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口才训练集中营(上)
6970400000020

第20章 语言灵活,措辞委婉(3)

买方:那不行,那种毛衣又薄,颜色又不好看,他一定不会喜欢。来自“后台老板”的压力多种多样,可以是对价格的控制,也可以是质量上的要求,还可以是金额上的限制。

买方在谈判中为自己制造一个“后台老板”,用“后台老板”的种种压力作用于卖方,好像在谈判双方之间设置了一个屏障。使卖方在讨价还价时,不能进行正面攻击,从而感到无能为力。

其实,“后台老板”是子虚乌有,这不过是买方一种讨价还价的策略。正因为是子虚乌有的,所以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你的压力可有可无,可轻可重,使对方防范困难。

在谈判中运用这种策略时,买方最好事先向对方揭示一下,让对方确信,买方是替别人买东西的,自己手中的权力有限,有时甚至不能做主。

这种提示,有时也等于告诫卖方:

你的心别太贪,即使我同意接受你的价格,别人也不一定会同意。

“后台老板”这种策略,在买卖交易方面可以运用,在庄严的谈判桌前,照样也可以运用。因为道理是相通的。

6.打破僵局的妙招

谈判中有时双方对一些问题各持己见,谁也不肯让步,这时谈判就可能陷入僵局。这种对峙且又毫无进展的局面,显然是双方都不愿意看到的。

因此,要尽量设法避免出现僵局。

但是,在僵局已经形成的情况下,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来打破僵局呢?

在谈判僵局之下,你必须具有足够的耐性与拥有不急于达成协议的条件,才有可能等待对手提出新方案。日本人在谈判中表现出来的持久性耐力是举世闻名的。因此,你如想等待对方提出新方案,必须具有长期等待的心理准备。所以,你希望尽快打开僵局,消极等待便不是上策。

如做出一定的让步呢?

这种作法虽然有可能打破僵局,但这样常常会使谈判朝着不利于你的方向逆转。

因为,这暴露出你急于求成的心理。对方会利用你这种心理,迫你做出让步。你稍作让步,对方会认为你软弱,因此往往得寸进尺,以谋求更多的利益。

面对这种情况,你如不步步退让,就只有硬碰硬,结果又出现了僵局。

转变谈判的主题是打破僵局的一个办法。

在谈判中通常是大家心照不宣。谈判一旦陷入僵局,彼此都在等待对方先作让步,以便乘虚而人,因此双方开始比耐心。

但是,如果双方都不肯妥协让步,这样僵持下去对大家都没有好处。因此,以一种适当的方式来打破僵局,是此时谈判双方的一种愿望。

这种情况下,一方主动转变一下谈判主题,从侧面表示希望双方共同努力来打破僵局,对方如果真有谈判诚意,对你的言外之意当然一清二楚,一般会做出相应的反应。这样,就有可能打破僵局,使谈判能进行下去。

当然,谈判中出现僵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并不一定是环事。有些经验丰富的谈判者,常常把相持不下的僵局作为一种策略,在出现僵局的情况下,往往更能试探出对方的决心,诚意和实力。

打破谈判僵局,有些具体措施可以参考。

比如:——更换谈判人员。

——改期再谈。

——找一个调解人。

——向对方多提供几个方案,使其有更多的选择余地。

——对商品的规格、条件作一些适当的修改。

——说些笑话,缓和紧张气氛。如此等等。

7.比尔先生的经历

谈判中,有时费了许多力气,仍然无法获得你所想要的东西,这时,你可以撇开目前的对手,去寻找更高层次的对手。

你商谈的层次越高,就越有可能满足你的要求。

因为,更高层次的人,了解了普遍适用的规则并不意味着能涵盖每一个特定的案件。他们会注意到整体的状况,并且能够预测不当的处理可能造成的纠纷。最重要的是,他们拥有更多的决定权。

任何时候,都尽可能不要和缺少决定权的人谈判。如果你考虑要和一个人打交道,首先要弄清楚:

这个人是谁?跟他打过交道的人有些什么经验可以借鉴?

