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遇见最美的中国(二):城市篇
6967000000081

第81章 遇见最美的中国·云南旅游(10)

云烟

烟草业是云南的支柱产业。昆明卷烟厂生产的“云烟”、“红山茶”、“茶花”、“大重九”、“春城”等名优畅销品牌,倍受消费者青睐。

“云烟”采用云南上等陈年烟叶,烟丝橙黄、光泽油润、香气高雅、吸味醇和、舒适怡人。装潢古朴大方,精致华贵。“云烟”被人们视为烟中上品。“红山茶”牌卷烟是云南久负盛名的名烟之一,自1957年问世以来十分畅销。它色泽金黄,香气宜人,吸味醇厚,劲头适中,余味舒适,风格独特高雅。“茶花”牌卷烟创牌于1975年,色泽金黄油润,香气高雅丰满,吸味醇和而有后劲,余味清爽舒适。“茶花万朵醉神韵,醇香一口注心头”。“大重九”牌卷烟创牌于1923年,历经70余载。“大重九”蕴含着云南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1911年10月30日,蔡锷将军在云南领导起义,推翻了清王朝在云南的统治。这一天正是夏历的九月九日,故称“重九起义”。“重九”烟牌就是为了纪念云南的辛亥起义。“大重九”烟色橙黄、香气浓郁、醇正可口,余味隽永。“三七”牌卷烟是昆明卷烟厂生产出的一种具有安全辅助疗效作用的新混合型卷烟。它是配以配以三七(又称田七)等名贵中药材,经过医药卫生界专家的鉴定,证明其具有止咳、化痰、平喘的作用。

杨林肥酒

杨林肥酒产于昆明市郊的嵩明县杨林镇,因酒色碧绿,药香馥郁,常饮使人体健康肥壮,故名肥酒。肥酒生产已有100余年的历史。

杨林是个文明古镇,系云南通往中原的必经之地。这里交通方便,土壤肥沃,物产丰盛,工商业较发达,酿酒历史悠长。杨林肥酒是以本地产的高梁、玉米、大米、小麦酿制的小曲酒为基酒,精选党参、拐枣、陈皮、桂圆、公丁香、云木香、大枣、茴香、肉桂等十余味名贵中药材和蜂蜜、蔗糖为原料,严格按照传统工艺,经分别浸泡、复升提纯、调味勾兑、封缸陈酿等工序精制而成。

杨林肥酒是药香型配制酒,酒液呈碧绿或金黄两种色泽,清亮透明,药香与酒香浑然成一体,自然谐调,入口绵甜,药香柔和、清雅,酒味醇厚,余味甘爽,具有药香型配制酒的典型风格。富含葡萄糖、多种维生素,蛋白质、果糖、枣酸等成份,有健脾开胃、调和气血,润肺生津,补中益气等功能和效益。

茶叶

云南是茶树的原生地,但清以前云南茶叶没有什么名气,明代云南被列为不产茶的省份。到了清代,滇茶开始有名了。滇茶以大叶种为主,较难将外型做得乖巧。像皇帝爱喝的人头普洱,妙在个子大,档次并不很高。然而滇茶香高,耐泡,同一质量的茶叶较全国其他地区的售价为低,无论是自用还是送人都较合宜。出口最好的是滇红、普洱、七子饼等,而滇人最爱喝的则是未精制的大叶子茶。

云南主要茶叶有产于宜良县的宝洪茶、宜春茶,产于昆明市郊金马山麓十里堡的“十里香茶”、产于石林附近的“石林拥翠”、沱茶、滇青、白兰花茶、茉莉花茶、滇红工夫红茶、红碎茶以及滇绿等。

鲜花蔬菜

“天气长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的昆明极宜种植鲜花,目前云南的鲜花产量已占全国的40%以上。每天,大量的玫瑰、香石竹、百合等从昆明机场飞往全国各地。冬季,坐飞机的游客不妨去尚义街鲜花市场选购一些鲜花,从春城带回一片浓“春”。

