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蛟川闻知录
6926600000007

第7章 海防古事(5)

1937年9月开始,日舰、日机就经常炮击、轰炸镇海口。1940年7月17日,日军第一次登陆镇海,虽经我军民奋力抗击,22日收复县城,但7月17日侵略军从江南老鼠山登陆,经青峙、林唐、港口、江南道头等10多个村庄时,过一村,烧一村,共烧毁民房5370间。日军还沿途枪杀、刺杀、烧杀、奸杀居民166人,被日军关在港口竺山庙的30多个中国民夫全部受害。18日中午,日军在西门口一带将居民赶出房屋,纵火焚烧,机枪架在高屋顶上,不断扫射,不准百姓救火救物。当时被烧房屋3000余间,5000余居民无家可归,愤怒不满的三阳南货店店主等10余人被当场打死。1949年新中国建立初,西门口外还是一片废墟。破砖碎瓦,惨景依稀。

1941年4月15日,镇海口外10多艘日舰向城区、小港和澥浦等地炮击,日机又轮番轰炸,投弹200余枚。19日拂晓,日军在舰、机轰击掩护下在甬江两岸多地登陆;9时镇海县城沦陷。日军占领镇海两三天内即杀害县城百姓40余人;在柴桥、霞浦、下洋、昆亭、白峰、梅山、上阳、泰北等乡镇杀死杀伤居民104人,烧毁房屋780间,其中霞浦400余间被烧。4月24日,在郭巨投弹烧毁民房340余间。

在渡口、西门口武宁桥(今镇海电影院后门处)日军设立岗哨,盘查行人。凡经过的中国平民都得向侵略军岗哨鞠躬,鞠躬不到位的便得吃耳光,挨刺刀。侵略者要瓦解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让中国百姓老老实实做顺民。即使是伪乡保长,耳光、枪托也照“吃”不误。

4月下旬,侵略军强迫各乡镇向驻镇“皇军”献送慰劳品,指定要大米、家禽、“花姑娘”等,否则就要问“罪”。如团桥镇就由商会出面向驻镇日军送去满满一船慰劳品:满箩满筐大米,洗刮干净的全猪全羊,活的鸡鸭鹅,还有一个20来岁身着红绸旗袍的“花姑娘”。据说那个姑娘后来被蹂躏至死。

为了运粮运兵,他们将城墙拆开口子;为了防范游击队,他们任意拆毁建筑物和房屋,来建造碉堡等防御工事;为了炫耀武士道精神,日军每天清晨赤着膊,脚蹬钉铁的大皮靴,在城中杀气腾腾地兜圈跑步,吆喝震慑;为了防止中国人抗日,强迫中国百姓领取“良民证”。他们怕中国人民反抗,怕游击队袭击,见到“可疑”人物就关押鞭打拷问。有七八个青年被日军绑住当活靶子刺杀了。江南独立中队指导员林勃烈士,就是于1941年10月28日在青峙被日军连刺17刀牺牲的。三五支队曾在团桥杨家(今河角村)大屋住宿过,结果被日军倒上汽油焚烧,不准拿出一点东西。等房屋全部着火,日军离开,居民才冒险抢救出一点点衣被物品。类似情况,不止一处。

占领军组织傀儡伪政府,作为他们剥削掠夺镇海人民的工具,征粮抢粮,拉夫要物;又招募地痞流氓,组建侦缉队,横行城乡,祸害百姓。

沦陷期间,甬江以南是国民党游击区,甬江以北为抗日民主政府活动区,日伪征粮困难,日军就组织抢粮。1943年青黄不接时,骆驼、庄市地区都曾被气势汹汹的侵略军抢走粮食。在万嘉桥、长河塘、汉塘一带,日军抢走耕牛100多头,勒令农民拿粮食去换牛,农民被迫交粮5万多斤。

1945年做过极不完全的统计(甬江北部仅统计五六个乡镇),镇海平民被日军杀害737人,伤2824人,致残214人;被炸毁烧毁的房屋有11600多间。其他物质上和精神上的伤害更是无法计算。

