知道的脉络过往在形塑这个人?他有机会学会怎么当一个被期待的父亲吗?”

艾莉沉默了,这些提问她从来没想过,她真的从来没有用这些角度来想过爸爸。

是啊,他曾经也是一个小男孩,也有属于他的故事和经历,家庭的、求学阶段的、工作的、与朋友互动的……

他一定也有过他的快乐、痛苦、幸福、悲伤。他是如何被爷爷、奶奶期待的?他被殷殷教诲着要成为什么样的男人?他有过哪些未满足的期待吗?他也曾经在心里向自己发过哪些誓吗?

他是怎么成为后来她看见的这个忙于事业、对表达感受和情感生疏的爸爸?

因为苏青的提问,艾莉开始从记忆数据库中尝试拼贴答案。

“印象中,爸爸曾经说过,他从小是被奶奶带大的。爷爷是个很帅、很迷人的男人,个性又温柔,虽然奶奶知道他有家庭了,却还是跟了他,生了爸爸。可是后来在爸爸很小的时候,爷爷就离开他们了。奶奶总是跟爸爸说,其实爷爷很爱他,只是他不得不离开这个家……”

“想起爸爸的过往,你觉得这会如何影响他和你之间的互动?”

“我想起小时候,爸爸好像跟我玩一玩就会恍神,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我常需要大声叫他,他才会回过神来。”

“你知道吗?人生往往有很多标点符号,你的爸爸在一开始就遇到了一个‘问号’——‘爸爸爱我,但是他为什么离开我?’就像很多人分手的方式是跟对方说:‘你很好,但是我要跟你分手。’或者‘我很爱你,但是我要离开你’。这是一种‘双重讯息’,往往会让接收的人感到很困惑,因为这里面有两个互相矛盾的情绪——高兴和伤心,这会让他们的内在不知道究竟该如何反应。尤其当这个人还是小孩的时候,对他们来说,内在更易因为困惑而完全卡住。”

像是心里有了太大的震动,艾莉一瞬间仿佛失语了。

“你看这棵大树,乍看茂密参天,好像一开始就是这么坚强巨大似的。但如果仔细看它的树干,或者年轮,其实好多痕迹都记录着过往的经历。某一年的暴雨、某一年的高温酷晒、某一个超级台风的肆虐、某一个春天的温柔细雨与和风……父母也不是生来就是我们看到的这个面貌、性格的,他们先是一个‘人’,在各种环境里被形塑、在各种事件里做了决定,然后才成了父亲和母亲。”

苏青的这段话,让艾莉原本受伤又坚硬的心,开始有了松动。

“所以,我应该原谅他吗?”

“别急,不需要逼自己跳得这么快,我只是想让你多看到一些属于爸爸的图像。不管我们能不能原谅,但至少我们可以开始多一点理解、体谅。当这些理解和体谅出现,就开启了一个‘释放自己’的空间。我们的不原谅看起来像在惩罚别人,但其实是不放过自己,因为我们紧紧握住的是那个受伤的自己。”

“我曾读过一句很美的话:‘让我们在人的层次上相遇,而不是在角色的层次上相遇。’我很喜欢这句充满温柔与智慧的话,这句话也曾经为我的生命及各种关系打开了一扇大门!”

“如果我们只看见角色,比如爸爸、妈妈、先生、妻子、小孩、主管、下属、男朋友、女朋友……这意味着我们只关注他人所扮演的角色,而不是人本身,于是我们就无法真正接近对方的心,也无法真正地彼此靠近。”

“或者,有时我们常觉得很累的原因,往往也是因为自己只活在角色里——我应该当一个好女友、好女儿、好妈妈、好下属、好朋友……我们希望自己在各种角色上都当一个好人,要符合大家的期待,想得到肯定与喜欢,想好好地负责任,于是我们也很容易就掉入‘到底付出这么多,有什么意义’这类疲惫疑惑的困境里,然后有一天就突然爆发,成为毁灭与他人关系的巨大冲突。我们忘了?我们得同时是一个人的存在。”

“在‘人’的层面上相遇?我怎么觉得好像听到了一个很珍贵的提醒!”

