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星夜心理书系(全四册)
6923300000007

第7章 行为的驱动力——需要与动机

马斯洛说:“在一切需要之中,生理需要是最优先的。这意味着,在某种极端的情况下,即一个人生活中的一切东西都没有的情况下,很可能主要的动机就是生理的需要。”

第一节 生理、安全与社交需要——初级需要

当一个人的血液中缺乏水分,大脑就会发出口渴的信号,产生想要喝水的冲动;当一个人的血糖成分下降,就会有饥饿的感觉,产生想要进食的需要;当一个人失去了身边的亲人,就会产生爱和被爱的需要;当社会秩序变坏,流氓横行,司法不公,市民就会产生安全的需要……对于一个几天未曾进食、极端饥饿的人来说,除了食物,他不会对其他事物产生兴趣;当一个人拥有了充足的面包,他就会对一双新鞋感兴趣,会想要拥有一辆看起来很拉风的跑车,或是想要详细了解一下欧洲中世纪的历史;当一个人衣食无忧,生活幸福,拥有了财富和社会地位时,他就会想要继续提升自己,向更高的层次发展。这一系列的需要,正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讲述的内容。

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学派的心理学家。他将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不同的层次,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前三者是初级需要,具备一定的外部条件就可以获得满足;后两者则是高级需要,依靠内部因素才能获得满足。其中,处于需要最底层的生理满足,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一种需要,也是人类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前提。生理需要包括饮食、运动、休息、睡眠、排泄、躲避伤害、寻找配偶、养育后代等。

马斯洛说:“在一切需要之中,生理需要是最优先的。这意味着,在某种极端的情况下,即一个人生活中的一切东西都没有的情况下,很可能主要的动机就是生理的需要。”生理满足是人的所有需要中最重要,也是最有力量的。当一个人落水之后,在为得到空气而拼命挣扎时,就会体会到自尊和爱情是多么无足轻重了;当一个人跌落山谷,可能被饿死,被渴死时,就会知道,万千的财富和名声地位都不如一块面包来得实惠。

《史记·管晏列传》中曾记载:“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就是说人必须在吃饱穿暖,仓谷富足之后,才会产生另一个层次的需要,比如对审美、礼节和荣辱大义的追求。一位阿拉伯诗人也曾说过:坐在凉快的树荫下,端着茶杯悠闲地品茶的人,是永远体会不到水的重要性的。只有那些在沙漠中行走多时,饱受酷热折磨,口渴难耐的人,才知道滴滴甘泉的来之不易。历史上的众多战役中,多少身经百战的将领都是因为军队的粮草被烧、饮水被断,无法满足士兵最基本的生理需要,而无奈地兵败收场的。

明朝时期,活跃在北方边境的蒙古各部,一直以掠夺和贸易两种手段满足游牧民族日用品缺乏、手工业品供应不足的缺憾。在明英宗朱祁镇继位之后,蒙古首领利用英宗在麓川大肆用兵的机会,相继收复了归附明朝的各个部落,抢夺财宝,掠取食物。震怒之下的朱祁镇,想要效仿明成祖朱棣亲征蒙古的壮举,再次创造一个历史的神话,却没想到,他率领的众将士在缺少水源,饥渴难耐的情况下,被蒙古首领大败。他自己也从贵不可言的皇帝,转瞬间变成了蒙古部落的阶下囚。

当时,朱祁镇在北京挑选了精兵五十万,向西出师迎敌。本想以精锐部队克敌制胜的朱祁镇,不仅没有占到作战的先机,还被区区三万人的蒙古骑兵一路追杀。狂奔数百里的大部队,最后被围困在一个地势险峻的高地。此处确实非常安全,易守难攻,即使蒙古军包围高地,也不敢轻易进军,因此明军得以与蒙古的轻骑部队相持两天之久。可是,军队驻扎的地方地势太高,掘地三尺都找不到水源,眼看着士兵们开始忍受饥渴,战斗力大大下降,朱祁镇也是心急如焚。

这时,一直苦于无法进攻的蒙古首领也非常头疼。虽然明军战斗力逐渐变弱,若是他们一直守在高处,也拿他们没办法。于是,蒙古军佯装撤退,并声称要与明军和谈。明军见敌方确实在撤退,并且在重重包围中,给他们留了一条出路。饥渴难耐的明军,未曾识破蒙古军队的阴谋诡计,从敌军佯装留下的通路冲出包围,径直奔向十五里外的小河取水,结果被返身进攻的蒙古军杀了一个回马枪。五十万精兵几乎全部被杀,随行的王公大臣死了很多,可怜的英宗朱祁镇也被掳走,开始了他阶下囚的生活。

