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生存法则
6966600000064

第64章 研究你的竞争对手

要想战胜敌人,必须了解敌人。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研究竞争对手的目的,就是超过他。兵法有云: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打仗如此,做人经商也莫不如此。生存的法则之一就是仔细研究你的竞争对手。

1991年全美首富之一的山姆·威顿,他是Wal-Mart的负责人,他的资产高达250亿美金。

山姆·威顿开第一家连锁店的时候,他的人生目标就是要成为行业中的最顶尖,当他达到这个目标的时候,所有的财富都会涌涌而来。

他每天所做的事情除了每天早上四点半起来工作,除了非常地热情、非常有行动力地来提供一流的服务,每当他有空的时候,就不断地研究他的竞争对手。

既然他的目标就是要成为行业中的最顶尖,他必须确保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情,采取的每一个服务策略,都比他的竞争对手来得好。

因此他不断跑到竞争对手的店里,看他们到底做对了哪些事情,他们到底哪里比他好,每当他发现竞争对手做得比他好的时候,他就会立刻想出一个方法,在那个领域超越他的竞争对手。

惟有了解对方,才有可能超越对方;惟有了解自己,才有办法改善自己。所以,生存者必须养成一个习惯,研究你的竞争对手。

这方面,日本人有着超人的洞察能力。

日本人往往通过在背地里研究竞争对手,然而在谈判桌上出奇不意地向对方发起攻击,从而将对手打得不知所措。其成功的经验很值得在回味的同时借鉴参考。

有一次,日本某公司与美国某公司进行一次重大技术协作谈判。谈判伊始,美方首席代表便拿着各种技术数据、谈判项目、开销费用等一大堆材料,滔滔不绝地发表本公司的意见,完全没有顾及到日本公司代表的反映。而实际上,日本公司代表也的确一言不发,只是在仔细地、认真地记。

美方讲了几个小时之后,终于开始记起要征询一下日本公司代表的意见。不料,日本公司的代表似乎已被美方咄咄逼人的气势所慑服,显得迷迷惘惘,混沌无知,日方代表只会反反复复地说:“我们不明白”,“我们没做好准备”,“我们事先也未搞技术数据”,“请给我们一些时间回去准备一下”。第一轮谈判就在这不明不白中结束了。

几个月以后,第二轮谈判开始。日本公司似乎因认为上次谈判团不称职,所以予以全部更换。新的谈判团来到美国,美方只得重述第一轮谈判的内容。不料结果竟与第一轮谈判一样,由于日方对谈判项目“准备不足”,日本公司又以再研究研究为名,毫无成效地结束了谈判。

之后,日本公司又如法炮制了第三轮谈判。在第三轮谈判不明不白地结束时,美国公司的老板不禁大为恼火,认为日本人在这个项目上没有诚意,轻视本公司的技术和实力,于是下了最后通牒:如果半年后日本公司依然如此,两公司间的协定将被迫取消。随后,美国公司即解散了谈判团,封闭了所有资料,坐等半年以后的最终谈判。

万万没有料到的是,才过几天,日本即派出由前几批谈判团的首要人物组成的庞大谈判团飞抵美国。美国公司在惊愕之中仓促上阵,匆忙将原来的谈判成员从各地找回来,再一次坐到谈判桌前。

这次谈判,日本人一反常态,他们带来了大量可靠的资料、数据,对技术、合作分配、人员、物品等一切有关事项甚至所有细节,都做了相当精细的策划,并将精美的协议书拟稿交给了美方代表签字。

美国人傻了眼,一时又找不出任何漏洞,最后只得勉强签字。不用说,日本人拟定的协议对日本人极为有利。

对于竞争对手,不论他们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我们都有研究的必要。

了解竞争对手为什么成功,以及他曾经犯了哪些错误,因为当我们在研究成功的时候,我们发现:要成功,必须要做成功者所做的事情,同时你也必须了解失败者做了哪些事情,让自己不要犯那些错误。

假设你做了成功者做的事情,同时失败者做的事情你也做了某部分,那么效果是有限的。

我们都听过成功的故事,可是很少看到失败的例证,然而失败者可以让我们有更多的警惕。

你一定要了解竞争对手做错了哪些事,因为你要避免犯那样的错误,这样才能确保你在市场上顶天立地,拥有百分之百的绝对优势。

竞争中的对手常常可以作为生活中的良师,要超过别人,要巧妙生存,必须要研究你的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