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遇见最美的中国(二):城市篇
6967000000080

第80章 遇见最美的中国·云南旅游(9)

嫩荷叶包饭

嫩荷叶包饭又称荷包饭,用荷叶包裹带馅米饭蒸制而成,荷叶碧绿,饭团松散,饭粒软润滑爽鲜美,甜香味正,饭叶同食,呈现出荷叶的清香。荷叶包饭史有记载,公元551年,梁朝始兴郡太守陈霸先,奉命镇守建康京口,以抵御北齐。百姓听说军队缺粮,就用荷叶包饭,中间夹上鸭肉,去慰劳军队,支援陈军打了胜仗。又据《广东新语》:“东莞以香粳杂鱼肉诸味包荷叶蒸之,表里香透,名日荷包饭。”有首《羊城竹枝词》:“泮塘十里尽荷塘,姊妹朝来采摘忙。不摘荷花摘荷叶,饭包荷叶比花香。”

嫩荷叶包饭需要原料糯米800克,荷叶2张,豆沙200克,白糖、玫瑰糖各100克。制作过程是先把糯米淘洗干净,入笼蒸至半熟荷叶洗净入沸水锅烫一把,取出改刀成10块三角形。再把10块荷叶片分别铺放整齐,用糯米饭把豆沙、玫瑰糖包好,放在荷叶上,用两折一滚的包法包好饭团,按头朝下,入笼蒸1小时左右,取出装盘带上白糖上桌。

紫米八宝饭

紫米系紫色的大米是云南南部和西南部特产的一种优质米,营养丰富,是滋补珍品。紫米八宝饭以紫米为主要原料制成,是墨江、思茅、昆明一带独特的风味小吃,也是酒席上的名贵甜食。其每碗的制作原料需要紫米200克,薏仁米25克,小枣10个,冬瓜蜜饯25克,水发莲米25克,水发皂角米50克,玫瑰糖10克,元肉25克,白糖150克,熟猪油60克,冰糖蜜汁40克,红绿蜜饯丝、炒芝麻少许。

制做过程是将紫米、薏仁米拣去沙石杂质、淘洗干净,盛在大碗里,加猪排骨汤,上蒸笼蒸熟。用擀面杖将小枣砸扁去核,下锅蒸熟。把冬瓜蜜饯切成小丁,然后连同小枣、水发莲米、水发皂角米、玫瑰糖、元肉、白糖、熟猪油与紫米饭拌匀,扣入碗中,上蒸笼蒸40分钟取出。最后取盘一只,将蒸好的八宝饭翻入盘内,撒上红绿蜜饯丝、炒芝麻,浇上冰糖蜜汁即成。

什锦春卷

什锦春卷是滇味独特名菜肴,解放初期是昆明“义和园”的名菜,做工精细,经拉皮、炒馅、拌合、包卷,炸合成菜,色泽金黄,皮酥脆,馅鲜香,是中高级筵席大菜。此菜吃时,春卷蘸着麸醋汁味特芳香,酸中带辣,咸甜适口。

什锦春卷需要原料鸡蛋4只,富强粉200克,蚕豆水粉100克,绿豆芽300克,韭菜200克,香椿100克,剁猪肉300克,水发冬菇和玉兰片各60克,精盐15克,葱、姜各30克,味精1克,胡椒粉1克,芝麻油20克,甜、咸酱油各30克,麸醋50克,辣椒油20克,花椒油5克,熟猪油150克。

制做过程是将鸡蛋磕入钵内打散,先放入富强粉搅起筋,再将蚕豆水粉用清水调稀下入,随下随搅拌,调匀后注入清水,兑成稀鸡蛋糊。炒锅置中火上烧热,用肥肉皮一块擦锅,舀入鸡蛋糊,随即用手转动炒锅,使蛋糊均匀地散开在炒锅中烙熟时即用手揭起蛋皮。烫一块用肥肉刷一次锅,至鸡蛋糊(留30克作封口用)烫完,将蛋皮切为10厘米长的三角块。

把绿豆芽拣洗干净,煮熟捞出控去水分。水发玉兰片和冬菇切为丝。葱、姜切为细末。香椿放入开水锅中掸一遍,去掉涩味,切为细末。炒锅内注入熟猪油50克在旺火上烧熟,下入剁肉、水发冬菇和玉兰片丝煸炒熟,起锅滗去余油,放入盆中。在盆中再放上葱、姜、香椿末、绿豆芽,加入精盐12克以及味精、胡椒粉、芝麻油拌匀为馅,然后逐个地用蛋皮包上馅心,成为5厘米长、4厘米粗的春卷。

炒锅置旺火上,注熟猪油1500克(实耗150克),待油烧到五成熟时,放入春卷,用手勺推动,炸至金黄色捞出,整齐放在盘中。取碗一只,将甜酱油、咸酱油、精盐30克、麸醋、辣椒油、花椒油兑在一起,再分装在小碟内,同春卷一起上桌。

