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王妃太小,王爷太老
6920100000349

第349章 一顿家宴

“用午膳吧,都备好了,”鹿知山对穆南山道,一边又对穆南枝道,“囡囡,净手吃饭了。”

“哎!”穆南枝脆生生地应着,一边下了软榻,投了帕子擦手,一边又递了帕子给鹿知山和穆南山擦了手,当下三人入席用膳,这一顿是家宴,所以就他们三人,没有别人。

“表哥,我和山儿说好了,这次让留他在京师多住些时日。”席间,穆南枝对鹿知山道。

“我也是这个意思,山儿难得来京,自然是不能轻易放他走的,”鹿知山忙不迭点头,一边给穆南山夹了一筷子的红烧鹌鹑肉,一边含笑对穆南山道,“我听闻吐蕃地势高,煮饭都是夹生的,难为你这半年吃苦受罪了。”

穆南山忙道:“也不算受罪,吐蕃煮饭的确夹生,但是烤肉却是一绝,这半年,入我肚子的怕也有七八头牦牛、十多只黄羊了,呵呵。”

“那你怎么还这么瘦?”穆南枝白了他一眼,一边又动手给他盛了一碗淮山鸭羹,一边道,“这次我非得把你给喂胖了不可。”

穆南山抿唇笑着,不住点头:“行行行,我都听长姐,长姐让我吃什么,我就吃什么。”

穆南枝忍不住也笑了,伸手揉了揉穆南山的头,一边道:“你怎么还跟小时候一样啊?我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眼看着都二十六了,倒还像是个听话娃娃。”

“在长姐面前,我这辈子都会是听话娃娃。”穆南山轻声道,一边闷着头去喝那碗淮山鸭羹。

穆南枝没有再说什么,只是又揉了揉穆南山的头,一边又给他夹了一个豆腐丸子,冷不丁对上了鹿知山哀怨的眼神,她又忙得给鹿知山夹了一筷子的米粉肉,鹿知山这才眉开眼笑了起来。

用完了午膳,穆南山跟着鹿知山去了书房议事,宋桐也跟着一块过去,穆南枝没跟着,她今儿心情实在太好,对他们男人们的这起子政事全然不敢兴趣,当下去了厨房跟师傅商量晚膳的事儿,她说要把穆南山喂胖可不是随口说说的,一边又让人去枕水别院请了南疆的大师傅来,穆南山怕是还没有吃过南疆菜,她想让穆南山尝一尝。

书房。

“属下与小王子一别七年,小王子清瘦不少,”宋桐打量着穆南山,眼眶微微泛着红,他是看着穆南山一点点长大,自然和穆南山的感情非同寻常,宋桐平复了情绪,一边又轻轻叹息道,“不过属下瞧着,小王子倒是比从前结实了不少,属下着实欣慰。”

“七年与先生没有联系了,还请先生见谅。”穆南山起身对着宋桐深深一揖。

穆南山年幼之时,曾和宋桐学习大荔文化,故此称宋桐为先生。

“快起来吧,我知道你的苦楚,”宋桐忙得扶了穆南山起来,两人坐下,宋桐有些踌躇地看向穆南山,“不知小王子这次可愿随属下一道返北狄?”

穆南山一怔:“是娘娘的意思?还是谁的意思?”

宋桐也是一怔,当下轻轻摇摇头:“娘娘并不知道小王子会现身京师,所以未曾批示。”

“我就知道,”穆南山讥诮地勾了勾唇,一边又冷声道,“怕是她即便知道我人在京师,也定然不愿让我回北狄。”

宋桐的脸色不大好看,鹿明岚有孕的消息,他自然也是知道的,当下他抿了抿唇,才迟疑道:“小王子,您都已经知道了?”

知道什么,宋桐没有说,但是两人心里都再清楚不过了。

穆南山点点头,没有再说话,宋桐也不知道接下来要说什么,当下也是无语。

这时候,鹿知山亲手烹了壶蒙顶石花过来,倒了一杯给穆南山递过去,穆南山忙得道谢,他点点头,一边也给自己和宋桐分别倒了一杯。

“山儿日后就留在大荔了,你回去跟端慧皇姑娘禀报,往后表妹和表弟都由我照顾,就不必让她担心了,”鹿知山缓声对宋桐道,顿了顿,一边又道,“再替我带句话给皇姑,她操劳半生,如今也时候安享晚年了,前尘往事都请她放下吧,儿孙之事,也请她不必强求。”

话音一落,宋桐和穆南山都是一怔。

宋桐觉得鹿知山这话说的实在怪异,前半句他能听得懂,只是后半句,什么叫儿孙之事,请她不必强求?