作家王小波曾笑称:“世界上只有两种问题,一种是没饭吃饿出来的问题,一种是吃饱了撑出来的问题。”虽然他本意调侃,却也充分反映了人类需要的本质:最低层次的生理需要要优于高层次的安全、尊重等需要。当生理需要得到充分满足之后,人们才会开始为了较高层次的需要努力。处在生理需要之上的,就是安全的需要。

在远古时期,在那个必须凭借力量和速度维持生存的时代,人类个体的生存能力特别弱小,与老虎和狮子相比,人类的身体并不是最强壮的,奔跑起来也不是最快的,于是,人类选择了群居生活。群体里的每个人互相依附,互相帮助,互利互惠,维持各自的生存,而脱离群体的任何人,都没有生存下去的可能。

多少个世纪过去了,人类建立了文明社会,那种个体对群体的强烈依赖感也愈加强烈。每个人都需要在群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庇护,找到安全感,这种需要深深地留在了现代人的意识深处。

这种来自人类远古时期的生存需求——对生的渴望和对死的恐惧,即成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安全需要。安全需要包括人类对自身的人身安全、生活稳定、远离痛苦、威胁或疾病等方面的需要,细致分析,它包括人要吃饱穿暖、身体健康、职业安全、人身安全、躲避危险,要确保未来有保障等。安全需要是人类最正当的需要,也是生理需要得到满足后,急需保障的第二需要。

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正在全方面地满足人们的物质要求和文化要求,却有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感受到安全感的日渐缺失。因此,科技的发达不能消除对危险的恐惧,物质的富有不代表心灵的富有。人们的安全感来自良好的社会治安,更来自全体社会成员的责任心;来自天灾人祸前的紧急救援,更来自对生命的诚挚尊重。如果工人在建设桥梁时,不曾想到要问心无愧地建一座坚固的桥;如果医生在治病救人时,不曾想到要光明磊落地行医,那么,无论多么高科技的设备,多么先进的生产技术,依然无法满足人们的安全需要。

可以说,在安全面前,没有富人和穷人,也没有高贵和卑贱。频繁发生的大地震和海啸,不是专门针对富人,也不是只为了摧毁穷人的家园,核泄漏甚至对大洋彼岸的人类有着同样的杀伤力。可是,如果穿衣吃饭都要小心翼翼,如果大多数人都居无定所或背井离乡,如果行走的街道或者交通工具都让人恐惧和不安,那么,安全需要又该从何谈起?

从前,有一个这样的国家,住在里面的人全都是小偷。到了傍晚,所有人都拿着钥匙,提着灯笼出门,他们准备到邻居家里偷东西。整个国家的人全部出动,你偷我家,我偷你家,到了天亮时分,所有人都提着偷到的东西,回到自己家里。当然,每一个回到家的人,都会发现自己的家也被偷过了。

虽然每天都要出去偷盗,每天自己的家里也会被偷,但是这样的生活过得也很幸福。每个人都可以从别人家里拿东西,别人又从第三个人的家里拿东西,相当于大家互相交换食物、家庭用品、学习用具,所以这个国家里没有穷人,也没有富人,日子过得其乐融融。

不久之后,这个国家住进来一个诚实人。他不会去别人家偷东西,也不允许小偷光顾他的家。因此,到了晚上,当所有人都按照习惯,拿着钥匙,提着灯笼,到别人家偷东西时,诚实人却安然地坐在家里,抽着烟,看着小说。时间久了,诚实人家里没有丢任何东西,可是每天晚上想要偷他家东西的人就遭殃了。每天晚上,都会有一户人来到诚实人家门外,看着灯火通明的住宅而止步不前,到了天亮空手而回,却发现自己的家已经被偷窃一空。

当地人的生活被这个意外闯入的诚实人打乱了。于是,他们决定找他谈一谈。即使他不想过这样的日子,可是也不能妨碍别人。如果他整晚都待在家里,每天都会有一户人家因为他受苦的。诚实人虽然无法认可当地人的逻辑,不过,他答应晚上像所有人一样,拿着钥匙,提着灯笼出门。诚实人永远是诚实的,他可以允许小偷光顾他家,他自己是永远不会去偷东西的。他用一晚上的时间,走到远方的桥上,看河水静静地从桥下流过。当然,当他再次回到家里,总会发现家里失窃了。