◆名优产品

筒帕

“筒帕”一词为傣语,意为挂包,通常称为民族包。云南的傣、彝、哈尼、景颇、佤、傈僳等民族都有生产和使用筒帕的习惯和爱好。其中以傣族的筒帕历史最悠久,制作最精美。

筒帕是傣族织锦的一种,从最初的麻、棉纺织发展到现在的丝、手和棉混纺、它制作精致,式样美观,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族特色。筒帕既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又是精美的工艺美术品,对于傣族青年男女来说,还是相互表达爱慕之情的信物。假如小伙子收到倾注了姑娘的心血、勤劳和智慧的筒帕时,就是获得爱的信息,需要把自己亲手制作的礼物回赠对方。从此两相欢悦,直到结成美满的姻缘。

筒帕不仅为边疆各族群众所喜爱,也引起了国内外游客的浓厚兴趣,日益成为旅游纪念品中的抢手货。

重彩画

云南重彩画是崛起于云南的一个绘画流派。画家作画时,先用铅笔或毛笔在高丽纸上勾线,再用水粉上色,重彩画吸取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优点,重气韵、机理,色彩明快、醒目,极富装饰效果。重彩画可在画廊、宾馆买到,其中水平参差不齐,购买者应细查。有兴趣的购买者可自己寻访重彩画的高手,直接上门购买。

路南挑花

路南挑花是聚居路南彝族自治县撒尼人传统工艺,历史悠久。挑花是刺绣的一种,以挑花装饰挎包、衣物、头巾等是大理白族和路南撒尼人的服饰特色,它具有民间产品的夸张的色彩美。路南挑花主要产品有背包、桌布、窗帘、服饰等。挑花手法多样,有单面挑、双面挑;有素色挑,有新色丝线挑花。有的产品有挑,有绣,有补,成品或精巧,或粗放,充分表现了撒尼人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力。

蜡染扎染

用蜡刀蘸融蜡绘图案于土布,再放入各色染料中,染后去蜡即成蜡染。将棉布在不同部位用线捆扎,入染料中漂染,则为扎染。蜡染由于防染剂蜡的自然龟裂,布面或图案会呈独特的“冰纹”。扎染则为完全的手工,其图案每件不同。用蜡染、扎染制成的帽子、衣裙、壁挂等朴实大方,极富民间特色。

珠宝玉石

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云南形成了以昆明为中心,以腾冲、瑞丽、盈江、芒市等为依托的珠宝、玉石集散地。仅在昆明一地,经营珠宝玉石的公司、商店就达数万家,经营的品种有刚玉类宝石的红宝石、蓝宝石;绿柱石类的祖母绿、海蓝宝石、金刚石、石榴石(紫牙乌)、电气石、紫水晶、黄玉、蛋白石、橄榄石、绿松石、孔雀石、独山石、岫石、玛瑙、珍珠等。珠宝玉石正成为云南的一项大产业逐渐兴起,驰名中外。

在云南经营的珠宝玉石中,尤以翡翠最有名气,品种有戒面、鸡心、马眼、杏子、元宝、玉镯、宝塔珠项链、灯笼、花件,“五色星”(即红、绿、蓝、黄、白五种颜色的箍心)、“八宝”(象征福、禄、寿、喜、吉祥如意的玉雕片),“九老”(象征长寿和宝贵的9片玉雕佛像)等品种,还有大白菜、青狮、白象、飞马等大型雕件。

锡制品

云南个旧被誉为锡都,其锡产量约占全国的43%。锡制工艺品耐酸、耐碱、无毒、无味、不锈。锡尤宜制作酒器和茶罐。用锡制茶罐不象金银器那样“奢华”,又不会像铜铁那样“生腥”。锡器也有缺点,千万不能把它带到东北严寒的室外。

锡工艺品产于锡都个旧,已有300多年历史。它采用高纯度精锡,经过熔化、压片、裁料、造型、刮光、装接、擦亮、装饰雕刻等复杂工序制成。由于锡的理化性能稳定,锡工艺品具有耐碱,无毒无味,不生锈等特点,不仅外观精美,银亮如镜,光可鉴人,而且用来盛食物经久不变质、不变味,特别是用锡制酒具斟酒,夏天清凉爽口,冬天温酒导热快,深受饮酒者喜爱。

昆明锡制品现有酒具、茶具、烟具、奖杯、装饰画等一百多个品种,被轻工部评为国优产品,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工艺精湛的小水烟筒、笔洗、笔筒三件锡工艺品,已被国家有关部门作为珍品永久收藏。

斑铜工艺品

斑铜工艺品是云南特有的民间传统工艺品,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斑铜工艺品的制作复杂而严格,须采用高品位的铜基合金原料,经过铸造成型,精工打磨,以及复杂的后工艺处理制作和成,现在只有昆明市斑铜厂生产。

