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外民间故事杂谈(上)
6968300000046

第46章 工匠智慧的故事(8)

她咬了一小口,就蹦蹦跳跳地去叫她的家人来参加宴会。

所有老鼠的家人都沿着南瓜底部啃,啃了一个大洞。这样一来,南瓜看起来就像在咧开嘴笑一样。

松鼠奶奶看见老鼠一家在啃南瓜,也决定去看看热闹。

“哎哟,”她想“我为什么不储存一些南瓜籽过冬呢?”

想到这儿,她就在南瓜上咬了一个特别大的洞,从这个洞里可以取出一些瓜籽来。

“你们在干什么呢?”啄木鸟叫着问。

“我们正在准备过冬的食物。”松鼠奶奶说。

“嘿,这南瓜看起来真是一顿美餐。”啄木鸟说。他也在南瓜上啄了一个圆洞。

啄木鸟大声啄南瓜的声音把啄木鸟夫人引来了。她又开始啄另一个洞。不一会,南瓜就变成了一个像人脸一样的大灯笼。他有两只圆眼睛,一个大圆鼻头。最妙的是,他还有一个大嘴巴,它总是笑呀笑的。

经过几天的工作之后,松鼠和老鼠们就吃掉了南瓜里所有的瓜籽。太阳温暖地照耀在微笑的人面灯笼上,把它全晒干了。树叶不断地飘落下来,像一条毯子一样盖在南瓜身上,南瓜觉得又温暖、又舒适。

“喂,米莉,”一天,老鼠莫里莫说,“这个南瓜可以做我们的家。他指着南瓜微笑的嘴巴说:“这儿还有一个又大又宽阔的门呢!”他又指着南瓜灯笼上的鼻子和两只眼睛说:“上边还有几扇窗户可以通空气。”

米莉仔细地打量那个南瓜。

“对,对,我觉得你的主意真不错!”她说。

老鼠米莉和老鼠莫里莫赶紧收集松针和其它树叶做了个窝。不一会儿,他们就在南瓜灯笼房子里安家了。

大黄南瓜高兴极了,他不仅成为一个人面灯笼,而且,还成了一间房子,里面住着一家人呢。

【葫芦的用法】

魏王得到了一粒神奇的大葫芦种子,把它送给了惠子。他说:

“这种子可非同一般啊!在四海之外,有座山,它的名字叫姑射山,有一位仙女就住在那里。她不吃五谷杂粮,只是吸风饮露,已经活了八千年了。有一次,她出游归来,在长满奇花异草的庭院里,偶然看见一株葫芦幼苗。这株不起眼的小苗,勾起了她对故土的怀念,于是她时时用甘露浇灌这棵幼苗,不久竟长成了参天大树,枝干上结出一个硕大无比的大葫芦。大葫芦很大,里面却只有九粒种子。仙女为了报答故土的养育之恩,把九粒种子撒到九州大地。”

“托苍天的福,”魏王继续说,“寡人也得到了一粒种子。因为你是全国最聪明能干的人,所以我决定把它送给你栽培。”

惠子感激地接受了魏王的赠送,把种子种在自己的菜园里。说也奇怪,种子埋在土里,三天就破土而出,长出粗壮的身子;十天就枝叉蔓延,覆盖整个架子;一个月就结出许多大葫芦。这葫芦可大了!足足有磨盘那么大。这下子可使惠子犯难了:把葫芦掏空了用来盛水吧,太重了,两个人也抬不起来;把葫芦剖开当水勺用吧,又没有那么大的水缸容纳它。怎么办呢?几只大葫芦堆在院里,连走的地儿都没有了。惠子真恨不得把大葫芦一个个砸碎。

聪明的惠子没有了办法,找到了他的老朋友庄子,请庄子拿个主意。

庄子听了惠子的叙述,哈哈大笑,说:

“朋友,你没有听说朝生暮死的菌类,不知道早晨和傍晚是什么滋味,夏天的蝉不知道还有春天和秋天不同的光景。你这是不善于用啊!”庄子顿了顿,又小声地说:

“既然你有了这么大的葫芦,还愁没用场吗?为什么不把葫芦连结起来,这是一条多好的大船!你可以乘坐着葫芦船飘游江湖,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而你却发愁葫芦太大没处放,你的心眼真是像莲蓬一样不通啊!”

【工钱的用法】

从前,有个爱问问题的读书人外出旅游。

他经过一个地方,看到一群民工正在那里挖土修路,其中有一个人累得满头大汗,于是就走过去问那个民工:“你干这么重的活,挣的钱一定不少。那么,你的工钱是怎么用的呢?”

那个民工答道,“我挣的钱分三部分用:第一部分还债,第二部分放债,第三部分才是我和我妻子用的。所以,我每天过着半饥半饱的日子。”

读书人心里想:既然要还债,为什么还去放债?既然有钱可以放债,为什么还要借债还债呢?