不到一个星期,诚实人就已经家徒四壁,没有任何东西吃了。在当地人继续偷窃的生活时,有一天,诚实人死在了他空空如也的房子里,他是被饿死的。

这是一个充满寓意的故事,我们可以在诚实人死亡的结局中,看到小偷国里每个人身上重新找回的安全感。在一个畸形的社会里,偷盗可以成为安身立命之道,诚实却要面临灭亡的结局。

《荀子·国富篇》记载:“人之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穷矣。故无分者,人之大害也;有分者,天下之本也。”人是群居的动物,任何人都不会,也不可能脱离群体而独居。因为人一旦脱离群体,或遭到群体的抛弃,就会失去安全感。面对过于强大的不安全感,人的身体机能会发生紊乱,严重时还会影响精神健康。可是,在一个提供畸形安全感的群体中长久居留,依附群体的价值观生存,同样可能沦为没有独立思想的偷盗者,就像故事中的人们一样——每个人都心安理得地活着,却不知道,他们正在建立一个颠倒的世界。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初级需要的最后一个层次,即爱与归属的需要,又称为社交需要。

回想起自己29年来的生活,韩冰依旧是一脸无奈。童年时期孤独无依成长的韩冰,心中一直想要一处温暖的港湾,能够让她感到安全,让她舒心停靠,让她依偎终老。无奈世事难料,虽然她步步为营,珍惜着每一处可能的心灵屋宇,最后还是落得孤独一人,继续在人海中漂泊。

韩冰出生在外婆家,也在外婆家开始了她寂寞孤独的童年。未婚生子的妈妈将她寄养在那个偏僻的山村中,独自一人远走他乡,逃脱了爱情失落的伤心地,也逃脱了对韩冰的责任。

从小学开始,韩冰一个人上学,一个人放学,假期里帮助外婆经营店铺,积攒学费。多年来,没有父母的疼爱,没有兄弟姐妹依靠的韩冰,渐渐养成了坚强、倔强的性格。可是,没有人知道,外表看起来乐观、开朗的她,内心却始终有一个冰冷的空洞,等待着爱人温暖的填充。

直到她遇到黄建,她的初恋情人,她才第一次感受到被人关心、被人呵护的幸福。黄建给了她从未有过的快乐,也给了她一个可以停靠的心灵港湾。韩冰为他洗衣煮饭,为他打理生活,她甚至一度以为黄建会是她生命的全部,她会用一生的时间来守护这份感情和这个给了她全新生命的男人。

可是,黄建并没有如她想象的那样渴望永远。当韩冰想要与他结婚,建立属于他们的家庭时,年轻无措的黄建出于对未来的恐惧,又无法坦白地拒绝韩冰的深情,于是选择了不告而别。伤透了心的韩冰,一气之下选择了始终陪伴在她身边的何远,一个年纪大她10岁之多的服装商人。韩冰在他的安抚下,度过了黄建离开后异常艰难的三个月,本以为可以在何远的身边重新找到醇厚的情感慰藉,然而,婚后的生活却带给她更大的伤痛。

何远一直迷恋韩冰的年轻貌美,却始终介意韩冰心中一直存在的初恋阴影。婚前他沉默不语,不置一句评论,两人结婚后,内心的失衡却渐渐显露出来。他要么用尖酸刻薄的话语发泄自己的嫉妒,要么就整夜不归,以此向妻子的精神不忠表示反抗。就这样,虽然韩冰的物质生活不再贫瘠,她的心里却始终冰凉,找不到婚姻的快乐,也找不到人生的幸福。

后来,韩冰将全部的精力放在了工作上。随着自己的生意财源广进,原本的自卑和无助得到了弥补。她想,比起感情的心灵慰藉,物质上的富足看起来似乎更实惠一些。然而,只有她自己知道,一切不过是她自欺欺人的借口。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底的无限空洞只有她自己能够触摸到;内心的无限酸楚,她只能对着空气叙说。

两年后,韩冰结束了与何远的婚姻。她毫无留恋,也不曾哭泣。她知道,她就像一叶没有根系的浮萍,生来漂泊,注定终身无依。

每个人都需要和他人建立情感联系,爱他人和接受他人的爱。这是一种情感的互换,也是人的本能需要,就像每个人都需要父母的关爱,需要朋友的陪伴,需要情人炙热的爱情一样。每个人都需要与人交往,需要被同伴接纳,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同,这种需要高于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属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第三层——归属和爱的需要。

