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口才训练集中营(上)
6970400000021

第21章 虚实结合,巧用暗示

1.一语双关,巧妙暗示对方

巧用暗示,即利用一定的语言条件和背景条件使话语产生言外之意。暗示常采用双关语、多义词、同音词、反语等手法,使语言产生弦外之音。恰当运用暗示,可以在谈判中不致导致僵局,又达到迫使对方让步的目的,谈判能够顺利地向更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我国某家公司与日商进行贸易谈判,各方面都已谈妥,惟有在价格问题上,日方寸步不让。如何迫使对方让步?我方代表提了个问题,“请问,贵国生产这种产品的公司有几家?贵国产品是否优于×国与×国的同类产品?”言下之意是暗示对方,这类产品并非只有你一家,如果价格不变,我们将考虑另加选择。又如,一次,某乡党委为了加强机关干部管理,在工作考勤等方面作了一系列规定。决定由曾在乡属企业担任过多年负责人,不久前到机关任传达工作的一位老同志负责考勤登记。这位老同志认为这工作易得罪人,不愿意干。说自己过去就是因为办事太认真,得罪了不少人,这是吸取“教训”。

听了他的话,乡党书记很委婉地讲了一个故事:某电影导演,为拍一部片子四处寻找合适的演员。一天,发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便通知他准备试镜头。他十分高兴,理了发,换上新衣,对镜子左照右照,总感到自己两颗“吠牙”式的牙齿不好看,于是到医院把牙齿拔掉了,后来,他兴致勃勃地去报到,导演见到他,失望地说:“对不起,你身上最珍贵的东西被你自己当缺陷给毁了,影片已经不需要你了。”

故事讲完后,这位老同志懂得了“坚持原则,办事认真”,正是自己最珍贵的,于是他愉快地接受了这项任务。

2.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策略

对于那些愚笨、贪心或者不够幸运的人,这个策略有效的原因是由于这些人喜欢谈判,可是又不愿意去做太辛苦的工作,他们会被诱人设好的圈套中。虚虚实实的策略就是为了对付谈判对手,在一席谈话中掺杂着真实与虚假的情况,同时表现出严肃认真、镇定自若的神情,致使对方信以为真,而使最终结果有利于己方。1984年,上海的一家公司办理K生产线的引进。经货比三家之后,选择了美国的G公司。G公司驻港机构代表E先生来上海谈判。我方与E先生在价格上的谈判很困难,对我方的减价要求,E先生的回答傲慢无礼:“你们不要搞错,我们不是日本公司,也不是香港公司,而是美国公司。美国人是实打实的,没有一点水分。”事实上,E先生本人原籍是中国广东人。在我方的一再坚持下,E先生又说:“不过给点面子,让价1%。”为了对我方施加压力,他又来了最后通牒:“我已买好了后天回香港的机票,如果你们有诚意,必须抓紧编写合同。”

第一个回合告结束,在这种困难的情况下,我方推出经验丰富的谈判能手邹国清出场。邹先生在谈判开始,和对方寒暄,问“E先生,你是什么时候去香港的?”E答“七年了。”邹先生又问“住在什么地方?”E答“九龙。”“原籍是哪?”“广东东莞。”这时有人插话说“我们邹先生也曾在香港工作多年。”这是邹先生有意安排的,提醒对方,不要出了国门就瞧不起中国人了,接着邹先生又说:“我方在座的各位,是这个项目的全权代表,我们说话是算数的。如果我们谈妥了合同条款,你能代表美国G公司签字吗?”开场的几句对话,给对方来了个下马威,消除了对方的傲气。

谈判话题转到商务条件上来,邹先生拿起一份资料向E扬了扬说:“这个项目有几家外商感兴趣,从报价看你们的是太高了。”其实,G公司的报价比其它两家低10%,这一点是虚的。E先生有些怀疑地问“你说高,高多少?”这个问题不是很容易回答的。邹先生思考了一下说“高13%。比如说,设备。”设备是真的,而13%是虚的。虚虚实实,邹先生神态自若。对方也基本上相信了。便说,降价幅度较大,需与美国总部联系一下。邹先生没有穷追不舍,他轻声地对身边的人说“E先生后天就要回去了,另外那家客商何时到?”被问的人机智地回答:“E先生走后的第三天。”这个情况是虚构的。由于E先生“偷听”到了我们的交谈,客观上起到了真的作用。他本来想用后天回港来压我方,而现在我方却掌握了主动权,E害怕生意会被别人抢去,所以接下来的几天他抓紧时间与美国总部联系,连吃饭、睡觉的时间都不能保证了,就这样很快合同就签妥,价格也比较理想,对方让价12%。但是,在谈判过程中,还要提防,对方采用一种所谓的“虚虚实实”策略:先提供很好的条件,结果什么也得不到。而对付这种人最有效的方法是只要看到有信用不好的迹象,就赶快躲得远远的。这也是对付这一种“虚虚实实策略”的策略。

