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良训传家:中国文化的根基与传承
6976100000008

第8章 古代家族何以传承(6)

王羲之一生当了什么官,做出多少政绩,有多少人记得呢?他在政坛上做的所有事情,全部加起来都抵不上他酒喝微醺时写下的《兰亭序》。“永和九年(353),岁在癸丑”,王羲之与朋友聚会于会稽山下,曲水流觞,饮酒写诗。王羲之酒后提笔,给诗集写序。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举目望去,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俯仰天地,感慨万千,奔涌于笔端,遂成为中国书法的巅峰之作,无人超越。王家从军功到思想艺术的转型,已经枝繁叶茂,根深蒂固。世道再乱,只要家族教育的学脉没有被斩断,将文化传承下去,这样的家族必定有人物出现,让家门发扬光大。历史一次又一次告诉我们,文化才能让家族立起来,而家教家训则令家族传承下去,文化不绝,香火不断。所以我们常常能够在家族祠堂大门见到高悬的巨匾,写着:诗礼传家。

【世道变迁,家族也须转型】

秦朝以后,中国历史的进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西周封建制下,土地层层分封,底层社会实行井田制,农民拥有百亩之地,守着自己的小家,养儿育女,生活节奏慢,身份变化也不大,日子算不上红红火火,却有一点家产可以继承,百姓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古人说“有恒产者有恒心”,恒心就是坚守祖业,踏踏实实持家务农,乡里和睦,香火不断。家庭教育是以宗族为核心,讲究宗族传承,祭祀祖先,宽厚待人。一句话,守业仁厚。

到了秦朝,消灭封建,实行高度集权的帝制,废井田,开阡陌,生产和生活资源收归朝廷,人们须要进入体制之内,获得分配利益的资格,争取一份生活之本,这就要同许许多多怀着相同目的的人展开竞争,为人处世和家庭教育的宗旨自然也跟着发生很大的变化。一言以蔽之,顺应融入。

不了解这个大背景,不与之相适应,还想用以前的方式,靠个人英雄主义独闯天下,只能落败而被淘汰。项羽和刘邦争天下,无论是文化素养,还是英勇善战,项羽都高出刘邦甚多,却最终落败,司马迁用生命才华塑造了项羽顶天立地的形象,也只能是对往日的缅怀,再没有“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英雄了。这场轰轰烈烈的历史大戏背后,是时代巨变,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因此,帝制建立以后的2000多年,既是一个个王朝兴替的历史,也是一个个家族成败的历史。沧海桑田,不断有家族崛起,也有家族沉沦,新老更替,有些家族饱经世事变迁,绵延数百年,成为历史上的名门大姓,影响深远;更多的家族却“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骤起辄衰,从这些起起落落的历史中,人们得到什么启发呢?

从家族兴起的历史看,能够骤然勃兴的家族,往往是军功起家,还有就是官场得意或者商贩牟利者,这些家族原在民间,没有多少文化,因为风云际会突然崛起。崛起之后,能不能够长期延续下去,便是一个艰巨的课题。大部分家族都衰落了,并不是他们想衰落,而是他们没有找到让家族延续下去的关键。他们有钱有势,溺爱子女,结果孩子长大后,不是为非作歹而锒铛入狱,就是挥金如土坐吃山空,其短者一代而衰,稍好的也难逃“富不过三代”的命运。

不读历史就难以洞悉世道变迁背后的本质而流于表面的观察,还以为失败的家族是因为权谋术数没学好,在权力或者名利场里没玩好的缘故,总是从手段技巧方面去思考。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这个世界变了。还有就是家教是否对路,要内外兼修,顺应时代,与时俱进,让子女一代代成为时代的弄潮儿,才能保持家族长盛不衰。

首先,秦朝以后是一个帝制官僚体制,国家掌握社会的绝大部分资源,因此,家族必须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才能维持繁荣。官僚社会,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个精英统治的社会,只有在文化上脱颖而出,才能融入国家机器之中。所以,我们看到大家族无不以教育为本,不惜重金,培养子女。他们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故其家族大堂上往往高悬诸如“诗书传家”“耕读传家”之类的匾额。同那些只晓得依仗权势作威作福的家族相比,从军功、官位、金钱及时向文化转变的家族,抓住了社会发展的主流。

其次,前面我曾经分析过,军功起家的家族要懂得变武为文。武力是一个什么样的因素呢?在世道变化中,武力是动的因素,通过武力改变事物的结构,改变权力的格局,改变利益的分配。但是,社会不能永远动个不停,那就成为折腾,会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所以,一定要懂得适时转变,由武向文转化。文就是讲规矩、讲规则,在家庭中成为家教、家训,最后形成家风。把好的东西、善良的东西沉淀下来,变成大家遵循的法则,这才守得住。变武为文就是由动转静。这个道理,古人早已告诉我们:“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大学》)