欣慰又开心的笑容出现在苏青脸上。

“我也有过和你一样的感觉,而且这对我来说不仅是一个道理,也是我真实体验过的珍贵美好。”

“真的吗?”艾莉真心想知道苏青和她相似的过往历程。

“曾经,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妈做了一个决定,让我感觉受到了伤害。后来,某个程度上她一直以讨好来弥补。但是我还是不能也不愿意原谅她,可是我心里真的还是爱她的,所以我不断在内心拉扯,痛苦不已!”

“直到有一天,我们大吵,她跟我解释,因为当时她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做。她哭着跟我说,她的妈妈好早就过世了,她根本不知道要如何当一个好妈妈。”

“那一年,我二十八岁,正是她当时的年纪。我懂她的慌张,身为一个女人的慌张!就在那一刻,我和她好像第一次离开了母亲与女儿的角色,而是在女人的位置上相遇了。那个当下,我心里的结突然就解开了。”

“在女人的位置上,我突然开始心疼她、理解她,这是从来没有过的感受。我也真正懂了另一句话:‘父母在任何时候都是竭尽所能的。’我体会到妈妈对我的照顾和付出的确是竭尽所能,只是她的‘能’有限。她成长的家庭环境与背景、她的过往,让她没有能力成为我理想中的母亲。”

“我理解了她。但在这同时,我也知道那个小时候的我是‘真的’受伤了。所以后来我在心里下了一个决定——我要为我自己疗伤!当初的确是妈妈让我受伤了,但我现在长大了、有力量了,我比妈妈幸运,生长在一个女人可以受教育、可以在职场发挥的时代,我拥有比她更多的能力和选择。我要自己走出以前的创伤,我要为自己走出一条新的路。我不想再被愤怒、受伤的过去影响,我不想再重复僵硬的现在,我不想再有茫然的未来。我不再要妈妈为我负责,我要为我自己负责,我要创造我自己的人生!我要如何处理这个影响?哪些是我想留下的?哪些又是我想丢掉的?我问我自己。”

“就是这个时候,我开始走上‘第三次诞生’。”

温柔智慧的光芒,闪亮在苏青的眼睛里,那是希望,也是力量。

这一刻,艾莉知道,这份希望和力量也同样在她的内心之中。下山后,她准备打电话给爸爸,约他一起去喝他们都爱的生啤酒。

对于自己的“第三次诞生”,她越来越充满期待!

改变的辐射圈

回到家,夜里的静,像是一方可以安然收纳心绪的空间。艾莉不再害怕自己独居小屋,反而开始感到是种享受。睡前,为自己热了杯牛奶,打开电脑,看到苏青寄来的一封新邮件,她迫不及待地点了开来……

亲爱的艾莉:

最近和你聊起了过往成长过程中在家庭里受到的伤,也勾起一些属于我的回忆,趁着感觉满满的时候,想透过文字告诉你。

这些年我越来越体会到,无论父母再怎么尽心照顾,家庭再怎么充满爱,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免不了会磕磕碰碰,留下大大小小的伤口。我们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在“家庭”里受了点伤,也都在心里留下了或大或小的伤痕。

不管别人知不知道,不管别人看来有多轻微,对我们来说都无比深刻、疼痛,即使想要忽略遗忘,它仍然长存在那里,一直无法消失。

但是,受伤又如何?我们并没有因此被决定未来!

因为长大后的我们,都拥有疗愈自己的力量,都可以选择用自己的力量创造第三次诞生,为自己选择想要的未来。

今天听你说起了过往留在心底的那道关于爸爸的伤口,也看见你在长大后有力量的此刻,重新疗愈了自己,并且愿意试着进一步去疗愈你和爸爸的关系。很想跟你说,我也走过一段与你非常相似的历程。

从小,我的成绩就很好,但到了中学之后,为了不被同学嫉妒,希望能够得到友谊,我宁可放弃当个模范生。这个决定的确让我拥有了很多朋友,但我也必须面对爸爸的失望与责备。当时,我心中暗自有了另一个认定和解读:“原来爸爸以前会爱我,是因为我的成绩好、是个乖小孩,现在成绩不好了,他就不爱我了!”