“乱离人不如太平犬”,镇海在日伪统治下度过了艰难的四年零五个月。血泪淋漓话当年,我今叙旧作史鉴。我们再也不能让苦难的历史重现了!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镇海的抗战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镇海县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怒潮掀起。10月份,中共镇海特别支部在大碶成立。10月10日,大碶地区17所学校师生2000余人在新庙召开抗日救国大会,提出“停止内战,枪口对外”、“抵制日货,严惩奸商”等口号。会后示威游行,并捣毁贩卖日货的“可大昌”布庄。次年初,县成立国民救国促进会。1936年全县绅商为鼓舞民众御侮抗敌的民族精神,在纪念抗法将领吴杰百岁诞辰时,筹资在梓荫山麓建造“吴公纪功碑亭”。1937年淞沪抗战开始,县成立抗敌自卫后援会,次年改称抗日自卫委员会。日机开始向镇海城区投弹,还在镇海口外炮击县城。全县各乡镇开始壮丁训练。县境内修筑防御工事,从龙山到白峰沿海要津建造钢筋水泥碉堡,海塘外挖战壕,港口打篱笆桩。掘毁境内公路和主要大道。1938年3月中共镇海县工作委员会成立。县抗日自卫委员会成立政工队,并以中共党员为骨干组成县流动施教团,与城区救亡团配合,在全县展开抗日救亡宣传。各地抗日救亡组织陆续成立,抗日救亡宣传活动——黑板报、街头演讲、演出活报剧、教唱救亡歌曲、募集寒衣……如火如荼地在城乡开展;抗日刊物《抗日》、《战时镇海》、《龙山呼声》、《乡卫》等也纷纷出版。《流亡三部曲》、《放下你的鞭子》、《打回老家去》、《新凤阳花鼓》、《毕业歌》等歌曲,催人泪下,激奋人心。同仇敌忾,抗日救国,是民心所向。1939年召开声讨汉奸傅筱庵的万人大会,傅宅大门被愤怒的群众捣毁,汉奸的家产被没收。那时舟山已被日军占领,宁波再度封港,18艘船只被凿沉于招宝山至小金鸡山一线。日机日舰不断空袭、炮击。仅1940年7月16日一天,20余艘日舰向镇海要塞各炮台及沿海阵地发炮500余发,投弹70余枚。镇海军民打响了激烈的“七一七”镇海保卫战。

1940年7月17日凌晨,镇海口外30余艘日舰轮番驶近镇海要塞发炮,日本海军陆战队第三联队在青峙老鼠山偷袭登陆,并有日机向守军阵地狂轰,掩护日军进攻。守军在钳口门、嘉门岭、狮子山、青峙岭、小港、沙蟹岭等地阻击日军,伤亡惨重。下午,另一股日军从后海塘、大道头、招宝山等地登陆,县城于17时后陷落。守军一九四师各部、守备团、抗卫三纵八团等由一九四师师长陈德法统一指挥,将登陆日军阻击在青峙、小港、江南及城关一隅。18日晨,十六师由上虞来援。7时半,守军反攻,克老鼠山、嘉门岭、狮子山、青峙、七茶岭。在小港、戚家山一带与敌接触中多有伤亡。19日1时半,抗战部队全线反击。克马嘴山、长跳嘴、唐家弄,攻占戚家山,逼近黄瓦跟和县城小西门外。11时,日军兵舰、飞机助战,全线反扑。是日,抗日官兵伤亡300余人。21日晨,日军向黄瓦跟、戚家山猛烈轰炸、炮击,守军阵地几无全土。在抗击中,戚家山争夺战更为悲壮惨烈。日军以七八百人猛攻四十八团戚家山阵地。从早晨到中午,双方肉搏冲杀十余次,阵地得失三四次。中国军队在战斗中奋勇抗击,白刃耀日,鲜血四溅,连排军官伤亡过半,六连仅存士兵9名,一连仅存班长1人士兵3名,仍坚守阵地。连日本随军记者在战后回忆录中也不得不承认中国军队抗战的勇敢。在战斗中地方民众以小港唐爱陆为首组织担架、船只,转运救护伤员,捐赠物资,支援前线。由于军民齐心协力,保乡卫国,共御外侮,奋起抗战,侵略军终于不支败退。20日开始,日军以炮舰掩护撤退。守军陆续收复港口镇等地,22日收复县城。

“七一七”镇海保卫战中,日伪军共3000余人,出动军舰30余艘,航空母舰1艘,汽艇40余只,飞机30余架。日伪军被守军击毙近400名,击伤六七百名,击落日侦察机一架。我军阵亡官佐14名,士兵586名,受伤官兵共580名。英骸埋于布阵岭西向路南缓坡上。