昆明四季如春,是热带水果的重要集散地,在这里可以买到芒果、菠萝、菠萝蜜、柠檬、荔枝、香蕉、红毛丹、酸角、滇橄榄、木瓜等众多的水果,且价格便宜。水果最好在自由市场(菜街子)买,可以讲价。

反季蔬菜是云南的一大优势。云南反季蔬菜成熟快,上市早,品种多样,供货集中,质优色鲜,价格合理,已被国家列为南菜北调的基地。在北国“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隆冬季节,云南反季蔬菜由铁路源源不断地北运,填补“三北”地区冬、春无鲜菜上市的空缺,不啻“雪里送炭”。

宝珠梨

呈贡宝珠梨是云南众多梨果中的佼佼者,果圆形,一般重200—330克,大者达500克,皮薄,淡黄绿色,果肉雪白,脆嫩,汁多,味浓甜,微香,食后无渣。

宝珠梨主产于昆明市呈贡县,人们习惯称为呈贡宝珠梨。呈贡宝珠梨与大理雪梨在色、香、味、形方面很相似,实属同一品种。相传在宋代大理国时期,高僧宝珠和尚到鄯阐城(今昆明)讲经,从大理带了雪梨树苗与呈贡的一种优势嫁接后育成这个品种,于是人们就把它叫做宝珠梨。宝珠梨由于品质优良,是云南向历代王朝缴纳的贡品。相传元朝初期,云南地方官把宝珠梨作为上等贡品贡奉朝廷,皇帝吃了赞不绝口,并要求年年进贡。

宝珠梨成熟上市时正是中秋节和国庆节期间,进入千家万户,给人们增添了节日喜庆、欢乐气氛。贮存到元旦、春节上市的宝珠梨更是人们争相购买的佳果。宝珠梨鲜食十分甜美,也用以加工梨脯、梨士、梨糕、梨汁、罐头等食品。

芸豆

芸豆学名菜豆,属蝶形花科菜豆属,是云南著名特产,也是传统出口产品,在国内外久负盛名。芸豆有白色、黑色、紫红色、杂色斑纹等数个品种,以大白芸豆最为有名。

芸豆粒大肥厚,皮薄光泽,质地细腻,营养丰富。芸豆性味甘平,具有温中下气,温胃利肠、止呃逆,益肾补元的功效,还有镇静作用,特别适合心脏病、高血压、肾疾病患者食用。现代医学还证明,芸豆含有血球凝集素等多种球蛋白,对人体红血球的凝集,激活淋巴细胞胚形转化,促进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均有特殊作用;所含尿素酶还可用于肝昏迷患者的治疗。

芸豆水发后,炒、炖均可,是美味菜肴,还可制作糕点、豆馅、豆沙。

太和豆豉

昆明太和豆豉是云南省著名的传统食品,已有100多年的生产历史。相传太和豆豉原产在江西省太和镇,清康熙年间传入四川,后从四川传入昆明。长期以来,昆明制作豆豉的师傅,根据本地的原料和人们的口味,对原配方和工艺不断进行改进,使之逐渐形成具有滇味特色的昆明太和豆鼓。这种豆豉既不同于江西风味,也不同于四川风味,独具一格。其色呈红褐又有光泽,味道咸鲜略微回甜,分粒酥软而不碎,保持了豆豉固有的风味,不酸不霉,营养丰富,易于贮存,食用方便,是佐餐调味的佳品。

昆明太和豆豉以本地产的“乌嘴豆”(黄豆)最佳,配以食盐、糯米、甜酒、红糖、八角、茴香等辅料,经淘洗、浸泡、蒸煮、制曲、拌料、装罐、后熟而成。昆明太和豆豉呈颗粒状,具有豆豉特有之香气,滋味鲜美,咸淡适口,食法简便,可蒸,可炒,荤素皆宜。

小磨麻油

昆明小磨麻油是一种营养丰富、芳香馥郁、深受群众喜爱的调味佳品。制作芝麻油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压榨的,叫小榨麻油,出油率高,但含水量,不能久放,香味差。一种就是小磨麻油,出油率稍低,但质量好,香味浓,久放不易变质。