3.以远利诱惑的谈判策略

在某个工业化国家,有一家刚刚兴办起来的电灯泡公司。公司董事长为了打开销路,做了一次旅行推销,旨在激发代理商的销售热情,以使他的产品渗透到各级市场。

在某地,董事长召集所有的代理商,就达成代理合同进行谈判。董事长率先发言说:“经过几年的苦心研制,本公司终于生产出来了对人类大有用途的产品。尽管我们公司的产品还称不上是第一流,而只是位居第二流,但是,我仍然要拜托各位,以第一流的产品价格购买本公司的产品。”在场人的人听了董事长的话都感到莫名其妙。“咦!董事长的话没有说错吧?谁肯以第一流产品的价格来买第二流产品呢?董事长本人也承认那是二流产品嘛,这当然要以二流产品的价格成交罗!董事长怎么能讲出这种话呢……。”全场的人都把惊奇的目光投向了董事长。大家以为董事长会对刚才的话做出更正,可没想到董事长接着说:“各位,我知道你们一定会感到奇怪。但是,我仍然要再三拜托各位!”有人请董事长说明理由,董事长回答说:“大家都知道,目前,灯炮制造业的一流企业,全国只有一家,因此,他们垄断了市场,大家必须接受他们的垄断高价。如果有同样优良的产品,但价格便宜,难道这不是大家的一种福音吗?这样,你们就可以不必按那家一流企业开出来的价格去成交了。”董事长见大家似有所悟,便继续说:“我们大家都熟悉拳击赛,拳击大王阿里的实力是无人可以忽视的!但是,拳王之所以成为拳王,是因为有人和他对抗,使他在拳击赛中取胜。现行,灯炮制造业中就好比只有阿里一个人,没有一个实力相当的对手和他打擂台。如果此时,出现了一位竞争对手,把优良的新产品提供给大家,你们一定能赚得比现在更多的利润!”

又有听者发言说:“董事长,你说得很精彩,可是,到哪儿去找那位阿里呢?”董事长认为时机已到,便迅速回答:“我想,另一位阿里由我来做好了。诸位是否清楚,为什么目前我们公司只能制造第二流的灯炮呢?我公司处于初创时期,资金不足,在技术开发、新产品开发上都力不从心,如果各位肯扶持我们以一流产品的价格购买本公司的二流产品。这样,我们能筹集到一笔技术改造费用,不久的将来本公司一定会制造出物美价廉的产品,灯炮制造业也将出现两个阿里,竞争会使产品的质量提高,价格下降。此刻,我恳请各位伸出援助之手,帮助我演好‘阿里的对手’这个角色,帮助我们公司渡过难关,对于各位的支持我会铭记不忘,并会重谢的!因此,我拜托诸位以一流产品的价格购买我公司的二流产品!”

董事长话音刚落,便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谈判在感人的气氛中达成协议。董事长获得了成功。这位董事长就是利用远利诱惑的策略征服了谈判者,对于谈判对手来讲,以一流产品的价格购买二流产品,是短期利益的损失,但是从长远来看,该厂资金雄厚起来之后,可以制造出物美价廉的灯炮与国内垄断企业竞争必然带来质量上升价格下降,这对于谈判对手来讲是远期利益的增加,这位董事长也正是以远利来诱惑了谈判者。

4.用心良苦的投其所好策略

“投其所好”,常常作为一个贬义词为人鄙夷,这主要是因为“投其所好”者的目的一般是自私的,不可告人的。如果目的是光明磊落的,那么“投其所好”也不失是一种有用的策略。谈判过程中,掌握“投其所好”的策略,往往会使谈判得到圆满的结局。纽约的迪巴诺面包公司,远近闻名。他们的面包畅销各地,可是附近的一家大饭店却没有向这家公司买过一个面包。公司经理及创始人迪巴诺每周都去拜见这家饭店的经理,已持续了四年多时间,真可谓穷追不舍。迪巴诺绞尽脑汁做了种种努力,如参加饭店主持的各种活动,以客人的身份住进饭店等。可是即使如此,一次又一次的推销面包的谈判都以失败而告终。迪巴诺用心良苦,四年多的努力怎么能够半途而废呢。

迪巴诺意识到问题的关键是找到实现谈判目的的技巧。他一改过去的做法,开始对饭店经理本人非常关注起来。他调查了饭店经理的爱好和热衷的事物,了解到饭店经理热衷于美国饭店协会的事业,是协会的会长,并且一直坚持参加协会的每一届会议,不管会议的时间、地点如何。于是迪巴诺下功夫对该协会做了较透彻的研究。他再去拜访饭店经理时闭口不谈面包的事,而是以协会为话题,大谈特谈,这果然引起了饭店经理的共鸣。他神采飞扬,兴趣浓厚,和迪巴诺谈了三十五分钟有关协会的事项,而且还热情的请迪巴诺加入该协会。这次“谈判”结束以后,没有几天功夫,迪巴诺就接到了饭店采购部门打来的电话,请他把面包的样品和价格表送去。这个消息着实让迪巴诺惊喜万分。饭店的采购人员也好奇地对迪巴诺说:“我真猜不透你使出什么绝招,才使我们老板赏识你。”迪巴诺庆幸他终于醒悟,明智地找到了打动饭店经理的“投其所好”策略,否则的话,恐怕他仍跟在饭店经理身后而穷追不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