1941年春,侵华日军再次登陆中国东南沿海作战。4月19日拂晓,在10余艘兵舰炮击与飞机轰炸掩护下,日军10000余人在镇海江南、江北多点同时登陆。守军暂编三十四师一团一营与敌激战招宝山,双方伤亡惨重,连长蔡文烈、营长戚威良先后阵亡。9时40分县城陷落。守军三十四师一团三营九连官兵死伤殆尽。一九四师刁君岳连在竺山头力战,全连牺牲。14时日军在向妙胜市进攻时,遭到三十四师一团三营凭中大河的阻击,毙伤50余人。守军伤亡70余人,营长颜怀信殉国。19日18时,日军进至下白沙,20日宁波市区陷落。

镇海沦陷后形形色色的游击队纷纷组立,复杂的环境下,玉石泥沙俱下,有国民党军政人员组织的队伍,有个别乡镇政府成员拉起的队伍,搜枪、敛财,火并,结果一部分队伍被吞并了,一部分队伍投敌了。这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开始组建和活动。如1941年9月组建的王贺乡巡夜队扩建为江南独立中队,后编入苏北淞沪游击队“五支四大”,称新四中队。1942年5月底抗日武装龙山自卫队成立,后扩展为慈镇县大队。11月成立抗日民主政府慈镇县办事处,下属各区组织民兵队伍,为敌后抗日奠定了政权和群众基础。1943年前后,抗日武装三北游击队——浙东纵队三支队在本地区积极打击敌伪势力。群众称这支抗日队伍为“三五支队”,他们的抗日行动,使沦陷区人民看到了重见天日的希望。中共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和部分国民党敌后武装,频繁地进行敌后游击战,沉重地打击了日伪军。

人民武装抗击日伪顽军主要有:1942年秋,定象保安总队第五大队在明堂岙伏击伪鄞镇保安团霍中柱部30余人,击毙伪军官兵4人,霍与日本军官2人策马逃逸。1943年10月,三北游击司令部第三支队第四中队在施公山伏击日军,毙伤日军20余人。同年11月三北自卫总队和龙山自卫大队追击顽固反共的慈溪自卫第二总队宋清云部,救出被捕的抗日政府慈东、范市两区干部,击毙击伤宋部10余人,生俘10余人。同月,驻潘岙的三北游击司令部特务大队击退扫荡的日军300余人。1944年1月,三北自卫总队及龙山自卫大队攻打并烧毁宋清云部长石桥据点。3月,浙东游击纵队三支队及警卫大队一部,在奉公堰、筋竹岙歼灭伪中央税警团二营四连4个班,毙敌30余名,俘6名。同月又拔除宋部庄桥据点,击毙20余人,击伤30余人,俘50余人,宋清云窜鄞西,公开投敌。6月,浙东游击纵队三支队侦察排在庄市常备队配合下奇袭洪桥伪军据点,仅发4枪,全俘日军少佐军事顾问吉永久寿和伪定海警备司令部第四总队上校总除卫文达等28名。同月,三支四中队及龙山自卫大队一中伏击河头马家桥伪军,歼敌52人。7月,三五支队在东埠头、李碶渡等地歼敌100余人,俘19人,粉碎敌伪在东埠头构筑碉堡的计划。1945年3月,在龙山惩敌,4月三北特务营一连在伏龙山下抗敌。1945年8月,三北特务营和庄市区常备队围击窜团桥、刘杜抢粮的140余伪军,毙伤伪军30余名,俘伪军中除以下官兵102人。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三北特务营在各区常务队和广大民兵配合下,先后收复邱王、河头市、澥浦、骆驼桥、贵驷桥、长石桥、湾塘等地据点,直逼镇海和宁波城下。8月25日,庄市区千余民兵包围县城,力图解放,后由上级劝止撤退。另外,抗日武装敌后抓日军、向侵略军发动宣传攻势,策动日军反正等事也屡有发生。

国民党游击部队在1943~1945年间也多次抗击日伪军,如1943年11月的杨家桥战斗、1944年的大碶新庙战斗、万嘉桥战斗、5月截击日军中华轮的战斗、1945年6月东冈碶战斗等,都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

半个多世纪前军民同仇敌忾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精神,至今仍激励着镇海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