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108个江湖阅历
847100000012

第12章 心不死,梦还在——考研的路上也有江湖 (2)

现在的考研实际上是一个信息战争,得到一些确切的相关情报不仅可以节省你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还会出其不意地得到一个理想的结果。公共课的命题趋势、重点,专业课历年的题目,没有换老师命题(专业课一般换老师命题就会大变)等等信息,将很大程度地影响考研结果。考研期间要多和考研的战友交流,特别是那些上辅导班的,这样可以获得一些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信息;通过多种途径向考过该专业的学长请教一下考研经验,吸取一些教训,问问注意事项,甚至可以获得一些“内幕消息”。

江湖阅历23:心若在,梦就在——工作了也能考研

刘莎莎毕业于理工科学校的高分子化工行业,随后顺利地进入一家生产环保电池的企业从事研究工作。但她并不喜欢所学的专业,也不喜欢自己的工作。刘莎莎所在研发队伍中有不少人都在考研,而且公司也鼓励这种行为。刘莎莎既想通过考研来逃避工作,又觉得继续待在这个行业实在有些勉为其难……

对于是继续工作还是考研的问题,我们应该冷静分析一下

首先要明确读研不是赶时髦,工作一段时间后读研应该是对自己职业发展路线的一次调整或改变,是为职业转型做准备。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出现下面两种情况宜考虑考研:一,对本职业缺乏兴趣,而且职业性向测试也显示自己应该改行,但马上改行又缺乏合适的机会与足够的能力储备;二,想在专业方面有更多的建树,必须通过学习才能大幅加深和拓宽自己的知识深度与广度。

在职考研的要想获得成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工作了不比在学校,有那么多的时间、那么好的学习氛围。所以,在职考研的人一定要突破多重障碍,才能获得成功。

心态第一

信心。尽管在职考研有很多劣势,但在职考生同样应该拥有自信。平时的复习过程中,也要不断地给自己增加信心。学习中有了进步,暗暗鼓励自己,并及时总结经验;暂时遇到困难,也不能灰心丧气,坚信“天道酬勤”的道理,只要足够努力,在职考研并非“不可完成的任务”。

决心。身在职场,准备考研的动机和理由当然各不相同,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即希望通过数年的努力,能够在更高层次和更广阔的天地里一展身手。可是,理想归理想,上班后,人变得理智和现实多了,困难和阻力也更大了。因此,一旦做出考研决定,就应以“破釜沉舟”的精神,背水一战。

恒心。考研难,不单指考试的难度大,还难在需要非凡的毅力,持之以恒的心态。在职考生与应届考生不同,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也缺乏积极的学习氛围,绝大多数人都是孤军奋战。很多在职考生考研的决心很大,但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快到考试时间了才临阵磨枪,赶忙抓紧复习,这样的准备过程很难在竞争激烈的考研中胜出。

时间分配

在职考研考生的最大困难,恐怕就是考研与工作在时间上的冲突,所以要在时间上进行合理规划。

首先要统筹安排作息,充分利用好每一分每一秒。尽管大部分在职考研人的学习时间只有应届考生的一半左右,但完全可以规划好每天的时间,努力提高学习效率,达到满意的学习效果。

其次要尽量减少社会活动。节假日最好放弃休息,晚上尽量闭门谢客,其余时间则见缝插针。在工作环境和工作压力允许的条件下,上班时间可以完成一些简单的学习任务,比如背单词,上网查资料。

最后,抓重点。在职考研,我们不可能有更多的时间系统地复习,也没有精力把所有该看的书细细地看上几遍。因此,“抓住重点有所选择”是在职考生应该采取的策略。

情感沟通

在职考研的压力很大,寻求并赢得身边人的支持很重要。讽刺和风言风语,极有可能动摇“军心”。因此,在小范围内透露自己的打算,征得家人、亲友以及有关领导的理解和支持,这很有必要。一方面能增强信心,另一方面又能为日后辞职或者报考打下伏笔。在职考生原本就信息来源单一,资料少,缺少志同道合的考研同伴,所以一定要多与他人沟通交流,避免闭门造车。

辞职慎重

辞职考研首先要解决的是你与单位的合同问题。先把自己签订的合同的性质和内容搞清楚,应注意的是两方面内容:一是合同中有没有规定限制考研的条款;二是合同的期限长短和性质,现在不少单位签订的是聘任合同,如果合同期限已过,那也就没有劳动关系了,单位也就无权干涉;三是违约金问题。不管怎么说,你只能尽量与单位友好地协商解决,不要和单位闹得不可开交使自己处于“不利”的境地。