这种需要如果无法满足,个人就会感到孤独、无助,精神生活异常痛苦。就像故事中的韩冰一样,她在一个缺乏父母关爱,情感极度贫瘠的环境中成长,虽然这种窘迫的环境,养成了她坚强、倔强的性格,却无法满足她爱与归属的需要。于是,长大后的她,急切地渴望寻找一个温暖的臂膀,无论是爱情,还是婚姻。这些来自他人的情感,既能满足她交往和陪伴的需要,同时也弥补了她童年时期亲人关爱的缺乏。

《碧海蓝天》中的杰克也是如此。与韩冰不同的是,他选择大海和海豚作为自己最后的爱和归属。在他拥抱海洋的那一刻,他理解了自己的母亲为什么会离开挚爱的父亲,也理解为什么父亲在身体状况不好的情况下,依然坚持下海潜水。他们所做的一切,都不是为了生存,也不是为了物质或者名声,而是在寻找一个心灵的归属。在杰克看来,心灵归属比爱更重要,于是他拥抱海洋,选择永远和海豚生活在一起。

其实,社会上彼此陌生而又密切交往的大多数人,帮助他人、关爱他人、与陌生人建立友谊的大多数人,同样是为了获得他人的认同和接纳,为了寻找心灵的归属。那些让孤独占据生活空间,不与人接触,不和人谈话交流的人,并不是有能力脱离这种情感关联,而是在自我屏蔽中,渐渐削减自己的社会身份。

第二节 尊重与自我实现——高级需要

马斯洛说:“尊重需要的满足,能够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充满热情,体会到生活在世界上的用处和价值。”尊重的需要,是达到自我实现之前的最后一个需要,它包括希望获得实力、成就、独立和希望得到他人的赏识和高度评价。

尊重的需要常常被分为两部分——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指的是一个人希望在各种情景中,能够表现出有实力,充满自信,能够独立自主,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自尊。外部尊重指的是一个人希望有社会地位,有威信,受到来自他人的尊重和信赖。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人格和能力,都希望得到社会的尊重和承认。不过,得到他人尊重的前提,并不是一定要比他人位高权重,比他人更富有,更有实力,而是学会先尊重他人。历史上,关于人际尊重的故事数不胜数,程门立雪、孔子尊师的故事也一直被传为美谈。不过,因为不懂得尊重他人、侮辱他人而失掉颜面,遭受严惩,甚至不得不付出生命代价的例子也有很多。

清朝同治年间,张之洞时任两江总督。一次,他在松江府微服私访时,遇到了一个老同学。这位老同学并未当官,而是在一个乡绅家里当教书先生。他深知张之洞官运不错,今日一见,看他穿着一身老百姓的粗布衣裳,没有随从,也没有排场,不禁有些诧异,他忙关心道:“你这是遇到什么挫折了?”张之洞因为公务在身,不便透露实情,便撒谎说:“我要到南方公干,因事路过这里而已。”

同学两人多年未见,于是他挽留张之洞住下,想在一起叙叙旧情。第二天,恰好赶上松江知府设宴办寿,邀请了许多地方的官员一同庆贺。乡绅拿到请柬,见闲来无事的两人正在家里漫话家常,于是带着教书先生和张之洞一同赴宴。

宴席上,前来为松江知府祝寿的宾客,不是官场上的同僚,就是地方有名望的乡绅和文人。所有人互相见面后,忙不迭地互相寒暄着,看起来场面宏大,好不热闹。张之洞和他的同学不认识宴席上的任何人,被冷落在了一旁。

待华灯初上,宴会正式开始时,众多宾客陆陆续续开始入席。这时,张之洞拉着老同学大大咧咧地抢步上前,径直走到首席,翩然落座。张之洞的这一举动,震惊了宴席上的所有人。人们开始窃窃私语起来,有人说这人定是来头不小,否则也不敢在知府的宴会上闹事;有人说这人或是知府的仇人,是明目张胆地来挑衅的。

知府见到此番场景,心里也甚是恼火。不过,众多宾客在场,他不便发作,闹得众多贵宾不欢而散,失的终究是他的面子。于是,他压着心中的怒火,走到张之洞面前,手指着桌上的松江鲈鱼说出了一句上联:“鲈鱼四腮,独占松江一府。”张之洞心知知府是拿鲈鱼自比,以警告面前这只不知天高地厚的鱼虾。他思虑片刻,不慌不忙地走到一盘螃蟹旁边,从容地对出了一句下联:“螃蟹八足,横行天下九州。”

松江知府听到对方未曾示弱,甚至气势更加嚣张,心想这人定是有些来头,于是他忙凑到身旁的教书先生耳边,打听来人姓名。当他得知,此人正是两江总督张之洞时,不禁大惊失色,慌张地跪倒在地,连称“该死!该死!”

