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王妃太小,王爷太老
6920100000202

第202章 浮生半日

“咳咳咳!”

下一秒,谢伦喷了赵靖廷一脸的羊肉碎。

赵靖廷:“……”

谢伦喝了小半碗的羊肉汤,这才总算平复了下来,也不知是不是因为咳嗽的缘故,谢伦的脸红得很厉害,他瞪着赵靖廷低声喝道:“老子的身康体健得很,用不着你担心!”

赵靖廷取出帕子把脸上的羊肉碎都给擦了,这才摇着头叹息道:“阿伦,嘴硬可没有说服力,身体康不康健,还得床上说。”

谢伦嘴角一阵抽搐:“……你特么的给老子闭嘴!”

赵靖廷果然闭上了嘴,却起身坐到了谢伦的一边,谢伦朝一头躲了躲,他就又厚脸皮地朝里头挤了挤,最后把谢伦都挤到了窗前了,谢伦拿眼瞪他:“你特么的到底还要不要脸啊?就算你老人家再怎么身康体健,也用不着吃饭的时候也要发情吧?”

“阿伦!”赵靖廷哭笑不得,“我就是想跟你坐在一块儿吃饭,你这么抗拒我干嘛?”

谢伦哼哼唧唧:“两个大男人家的,这么黏黏糊糊做什么?”

“男人又怎么样了?咱们不也是两口子吗?”赵靖廷伸手环住了谢伦的腰,把下巴搁在谢伦的肩头,轻声道,“平时候太忙,早出晚归的,都不能跟你好好儿坐下来吃饭,阿伦,你都不知道我平时看不着你的时候有多想你。”

谢伦默默地放下了手里的兔腿,取了帕子,一边慢条斯理地擦手,一边小声道:“你少说这起子肉麻话了,听得人家浑身都起鸡皮疙瘩。”

赵靖廷凑过去亲了亲谢伦的白皙的耳朵,看着那耳朵蓦地变红,他的一颗心也蓦地柔软了下来:“阿伦,有你可真好,我从前觉得自己是飘萍,四处游荡,四海为家,但是有了你之后,我心里踏实多了,只觉得有你的地方就是家。”

谢伦心里有点儿高兴,他抿了抿唇,小声道:“有你的地方,也是我的家。”

赵靖廷把谢伦抱的更紧了,谢伦也没有躲,难得偷得浮生半日闲,他也很想和赵靖廷亲近,他两人坐在二楼,且窗户只开了对面的一扇,所以也不怕被人看见,两人静静相拥,享受着五月的春光。

“从前在南疆的时候,我最喜欢过端午节了,”谢伦靠在赵靖廷的怀里小声道,“南疆的粽子最好吃了,有肉的,火腿的,有蛋黄,旁的将士吃不惯,我却一顿就能吃六七个,只是每位将士只能分到四个粽子,我总吃不够,将军每次都把自己的都留给我,所以我每年都能吃到八个粽子呢,嘿嘿嘿。”

赵靖廷道:“永湛待你是好,每次朝库伦送东西过来,一大半必定都是给你的。”

“是啊,将军待我最好了,”谢伦抿唇笑了,少年郎的脸上是回忆起往事的温柔,“我是将军身边最小的侍卫,从前我身子骨弱,原是不配给将军做侍卫的,但是将军却格外开恩,让我随他一道习武,后来去了南疆,前几年将军是断然不许我上前线的,他说我年纪小,见不得血腥,等我过了十五才终于允我上战场,这么些年来将军一直是我最亲的人。”

赵靖廷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倒不是吃鹿知山的醋,只是想着明明那时候他也在南疆,怎么就没有一早就注意到谢伦?没有更早一点喜欢上他呢?

对于年过四十的中年男人来说,这实在实在是毕生憾事。

他错过了谢伦最好的年华,也错过了自己最好的年华。

好在上天垂怜,让他们在库伦重逢了。

提起南疆,谢伦似乎也有些怅惘,沉默半晌,这才继续道:“赵靖廷,你知道我第一次见到你是什么时候吗?”

“什么时候?”赵靖廷真的很想知道。

“嘉盛五年,我随将军去南疆,你率众将在昆明城外跪迎将军,”谢伦小声道,一边伸手握住了赵靖廷的手,一边轻轻道,“那天,你一身银白十三铠,腰系苍头犀角带,真真是威风八面,我那时候站在将军身后,远远瞧着你,忽然就想起了一出戏文来,你知道是哪一出吗?”