昆明小磨麻油用黑、紫、白色芝麻均可,但要选用颗粒饱满,皮薄,匀净,以元谋、会泽等地产的较好。100千克芝麻可出产的小磨麻油30千克左右。昆明小磨麻油,色浅黄,油清亮,味香浓。食用广泛,无论在凉菜、凉面、凉米线或酱菜上,滴上几滴,就感到香气扑鼻,味美可口。

大理扎染

扎染,俗称“扎花布”,古称“纹缬染”,是一种古老的印染手工艺。工艺分设计、上缟、扎缝、浸染、拆线、漂洗、整检等过程。产品选用纯棉、真丝、麻棉等天然纤维为原料纺织的民间土布为胚料,从天然植物的根、茎、叶、皮中提取色素为染色。团取材常见的动、植物形象、山水花草、蓝底白花,呈自然晕纹,青里带翠,凝重素雅,形象生动,构图严谨,粗旷大方、贴身柔软舒适。产品畅销国内及世界各地。

白族扎染

白族的扎染是一种古老的手工印染工艺,古称纹染。心灵手巧的白族妇女将棉布或麻布扎缝之后,以蓝靛为染料,经多道工艺染制成蓝白分明的扎染布。白族喜爱的图案有蝴蝶、蜜蜂、梅花、鸟虫等。

民族艺术的风格还表现在传统工艺品上。服饰品、扎染布、草编帽、大理石雕工艺品等等,具有重要的旅游开发价值。

◆神话传说

虎跳峡的来历

虎跳峡,纳西话叫“无鲁阿仓过”,抚鲁意为雪山,阿仓意为地名,过意为深巷、窄巷;虎跳峡纳西话也叫“里斯里美公弓古”,意思是用手能递送弩箭的峡谷;还叫“阿仓老丛老洛弓”,意为阿仓猎人追着老虎跳过的峡谷。虎跳峡长约20公里,落差约190米,江面与玉龙雪山高差3900米,峡谷最窄处仅30多米,峡巷内有18处险滩,一入峡中,天如缝,江如龙,白浪飞溅,涛声如雷,令人胆颤心惊,极有魅力。雪山阿仓峡谷,因何取名虎跳峡呢?这里有一个惊动魄的传说故事。

传说,玉龙雪山的怀抱里走出一座山,这座山的名字叫卧虎岭,卧虎岭下有个骑虎寨,这个骑虎寨里的人,原是木柢土酋的猎户,所以也叫猎户村。猎户村有两个兄弟,大哥叫阿仓休,可他的为人像老虎一样狠心残暴。弟弟叫阿仓弦,他的为人却与大哥相反,好像一只驯善的马鹿,只恋青草,不恋鲜血。

一天,两兄弟相伴到山里狩猎,他们在卧虎岭的老密林里,发现了足有海碗口大的老虎脚迹。兄弟俩把精灵的猎狗解开,猎狗循着老虎的脚迹追踪出去,两兄弟循着猎狗的召唤声紧赶急追地跑,他们气喘吁吁地追到虎跳峡,老虎甩了一下震天撼地响尾哨,一纵身就跳过虎跳峡,阿仓休和阿仓弦慌忙赶了过去,被虎跳峡江水拦住了路径。大哥阿仓休斗着胆子跳过了虎跳峡,而阿仓弦怯怯地朝着万丈深峡里看了一眼,黑黝黝的深谷,冷森的阴气扑卷,峡谷两岸耸立的岩石,像长满獠牙的血盆大口,禁不住小腿颤栗起来。阿仓弦惶恐地用双手遮住眼睛,怯怯地退缩了回来,愣痴痴地站在峡边,畏缩着不敢跳过去。阿仓休发现弟弟不敢过峡,他回过身喊:“弟弟呀,斗着胆子峡沟变窄了,怯着身子峡沟变宽了,斗着胆子赶快跳过来。”弟弟仍怯着不敢跳。阿仓休又催促着说:“弟弟,你闭着眼睛,紧紧抓住哥哥伸过峡来的弩弓臂上,哥一拉动你就跳过来。”阿仓休边说边伸过弩弓。弟弟在哥哥的急催下,咬咬牙,紧紧抓住了弩弓臂。突然,玉龙雪山顶飘过一缕乌云,阿仓休心头产生了邪恶的念头:屋里存积的无价的虎皮,还有能医治百病的熊胆、麝香、鹿茸,这些东西也值一箩金子,假若这一箩金子弟弟不和我均分,我就可以变成抹黑英古底一角的大富翁。阿仓休想到这里,咬紧牙,使劲拉过弩弓,又把弩弓抵了回去。这一拉一抵,把二弟推进峡谷里去了。

