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外民间故事杂谈(上)
6968300000028

第28章 幽默农夫的故事(2)

王别古虽然佩服能巧巧机灵,可猜破了他的别古话,心里多少有点不痛快。收工回到家里,见能巧巧正做晚饭,就说:“我饿了。你把那外长骨头里长肉的拿些来,我先吃点垫垫饥。”能巧巧答应一声,到锅屋端来半筐子煮好的鸡蛋。别古连连点头。能巧巧抬腿要走,他又喊住了她:“这几天没大事,你拿这一丈布给我做件褂子,做床单被,做两条口袋,剩下的再做条大手巾。”能巧巧笑嘻嘻地接过布出去了。

第二天,能巧巧把的褂子递给公公。别古接过褂子抖了抖说:“单被呢?”

能巧巧说:“爹,你白天穿着是褂子,晚上往身上一搭就是单被。”

“两条口袋呢?”

“袖口一扎就是两条口袋。”

“还有手巾呢?”

“大襟一掀能擦汗,正好当手巾。”

王别古没了话说,吃完饭就和儿子下地了。锄着地,心里想着能巧巧的机灵,口里还咕念着:“还是儿媳妇,真能!真管!真行……”他儿听爹夸自己的媳妇,有些不好意思,就说:“爹,干活就干活,尽念叨什么!”别古一听,烦了:“怎么?你给我打话巴!”举起锄杠就砸儿子。儿子撒腿就跑,跑到家已上气不接下气。他媳妇问:“跑什么?看喘的!”

“咱爹要打我,在后面赶来了!”

“因为么?”

“我接他的话一说,他说我给他打话巴。”

能巧巧把男人拥进屋,自己走出来,别古已追到院里:“那个人呢?”能巧巧迎上去:“爹,什么事,还生这么大的气?”

“我说话他给我打话巴,我非揍他不行!跑哪去了?”

“他上园了。”

“上园干么去?”

“扛了一张镢,听他念叨着,说是去刨旋风根。”

“胡扯!旋风还有根?”

“爹,旋风要没根,话也就没巴了!”

王别古嘴张了几张,没话说,不好再打儿子,就低着头回地里去了。

东庄上的张三,好和王别古说个笑话。他骑着马走亲戚,路过这里,见王别古正锄地就招呼了:“别古哥你锄地?”王别古也很客气:“张三弟,下马歇歇!”

“不啦。我说别古哥,今儿你锄几锄板了?”

别古愣了,谁单数着锄了几下?张三见别古光发呆,哈哈笑着打马走了。王别古被耍笑,肚里憋气不锄了,挟起锄头往回走。到了家脸还阴沉着。能巧巧见了问道:“谁又惹您生气了,爹?”

“那个张三。他骑马路过咱地头,问我锄了几锄板,你说憋人不憋人?”

“爹,您不问问他的马抬了几蹄!”

一句话提醒了王别古,他就又回到地里等张三。

张三走亲戚拐回来,别古停下锄迎上去:“张三弟,你光知道骑马,你知道你的马抬了几蹄了?”

张三被问住了。他跳下马,伸着大拇指说:还是别古哥,我问你地锄了几下,你问我马抬了几蹄,你说不上,我也说不出。好,堵得好!真有两下子。”

“什么两下子,比我儿媳妇,一下子也不行。”

“儿媳妇?”

“是的。她比我强,比你也不差。”

“那我和她比比,她要是赢了我,我就把这匹马送给她。”

王别古可知道儿媳的能耐,就领着张三往家走。到了门口,别古说:“你先等等,我给她说一声。”别古见了能巧巧,把张三要和她打赌的事一说,能巧巧点点头说:“爹,走吧!咱赢他匹马去。”

王别古在前,能巧巧在后,来到了门坎,她一脚门里一脚门外,停住了。见门口站着张三,就说:“张三叔,您说我是在门里还是在门外?”张三“吭哧”了一会子,说不上来,只好把马交给王别古。

谁知张三这马是借庙上老和尚的,他和老和尚一说,老和尚气得一拍桌子:“你真没用,把马输给了一个妇道人家。走,跟我要去!”张三有点打怵:“恐怕您也说不过她。”

“哼!我不要一张嘴,用半张嘴就能把马要回来。”老和尚拿了贴膏药,封住了半边嘴。来到王别古门口,呜哩哇啦地喊:“王别古,叫你儿媳妇出来!”

能巧巧听门口有人喊,就走出来:“张三叔,这位师傅,你们有什么事?”

老和尚嘴上糊着膏药,不光话说不清,也觉得不舒适,就用手捂着,大声说:“甭装糊涂,快快给我的马!”

能巧巧说:“马我正用着呢!”

“甭给我累坏了!你干什么的?”

“我套上耕锅烙巴来!”

“耕锅烙巴?你不怕它往锅里屙屎?”

