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王妃太小,王爷太老
6920100000048

第48章 置业

“长姊,我一直觉得对不起你,你年幼就被送往大荔为质,有你在大荔,方才保住母后和我这许多年的平安,长姊,你是我娘亲的保命符啊,每每念及你一人在大荔苦苦支撑,我就心如刀绞,不过如今看来,当初送你去大荔是对的,至少你不用亲眼目睹这一切发生。”

“长姊,就当这趟没回来过北狄。”

“就当娘亲还如从前一样温婉端庄,也当我还只有五岁。”

……

穆南枝心头一抽一抽的疼,再开口的时候声音已经带着暗哑:“山儿,你能做北狄的大汗最好,若是不能,也别为难自己,我知道你素来是个孝顺懂事儿的,却也不必事事都被娘亲牵着,你才只有十七岁而已,不要总想着如此一生也就罢了,不要将娘亲这一生的悲苦不甘都加诸在自己身上。”

穆南山叹息着摇摇头没再开口。

嘉盛二十年九月中旬

宁郡王府。

鹿知山这一病足足拖了大半年,如今总算好了些,只是人还虚着,宋福如今一日里总得有四五个时辰都耗在厨房里,亲手张罗着鹿知山的一日三餐,只是鹿知山的胃口一直不大好,他都愁出了几根白发来。

杜衡离京一个半月,今日才从回得京,甫一进了府来,就瞧着宋福从厨房里端着满满一托盘的可口菜色出来,杜衡笑道:“宋伯,我给将军送去吧,正好有事要回禀将军。”

宋福不赞同道:“有什么了不得重要的事儿?就不能等郡王用了午膳再说?本来郡王胃口就不大好,你还要搅扰他用膳。”

“你信不信?由我送进去,将军今天能多吃半碗饭。”杜衡也不听宋福啰嗦,接过他手里的托盘,径直朝书房走去。

“将军。”杜衡挑着帘子进去。

“是杜衡回来了,”鹿知山看见来人,笑着放下了手里的书,“一路奔波,可累坏了吧?”

“将军客气了,”杜衡将饭菜一一摆在了小几上,一边含笑对鹿知山道,“属下陪将军用午膳吧,咱们郡王府的厨艺是越发好了,属下看着都饿了。”

鹿知山点点头,含笑道:“正好我一个人也没什么胃口。”

杜衡一边给鹿知山添了饭递过去,一边对鹿知山道:“将军,今年的茶市不错,江南风调雨顺,咱们下头的五个茶庄的收益都很很不错,再加上嘉湖的三个丝厂、两个绣院,共计收入十四万两,再过两个月下头的庄子也该丰收了,到时候估摸着也有十一二万两的收益,再加上钱庄和当铺,也能收益三四万两。”

“比预想的倒还多出十万两,”鹿知山面露惊讶,亲自动手给杜衡倒了一杯茶,送到面前,含笑道,“可见是你经营有方。”

“将军谬赞了,为将军打理产业,这原本就是属下的本分,”杜衡忙得躬身接过了茶杯,一边又道,“刨去给赵将军的二十万两,手头上还能剩下十来万两,属下想着明年开春可以去西北置地种植棉花,左右有赵将军和谢伦在库伦罩着,咱们也不必束手束脚。”

鹿知山点点头:“不错,你和我想到一起了,不仅要囤积棉花,最重要的也要开始着手准备了。”

杜衡思忖一番道:“西北有赵将军在,自然是不二选址之处,只是西北的铁矿产量不及东北,且西北远离内陆,只怕以后一旦要用,怕会来不及,运输也忒麻烦了,所以属下想着,如今高丽和大荔和亲修好,咱们是不是可以在东北选址?”

鹿知山沉思半晌摇了摇头:“康亲王此人,我吃不准,如今高丽公主下嫁康亲王府的小世子,高丽皇室自然与康亲王府同气连枝,一旦事发,高丽是否会出兵东北助力大荔皇室?若是我们被高丽大军和大荔军队合力围剿,我们当如何应对?若是康亲王趁机勾结高丽坐收渔翁之利,那又当如何?”

康亲王鹿明岩乃是先帝与太后幼子,素来心思只在风花雪月,不在朝堂,所以先帝末年,诸子夺嫡,唯他全身而退,也是当今万岁爷唯一在世的弟弟,万岁爷给足了他的尊贵荣华,所以这些年来康亲王也一直很是安分得很。

杜衡沉吟道:“将军以为康亲王并不似表面是那么老实本分?”