宋桐听不明白,却也不敢追问,当下躬身对鹿知山道:“是,属下遵命。”

至于穆南山,他的确已经答应了穆南枝会在京师住一阵子的,但是鹿知山这一开口就直接定下了他这一生都留在了大荔,他其实有些吃惊,但是心里却又忍不住觉得温暖。

其实刚才在后院,穆南枝就劝着让他留在大荔,别再回北狄了,他踟蹰着没答应,他的确是不愿再回北狄的,自幼,他对穆南枝的感情其实就更甚于鹿明岚,后来又出了这么多的事儿,他自然就更是对鹿明岚凉了心,再回北狄做什么?自取其辱吗?他人还在吐蕃的时候,其实就打定了主意想留在大荔,留在穆南枝身边。

只是留在大荔,这样的话出自穆南枝的口,他实在不好满口应承,到底他的身份特殊,到底鹿知山才是大荔的万岁,所以他其实心里一直挺忐忑。

这时候,鹿知山冷不丁地这么一说,他嘴上不说,心里其实很是受用。

……

嘉盛二十八年十一月十七

鹿知山、穆南枝等一众人返宫。

……

乾清宫。

明儿就是登基大典,自然阖宫上下都是一片忙碌,鹿知山才回了宫,礼部尚书段飞鸿就忙得过来禀报明日登基大典的流程,两人就去了御书房了,剩下穆南枝在乾清宫里闲得难受,实在没有什么事儿可做的,好在静安郡主进宫来瞧她来了。

“静安,我都好久没瞧见你了,”穆南枝喜滋滋地迎了静安郡主进了暖阁,两人对坐在软榻上说话,小声跟她抱怨道,“如今搬进宫里住了,可真是不如从前,咱们街里街坊的,想什么时候见面就什么见面,可真真是麻烦死了。”

“你什么时候想见我了,打发下人过去传话就是了,我进宫一趟也不麻烦,”静安郡主含笑道,一边拍着穆南枝的手道,“且寿康宫还有我的宫殿,我入宫小住也是方便。”

“对啊,”穆南枝登时眉开眼笑起来,一边握住了静安郡主的手,喜笑颜开道,“你入宫住也好,省得杜衡成日宫里宫外地跑,表哥还说了好几次,不习惯跟杜衡分开住呢,我听了可都吃味儿。”

静安郡主不由得笑弯了眼,对穆南枝道:“别说你了,我也吃着味儿呢,杜衡可是成日睁眼闭眼都是皇上皇上的,说起来,他陪在万岁爷身边的功夫可比陪着我的功夫还长呢。”

“呵呵,你看咱们两个深闺怨妇,”穆南枝笑得更厉害了,一边抿了口茶,一边跟静安郡主道,“吃味儿归吃味儿,不过我还真是喜欢杜衡,表哥的心腹不算少,可这些年来,陪在表哥身边,一直都是杜衡,有他在,我心里就特别踏实。”

“我听杜衡说过不少从前的事儿,谢伦、郑作阳、宋桐,还有周炽,他平日的话不多,但是一说起这帮子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兄弟话就特别多多,”静安郡主含笑道,一边拍了拍穆南枝的手,“不过我就只见过郑作阳,明儿登基大典应该还能见到宋大人,其他的人都没见过,安乐,你都见过吗?”

“我比你也强不了多少,我就比你多见一个谢伦,还是老早的时候,其实几乎也没说过什么话,后来他就去库伦给赵将军做副将去了,说起来,我现在都不大记得谢伦是个什么模样了,”穆南枝道,一边转着眼珠道,“不过说到那周炽,我虽未曾晤面,但却见多了他的笔迹,尤其这一年,南疆开战,他三五日就要朝京师写一封信,他的字儿可是真好看啊,啧啧啧,我看可比那起子字帖还要好。”

“对了,南疆一战怕是快要结束了吧?”提到南疆,静安郡主自然想到了这个,忙得问穆南枝,“惠郡王可有捷报传来吗?”

“倒是没有,不过表哥说着十有八九也就是这两日了,”穆南枝含笑道,一边抿了口茶,一边笑道,“说不定这捷报还是惠郡王亲自送到京师来的呢。”

静安郡主闻言自是大喜:“那敢情好啊!登基大典恰逢捷报传来,这可真真是普天同庆!”

两人正说着话,吉祥进来禀报说是怀亲王府有事要禀报皇后娘娘。

穆南枝一怔,蹙着眉问道:“可是怀亲王妃魏氏的病情有起伏了吗?”

吉祥摇摇头道:“那人没说,只说自己是怀亲王的侍婢。”

穆南枝抿了抿唇,顿了顿,才道:“那就请她进来吧。”

“是。”吉祥忙得躬身退下了。

静安郡主瞧着她面色凝重,当下也放下了茶杯,对穆南枝道:“你也别太担心了,我听闻魏氏是脑疾,人虽糊涂了,但是身子却一向安好,应该没有什么大事儿。”

穆南枝点点头,面色仍旧不大好,一边对静安郡主道:“我倒不担心魏氏,魏氏如今的情况,连人都分不清,即便病情有反复,也不会就直接禀报到我这里的,只怕是不是魏氏的事儿。”

“不是魏氏的事儿?难道是……怀亲王遣人来的?”静安郡主当下一怔,随即蹙了蹙眉,“这也太荒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