无论一个人是地位显赫,或是位卑言轻,只要能够以平等的姿态与人沟通,让对方感觉受到尊重,任何人都会反过来尊重你。可是,如果一个人总是自觉高高在上,习惯以盛气凌人的口吻与他人沟通,以对方尊严受损达到满足自己虚荣的目的,那么早晚有一天,损失最大的一定是他自己。

在获得他人的尊重之前,人最重要的就是自尊。每个人都要肯定自己的价值,接受自己的全部,因为,人的许多优良的品质,比如严于律己、自强不息、奋斗精神等,都是与人的自尊需要分不开的。就像《简·爱》中,卑微可怜的简,面对蔑视她的罗切斯特先生,正是由于她对自己的接纳,对自我的尊重,她才能够大声地说出:“你认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一样!我们站在上帝面前是平等的!”

心理学家表明:只有自尊需要得到满足,才能产生旺盛的创造力,实现自我,获得成功。自尊需要一旦受挫,就会使人产生自卑、软弱、无能的感受,使人失去信心,无所作为。一个人如果没有了自尊心,甚至会做出为人所不齿的事情来。

对于那些把自尊需要建立在良好的内在品质上的人,如善良、忠诚等,他会一直感觉良好,无须通过寻求成功,或是他人的评价来明确自我的价值。他们会去保护暴力的受害者,很少浪费时间经营自我形象,而是注意培养自己的才能和发展人际关系。最终,具有这些品质的人,能够满足最大限度的尊重需要,并且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幸福感。

处于人类需要层次塔尖上的是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在给他的学生上课时,曾经向学生提问说:“你们谁希望写出美国最伟大的小说?谁渴望成为一个圣人?谁想要成为这个国家伟大的领导者?”面对老师的提问,学生们的反应除了不安地动来动去,就是红着脸,在座位上“咯咯”地笑,仿佛老师提的问题,是一个引人发笑的笑话。马斯洛又问:“你们有人正在悄悄写一本伟大的心理学著作吗?”这时,有一位坐在角落里的学生回答说:“当然有!”马斯洛说:“可是,你打算一直这样沉默寡言地写下去吗?那并不是一条通往自我实现的理想途径!”

马斯洛说:“自我实现是人生在世最大的价值。”这种需要,来自于对自我价值观的肯定,也是一种不断成长、充实自己,自我创造与实现自己的需要。它包括了一个人能够实现的最大限度的理想抱负,也是一种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目标的需要。儒家所谓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亦是这个道理。

无论是危难动荡的时代,还是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的时代,追求人生的最大意义,创造人生最大价值的需要永远存在。这种需要可以出现在佛家普度众生的慈悲中,也可以出现在追求自由民主的呐喊里,是天文学家坚持探索宇宙奥秘的热情,也是仁人志士坚守理想,改造社会的决心。

施里曼的成就举世瞩目,不是因为他聚集了大量的财富,成为一个成功的实业家,而是因为他消耗了毕生的财富,用后半生的时间,向世人证实了荷马史诗所说的特洛伊和迈锡尼古国的真实存在。

施里曼出生在一个经济贫困的家庭,小时候,施里曼经常从父亲口中听到一些《荷马史诗》的片段,《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中的很多战争故事,他早已烂熟于心,而且,他始终坚信特洛伊战争并不是传说,而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他发誓,有生之年一定要到书中记载的地点,挖掘古迹,寻找真正的答案。可是,施里曼的父母养活一家人已经非常吃力,根本没有能力供他念书。于是,施里曼14岁时便辍学开始工作。虽然生活艰苦,但是他始终没有忘记儿时的梦想。

施里曼辍学后,开始了在杂货铺做学徒的生活。在此后的二十年中,他分别做过各种各样的工作,直到有一天,他成了一个实业家,拥有了大量的财富和受人瞩目的地位。在用心经商,不断积累财富的同时,他从不曾忘记儿时的梦想。多年来,他一直在为考古挖掘做着准备。他自学了德语、英语、法语等18种外语,并且搜集了大量关于特洛伊战争的资料。就在他事业鼎盛之时,有一天,他觉得时候到了,他要将梦想付诸行动——亲临现场,去寻找心中的特洛伊。于是,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商业发展,变卖家产,专心地投入到考古事业中。