鹿知山摇摇头:“我这位皇叔,只长大我八岁,他同父皇都是太后所出,自然比其他兄弟交好,从前他时常来王府找父皇,在我幼年之时,莫约四五岁的光景吧,那时候我什么事儿都不懂,但是你知道吗?每每对着他那张温和无害的脸,我就总觉得害怕,每每瞧着他总想躲开,后来他似乎是察觉出来我的畏惧,后来他就不常过来了,我却从此更加忌惮他了。”

“一个连四五岁幼儿都提防的人,心机之深,世间少见,”杜衡点头道,顿了顿,又道,“既是如此,那就不可在东北选址了。”

鹿知山点点头:“让谢伦在西北寻摸合适的地方吧,事关重大,等下头的庄子秋粮收下了,到时候你再亲自去库伦跑一趟,让赵靖廷赶在年前把抚恤银钱分发到阵亡将士的遗属手中。”

“是,属下遵命。”杜衡不知道想起来了什么忽然就笑了。

鹿知山不解:“好端端地你笑什么?”

杜衡有点儿得意道:“我和宋福说,有我陪您用午膳,您必定能多吃半碗,刚才他还一脸不信,看来我这张脸也算得上是秀色可餐。”

鹿知山嘴角一阵抽搐:“……”

杜衡咳嗽了一声,有些尴尬:“不好笑吗?”

鹿知山嘴角抽搐得更厉害了:“……你脸儿扭过去,我吃多了有点想吐。”

杜衡:“……”

嘉盛二十年九月二十

康亲王鹿明岩和安乐郡主返回京师。

安乐郡主因患春痘,不宜出门,等春痘痊愈能出门的时候,已经是冬日了。

嘉盛二十年十一月中旬

宁郡王府

鹿知山似是知道了穆南枝要来似的,一早让宋福准备了许多穆南枝爱吃的糕点饭菜,宋福才把饭菜摆上桌,果然就见着穆南枝罩着大大的白狐大氅进来了。

宋福忙笑着迎上去:“郡主这么久都不登门了。”

穆南枝剜了他一眼:“你们家主子不是也不登我的门吗?”

宋福被她瞪得没脾气,忙着引着她入了后院偏殿,鹿知山听见外头动静,从里头出来,站在门里,看着少女一步步走向自己。

“冻坏了吧?”鹿知山含笑问,一边伸手帮穆南枝脱下了厚重的大氅,交到了宋福手里,宋福躬身退下了。

“十冬腊月的,哪有不冷的?”穆南枝原本憋着一肚子的火,但这时候瞧鹿知山的腿脚竟比以前灵活了不少,心下高兴,也不恼了,忙得跟着鹿知山进了偏殿,“不过再冷也不怕,表哥送的狐皮都是最好的,做得大氅也最暖和了。”

两人坐在软塌上,穆南枝脱了鞋盘腿坐着,她不大喜欢在膳房里硬邦邦的圈椅,就喜欢这么懒洋洋地靠着软塌上坐着,鹿知山似乎也发现了,所以每每她过来,也都在偏殿或是暖阁里用膳。

鹿知山打量着穆南枝白皙粉嫩的脸,笑着道:“这冷不丁地不戴人皮面具了,我瞧着竟不大习惯。”

穆南枝捧着自己的脸,朝前趴了趴,对上鹿知山的眼:“那表哥就多看看,看着看着就习惯了。”

鹿知山伸手刮了刮穆南枝圆翘翘的鼻头:“鬼机灵。”

“我让吉祥送来的药膏表哥可有用吗?”穆南枝夹了块粉蒸肉问他,“我瞧着你的腿比去年好了不少。”

鹿知山道:“一直都在用,让囡囡费心了。”

“还是大荔的粉蒸肉好吃,北狄做的粉蒸肉我一口都吃不下,味道怪怪的,”穆南枝放下筷子感慨道,“我总是抱怨大荔的牛乳茶不地道,但是这一次回了北狄,喝那边的牛乳茶,我又觉得太腥膻了,总觉得和小时候喝得味道不一样了,这种感觉很微妙,也很怪异,总是在心里挥之不去。”

鹿知山也放下了筷子,靠着软枕,缓声道:“去南境前,我最怕虚度光阴,恨不得把一个时辰掰成三个时辰用,从早到晚,读书、练字、习武,不让一日闲过,但是从南境回来之后,我发现其实闲下来也挺好,从前看不透的想不通的,闲下来静下心也都看透了想通了。”

穆南枝撑着脸看鹿知山:“那表哥都看透了什么?又想通了什么?”

鹿知山抿唇一笑:“囡囡有心事。”

穆南枝一怔:“那表哥能猜出来是什么心事吗?”

鹿知山缓声道:“囡囡去北狄这一趟,看到了不该看的,也听到了不该听的。”

穆南枝的脸蓦地一僵:“表哥,你都知道了。”

“皇姑修书一封给我,让我好生劝劝你。”鹿知山道。

穆南枝戳着碗里的粉蒸肉,闷闷道:“那表哥打算怎么劝我?你也觉得我放肆狂狈不明事理吗?”

“囡囡不爱吃北狄的粉蒸肉,以后不吃就是了,喝不惯北狄的牛乳茶,也不用勉强自己,能随性而为才是大福气,”鹿知山从穆南枝手中取下了筷子,拿了帕子给她擦手,一边温声道,“囡囡既是不想看的,不想听的,那囡囡就捂上眼睛,堵住耳朵,不听不看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