“不要紧的,我用膏药把腚给它糊上了。”

【戒指的故事】

古代的时候,淮河北岸住着一家姓王的穷人,老夫妻俩过活。本来生的儿女不少,但由于穷,一个也没养活。年轻时还好,种着一片菜园,王老汉还帮人家干点活,王大娘给人家洗洗浆浆,日子过得还可以。老两口喜欢养家畜、家禽。他家养的这些小牲灵都很温顺,从不打架。

别看这两个老人很穷,可心眼很好,常拿出一些东西给邻居。他的侄子王二,就是吃他家的东西长大的。

过了几年,两口儿年纪大了,也不能再给人家打短工了,只靠一片菜园的出产过日子。

小王二倒是很精明,嘴很会说,大娘、大爷地喊得很甜,有时还帮着干点园里的活,这样也好跟着吃呀。

春天到了,老两口又该刨园了。俗话说:“人老难比当年,穷了别说方便。”干起活来手脚就不灵活了,刨一会歇一歇。刨着刨着,大娘的镢头轻轻响了一下,一个戒指被翻上来,她也没当个好东西,就戴在手上。日子长了,变得金闪闪的,怪喜人的。

秋去冬来,老头子受了寒,得了病,想吃点好的,大娘就杀了一只鸡,煮给老头子吃。吃后,还剩半碗放在了锅里。大娘放碗时,不巧戒指掉在了锅里。中午大娘做饭,掀开锅一看,她惊住了,锅里放着一只做好的整鸡,还有几个馍馍。没见人来呀!这是怎么回事呢?她马上告诉了老头,老头还不相信,就撑着身子走到锅前,见饭菜都热腾腾的,对大娘说:“俺一辈子很少吃过这样现成的好饭,不管它怎么来的,吃了再说。就这样,老两口美口香甜地吃了这顿饭。可还没吃光,把剩下的又放在锅里。到了晚上,见又是如此,端出菜饭细看时,发现戒指在锅里。老两口明白了,原来戒指是个宝贝呀!他们把戒指放在粮囤,粮囤满了;放在钱柜里,钱柜也满了。老两口还照常种菜园,不过手头宽裕了,救济的穷人也比从前更多了。

王二经常在大娘家吃饭,后来知道了戒指的事,就起了不良的心。瞅空子偷了戒指逃跑了。逃到哪里去了,谁也不知道。为这事,老两口很伤心。每到吃饭时,小鸡、小鸭、小狗、小猫也都上来要吃的,大娘就唠叨着:你们这些小东西光会吃,也不帮我找找小二,他偷走了戒指,你们别想吃点好的了。她这一说,小牲灵们就安静了些,好像在听。第二天,小黄狗不见了,老两口也没在意。半个多月以后,小黄狗又回来了,只是瘦了许多。过了几天,小黄狗和小猫都不见了。大约又过了半个月,小猫突然回来了,紧接着小狗也回来了。

原来,狗的鼻子灵,王二经常出入王老头的家,小黄狗当然认得他,对王二的去向,他凭着闻的本事能够找到,当大娘唠叨王二偷戒指的事,小黄狗记在心里,到天黑就跑出来泅过淮水,找到了王二。因为王二有了戒指,已娶了亲,日子过得挺不错。见到小黄狗,好像又见到故人。这真是时来运转,连黄狗也偎我来了,就叫妻子好好招待小黄狗。

小黄狗有它的心思,整天在屋里院里遛来逛去。后来知道了戒指藏在箱子里,它,是没法把戒指盗出,只好回到老家邀走小猫。

小狗和小猫又来到王二家。王二夫妻更是高兴,连小猫也偎来了,这是兴旺景象呀!原来小狗只能在屋里转来转去,晚上也不能住在正屋里,所以小狗无法盗出戒指。小猫就不同了,晚上可以和主人住在一起,可是到底怎样才能衔出戒指呢?它终于想出了办法。

一天夜里,趁王二夫妻睡熟,小猫抓住一只大老鼠,并不咬死,只是衔住它的尾巴,把老鼠的嘴对着箱子。老鼠害怕,拼命地啃箱子,不大一会就啃了个大窟窿,小猫钻进箱子,找到了戒指,衔住戒指钻出屋外,狗驮起小猫一溜烟地跑了,晚上饿了,小猫吐出戒指,进村找回东西它俩在一块吃,吃饱了小狗驮猫走。

这天傍晚,小狗驮着小猫泅过淮水,小猫很快跑到家里,爬到主人面前吐出了戒指,咪咪地叫了几声。随后小狗也到了主人面前。大娘一见大喜,把小猫抱在怀里,娇儿长娇儿短地叫个不停,又是鱼又是肉的喂小猫。小狗一看受冷落,就摇头摆尾地依偎着主人,意思是说,功劳也有我一半呀!大娘怎么能够知道呢?见小狗上头扑面的,就骂起小狗来,说它无用光会吃,也不帮着找戒指,小狗那个气呀!就再也忍不住了,认为都是猫冒了它的功,使它受气,就向小猫扑去。小猫立刻藏到主人的怀里。大娘一见,拿起火棍就打小狗。从此,狗和猫结下了冤仇。现在狗还是咬猫呢。

【李四租田】

从前,村子里住着个聪明的青年李四,他不但聪明,而且还爱抱打不平。

村子里还住着个叫“黄鼠狼”的地主,他立下一条规矩,佃户要想种他的地,除了交租外,还必须先给他送一只鸡。

一天,李四来租田。他想戏耍一下黄鼠狼,故意把鸡藏在背后。黄鼠狼问李四:“你要干什么?”“租田。”黄鼠狼见他没有拿鸡,便说:“此田不与李四种。”李四听了急忙从背后把鸡拿出来送给他。黄鼠狼一看眼前这只又肥又大的鸡,立刻改口说:“不与李四却与谁?”