还有就是“财力”的问题。一旦做出辞职的决定,没有任何经济收入,只有合同违约金、考研书籍、考研辅导班、日常花费、房租等等在等着你的钱包开口。所以,一定要处理好金钱与考研的关系。

辞职考研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选择。要想获得成功,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要有更健康的心态,要处理好各方面的复杂关系,正因为这样,当最终收到通知书的时候,你会感觉在人生的选择中,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江湖阅历24:两手都要抓——在职考研的困惑

张大勇工作五年后起了考研的念头,但是三天两头出差,隔三差五应酬,本已疲于奔命,还要挤出时间复习,张大勇感到“心力交瘁”,每次一上飞机就累得睡着!

一段时间后,张大勇发现这样下去复习效率低下,工作也大受影响,于是重新调整计划:应酬饭局尽量推辞;随身带几页活页笔记或单词口袋书;一改“夜猫子”作风,早睡早起。

但新问题很快出现,不参加应酬饭局,同事朋友说他“装酷”,合作对象投诉他“不识相”。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不久后他主动要求换到一个工作时间相对固定的岗位,并“权力下放”把自己的业务分了不少给新来的大学生,从此开始埋头苦干。一年后,终于如愿以偿。

无论工作时间是否稳定,在职考研都必须面对精力有限的问题。不同的职业劳动强度和工作压力不尽相同,在职考研族在应付工作之余挤时间复习不容易,常保精力充沛工作学习两不误更不容易。

像张大勇一样,在职考研者总是会遇到各种难题:如何处理好工作与复习的矛盾?如何安排好复习时间?如何处理好与同事、朋友的关系?……这些问题如何解决?

处理好与同事的关系

在职考研,不能忘了维系人际关系,不要因为一心考研而疏远了和同事、朋友的关系,将自己变成“孤家寡人”。

维系人际关系必须花时间和心思,最好跟周围的朋友、同事打个招呼,先获得他们的谅解。如果因为某些原因不愿将考研打算公诸于众,则要把事情的轻重衡量清楚,对于只是玩乐性质的活动,要果断说“不”;但如果是同事、朋友的“大事”,比如结婚之类,还是要去一下,即使人不去,也不要忘记送上一份礼物,也可以较好地起到联络感情、表达心意的作用。一个教师朋友考研期间由于太投入了,上班时与领导碰面时招呼都懒得打,结果被领导在大会上点名批评,并以下岗相威胁,心理压力增加了很多。

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

工作是必须完成的,学习是自己安排的。如果工作搞得过于马虎,难免会招来批评责怪,把自己推到风口浪尖上。有些人加班是经常的,节假日也很难休息。这时只能学习钉子精神,比如吃完晚饭活动半小时,马上投入学习。其实学习对于工作有意外的促进作用,不学习的时候,工作也不紧不慢的,抓紧看书了,工作也不由自主地抓紧了。

不要把办公室当复习主战场

有些在职考研族工作比较清闲,喜欢把办公室变为复习的主战场。这样做固然能抓紧时间复习备考,但是很可能招来同事或上司的不满,对你产生“身在曹营心在汉”、不务正业、不安本分的看法。

所以必须坚持“工作时工作,学习时学习”的原则,在办公室最好只做与工作有关的事情。可以尽量把工作在上班时间内做完,不要有加班之累,下班后尽量减少应酬,实际上已经可以赢得很多复习时间了。

要找个自己的精神支柱

其实每个真心实意投身考研的同学都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它往往是对自己生活目标的更高追求。找几个研伴其实是一条捷径,因为瞒着同事考研,不免会产生压抑情绪,这种情绪时间长了会影响学习,甚至会影响正常的性格。而且一个相互竞争的氛围会让你不由自主地拿起课本,坚持学习。假如身边没有考研的同伴,还可以通过网上和电话与考友联系。

不要制订“长期计划”

部分在职考研族在工作数年后才决定重拾书本,即使报考本专业,也会发现很多知识都忘得差不多了,跨专业考研这样的难题更为突出,所以有些人会作出长达一两年的备考计划,以为复习时间够长,就可以马到成功。其实这种决定并不明智。战线拉得太长,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必然更多,而且容易产生惰性,总想着“时间还长着呢,慢慢来不急”,这样只会越来越疲沓,而很难越战越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