武而文,动而静,告诉我们要懂得事物的转化,军功家族成功转化的事例,也同样适用于商人身上。古代号称“商神”的范蠡,辅佐越王勾践复国成功,而他则急流勇退,退隐经商,非常成功,三次发大财,三次都把钱分散给众人,积德行善,范家立住了。所以,不管是从政,还是经商,成功以后懂不懂得转化非常关键。死守钱权,重物不重人,肯定长不了。

再次,文化不是技术技巧,光有知识远远不够。有些知识家族不受世人尊重,他们举止粗俗,见地庸鄙,被称作有知识没文化,依然衰落。在家教方面,文化是培养如何做人,以人为本。子女教育必须从小学习规矩,让孩子顺从维持家族秩序的“礼”,敬老爱幼,勤俭耐劳,学会与人相处,为人儒雅,办事有分寸。所以,书本知识和现实的家族礼教构成教育的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亦即要“知书达礼”。由此来看今日的子女教育,往往只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做人的培育,结果孩子读了点书,恃才傲物,不能与人相处,反而遭损。

有知识,懂礼仪,就具有融入社会的基本素养。家教可以说是人生教育打基础的阶段。各家族通过一套家族教育的实践,总结出自己的心得经验,保持下来,形成家风,代代延续,源源不断为社会输送人才,同时反哺家族,力求长盛不衰。这里介绍一件南北朝时代颜之推写给后代的家书,以一窥十,知其概貌。

颜家是南北朝时代著名家族,出了很多响当当的人物,家族长青,唐朝出了颜真卿,几乎无人不知。颜之推祖上为北方士族,随晋元帝南渡,落户江南。他出生于梁武帝时代,死于隋文帝开皇年间。其家教甚严,从小刻苦学习,博览群书,成为南北朝时代杰出的学者和官员。然而,他的一生颇为不顺,早年因家学而声名大噪,十九岁就担任王府右常侍,少年得志。可是,由于战乱,他数度成为俘虏,死里逃生,被掳往西魏,后来逃到北齐,企图南归。途中听说梁朝被陈朝所取代,不得已留在北齐,因文才而任职中枢机构,看透了官场的权谋倾轧,自己也屡遭排挤,险些罹难。北周灭齐,他再次当了俘虏,转仕北周。隋朝篡周,他被隋太子杨勇召为学士,不久病逝。

历仕南北三朝的经历,让他对于世态人情、官场内幕都有非常深刻的了解。他写了《颜氏家训》,总结为人处世的经验教训,用以教育子孙,目的当然是为了家族香火绵绵不绝,子孙人才辈出。他用自己一生的经历,告诉后代应该注重子女教育的那些基本方面。

吾家风教,素为整密。昔在龆龀,便蒙诱诲;每从两兄,晓夕温凊,规行矩步,安辞定色,锵锵翼翼,若朝严君焉。赐以优言,问所好尚,励短引长,莫不恳笃。年始九岁,便丁荼蓼,家涂离散,百口索然。慈兄鞠养,苦辛备至;有仁无威,导示不切。虽读《礼》《传》,微爱属文,颇为凡人之所陶染,肆欲轻言,不修边幅。年十八九,少知砥砺,习若自然,卒难洗荡。二十已后,大过稀焉;每常心共口敌,性与情竞,夜觉晓非,今悔昨失,自怜无教,以至于斯。追思平昔之指,铭肌镂骨,非徒古书之诫,经目过耳也。

——[隋]颜之推《颜氏家训》

我家的门风家教,一向严格缜密。往昔我还在孩提的时候,就受到教导。时常随着两位兄长,早晚侍奉双亲。举手投足,都有规矩,神色平定,言语谦和,走路恭正,就像给父母请安一般。长辈送我美言佳句,询问我的喜好,激励我扬长补短,十分诚恳殷切。我刚满九岁之时,就痛失父亲,家道中衰,一门百口,萧索冷落。慈爱的兄长挑起养家的重担,辛苦备至。可是,他宽仁而没有威严,督导训示不严格。我虽然读了《周礼》《左传》,也喜欢舞笔弄文,但是,受到凡俗之人的影响颇大,常常随心所欲,信口开河,不修边幅。到十八九岁,稍微懂得要立志磨炼,只是有些习惯已成自然,一时难以涤荡尽除。二十岁以后,我就很少犯大过了,内心经常会自我警惕,不要随口妄言;理智与情感冲突,晚上察觉到白天的错误,今日后悔昨日的过失,自叹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才到这种地步。追思平日立下的志向,刻骨铭心,不是阅览耳闻古书训诫可以比拟的。

注释:

[1]根据卫青单名,有人把“步广”作为二人,亦即卫步、卫广,《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的标点者,即持此见。但是,《汉书·卫青传》颜师古注:“言步广及青二人皆不姓卫,而冒称”,则认为步广为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