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一个人的行走
7066600000016

第16章 往 事

再说到小妹,其实这是个苦命的孩子。小妹是林槿十二岁那年父亲在乡镇府大门前拣到的。那时林槿一家还在小镇上生活。一个冬日的清晨,父亲走在上班的路上,经过乡镇府时看到有几人围观着看什么,便也挤了进去,却发现是个奄奄一息的小娃娃褒着一床小毛毯放在一个竹篮里,那孩子的小脸上不时有苍蝇飞过来,嘶哑地啼哭着,几乎发不出什么声音了,让人看了心里着实难过。

父亲一向心善,见四周只不过都是看热闹的人,便上前挥手赶开苍蝇拎起了竹篮,他说,怎么没人把孩子送到政府里呢?这孩子就快不行了。周围有认识的人笑说,老林啊,你拣到就带家养去呀?你以为政府里的人听不到孩子哭啊?不过懒得理而已,沾在手上还不知是多麻烦的事呢。

父亲有点恼,一时犟脾气上来了,我就不信,这事儿还没人管了?难道眼睁睁看孩子死在这里不成?

他说完蹭蹭蹭地就迈进政府大门去找管事的人了,没成想办公室的人一看他拎了个孩子进来就问,怎么,有事啊?

父亲说,你们没看到有孩子搁在大门外吗,都要活不成了也没人管。

那人看一眼父亲说,你带走吧,谁拣的谁养去,我们这里哪管得了这种事啊。

父亲气得满面通红,他愤愤不平地说,就你们这样办事,老百姓谁放得下心啊。

得了,我们要上班,你走吧,这事归民政办管,你去那边问问看。那年轻人推闪着父亲出了门。

父亲没个奈何,只好往回走,到院门口时,犹豫着停留了一下,那些围观的人仍在,他们笑着又说,老林啊,带回去养着吧。

父亲横了一眼周围看热闹的人群,心里腾起一团火,他想,现在的人是怎么了呢,只学会看热闹,只学会笑话人,一点同情心都没了。

篮子里的孩子脸慢慢有点青下去了,父亲一跺脚,就往家的方向跑去。

母亲看到父亲拎着个篮子进家里,还道是买了什么菜,头伸过去一看,脸都吓白了,她朝后退了一步说,要死啊你,怎么会拣个死娃娃回来,想做什么?

父亲急得瞪了一眼母亲,说什么啊,活着哩,快去弄点热水来洗洗,家里有没米汤什么的,兑点糖给孩子喝喝看。

母亲这才伸过手探了探孩子的脸,果然有些微微的温度,便急急端了水来,再找来一小块纱布,把孩子的脸先稍稍洗了洗,只见那孩子小手略抬了抬,缓缓睁开一双小小的眼。母亲又把早上吃剩的米粥蓖出点汤汁加了糖用小勺想喂孩子,可孩子只努努小嘴并不肯张开,急得母亲推了父亲一把,去,拿根筷子来。

父亲便跑到厨房去。这时林槿正准备上学,从屋子里出来看到了这一幕,她惊诧地看着父母忙碌地摆弄那个小小得如一只猫儿一般的孩子。

母亲用筷子沾了米汤,小心翼翼地一点点伸进孩子的嘴里,慢慢地就看见这个小小的人儿伸出细细小舌头来舔着。父亲和母亲松了口气相视一笑。林槿也趴在桌子边,非常好奇地看着这个孩子,这么小这么小的人啊,多奇怪,她从哪儿来的呢?林槿说,妈妈,她是我的妹妹吗?

父亲犹豫地看着母亲。

母亲没搭林槿的话,只说,林槿,你先去上学吧,就要迟到了。

林槿恋恋不舍地看着篮子里的孩子一步一回头地走去上学了,一路上她心里还揣着这事,想爸妈会不会留下这个小人呢?其实她的内心里是很想有个妹妹的,那样自己的日子就不会那么单调了吧,一个小妹妹,自己可以教她读书教她唱歌帮她梳头,想想多么有趣哦,林槿最羡慕的就是有兄弟姐妹的人家,打打闹闹,一屋子的生气,不像自己,那么多的时间只能对着自己的影子,爸爸妈妈平时都忙,没空管她,而林槿又是个腼腆的女孩,玩在一起的小伙伴几乎数不出几个来。方小远算是跟自己玩得好的了,可他毕竟是个男生嘛。

一个上午林槿心里是又兴奋又担心的。放学时,方小远依然在校门口等她,林槿一见他就奔过去,急切切地给他讲家里发生的事,方小远听了像个大人似的说,养个孩子可不是简单的事呢。

林槿说,那有什么呢?你们家不也是好几个小孩子嘛,谁像我,连个姐姐妹妹的都没有。

方小远听了拍拍胸口说,怎么没有?这不是一个?我是你哥嘛。

林槿白了他一眼,心里却也很是受用。

方小远的父亲是镇上的赤脚医生,与林槿父亲是老交情,两家经常处在一块,对于这样一个青梅竹马长大的小伙伴,一旦有什么事,林槿最先告诉的一定是方小远。

母亲等林槿走后与父亲商量,这孩子你想怎么办呢?

父亲沉默了好一阵才说,再看吧,我们先养几天看看。

母亲担心地说,孩子太弱,怕是养不大呢。

那就看她的造化了,总不成再把她扔回去吧。乡镇府里的人也真够狠心的,哎。父亲提到这事心里还堵得慌,现在这个世道他是有点看不懂了。

母亲把孩子从篮子里抱出,一股子馊味儿扑了过来,母亲皱了皱眉头,嘿,这孩子得好好洗洗,怪味十足呢。父亲把孩子身子下垫着的小棉被拎起,站在屋外用手用力抖了一抖,不料这一抖,从被子里就轻轻飘出一张纸条,父亲俯身拾起一看,上头只草草写了一行字,交待孩子的出生年月什么的。

母亲掐指一算,这孩子居然都快一周岁了,看上去却像是才足月的样子,母亲叹了口气,这孩子真够命苦的,这么小就被爹妈给扔了,想不通做父母的怎么下得了这狠心。

父亲原想把小棉被扔了,走了数步想想不妥,便到水池边细细清洗了一番,而后在太阳下晾晒透了与那张小纸条收好放在一处锁进了木箱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