从施里曼所处的德国前往土耳其去挖掘一个神话故事,本身就是一件需要耗费巨大财力,还需要冒政治风险的事情,加之同行的排挤、学术界的嘲笑,根本没有人看好他的行动。可是,施里曼还是依然故我地出发了。1870年,他带着新婚的妻子,带着雇来的工人,来到了土耳其境内的山丘,开始考古挖掘。三年后,他们发现了多层城墙遗址,并终于在一座地下古建筑物的围墙附近挖出了大量的金银器皿。施里曼兴奋地向世界宣布,他发现了特洛伊的遗址。在多年的坚持努力后,他终于证实了自己的想法。

短短十几年后,这位从中年走入老年的德国男人,开启了考古史上一个绚烂的篇章。虽然他经常被专业的考古专家诟病,也有人说他不远千里地奔波,多年挖掘,不过是为了寻找黄金。不过,唯一无法否定的是,他在古老传说和现实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这座桥梁连接了古代希腊的真实和虚幻,也连接了他童年的梦想和一生的追求。

施里曼找到了人生的理想,并且在实现的道路上认真钻研,积极准备,他既接纳了自己的完整存在,也向世人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可以说,他达到了自我实现。不过,在自我实现的路上,大多数人都无法像施里曼这样顺利。人们心中存在一种逃避卓越,逃避崇高品行的心理,即马斯洛命名的“约拿情结”。

“约拿”是圣经里的一个人物。他本身是一个虔诚的犹太先知,并且一直渴望能够得到神的差遣。有一天,神终于给了他一个光荣的任务,让他去赦免一座本来要被罪行毁灭的城市。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约拿竟然拒绝了这个任务。他选择了逃跑,不断躲避着他信仰的神。神动用各种力量寻找他,唤醒他,甚至命令一条大鱼吞了他。最后,他经过反复的犹豫和思考,终于悔改,完成了神赋予他的使命。

“约拿情结”就是一种对成长的恐惧——人不仅害怕失败,也害怕成功。于是,约拿情结代表了一种在机遇面前自我逃避、退后畏缩的心理。这种情绪导致我们不敢去做自己能做得很好的事,甚至逃避发掘自己的潜力。在日常生活中,约拿情结表现为个人安于现状,缺少进取心。

人们存在着这种诡异的心理现象,就是在面对高级需要,面对崇高的自我实现时,常常出现躲避、恐惧的心理。人们常常宁愿视天真为幼稚,视诚实为愚钝,视坦率为无知,而不愿意在众人面前表现出这样的高尚行为。因为这种不可避免的约拿情结,使得自我实现成为少数人的权利。那些无法坚持自我、追求安逸生活、随波逐流的人,面对自我实现只有望洋兴叹的份儿。只有那些始终不变自己目标的人,始终坚信那是一件自己有能力完成,并且可以实现自我价值的事,最终才能成功。

第三节 我为什么这么做——动机与价值观

究竟是什么决定了我们的行为?做什么与不做什么、这样做还是那样做,背后的驱动力是什么?

有一个小伙子带着朋友去参加一个社会舞会。在众多年轻貌美的女士中,他被一位姿色出众、气质不凡的年轻姑娘迷住了。几经内心冲突之后,他鼓足勇气,决定向姑娘倾吐内心的想法。于是,他满脸堆笑地迎上去,心想,伸手不打笑脸人,她应该不会断然拒绝我的。果然,他的笑容似乎奏效了,那位姑娘回应了他的微笑,而且一边笑着,一边向他走来。他感到希望就在眼前,一定要在姑娘走到他身边的那一刻,向她表白内心的倾慕。可是,他的希望又骤然之间消失了。那位姑娘并没有在他面前停下,而是径直走到他身后,拥抱了一个高大英俊的男子。小伙子看着两人甜甜蜜蜜地走到角落里亲密交谈,内心的失落翻涌而出。

心情极度郁闷的小伙子,在几个好友的陪伴下,喝下了几十瓶啤酒。舞会散去后,他们则直接被带到了警察局。因为,酒后情绪失控的几个人,不仅在大街上恐吓路人,还用石头、木棍砸烂了一条街的橱窗玻璃。

看过这个故事后,你一定会质疑,是什么样的动机让刚刚还心平气和的小伙子,竟然做出如此过激的举动?是求爱受挫后导致了情绪低落,继而引发的不友好态度和侵犯行为?是这样的行为让他感到新奇,又令人兴奋?还是,小伙子的荷尔蒙分泌异常,存在某种先天的精神缺陷?