他左想右想实在想不出来,认为这个修路的民工一定是在哄骗他,便生气地说:“你这个人也真是的!我好心好意地问你,你却来捉弄我。”

那民工抹了一把汗,苦笑着说:“我哪会捉弄您呢?我的工钱就是这么用的嘛!”于是他又解释道:“我的第一部分钱是用来养活父母,也就是替自己还债;第二部分钱是用来抚养自己的孩子,也就是放债给他们;第三部分才供自己和妻子吃饭,所以只能半饥不饱的。”

“噢,原来如此!”读书人听了恍然大悟。他同情地朝民工点点头,叹息着走了。

【这材料不能省】

爷爷种珊瑚树和法国冬青节省了土地,喜爱花草树木的小布洛克也想像爷爷那样,搞出点名堂让爷爷大吃一惊。

这一天,爷爷又外出了。布洛克见种藤萝的时候总是为藤萝单支架子,又费材料又占地,能不能让藤萝缠到大树上呢?这可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小布洛克说干就干,他把爷爷新种的藤萝移到了大树的下面。

正在他干得正起劲的时候,爷爷回来了。爷爷吃惊地问他:“布洛克,你为什么要这么干呢?”

布洛克说:“让藤萝缠到树上,省材料又省地方。”

爷爷摇了摇头:“这材料不能不处!”

“为什么?”布洛克疑惑地问道,“你不是也让珊瑚树和法国冬青也相互利用吗?”

“这和那不同,”爷爷解释说:“你知道,藤萝长得极快,它们很快就会把大树缠绕起来,越缠越紧,这样,树干从上往下输送养料的筛管和从下往上输送水分及无机盐的导管就会被‘截’住,所以,种藤萝必须搭架子,这材料千万不能省。”

【聪明的修针人】

一天,有一个人来到地主家门口,高声吆喝着:“修针,修针——”

地主一听,连忙拿出很久以前用豁了鼻子的针,让修针的给他修。那人接过针说:“客官,不瞒你说,我从西庄来到你这里饭还没吃,肚子早就饿了,你派给我这么多活,我撑不住,请你弄点饭,我吃完再干。”

地主想:等修完针,我把饭钱算在工钱里,只要会还价,准合算。就说:“行。”

吃过饭,那人磨磨锈针,说了一句话,地主就主动不修针了。

请问,那人说了一句什么话呢?

谜底:那人说:“请客官把针鼻儿掉下来的那半拿来。”

地主说:“使坏的时候,我没拾。”

那人把摊一收,说:“没有那半我怎么修?有了那半,我焊上就行。”

地主只好不修针了。

【动工日期】

很早以前,有一条河水浪大流急,给当地居民的生活、生产造成很大的不便,于是人们商量要凑钱在河上造一座桥。他们请来一个造桥的师傅,但师傅却不熟悉河水涨落的规律,因而无法确定动工的时间。后来,师傅听说当地有一位常年在河上摆渡的老艄公,便派人去找他询问。

派出的人很快就回来了。告诉师傅说:“去了以后,老艄公一句话也没有说,只在一张纸上写了一字,让我带回来。”说完便把纸条交给师傅。师傅展开纸条一看,上面写着一“醋”字。他琢磨了一阵后,紧皱的眉头舒展开了。然后,根据老艄公的意见,确定了动工时间。

小朋友开动脑筋想一想,老艄公所指的动工日期是何时?

谜底:二十一日酉时

【女艄公的姓】

话说从前有个自以为是秀才,总以为自己才气过人,常常舞文弄墨考究别人的文才。一天,秀才外出,来到河边,一位年轻美貌的女艄公送他过河。途中,女艄公问秀才贵姓,秀才答道:“小生姓高家头,李家脚,陈家耳朵颠倒着(穿)。”女艄公听罢不假思索地说:“原来是郭家公子,小女子这厢有礼了。”接着,秀才也问女艄公贵姓。女艄公答道:“小女子姓三斗三升六,六斗六升四。”秀才听罢,苦苦思索,却猜不出谜底。片刻,小船已到岸,秀才还是想不出答案,只得红着脸灰溜溜地上岸了。

当晚,秀才躺在客栈床上唉声叹气,想不到自己堂堂一个饱学书生竟被一村姑考倒,真是羞愧万分。这一晚,秀才几乎通宵未眠,女艄公的谜语总是在他脑际回旋。直至天明,秀才起床,正准备梳洗,偶见对面书僮的卧床下有一个量米的木斗。秀才突然眼睛一亮想了出来。

试问,那女艄公究竟姓什么呢?

谜底:秀才想到:三斗三升六,六斗六升四,加起来不等于一石吗?这女艄公原来是姓石呀!昨天我连这点都想不到,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做菜隐唐诗】

相传很久以前有位厨师,喜欢诗词与做菜。经他手做的每一道菜,都隐含着优美的诗句。

一天,有位秀才故意出题难他,给他两个鸡蛋、一把青菜,要他办成一桌酒席,并且每道菜要表示一句古诗。

厨师欣然接受,很快就做好四道菜,端到了桌上:

第一道菜是:两个纯蛋黄,几根青菜丝;第二道菜是:把蛋白切成小块,排成一溜,下面铺了一张青菜叶子;第三道菜是:几根青菜切成碎块堆在一起,上面覆盖着蛋白;第四道菜是:一碗清汤,上面浮着四大片蛋壳。

秀才看了,深表敬佩。这四道菜又是四个实物谜,你知道谜底是哪四句唐诗吗?