带着这种内在的怀疑和伤痛,我一边由日常的照护互动中,相信爸爸爱我;一边由责备冲突以及对我表露的失望里,证明爸爸并不爱我。两种拉扯的信念和感受,就这样持续跟着我度过漫长的求学路。

原本我以为这道心中“暗影”的影响,将随着大学联考结束而终止,但显然的,我低估了心理阴影对一个人的长远影响力。

它甚至让我在后来选择伴侣时,不自觉地选择了一个我知道他爱我,但同时又在某方面对我不满意的男人。我对于他的挑剔感到生气,心里呐喊着:“为什么你还是觉得我不够好?为什么不能爱完整的我?”但另一方面,我又认同对方的标准,希望自己能变得更好。

这些矛盾复杂的心绪,不断在心的底层交替浮现拉扯,时而隐藏,时而爆发,如同一股“暗流”般潜伏着,不在表面呈现,却隐微而深刻地在不知不觉中造成影响。之后,因为内心的痛苦疑问与骚动,我开始涉猎有关心理学、新时代、女性成长等书籍,开始参加自我探索课程、心理工作坊,甚至展开心理领域的专业学习。

这种种的经验,让我开始重新把焦点放在“我和自己”的关系上,去看过往的痛苦和重复的困境,重新接纳自己。

这是一段缓慢而渐进的过程,需要很多觉察和练习。

直到有一天,有个朋友跟我说他希望我如何如何做时,我的反应居然不像以往一样对自己也对他人生气或难过,反而在慢慢听完之后还能用一种轻松平和的语气跟他说:“是喔,你是这样想、这样希望的喔?我知道了,我也能够理解你的心情,可是我就是这样的人哦,那我们该怎么办呢?”当我如此说完之后,内心感到十分讶异,因为我看见了一个不一样的自己。对于这个新自己的出现,我感到惊讶和高兴。

我看见,当我疗愈了真正最核心的伤口、开始悦纳了自己之后,也开始向外拥有了维持和谐而稳定的人我关系的能力。

后来,我遇到了现在的先生,我们欣赏彼此的相似,也为彼此的差异感到好奇。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会一起阅读、散步、种花除草、旅行。当我在工作、写书,或当他远赴他乡在NGO组织实践他的人生意义与理想时,分开的我们,也能带着对彼此的欣赏与尊重,同时各自活得丰富而精彩。

我体会到,在这段关系里,独立与靠近,自由与陪伴,都是可以安然并存的。

虽然关于爱、关于相处,我们也还在继续学习中,但至少我看见迈步之后的自己有所改变、有所不同。那是由内产生的动能,不但往前回溯过往的执着和伤痕,也往后改变自己惯性的反应互动模式。

我体会到,由自己产生的改变是“具有辐射影响力”的,虽然它不能保证他人的改变,但是随着自己的视野和反应的改变,生命仿佛剧本重写,故事有了如“新生”般的不同可能。

很高兴和你一起在这趟心旅程上相遇,让我透过与你的互动更深地被引动、看见属于我的过往与现在。

天冷了,此刻我的心却是暖的。

谢谢你带给我的美好,愿把同样的安然与暖意,满满地送给你。

爱你的苏青

嗨,原来你就在这里!

“有件事情我一定要第一个告诉你!”

在新开的法式薄饼店里,苏青和艾莉正一起享用着经典法式红茶搭配正统法式薄饼,艾莉突然开口。

“要给我什么惊喜吗?我准备好了,赶快说吧!”苏青好奇地微笑着。

“我跟文杰开始计划婚礼的事情了。”艾莉脸上的笑容微甜又带点腼腆。

“是吗?恭喜你,也恭喜文杰!你们做出携手一生的决定了?我知道这对你来说并不容易!”

“嗯,这一路你一直陪着我,所以你一定知道,有好几次我都在想,是不是该分手了。对于结婚,我也一直既渴望又犹豫。”

“所以,究竟是什么不同了呢?”

“嗯,不同的应该很多,毕竟这段时间以来,我在内心真的厘清了很多,也改变了很多。不过我觉得最关键的一点是,以前我一直有个想法:‘如果结婚不能变得更好,我为什么要结婚?’可是那天,我在附近的小公园散步,那是个有着超级大满月的明亮夜晚,我一个人走着走着,想起文杰,想起我们过去的点点滴滴和这段时间的互动,突然觉得,我愿意跟他一起在未来人生的路上携手往前走。虽然我并不确定前方的路一定平坦美好,虽然我知道在爱里也难免受伤,但我不再为此害怕,也不再否定爱。就像是一趟旅行一样,我们一起经历,一起享受快乐,也一起面对困难和痛苦,这才是最重要的。”