无论是哪种原因,都必然有一个刺激源,造就他做出这些行为的需要和动机,而动机就是满足某种需要的意愿。因为,只有动机的明确引导,才能使人产生相应的行为反应。就像有的人想在工作业务上获得优异的成绩,想要升职加薪,所以他才会心甘情愿地加班,主动面对工作上的任何困难;而有的人本身衣食无忧,工作只是为了娱乐,为了打发无聊的生活,他则不会给自己明确的工作要求,也不会为了工作牺牲自己的业余时间,所以他平常都会表现得态度散漫,不求上进。同一种行为可能有不同的动机,同一种动机也会产生不同的行为。

每个人的行为动机都可以分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所谓外在动机,指的是为了获得额外的物质奖励,以工作报酬为前提的劳动付出;所谓内在动机,指的是完全出于本人喜好,或者为了完成自己的目标而做出的行为。比如,一个小学生每天都在研究数学题,数学考试从来都是一百分,如果他是为了妈妈允诺给他新玩具而努力学习,就是受外在动机的驱使;如果他只是单纯地喜欢数学,每次研究数学题目都让他感到快乐,他则是受内在动机的驱使。当然,一个人做出某一行为的动机往往非常复杂,既包括内在动机,也包括外在动机。许多最开始由内在动机驱使的行为,最后也可能受到环境的影响,变作受外在动机的驱使。

在一个海边小镇的木屋内住着一位老爷爷,在他的木屋前面,有一片光滑而平坦的空地,平时,总是有许多当地的小朋友到那里去玩。他们欢欢乐乐地玩耍,享受着天真的童年时光,时间久了,那一小片空地已经成为他们的大本营,无论是打弹珠还是捉迷藏,他们都会到那里集合。

小朋友们在空地上玩得很开心,却给老爷爷带来了不小的苦恼。老年人喜欢安静,而且,他习惯在忙碌的上午工作后,在午后小憩一会儿。可是,这些精力旺盛的孩子,玩起来就没有一刻钟的安静,严重打乱了老爷爷的生活。气愤恼怒的老爷爷尝试过说教,也尝试过喊骂、驱赶,结果都无济于事。

一天,老爷爷想到了一个聪明的法子。当小朋友们再次来到空地玩耍时,老爷爷和蔼地对他们说:“我现在挺喜欢看你们在这玩耍的,看着你们高兴,我也感到很高兴。如果以后你们每天都来,我会每天给你们5块钱。”

小朋友们听了老爷爷的话,感到非常高兴。“老爷爷不赶我们走,还每天给我们钱,以后,我们天天到这儿来。”

第一个星期,小朋友们像平常一样玩耍,天黑时再高高兴兴地回家,临走的时候,收到老爷爷给他们的钱,心里更高兴了。到了第二个星期,老爷爷对小朋友们说:“最近,老爷爷手头有些紧,钱不够用了,从明天开始,每天只能给你们2块了。”小朋友们听了这个消息,有些闷闷不乐,不过还是有大半的人继续在空地上玩耍。到了第三个星期,老爷爷又对小朋友们说:“老爷爷现在生活非常困难,就算你们每天到这来玩,我也不能给你们钱了。”小朋友听后非常生气,决定以后再也不到老爷爷那里玩了。

老爷爷的计谋果然奏效了。后来,那群小朋友真的再也没去过。没有一群孩子在空地上整天吵吵闹闹的日子,老爷爷又过上了平静的生活。

原本,小朋友喜欢到老爷爷的空地上玩耍,都是出于有趣、好玩,完全受到内在动机的驱使。当老爷爷决定为他们支付报酬时,小朋友的内在动机被外在动机取代。他们的玩耍和嬉笑不仅仅是为了好玩,而且还为了老爷爷许诺的报酬。最后,他们纯粹为了经济报酬而玩耍,当老爷爷决定不再给他们钱时,所有人都不再继续玩耍了。

这个心理学道理同样适用于管理领域。在公司内部,如果员工本是出于内在动机从事某项任务,人事部门就需要提供完善的支持系统,为目标的实现提供便利。如果增加过多的外在奖励,很可能会将员工的内在动机转化为外在动机,使得员工单纯地为了经济报酬而工作。

在我们形形色色的动机中,起核心作用的又是什么?先来看看下面这则故事。

有一次,一位作家和他的朋友到报摊上买报纸,他的朋友拿过报纸后,很有礼貌地对报贩说了声“谢谢”,可是,报贩不仅没有回应,还板着一张臭脸,对他们爱理不理的样子。作家非常恼怒,对他朋友说:“这个家伙态度太差了吧!”朋友说:“他每天晚上都这样。”作家有些不解,问朋友道:“你明明知道他态度差,为什么还对他这么客气?”只听朋友云淡风轻地说:“他态度差是他的问题,为什么我要让他决定我的行为?”

