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王妃太小,王爷太老
6920100000330

第330章 请你入宫

“等等,”三皇子叫住了正要退下的侍卫,一边抿着茶,一边缓声道,“传旨下去,大皇子、二皇子重情重义,不忍与亡妻分别,故赐京郊行宫于两位皇子居住,今日就搬过去,非死不得出。”

侍卫这下子更是震惊了,还想问点什么,但到底也没有开口,只是躬身领命,然后就退下了。

三皇子面无表情地看着桌上的那本大皇子和二皇子联手献上的陈情表,半晌冷笑了两声,他起身,拿着那本陈情表,走到了火盆前,一页一页地撕下,缓缓地投入了火盆。

……

嘉盛二十八年九月十一

松宝宫。

天儿才亮,三皇子就匆匆来了松宝宫,那时候,尹淑仪正在吃早膳,瞧着三皇子一身明黄走了进来,她脸上也没有多少惊诧,仍旧坐在软榻上喝着酥油茶。

“尹姐姐,我又来蹭饭了,”三皇子大喇喇地坐在了尹淑仪的对面,也不跟尹淑仪客气,自顾自给自己盛了一碗酥油茶,一口气喝了大半碗,赞不绝口道,“就属尹姐姐做得饭最可口。”

尹淑仪笑道:“你若这么说,那宫里的御厨们可要如何自处?”

“我说的都是实话,不怕他们羞惭,”三皇子含笑道,一边又夹了一筷子松茸吃,顿了顿,然后小声对尹淑仪道,“尹姐姐,吃万饭,你就给我入宫吧?”

尹淑仪挑了挑眉:“入宫做什么?”

三皇子甫一对上尹淑仪的眼睛,只觉得心跳如雷,忙得就挪开了眼,埋着头小声道:“松宝宫实在太简陋了,我想让你住得舒服点儿。”

“松宝宫已经不错了,比从前住的地方已经好得十倍不止了,我住在这里很满足,用不着再大功干戈搬来搬去了。”尹淑仪放下了碗筷,一边擦嘴一边站起了身。

“不……不是……”三皇子忙得一把拉住了尹淑仪的手,他实在太紧张了,话都说不利索了,“尹姐姐,我……我想让你和我住的……近一些,我想……以后日日都能跟尹姐姐一道……一道用膳。”

尹淑仪登时就笑了,她看着三皇子,目光甚是玩味儿:“怎么?三皇子这是要请我这个和亲公主入宫给你做御厨不成?”

“不是!”三皇子的脸都红到了脖子根儿,他着急的要命,但越是着急,话就越说不了口,“尹姐姐……尹姐姐我想……”

尹淑仪的手腕都被三皇子给捏红了,她感受着手腕传来的疼痛和温度,心里的滋味实在形容不出来,三皇子的心思,她如何看不出?

她轻轻地拂去了三皇子的手,轻声道:“三殿下,你请回吧,你新君上位,有多少事儿等着你处置呢,又有多少豪门贵女盼着入你后宫盼你垂怜,你别在我这个败花残柳身上虚耗时间了。”

“你不是败花残柳!用在你身上的时间也不是虚耗!我愿意!”三皇子蓦地抬起了头。

这一次,他把尹淑仪的手死死握住,他死死地盯着尹淑仪泛红的眼睛,一字一字咬着牙道:“尹淑仪,我为什么非要学大荔文?我为什么非要做这个皇帝?我为什么非要杀那两个暹罗女人?为什么非要囚禁我的同胞手足?!尹淑仪,难道你都不知道?!尹淑仪,我从从来来都是为了你!”

尹淑仪看着三皇子通红的眼睛,心头涌上了丝丝酸楚,再开口的时候声音已经带着暗哑了:“三殿下,太迟了,太迟了,若是……若是十一年前遇上你,我自然……自然不会拒绝,但是……但是现在……”

“但是现在我还是一样爱你!尹淑仪,我比从前更加爱你!”三皇子截断了尹淑仪的话头,他蓦地一把抱住了尹淑仪,他抱得很用力,似乎是要把尹淑仪给嵌进自己的身体一般,他嗅着尹淑仪身上淡淡的味道,那股子味道,他十一年前就喜欢,那个时候他不会想到,这种喜欢会持续十一年,会伴随他的一生,再开口的时候,三皇子的声音都带着浓重的哭腔了,“尹姐姐,能做的我都已经做了,现在只要……只要你不放开我的手,我会……我会让你做吐蕃的皇后,我会一辈子好好儿疼你爱你,我这一辈子都是……都是你的……求求你……不要放开我……求求你……”

眼泪噼里啪啦地落下,尹淑仪的面前一片模糊,泪眼模糊里,十一年的过往匆匆滑过,多少苦难,多少心酸,多少屈辱,多少煎熬。

很多时候,她都佩服自己,这些年来,是怎么熬过来的,竟然还熬过了十一年。

这十一年来,她活得似行尸走肉,只有这孩子一直默默地温暖着他,让她还能在漫无边际的黑夜里,看到一丝微光。

今时今日,那道微光变成了熊熊烈日,照亮了她的生活,也温暖了她那颗麻木冰凉的心。

……

只是,为什么这光亮来的这么迟呢?

