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蛟川闻知录
6926600000001

第1章 总序

我国的文明源远流长,载籍之富,可谓汗牛充栋。即使如镇海这样的东南沿海小城,也是史志所载,文脉所系。

镇海,古称蛟川,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后梁开平三年闰八月(公元909年9月),吴越王钱镠在浙东甬江口两岸设置望海县至今,1100多年来,镇海人民在这片甬江三角洲秀丽富饶的土地上生生不息,他们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着幸福美满生活的同时,也创造了独特的地域文化。

这种文化,既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仁厚博大,亦有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圆融,更因镇海既有江南水乡特色,又濒东海具海盐之利,故人民颇具开明、拼搏和敢为人先的精神。这种长期以来形成的禀赋,为自宋明以来逐渐形成的浙东心学的传播,提供了丰厚的地域基础,形成了与海洋有关的自唐宋时代发轫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明清两朝诞生的海防文化以及清末民初鼎盛的商帮文化和其派生出来的院士文化。

史志文献是记录文化的最好载体。镇海自建县至今千余年来,对县域文化记载的历史文献及记录从未间断,文化积淀愈益深厚。当前,镇海区为了弘扬民族文化,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厚德之城,正组织文史工作者挖掘、整理、整合这些地方文史资料,以编辑、保存这些地方文献。这种传承文化、续编史志、整理文献的工作,在当前经济愈益强盛,人民安居乐业的大好形势下,显得更为重要。为此,镇海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决定编辑出版一套《蛟川文史丛书》。这是我区地方文化建设方面的一大盛事,它可以为海内外镇海籍人士找到精神的归宿,让他们在卷帙之中寻见乡情。

哲人说,历史之光,从我们背后射来,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我想,这也是这套《蛟川文史丛书》编辑出版的更深的历史意义所在吧。

是为序。

二〇一五年九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