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海怪简史
6919200000013

第13章 转心螺

有一种海怪,是渔民们出夜海回来的路上常常遇到的,那是青螺的幻形,我们称其为转心螺。

转心螺在夜间的海滩附近出现。它以螺壳的盘旋之形幻化为无数歧路,使夜归的渔夫们迷失在回家的路上,即便奔走一夜,也难以走出迷宫似的道路。直到天明,转心螺的作用才会失效,而许多渔夫此时已力竭而死。在天亮时,人们发现渔夫倒毙在海滩上,脚上的鞋子都已磨穿,只剩鞋帮挂在脚踝上,鞋底空空荡荡,只有一片泥泞与血水的混沌。你知道,这是许多年以前的事情了。

夜晚的海岸,渔夫走着走着就走到了黑处,不见光亮,脚下的路乍看上去像是直线,实际上却在微微弯曲着。这是一个硕大的圆环,渔夫毫无觉察,在里面绕来绕去,迟迟不见路的尽头。这时候,有经验的老船夫立刻会想到,这一定是走进螺壳里去了。如果你手里正好有一只从船上拿下来的陈年木橹,把柄朝下,往地上狠劲一戳,转心螺的螺壳就裂缝了。大螺忍痛遁去,霎时间又见到了满天的星斗月光。再看手里的橹,柄早已断成三截掉在了地上,手里抓着的只剩下一个橹叶。这片橹叶不能丢,还会有转心螺的同伙来报复,有这片橹叶在手里做盾牌,就能安然走完剩下的路。

这样的故事使赶夜海的人受到极大的启发。他们回家时总喜欢拿一只橹,或者扛在肩上,或者倒拖在地上,为的是预防迷路。有橹在手,走夜路果然气壮了不少。从此以后,再也没有迷路的人了,转心螺仿佛怕了渔人手中的木橹,不敢上前骚扰,就此遁迹于泥涂之中不敢现身。夜渔还家之路得以清净,月夜里的海滩,满是肩扛木橹的渔夫的身影。他们劳累了一天,还得负重回家。那些肩扛木橹的渔夫,为海滩的夜晚平添了几段芜杂的黑色线段,海滩也因此而愈发神秘莫测起来,很多胆小的渔夫甚至减掉了夜间活动。

我还记得有一个受到转心螺惊吓的渔夫。他的橹柄在驱赶转心螺时崩断了,那些碎片让小路两侧的草丛淹没。渔夫抬脚踢倒草丛,却找不到橹柄,它们凭空消失了,仿佛通过草丛而遁入了另一个世界。渔夫手里只剩下一个孤零零的橹叶。他双手擎着橹叶,横在胸前,就像端着神圣的樽俎。他边走边朝四下里张望,每走一步都要心惊—海边小路的两侧,黑松林密布,黑压压的松针的海洋里,闪烁着十几双眼睛的幽幽蓝火,随着松针的摆动而忽隐忽现。那个人的行走是如此艰难,横在他胸前的橹叶也是不停抖颤。橹叶上正承受着来自不同方位的攻击,有无数转心螺躲在看不见的暗处,朝那个渔夫施加无形的风刃。那些风刃自旋转的螺壳深处吹出,以旋转着的轨迹朝小路中的渔夫飞去。夜空里便多了无数的哨声,这些哨声无一例外都是旋转着的,不知它们最终会落向哪里,因而无法躲避。

此刻,橹叶上粉末状的灰白木屑纷纷落下。他侧着头躲避那些木屑,而他的头发大半已无可避免地染上了木屑的灰白,仿佛瞬间衰老了几十岁,我完全了解他在暗夜里的恐惧和孤单。他手里的橹叶却被打磨一新,原有的泥壳都被风刃刨光,雕满了螺旋状的纹样,每条旋纹都像刀片一样锋利,能割破指肚。这种橹叶挂在室内能避一切邪祟及蚊虫,也算是艰难时世中行走的意外收获,只不过这种奇遇毕竟罕有。

你知道,橹叶把无形的风刃都吸进了陈年的木纹里,一切归于沉寂。橹叶上焕发着金属光泽,倒映着天上一轮满月的金色碎影。此时云开月出,转心螺的障眼法被破了。这时,还有最难防备的最后一招—有一只拳头大小的螺迅速移动到了渔夫的脚下,落地便似生根。它刚刚布置好,渔夫的左脚就挨了上来。他的身子顺势前倾,眼看就要倒地。他手里的橹叶无意中往前一伸,帮他撑住了身形,转心螺的最后一击也被橹叶给破了。

渔夫的耳边响起旋转着的呼啸,那是转心螺的腹腔里发出的惊呼,被螺旋的外壳扭曲并放大。紧接着,便响起了连绵不断的爆炸,小路两侧冲起了一丛金色的光柱,那些转心螺技穷,经过连续不断的施法,最终力尽。随着爆裂声和光焰的起伏,转心螺的藏身之处一目了然,它们均匀分布在小路两侧。爆炸引起了大火,火势在野草中蔓延开来。这时,渔夫也瘫坐在地上,汗如雨下。火光烤着他的脸,瞬间把他脸上的汗水拭去,双颊呈现出水银般的灰白。

后来,海边出了一位聪明的手艺人,他用桃木和乌贼骨雕成橹的形状,穿了红线到处叫卖。橹柄是桃木杆,橹叶是乌贼骨,两种材料完美拼合在一起,算得上精巧。

这种挂饰的作用和真的橹是一样的,但却省去了扛着橹回家的辛苦。渔民们争相购买,橹形挂饰一时间大盛。表弟出海捕鱼,回来后我见他脖子上系着一根红线,单薄的汗衫前襟透出了长柄的橹的形状,这是长辈留给他的最好的祝愿。

这时我忽然想到,“橹”和“路”在半岛的方言里是同一个音。但愿这只橹能在黑暗中驱散一切世间邪魔鬼魅,帮他找到一条回家的路。

多少年来,我一直在寻找这样一只橹,尤其在我走投无路时,我多想有这样的橹攥在手里,狠狠地戳进地里去,澄澈的天地就会立刻回到我身边。我想念神奇的橹,想念它云朵般徐徐流动的木纹,那是多年生长的自然痕迹,除了草木的肌理之美,还有驱除混沌的威力。可惜的是,直到现在为止,我仍然没有找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