这个人是什么职位?

他能做哪种决定?

当你把这些弄清楚之后,你就可以很有礼貌地直截了当地问他:

“你能改善这种状况吗?”

“你能帮我解决这个问题吗?”

“你有权力现在就采取我需要的行动吗?”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你就该考虑找更高层次的谈判对手。比尔先生因为搭乘的飞机误点,在一个暴风雨的天气中,于午夜才到达了旅馆。

比尔先生的西装又皱又潮,鞋子湿了,胃不舒服,而且累得精疲力竭。他热切地渴望能跳上那张已经预定好的单人房内的床。

柜台职员看了比尔一眼,然后用平淡的声音缓缓地说:

“是的,你已经预定了房间,但是我们没有房间了,这种事情偶尔会发生的。”

比尔先生先把行李放在地毯上,然后对自己说,柜台职员只是一个单纯反应、毫无思考能力的机器,他的行为就像是一个做好程序的机器人或电脑。

比尔先生将其他的解决之道在脑海里想了想:

——旅馆可能可以给你一套房间;

——或者可以在会议室里摆张床;

——或者让你使用套房的起居室。

于是,比尔先生开口说:

“这样吧……有没有套房呢?若是套房也没有了,是否可以住州长的套房?我知道你们有会议室,你们在宣传手册上做过广告,是否可以在会议室内摆张床呢?”

这个职员挡回来说:

“噢,不行的,我们不能这样做。我看,你还是设法另找一家旅馆吧!”

比尔先生回答:

“我可不愿意再到别家旅馆去。我很累而且想睡了,而且就要睡在这里。麻烦你,让我跟你们总经理谈谈(比尔先生知道这么晚总经理是不会在的,他要让这个职员知道他的决心)。”

职员苦着脸,拿起一个专线电话筒叽哩古噜的说了些话,接着夜班经理出现了。

比尔先生重复了他对套房、会议室或其他可行办法的看法。

夜班经理查了查房间表,皱着眉说:

“我们是还有一间套房,只是价钱是单人房的两倍。”

比尔先生冷静、坚定地说:

“不应该有一分钱的增加,因为我是预定好房间的!”

夜班经理叹了口气,说:

“价钱就是这样了,你是要还是不要呢?”

比尔先生思索了一下,说:

“我要了。”

第二天早上,比尔先生的账单送了上来,当然,比原先的钱多了一倍。

比尔先生要求见总经理。

见到总经理后,比尔先生告诉总经理,他很惊讶旅馆不能兑现预定的住房,他愿意听听总经理对这件事的解释。

结果是,总经理对此事表示抱歉。比尔先生付了单人房的价钱。

8.罗金巧退晚礼服

罗金先生和他的女儿逛街,买了一件她学校高年级舞会要穿的晚礼服。

回家后,他的女儿突然胃痛得厉害。

“爸爸,请把晚礼服退回去。”女儿把脸埋在枕头里啜泣着说:“我再也不要看见它,我恨它!”

罗金先生只好把晚礼服退还给服装店。

“很对不起!”店员说:“我们有不能退货的规定。”

“她根本还没有穿过这件衣服!”罗金先生说:“价钱的标签都没有动过!”

“不行啊,我们有规定。”店员说。

“我要跟老板谈谈。”

“他出去吃饭了,一个小时内不会回来。”

“我等他。”罗金先生坚决地说。

几十分钟后,老板回来了。罗金先生把情况解释给他听。

老板说:“我怎么知道这件衣服没穿过?这是有些人常玩的把戏,他们只要把价钱的标签挂回,然后用湿毛巾尽可能的除去污点。”

罗金先生给他看收据上的购买日期,建议他打电话给自己的家庭医生,因为家庭医生可以证明他女儿生病在家。

“噢,好吧。”老板让步了。以上的事例告诉我们,和对方的谈判交涉,如果没有什么结果,就应该升高一个层次,去找对方的上司谈判,这样,往往能解决问题,往往有意外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