李四故意问他:“老爷,您开头说,‘此田不与李四种’,刚说完又改口,‘不与李四却与谁’,这是为什么啊?”

黄鼠狼哈哈大笑说:“方才那句话是‘无稽之谈’,此刻这句话是‘见机而行’呀!”

李四忍不住嘲讽道:“什么‘无稽’、‘见机’,其实是‘无鸡’、‘见鸡’,你闹来闹去无非是想要我的一只鸡啊!”

【庄稼汉行医】

从前,有这么兄弟二人,老大是个医生,老二只会种地。哥哥一天到晚给人治病,回来总是喝得醉醺醺的。弟弟呢,终日粗茶淡饭,爱吃不吃。

老二觉得不公平,就对哥哥抱怨道:“你不用出力,却净吃香、喝辣的。我呢?天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地累个半死,也混不上口好吃的。”

哥哥说:“你眼馋,下次再有人求医,你去。”老二说:“去就去。”

第二天,果然有个人家的媳妇难产,来求医生。哥哥也打怵扎古难产,就“钢”他弟弟:“你去?”

弟弟一声不吭,跟了来人就走。

老二到了病人家,看了产妇一眼,说道:“这个好治。”

病人的婆婆说:“快请先生开方。”

老二说:“你们去拿一面锣来就行了。”

弟弟拿着锣,悄悄来到那产妇的窗外,冷不防“当当”地敲起来。产妇受了惊,一抽搐。婴儿竟生了下来。主人家大喜,连忙烫酒炒菜,让老二吃了个酒醉饭饱。

再说老大在家中,心想老二去了也是白搭,人家过一会儿肯定还得回来另请他。

谁知等到日落西山,只见兄弟骑在马上,由人家送了回来,而且喝得红光满面,心中又惊又纳闷儿,连忙问弟弟是怎么看的病。老二从头到尾说了一遍。

老大不明白:“敲几声锣能治了难产?”

老二洋洋得意地说:“你想想,连大人听到热闹都想往外跑,何况是小孩!”

【躺在床上种地】

在明朝的时候,有一个地主,家有良田千亩,妻妾成群,可他还不满足,一心想要修练成仙,后来有个江湖道士告诉他说,要想修练成仙,必须先学会种田,于是他说跑到田野去学习种田,他看见一块田里种着麦子,长得非常茂盛,就问那个农民用什么方法能够把麦子种得这么好。那农民回答说:“没有别的,只须把泥土掘松,再加点肥料,就好了。”这个地主就到自己田里,依法耕种。他把泥土翻松,也加了肥料,就只等播撒种子了,却又怕自己脚踏上去,要把泥土踏硬了,就说:“我顶好坐在一张软床上,叫人抬着,我在上面播撒,那就不会把地踏硬了。”他叫四个人来,一人擎起床的一脚,抬着他去播撒了种子。这样,两只脚换成八只脚,还加上一张重重的床,泥土就真的踏得铁硬了。麦子呢,当然也就没长出来,于是地主的升天梦破灭了。

【农民智斗老虎】

有一天农夫带着耕牛正耕地,突然老虎走过来说:“你好吗,朋友?”“您好大王。”农夫两腿发抖,恭恭敬敬地回答。“真主派我来吃你的两头牛,”老虎兴奋地说,“我知道你信仰真主,快动手把牛给我卸下来吧。”“大王,您弄错了吧?真主让我耕田,耕田就得有牛。您是否回去再问一下呀?”农夫壮大了胆子问。

“没有必要去问,现在就把牛给我解下来,我准备好大吃一顿。”老虎说完就开始磨爪子,磨牙,那样子把农夫吓了个半死,他再三请求老虎别吃他的耕牛,他愿意用老婆的肥奶牛来代替。老虎答应了,为了保险起见农夫赶快带着耕牛回家了。

农夫的老婆精力充沛、干活勤快,看见丈夫这么早回来了便嚷道:“懒鬼,活儿刚开头就回来啦!”农夫赶紧向老婆讲述了发生的一切。老婆一听丈夫答应用奶牛代替耕牛,就生气了,“你用奶牛去换耕牛,孩子们到哪儿去弄牛奶?没有奶油我怎么做饭?”

“老婆子,你讲得不错,可是没有面粉怎么去做面包?没有牛耕田我们怎么弄来麦子?没有牛奶和奶油总比没有面包好,快把奶牛拉出来吧。”农夫赶忙反驳道。“笨蛋,你应该想出办法来。”他老婆骂着说。“你想吧!”农夫生气了。“好,如果我想出办法,你得听我的,你去告诉老虎,就说我马上去把牛送给它。”农夫没办法只好照着老婆的话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