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一个人的行走
7066600000017

第17章 宝 云

孩子在家没养几天就出了意外,那天母亲正端着小勺喂她,忽然见孩子的小脸涨红了,吃下去的东西全咳了出来,小胸脯一阵阵起伏,过了一会,脸色就不对了。母亲吓坏了,大声喊着父亲,两人抱起孩子就往医院跑。

到了镇上医院,医生手忙脚乱地忙活了半天,才把孩子的病情暂时给控制住了。医生叫过父亲,对他说,这孩子身体里面有问题啊,身子弱得很,你最好带她去城里找个好医院给全面检查一下。

父亲听了这话有点不知所措,母亲看了看手里的孩子,便说,看来这孩子我们是不好养的,还是去民政办问问看吧。父亲没哼声,心里却也没个想法,好吧,先抱去看看人家怎么说的吧。

父亲与母亲带了孩子到民政办,那里的人见了孩子也是头疼的很,说现在计划生育抓得紧,弄得搁上一阵子就有弃婴,哎,真是没办法,我们这也不是收容所呀。这样吧,我说一个地儿,你们把孩子往那送吧。镇外有个小庙,叫天宝寺,里面的住持心善得很,收养了好几个这样的孩子,你往那送送看吧。

天宝寺父亲是听说过的,大致位子也懂,只不过心里仍在挣扎着送是不送。这孩子在家呆了几天,不知不觉就有了感情,哎,一时就下不了决心。林槿的父母因为自己不曾生育过,所以看到每个孩子心里都会油然而生一种爱意,现在面对着这样一个孩子,心里自是矛盾得很,留吧,怕带来日后无尽的麻烦,何况自家的条件并不好,收养这样的一个孩子无疑会让经济上愈加地捉襟见肘,可是不留吧,这孩子是如此让人怜爱,令人不舍,她睁着一双圆圆的眼睛看着你,似乎能够洞悉这尘世的苍凉。林槿抱住小妹,恳求父亲,爸爸,留下小妹吧,我不要买新衣,我也不要吃的,我们留下她吧。父亲思忖再三,说,林槿,听爸爸的话,先送到天宝寺看看,小妹身子弱,放在我们这怕长不大哪,寺庙的风水好,小妹呆那里会化险为夷的。母亲在一边也说,是啊,林槿,我们先把小妹送去看看,不行再抱回来也成呀。

林槿泪眼汪汪地看着父亲整理好小妹的衣物,又从箱子底取出那床小棉被与纸条,而后接过孩子转身走出门去。林槿小小的心里满溢着悲伤与无奈,她坐在院子的门槛上无声无息地流着泪,任妈妈怎么安慰也不肯进屋里去。

方小远就在这时从外头走来,正看见林槿独自一人哀婉地坐在家门口,她的头发有点乱,瘦小的肩膀因为哭泣而颤抖着。方小远的心里蓦地升起一种爱怜,他想伸过手去抚慰这个伤心的女孩,他很想能为她做点什么。也许就在那个时候,林槿就这么走进了他的内心,在多年以后,不论世事是如何改变,每每想到林槿,出现在眼前的总是她的无助与孤单,让他时不时就心疼不已。那时的方小远再不曾想到的是,会有那么一天,自己也会让林槿如此痛苦,尽管彼时的他不能左右事情的变化,可是,他仍然无比地痛恨自己,无疑地,他是懦弱的,是始乱而终弃的。

天宝寺里,父亲看到老住持收养的几个孩子,大致都是身体有缺陷的,心里不觉很是难过。住持抱过小妹,仔细地看了看说,这孩子太弱了,在我这也怕活不下哩,再加上这里孩子多,帮忙的人手也有限,怕照顾不周到。

父亲狠了狠心,还是放您着吧,您香火旺,对孩子有好处。

住持只好说,那行,就放这,看孩子的造化了。

父亲回家后,整整一宿睡不踏实,林槿在隔壁房间都能听到父亲的叹息,她的心就像是被什么掏空了似的,晃晃荡荡的,于是又偷偷抹了好久的泪才迷迷糊糊睡去。

第二天林槿一大早就起了床了,却没见到父亲的影子,忙问母亲,爸呢?上班啦?

母亲叹着气说,你爸不放心小妹,说是要去庙里看看。

父亲走进寺庙并没与住持打招呼,一人悄悄地溜到孩子住的地方,这一看心就酸了,小妹孤零零地在一张小床上爬着,满脸是泪,小手塞在嘴里,唔唔地哭着。父亲走进去,把孩子抱在怀里,说也奇怪,小妹看见父亲便不哭了,睁着一双大眼,咧开了小嘴笑开了。

父亲眼里忽地一下泛起泪花。

这时住持进来了,他说,哎,这孩子与你们有缘哪,在我这里什么都不肯吃,只是哭,连水都不喝一口啊,你还是带回去吧,要不有个好歹我与你们也交待不过去的。

父亲点点头说,那好。不过请住持给这孩子起个名字吧,沾沾佛缘,或许对她有好处。

住持沉思片刻,说,就叫宝云吧。“宝”字取自寺院名,“云”,则谐“运”音,愿她日后遇事能得一“运”字相帮,有惊无险。

就这样父亲又把小妹带了回家,从此一家人一起尽心尽力地照顾这个命运多歼的孩子。

宝云七岁时,林槿离家上大学,心里最放心不下的还是这个妹妹。这孩子几乎每隔上一阵都要生一场病,或大或小,把父母累得够受。

父亲说,林槿你去外地了,我们准备带宝云去县城里全面检查一下,看看身体究竟有什么不对的,免得一天到晚担心受怕的,心里又没个底。

宝云一到县医院就住进去了,医生粗略一检查就发现这孩子身体里很有些问题,要求住院全面仔细检查。

这一住院头尾就是二个多月,花了不少钱。钱去了倒也不算什么,可是医生的话是彻底让父亲的心凉了下去。这孩子身体器官先天发育不全,肺部已现出畸形的趋势,就算勉强活了下去,不知要花多少冤枉钱,更何况治疗过程里什么事都可能发生的。

父亲算是明白那当亲爹亲妈的怎么做得出这等狠心事来,估摸着心里也是有了数啊。这孩子要养下去,明摆着是一个无底洞啊,还不知用多少钱去买这小命呢。

父亲把宝云带回了家,依旧平日里该怎么带还怎么带,只是更多加了点小心。此外,还给孩子报了名上了学,父亲说,不管怎么说,别的孩子有的,我们家宝云也该有。

七岁的孩子隐约知道自己的身世与病情,分外地懂事,让人看了又怜又爱。

到如今,宝云跌跌撞撞地长到十九岁,真如老住持所言,有惊无险,宝云吃下去的药快可以堆出一个人来,这些年家里的钱几乎都花在她身上,镇上的人对老林家的事都清楚着,大伙说起来很是感叹,便是亲身父母又如何?怕也做不到如此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