赵靖廷柔声道:“猜不出。”

“跨下超光白龙马,掌中天龙白金枪;英武盖世,胆略超群,人称乾坤一枪、常胜将军赵子龙……”谢伦轻轻吟唱,唱着唱着又觉得不好意思,难为情地笑了,“说来也怪,我就会唱这么一出京戏。”

赵靖廷捧着谢伦的脸,细细密密地吻着谢伦,从眉眼到鼻尖,从嘴唇到下巴,他真是要爱死了这个口嫌体正的别扭鬼。

“我那时候真是崇拜死你了,觉得大丈夫大英雄就该如此,顶天立地,保家卫国,”谢伦又道,“也是从那时候起,我只骑白马。”

赵靖廷觉得自己的一颗心蓦地就不跳了,他看着谢伦因为紧张羞赧而眨个不停的眼,他看着那双明亮的黑眸中自己的倒影,赵靖廷觉得他似乎就只活在这双眼睛里。

“阿伦,如果我一早知道我现在会这么爱你,”他看着那双眼睛,一字一句诉尽此生柔情,“那时候,我肯定也会对你一见钟情的。”

“呸,谁对你一见钟情来着?”谢伦嘴上骂着,但是眼睛却蓦地湿了,他忙得别开了眼,却又被赵靖廷霸道地捧住了脸,他的眼泪噼里啪啦地都落在男人的大手里,他觉得实在太丢脸了,但是却又怎么都止不住眼泪,他任命地闭上眼睛,在男人面前放纵着不知是委屈还是欢喜的心绪。

他真的很喜欢赵靖廷,喜欢了很久很久,从懵懂少年到沉稳青年,赵靖廷一直是他心里屹立不到的一杆大旗,他敬佩他,心疼他,更爱重他。

那一年,他眼睁睁地看着赵靖廷凄惨潦倒入京为七万阵亡将士求抚恤,看着他的大丈夫大英雄在一座座府邸门口哀求叩门,他觉得自己的心都要塌了,他实在太心痛太心疼。

那一年,他求着鹿知山,恳求让鹿知山派他去库伦,鹿知山问他为什么偏偏要去库伦,他说是为了此生最坚定不移的信念,鹿知山虽然不懂,最后却也答应了。

鹿知山一直待他这么好,他真是感恩戴德,他本应留在鹿知山的身边,一辈子肝脑涂地誓死效忠,但是他却发了疯似的想追随赵靖廷的脚步。

后来,他果然跟着赵靖廷来了库伦,这是一个全新又荒凉的世界,目力所及之处,不是碧草接天就是黄沙狂舞,一无所有,什么都要从头来过,但是他一点儿都不觉得辛苦,他踌躇满志,干劲十足,似是他的青春活力从二十四岁那年才刚刚绽放。

因为有赵靖廷啊,因为此时赵靖廷只有他啊。

他干劲儿十足,陪着赵靖廷开垦这片不毛之地,陪着赵靖廷度过最艰难困苦的岁月,也陪着赵靖廷终于又重展笑颜。

他不会告诉赵靖廷,他是东北人,天生就是千杯不倒的海量,即便是最烈的烧刀子,他也是只当水喝罢了。

他更加不会告诉赵靖廷,那年除夕夜,他从头到尾,一直都清醒着,当战栗、激动又期待地接受男人的疼爱时,他一直都清醒着,一直死死咬着牙,真的很疼,但是他却欢喜得恨不能全身每一个毛孔都开出了花。

……

出了羊肉馆子,两人没有着急回将军府,在人流如织的小街上并肩悠闲地晃荡着,北疆小镇,再热闹,也破烂得很,但是两人却宛如置身仙境一般。

“这边的人都不吃粽子吗?明明家家户户门上都挂着艾叶大蒜,怎么就不吃粽子呢?”一条街从头走到尾,也没有遇见卖粽子的,谢伦很是失望,“我还真的为粽子留肚子了呢,早知道我刚才就把那个羊腿给啃干净了。”

“没有也不怕,咱们回去自己动手包,”赵靖廷看着身边别扭鬼,柔声道,“正好刚才咱们路过一个芦苇荡,一会儿多摘些苇叶回去。”

谢伦一脸错愕:“赵靖廷,你会包粽子?怎么从来没听你说过?”

“不会,可是我会学,”赵靖廷停住脚,街角冷清处,他牵住了谢伦的手,他看着谢伦,眼神温柔得不成样子,“阿伦,我虽然年纪大又很笨,但是很多事情我都好好儿去学,不但会学着包粽子,还会学着更懂你,更疼你。”

谢伦鼻子蓦地酸涩起来,却兀自梗着个脖子装模作样道:“活到老学到老,这样很好嘛,小赵,你能有这样的觉悟很好很好。”

赵靖廷不由得笑了,顺手从身后的房门上折下了一支艾叶,放到了谢伦腰间的荷包里,一边对谢伦道:“在我家乡,端午节上,艾叶不仅要挂在房门上,也要随身带着,驱蚊又辟邪。”

谢伦看着他动作温柔,他心里也是温柔得不像话:“赵靖廷,这时候我倒是想起了一句应景的诗文来。”

赵靖廷笑了:“又是什么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不是,是另外一句,”谢伦看着赵靖廷一字一字轻轻道,“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

嘉盛二十七年六月初六

往年这个时候,寿康宫最是热闹的,只是太后故去,寿康宫便也冷清了下来,如今只静安郡主一个人独居在寿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