只是,人生若只如初见。

……

那天,尹淑仪一直在哭,从清晨到黑夜,她一直在哭,哭到后来,她的喉咙都发不出声音了,她的眼睛都红肿得不成样子。

三皇子一直陪在她身边,从始至终,他都没有说话,他就一直紧紧地抱着尹淑仪,默默地听着她哭,听着她把这十一年的悲苦压抑都宣泄出来。

直到黑夜深沉里,尹淑仪昏昏睡去,他才轻轻道:“尹姐姐,我终于等到了。”

他轻轻抹去尹淑仪眼角的泪水,可是他自己的眼泪却噼里啪啦地落下,根本控制不住,他把脸埋进了尹淑仪的脖颈,泪流满面。

……

翌日。

三皇子下令以皇后的仪仗迎尹淑仪入皇宫,不仅于此,入宫门的时候,三皇子还亲自为尹淑仪牵马。

阖宫上下一片哗然,委实想不到三皇子竟对一个年长自己十岁的女人这般上心,更何况这女人还有那般不堪过往。

只是也没有人敢出声,虽然还未行册封礼,但是这女人明显显就是吐蕃新后,三皇子如此待她自是不惧他们上书进言,况且城外还有大荔西北军驻扎,谁又有胆子敢置喙?

嘉盛二十八年九月十一

吐蕃

西北军大营。

书房。

“赵大哥,今儿三皇子已经接了和亲公主入宫了,”穆南山挑着帘子进来,瞧着赵靖廷和谢伦正头对着头商讨着什么,气氛有点儿激烈,谢伦都脸红脖子粗了,活像一只被激怒的小公鸡似的,穆南山含笑进来道,“赵大哥,谢大哥,你这是怎么?这是在商讨什么呢?”

“别提了,一肚子气,简直是话不投机半句多,”谢伦怒气哼哼地坐回了软榻,一边咕噜噜地喝了一大杯子的茶水,一边对穆南山道,“南山,你坐下来,正好听听你的意见。”

穆南山坐了过去,一边动手给谢伦续了一杯茶,一边好奇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啊?”

“南山,你说说,该怎么处置吐蕃大军,”赵靖廷也抿了口茶,看向穆南山,“你说说你的看法。”

穆南山一怔:“是南疆幸存下来的吐蕃大军?”

“嗯,”赵靖廷点点头,一边道,“镇南大将军来信,言明能从暹罗人手中救出两万吐蕃大军,按照我们的意思发落,谢伦的意思是不让吐蕃大军返回吐蕃,我觉得这样不妥,现在想听听你的意思。”

“怎么不妥?难不成你还想放虎归山不成?”谢伦气呼呼地道,一边剜了赵靖廷一眼,“吐蕃人好不容易归拢了咱们大荔,这时候正是最乖顺的时候,为什么这般乖顺?无非是他们国中无军罢了,难不成咱们还要把大军送还给他们呢?”

“谢伦,我知道你的意思,从前咱们大荔吃了暹罗和吐蕃不少苦,这时候,自然想最大限度地掌控吐蕃,但是吐蕃不是大荔属国,咱们如何对待吐蕃,更要慎之又慎,”赵靖廷沉声道,抿了口茶,一边又道,“更何况将军从来都没有要吞并吐蕃的意思,有吐蕃在大荔和暹罗之间做缓冲和屏障,对大荔好处多着呢。”

“赵大哥说的有道理,”穆南山这是听明白了,只是瞧着谢伦正狠狠瞪着自己,忙得又赔笑道,“自然谢大哥说的也有道理。”

“就知道你小子是个墙头草,”谢伦剜了穆南山一眼,顿了顿,一边又看向赵靖廷,“三皇子是个什么意思?”

“我还没有喝三皇子谈此事,不过三皇子为了显示对大荔的诚意和友好,曾暗示过那剩余的吐蕃大军愿意听从大荔的处置,日后也愿意大荔在青海建立将军府,待吐蕃皇室有需求的时候,青海将军可下令大军入吐蕃,”赵靖廷道,一边拢着茶盖,一边看向谢伦,“你瞧瞧人家都那么有诚意,你若是连区区两万大军都还算计,岂不显得咱们大荔太过小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