看完这个故事,你一定有所感触。每一个匆忙行进的日子里,你的心情是否每时每刻被远方的爱人所左右?你的工作态度是否因为某一个客户的态度而改变?你的行为是来自理智大脑的指引,还是在人群中随波逐浪的选择?你的人生到底谁才拥有决定权?华尔街流行过这样一句名言:“平庸的交易者用技术交易,顶尖的交易者用信念交易。”用强烈的价值观和信念支撑自己行为的人,能够坚持自己的态度,不被他人的想法和态度左右自己的行为。

一个人的价值观,往往就是一个人思想意识的核心,也是行为动机的核心。它决定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符合价值观标准的事物和行为就被认为是有价值的,否则就被认为是没有价值的。可以说,是价值观在时时刻刻地决定着人的行为。比如,政府官员以手中的权力为最高价值,所以他们会产生追求权力的强烈动机,并且做出一系列支配和控制他人的行为;传教士以信奉真主、为了信仰克己生活为最高价值,所以他们拥有一种超脱现实生活的人生观,在索然无味的枯燥生活中,为了创造出更高境界的修为而努力。

对音乐感兴趣的人,会认为音乐拥有无穷的能量和价值,因此,他总是对乐器以及有关音乐的书籍、刊物等格外注意。有关音乐方面的信息,不论是歌剧还是广播或是别人的演奏,甚至报纸上有关音乐的报道,别人议论有关音乐的事儿,对他都有很大的吸引力。他也会将音乐作为人生理想,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实现自己在音乐上的价值。

价值观会直接影响个体的头脑观念、对事物的是非判断。一个人把目标的价值看得越高,由此引起的动机就会越强烈,在实现的过程中,发挥的能量也就越大。相反,如果一个人认为目标的价值不大,或者根本没有价值,那么他根本不会产生行为动机,更不用说会激发出多大的力量了。

一个常年靠乞讨为生的乞丐,整天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一天,他的一个富有的远房亲戚去世,因为这位富翁没有子女,身边也没有血缘更近的亲人,于是,他将毕生的财富都留给了这个乞丐。

继承了大笔财产的乞丐,一夜之间从一无所有变成了百万富翁。霎时间,各大媒体和记者纷纷涌到他家,想要了解他的下一步安排。当一个新闻记者问他说:“既然您已经继承了大笔的财富,那么,您接下来想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乞丐回答说:“我要买一个好一点的碗和一根结实的木棍,这样我以后出去讨饭会方便一些。”

乞丐如果缺少成为富翁的价值观和信念,即使上帝青睐他,将成为百万富翁的机会留给他,他也永远只是一个拥有巨额存款的乞丐,正如人们所说的那样:暴发户的骨髓里永远只是穷人。钞票可以为乞丐提供精致的衣裳,让他住进高档豪华的房子,让他享受社会名流的拥戴,却无法帮助他将头脑中的思想从乞丐变为富翁。

在F1的赛场上,舒马赫无疑已经是最伟大的选手了,因为他战胜了所有的F1选手。比舒马赫更伟大的,是身为自行车赛车手的兰斯·阿姆斯特朗,他不仅战胜了众多的选手,还战胜了死亡。

阿姆斯特朗是美国的一名自行车赛车手,1992年开始职业自行车比赛的生涯,1996年被诊断为患有睾丸癌,当时已经扩散到了他的肺部与脑部,连医生都认为他康复的机会只有50%。然而在承受了高强度的化疗以后,他做出了重回训练场的决定。在接下来的十年里,他写下了运动生涯中最辉煌的篇章。他病情痊愈后,在首次参加的环法自行车比赛中获得了冠军,当时,他的反对者们曾一度断言:这次冠军已经是阿姆斯特朗的强弩之末。然而,他在2000~2005年持续创造了环法大赛七连冠的奇迹,被人们称为“环法英雄”。

谈到和死神交战的那段时间,阿姆斯特朗说:“我16岁开始全身心地投入自行车训练。不管是对待癌症还是对待比赛,我的态度都一样:把挫折当成上坡路,咬紧牙关总会过去。”

他的人生哲学让他与病魔对抗成功,参加自行车比赛的过程,更让他得到了精神层面的滋养。对他来说,拥有健康的生命是一件珍贵的事,能够继续参加比赛,同样也是一件有重要意义的事。

内心拥有成就信念的人,会向着成功一点点努力迈进;拥有不畏困难想法的人,可以在铺满荆棘的道路上走出通途;而那些内心坚定,将某一事物看作异常珍贵,将某一目标当作终身追求的人,才可以与命运抗争,把挫折当成上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