斑铜工艺品“妙在有斑,贵在浑厚”。褐红色的表面呈现出离奇闪烁,艳丽斑驳,变化微妙的斑花,堪称金属工艺之冠。将铜和其他金属均匀混合时,可以得到单色的铜,如黄铜、紫铜、青铜。如果铜和其他金属混而不合时,则铜的外观呈现一些或深或浅的斑块,金黄交错,极有特点。这就是斑铜。

云南斑铜工艺品在造型上不仅继承和发扬了传统特色,还吸取了云南青铜和中原青铜文化的艺术营养,并结合现代雕塑手法和先进工艺,在充分显示斑花特点的前提下辅以简洁洗炼的装饰图案,使其达到艺术的完美和统一。目前已形成包括人物、动物、花卉、瓶罐、炉尊、壁饰、器皿等六大类的斑铜系列产品。

用斑铜制成的工艺品古朴高雅,其中,变形孔雀、老虎、牛虎铜案等最具云南特色。因每一件斑铜制品的斑纹都不同,因此,每一件都是独特的。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云南厅里斑铜作为主要陈列品展示了它隽永的艺术魅力。云南斑铜工艺品多次在国际上获奖,并定为同外国元首馈赠的国家级礼品,孔雀瓶、大犀牛、仿古牛、五型炉、孔雀明王、如来佛祖等被国家有关部门定为永久珍品收藏。

望远镜

云南是世界大的望远镜生产基地,这里有全国最大的光学仪器厂云南光学仪器厂,有世界最大的望远镜生产厂云华公司和远达公司,有专业的天文望远镜生产厂晶华公司以及众多的个体望远镜生产厂。全世界的望远镜有一半是在云南制造的。世界各地的那些著名品牌如:Tasco、Bresser、Bushnell的中档和低档望远镜很可能就是云南制造。

大理石雕

云南省蕴藏丰富的大理石,大理苍山十九峰,峰峰皆有所。而且品种多、花色美、质地佳。正因为这个原因,人们将此石冠以大理的地名,称为大理石。

大理石又名础石、榆石、文石、醒酒石、开竺石。一般分为彩花石、云灰石、白石、墨石4大类。大理石早在唐代就已开始开发。唐代修建的大理崇圣寺三塔,建筑上就已采用精美的大理石雕刻制品,而且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

常见的大理石工艺品有彩花石屏、雕花画屏、石桌石凳、酒杯、台灯、笔筒、砚台、茶盘果盘、花盆花瓶、山水花鸟、人物走兽等。北京人民大会堂云南厅摆设的直径2米的彩花石屏风,正是天然地显示了苍山云海、气势雄伟的江河奔泻画面,让人连连赞叹。

陈列在大理石厂的雕刻座屏“苍洱大观”,用自然色彩的大理石精雕而成,银苍玉洱,风花雪月,历历在目,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稀世之宝。

云子

云南围棋子简称云子,据说为明清供品。白子微带翠绿,黑子厚重,对光看则为悦目的绿色。形状单面扁圆,古朴浑厚,手感舒适。围棋精品“云子”品质优良,一直是全国重大棋赛的标准棋具。

云子原产于云南永昌府(郎今保山市)故又名永子。它是我国古老的一种传统工艺品,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元、明、清三代曾享有盛名,深受名士、高僧的喜爱,也是敬献皇室的上乘贡品。后来,由于棋势衰败,世变沧桑,解放前夕,云子制作工艺已经失传。建国后围棋事业受到党和政府重视。昆明第十二中学校办工厂凭借残存的老云子开展科研,经过无数次的试验,1975年在原老云子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制成了新云子。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对云子恢复生产极为关怀和支持,终于把云子从绝境中挖掘和发展起来。1980年春,昆明第十二中学校办工厂正式改名为云南围棋厂,批量生产“云”字牌围棋子。

云南围棋厂按云子传统配方,精选原料,并以科学方法熔炼生产的云子,正面微凸,底面扁平,弧线自然,古朴浑厚,手感舒适。白子晶莹似玉,黑子乌黑透碧,犹如天然玉石磨制而成。质地坚硬,着盘声铿,工艺精巧,色泽美观柔和而不刺目,利于保护视力,且有冬暖夏凉之感。经国家围棋队鉴定认为,棋子不论在质量、外形、色泽、强度等方面都继承和超过了老云子的水平。

“云”字牌围棋,自开创以来,屡获殊荣,1980年获轻工部优质产品称号和包装装璜优秀作品奖;1983年又获全国优秀包装装璜设计奖;1987年获全国旅游纪念品一等奖,被指定为全国性比赛用品和奖品,出口免检产品等。在国家外事活动和文化交流中,云子曾被作为国宝赠送给日本中曾根首相、英国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