“我也发现自己不再是一个童话公主,期待王子给我一个‘你会永远幸福快乐’的承诺。我知道,幸福是亲密也是独立,可以坚强也可以脆弱。我想起刚走上这段心旅程时,你跟我说过的这段话:‘完整,是好与不好都要,更贴近爱的真义。明亮与幽暗、骄傲与软弱、坚定与柔软……我们愿意温柔悦纳自己的美好与丑陋,愿意学会宽容自己的困惑和迷失。因为我们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我们都在慢慢成长,努力经历这趟人生之旅。’我是这样,文杰也是。”

“我愿意悦纳完整的我,也愿意悦纳完整的他。我愿意伸手拥抱爱,也愿意接受伴随爱而来的伤害。因为我知道,就算受伤又如何?我有能力疗愈它!我想要和文杰彼此陪伴,一起经历这趟有爱也有伤的丰富人生之旅。”

此刻,安然而坚定的眼神,在艾莉的眼里凝成一股美丽力量。

苏青看见了,内心满满都是感动。

“此刻,我感受到内在的你,既有力量又充满了爱。你带着这样的自己,向内跟自己联结,向外跟文杰、跟其他人联结,也跟大自然、跟整个世界联结。我看见一个完整而‘自在’的你!你真的让我的内心充满了感动和欣赏!”

“完整而自在?哎呀!原来我找了那么久,它就在这里!”

这个下午,在艾莉特意点的法国百年茶坊玛黑兄弟“结婚曲”的茶香里,两个女人一起笑开了。

健康滋养的“幸福家庭”图像

冬天慢慢远离了,山上的春天,更处处都是新鲜饱满的生命力。和苏青再度沿着蜿蜒步道爬上坡顶,一路上草叶与大树的新绿、昆虫和蝴蝶的现身,还有悦耳的鸟鸣,都让人感到身心注入了新鲜的能量与活力。

坐在木头凉亭里,艾莉开口了。

“在这趟心旅程里,我看见了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真的很大,我也慢慢体会到你所说的:‘父母对我们是竭尽所能的,只是他们的“能”往往有限,因为那与他们成长的环境和背景有关,让他们未必有机会学到做父母的所有能力。’同时我也体会到,我们的确可以在长大之后疗愈自己,重新为自己创造美好的第三次诞生。”

“但最近我在想,现在我要结婚了,我也期待未来能建立一个美好的家庭,我很想知道,到底一个健康滋养的家庭应该是怎么样的面貌?如此一来,我可以在心里保存这幅图像,然后慢慢地接近它。你知道这幅图像吗?”

初春的阳光总是特别温柔又灿烂,听了艾莉的话之后,出现在苏青脸上的微笑,就是这样的一种光亮。

“孩子,我记得在这趟旅程刚出发的时候问过你:‘你要什么?你要去哪里?’而现在,我看到找到内在力量和智慧的你,已经开始由自己提出探问了。”

“是的,家庭是一个人第一次判断自己是否有价值的地方,也是第一次学习别人是什么样貌、学习如何与他人及世界建立关系的地方。我很喜欢的一位心理学大师曾这样描述健康滋养家庭的面貌,那同时也是我的幸福家庭图像——‘这个家庭成员彼此独立,能够全身心地给予爱。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很高,尊重自己与其他成员,他们可以公开地说出自己的需要、失望、成就和梦想。在这个家里,他们可以公平有效地竞争,能处理好自己的脆弱与坚强,并且理解两者的差异。’”

“这样的家庭有四种特质:自我价值感很高;沟通是直接、清晰、具体和诚实的;家庭规则是有弹性、人性化和恰当的,而且可以依据变化做出调整;与社会的联系是开放并且充满希望的。”

“最重要的不在于家庭的形式,而在于家庭成员的关系。现代社会里,家庭有了越来越丰富多样的面貌。无论是哪一种形式,只要成员间的关系是如同以上‘幸福家庭图像’中所勾勒的各自存在与互动的样貌,就是能够充分滋养彼此的健康家庭。”

往前望出去,山下的田野房舍以及更远的城市景象,都在金色春阳下闪烁着淡金色光芒。艾莉微笑着,像是跟苏青,更是跟自己说:“谢谢你分享给我这幅美好的图像,我和文杰会一起携手创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