谜底: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商人智救国】

很久以前,曾发生过一个商人智救自己国家的故事。这个故事是这样的:

古时候,一个小国的商人赶着一群牛准备到邻国去卖。刚走到国界,他突然发现一个大国的军队杀气腾腾地朝自己的国家开了过来。

商人明白,这支军队一定是去袭击自己的国家的。自己的国家小,又没有准备,打起仗来一定会吃亏。

只是这支军队连旗帜都没有举起来,行进时也静悄悄的!对了,他们一定是想偷袭!他们虽然是大国,但路程远,这次来的兵不多,如果不是偷袭,他们也没有取胜的把握。

这时,敌军将领已经到了商人面前。

正想着,商人便急中生智地对敌军将领说了一番话,竟使敌军原路返回了。

请问商人究竟是怎样巧计救国的?

谜底:商人对敌军将领说:“我们国君早就听说你们要来,已经做好了欢迎的准备。为了慰劳远道而来的贵客,我们国君特地让我在这里迎候,把这些牛送给贵军,略表示一点心意。”敌军将领一听这话,以为这个小国早已做好战斗准备了,打起仗来恐怕占不到便宜,只好退兵了。

【买一送一】

集市上一个卖瓜人假惺惺地喊道:“瓜便宜卖,买一个送一个!”很多人买了他的瓜,回家切开一看,里面已经变质。

苏格拉底从邻居那里听说了这件事很气愤,他说:“这卖瓜的家伙真坏。他不该欺骗人,我要好好地教训他一顿。”

第二天,苏格拉底遇见了那个卖瓜人又在卖瓜了,他赶上前去问:“这瓜好不好吃?”

“请问你一共有多少个瓜?”

“五十个,正巧是五十个。”

“我全买了。”苏格拉底话音刚落,挑起所有瓜的担子就走。

“先生,你还没有付瓜钱哪!”卖瓜的人不让苏格拉底把瓜挑走。

苏格拉底一本正经地回答卖瓜人:“你不是说过买一个瓜送一个瓜吗?我买五十个瓜,你就得送我五十个瓜,这里的五十个瓜先作为你送我的那部分,至于要买的那部分你还没有给我,我怎么能够付瓜钱呢?”

卖瓜人这时瞠目结舌,不知怎样说才好。

你能说一说,苏格拉底运用了什么道理教训了卖瓜人吗?

谜底:苏格拉底运用了假言推理,他选取了结论里有利于自己的、能够击败对方的内容,可以按下面的说明解释:

如果买一个送一个,那么买几个,就得送几个。现在只有50个,而且要买50个,所以这50个,既可以看作买部分,也可以看作送部分。

【绝妙的画】

富克西斯和帕尔哈西奥斯都是古希腊的著名画家。他们是一对好朋友,但也经常为绘画的问题争论不休。由于他们各有所长,因此他俩的绘画作品经常难分高低。

一日,他们又聚在一起讨论绘画问题,双方各执己见,互不服气。为争个高低,他们最后相约各自作画一幅,公开展览,让众人评说。

两人遵约,各自开始构思自己的绘画作品。

富克西斯画的是一个孩子头顶一筐葡萄,那孩子的像画得十分逼真,大有呼之欲出的感觉,葡萄画得更是鲜嫩水灵,简直让人垂涎三尺。画好后,他站在自己的杰作前,左顾右盼,觉得满意极了,便用挡布遮住了画面,他心想,这次比画,自己必胜无疑了。

再说帕尔哈西奥斯,自从和富克西斯许约后,便开始考虑究竟画什么才好。他先后构思了好几幅画,都不满意。忽然,他一拍脑门——有了,就画它吧。想好后,他便挥动画笔,刷刷地在画板上作起画来,没用多久,一幅妙画便完成了。

展览这天,广场上挤满了闻讯而来,准备一睹两位画家杰作的人。富克西斯首先揭去自己画架上的挡布,人群中立即爆发出一阵惊叹声,画上的葡萄如此逼真,居然还引来了几只叽叽喳喳的麻雀去啄画上的葡萄。人们赞叹不已,富克西斯也不免洋洋自得起来。

帕尔哈西奥斯被观众冷落在一旁,默默地站在自己的画架边一声不吭。观众向他高声嚷道:“把挡布取下来吧,让我们也看看你的杰作。”

可帕尔哈西奥斯仍然呆呆地站在那里。富克西斯见状也着急了,他走上前去说:“你磨磨蹭蹭干什么?还不赶快把挡布拿下来,让大家瞧瞧你的画!”说完,伸手就去扯那块挡布……突然,他如电击般怔了一下,随即发出惊叹声,然后宣布:“这次绘画比赛,我认输。”

聪明的读者,你知道帕尔哈西奥斯画的是什么,才得以让富克西斯服输的吗?

谜底:原来,帕尔哈西奥斯画的正是富克西斯要扯去的那块挡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