阿仓休谋害弟弟的罪孽事情,天空看见了,慌忙扯下乌云遮住了瞪大的眼睛;大山看见了,惊骇得躲潜进云雾堆里。金沙江怒吼了,掀起了雪崩般的惊涛骇浪,它在峡谷里激愤地暴跳着。玉龙雪山的白石神和哈巴雪山的黑石神也惊骇得退缩了三步。从此能相互递送弩箭的虎跳峡,倏地变宽了,人们再也不能跳越过去了,仅留下了一条老虎能来回跑越的峡谷。从这以后,这道峡谷叫做“阿仓拉蹉拉洛过”,意思是老虎跳逾的峡谷,人们为了节省也叫它“拉洛过”,意为虎跳峡。

情死树的传说

传说,在拉是坝的蒙世大山上,长着一棵像伞盖一样撑开着枝叶的山楂树,这棵山楂树长得很古怪,两个合抱不拢它粗大的树身,好像老人的腰杆一样佝偻着,撑展的枝干像爬向四方的虬龙,它的荫凉面积方圆有九十多平方米。在这棵长得神奇古怪的山楂树上,每年吊脖子殉情死的纳西族青年有十几对,它是棵远近闻的情死树。

很古的时候,爱神尤祖阿注在吃山楂果的时候,种下了这棵树。后来,这棵山楂树长到有碗口粗的时候,祖古羽勒和开美久命悄悄相爱恋,但是他们的婚姻受到了父母亲的阻挠,祖古羽勒和开美久命在婚姻上遇上了阻挠的关口,他俩受到了爱神尤祖阿注的蛊惑,相约着去找天国,他俩双双在这棵山楂树上吊脖子殉情死了。

从这以后,村寨里的青年男女,他们一遇到男女婚姻上的不遂心的事情,就怀着生时不能同烧一座火塘火,死后也要埋一坑的宿愿,双双咬破指头,把血珠滴落在一起,发了死不回头的盟誓,双双偷偷地逃出家门,来到这棵山楂树下,仿着祖古羽勒和开美久命的样子,双双吊脖子死在这棵山楂树上。这样殉情的青年男女,每年都有着十多对情人。

蒙世村有个孤老头子,这个孤老头子的婆娘在月子里因流血过多而弃世了,火塘边却丢下了一个小猫大的奶娃。孤老头子当爹又当娘,把奶娃拉扯大了。孤老头子的儿子长大了,儿子长得不仅英俊,他还会唱能够挑翻姑娘们心的箩多情歌,弄得山里姑娘的笑声,整天追受奖着他的影子飞翔。

孤老头子听着姑娘们的甜蜜笑声,弄得皱紧了眉头。纳西族的青年男女,恋爱自由,可结婚得由父母拍板定案,这无拘无束的笑声,是否会在儿子和父亲的心中,吹起不可弥补的缝隙呢?儿子会不会丢下父亲,跟着女人的笑声去殉情?孤老头子禁不住打了个冷战。他想:没有拴系线绳的鸡蛋胡乱滚动,滚落地下的鸡蛋能不粉碎才怪呢。不能拖延时间了,早些给这个鸡蛋网上绳索!这一天,孤老头子和儿子环坐在火塘边煨着早茶,孤老头子颤着声音说:“儿呵,你看阿爸的两鬓扑白雪了,你也是试飞天空的雀鸟,阿爸思谋着给你娶媳妇,还是尽快抹了额头油吧。”

“阿爸,娶媳妇可以,可是你得依儿子一件事情。”

“可以,可以,依十件也行。”

“阿爸,你指腹定婚姻的姑妈家的表妹,我不愿意娶她。”

“什么,什么?”父亲惊惶失措地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