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108个江湖阅历
847100000019

第19章 肩膀齐,是弟兄——定位江湖中的“兄弟” (1)

朋友可能做一辈子,也可能因为一点小事摩擦而成为仇人。从小地方做起,越是看起来不重要的小细节,越是会影响人们之间的友情。好好看看自己哪样没做到。别因为这些小地方,而让你损失了一个好朋友!

江湖阅历43:无兄弟,是篮球

前段时间,上海东方队的新任老板姚明,在处理员工合同问题上遇到了一件棘手的事。他的员工,也是他最好的兄弟刘炜和姚之队闹得很不愉快,起因就是刘炜想以兄弟的身份和姚明谈合同,而姚明为了避嫌,把这件事交给了姚之队负责。刘炜心里很不痛快,多年的兄弟变成自己的老板以后怎么就变了呢?

其实,姚明的处理方式没有问题,问题恰恰出在心怀不满的刘炜身上,他以为篮球场上的兄弟在哪都是兄弟。NBA有句话叫“无兄弟,不篮球”,而在江湖中我们应该说“无兄弟,是篮球”!

东盛和王其是一对很要好的朋友,王其在一个公司当经理,听说东盛最近没工作,就把他招到了自己的部门。可东盛和王其,没几天就因为油料使用、账目不清等原因开始争辩。按王其的话说,东盛干活的时候总觉得自己不是外人,擅自用车,加油不报账,和其他人关系搞不好。因为要顾及哥儿们之间的感情,王其说也不太敢说,更不能训斥。可东盛却说,就因为和王其的关系,他处处都为王其着想,可其他人认为他不拿自己当外人,凭借和王其的关系管的闲事太多。没过几天俩人就吵翻了,东盛也一气之下离开了那个公司。

我们都会有那种感觉,当与你同时起步的同事,或者比你晚一些起步的同事,某一天突然被提拔了,当上了你的领导,或者不是你的领导但是级别高于你,他还会像以前一样对待你吗?回答是否定的。

第一,你们地位发生了变化,从级别一样变成了上下级关系。过去可以拍一拍他的肩膀,现在不同了。如果你还是像从前一样拍他的肩膀,一开始行,时间长了你没有把他当成“官”,他的心理上会认为你没把他当做一回事,会认为你不尊重他。

第二,不同级别的官员,有着不同的活动圈子,处长层面有处长层面的活动圈子,厅长层面有厅长层面的活动圈子。当上了厅长、副厅长,在官场意味着走上了更高一个层次,也就应该有更高层次的交流方式。圈子发生了变化,“场”自然就会随之发生变化,处级场是很难与厅级场重合的,即使重合也是权重的处级干部与厅级领导有那么一小部分的重合。

第三,人生的目标定位,随着地位的变化而在不断的变化当中。你如果是处级干部,你或许在想,能当上厅级领导就是祖坟冒青烟了。可是到了厅级这个岗位,副厅级很明显有升迁为正厅级的机会,而且只要不出毛病到退休提了正厅好像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儿。而当上正厅,如果你的岗位特别重要,当上副省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当你的朋友被提职后,由于他官场上地位的变化,由于你与他的肩膀不齐,你们已经很难成为弟兄,在这种情况下,你这“小鱼”就不要再往大串上穿。比如刚毕业的大学同学,开始时还通信,过了几年他提职了,当提到厅局级的时候,要联系他只能找他的秘书。还想像以前一样与他交流是不可能的了,一般都会被他的秘书挡回来。

好朋友一起共事,要是在一个单位,俩人各忙各的还好说,谁也不牵扯谁,就怕是一个给另一个干活。平日里都是好朋友、好哥儿们,谁也不用考虑对方的身份、地位,想说啥就说啥,偶尔开开玩笑扯个皮都行,可一旦到一起干活,事儿就来了。就像前面讲的东盛和王其似的,平时下馆子谁多花谁少花都不计较,可要长时间在一起共事,那毛病就多了,谁瞅谁都有毛病,不是这不对就是那不对。你要是雇佣的人吧还好说,他要是做得不对你辞了他,或者训斥一顿,可这好朋友好哥儿们怎么办啊?总得顾及几分面子吧?

好朋友与顶头上司,这两个词原本是不应该有太多纠葛的。“如今哪还有人那么幼稚,要跟上司做朋友啊?”这是一个秘而不宣的规则。不要企图跟上司做好朋友,或者说,不要以为上司真的能跟你做那种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人生在哪个地位上工作与生活都不轻松,官场、商场、职场都是如此。官场中的潜规则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只不过我们一般不太注意,或者说已经麻木不仁了。当某一天,我们的自尊心突然受到了伤害的时候,你才会深深地感受到社会的无情,你才会体会到“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的真正内涵,而这恰恰是我们应该深刻反醒的经验与教训的积累,警示着自己与我们的朋友。

江湖阅历44:一起花钱,但别一起挣钱

大利去年的生意还算不错,今年他约了几个朋友一起合伙做,他觉得有钱让自己人赚,岂不更好。可今年生意赔钱了,他的朋友把吃回来的货都推给了他,好像是他一个人的事,与他们没什么关系一样。大利情面软,怕伤和气,所以所有的损失都自己扛,现在搞得自己资金也周转不灵。而且那几个哥儿们还限时让他还钱,大利感到非常苦恼……

其实,这只能怪大利自己太天真了,他觉得兄弟几个一起挣钱,熟人好说话,挣了钱对大家都好,可是他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原则——朋友之间可以一起花钱,但不要一起挣钱。朋友要想交得久,那么他们之间最好就不要有利益纠葛。

朋友之间最好不要做生意。朋友都是一些可以说真心话的人,遇到困难时和朋友聊聊,以解忧愁之心;高兴时和朋友交流,共同分享快乐。但如果大家在一起做生意,那么对于利益分配的问题,总会产生一些矛盾。为了照顾朋友的感受,凡事就都会让着朋友,时间长了,朋友没觉出什么,自己却会因为长期的压抑而痛苦、悲伤,从而失去合作的信心。因此,朋友之间最好不要有经济利益的往来,朋友之间仅仅交心,而且要适当地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才能做长久。

朋友之间的交往,还会涉及金钱方面的往来,如合伙投资、一方在另一方事业中投资、一方委托另一方进行与金钱有关的事情等等。这些事情办得好,是互惠互利,双方得益;而一旦出了问题,很可能是朋友没了,钱也拿不回来,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因此,朋友之间涉及金钱往来时,一定要慎重。

好朋友、好哥儿们之间,不计报酬偶尔帮帮忙都行,完事吃点喝点,只要不涉及经济利益就没太大问题。但只要涉及到经济利益,涉及钱,再铁的关系也会发生变化。尤其是合伙做生意,钱多了,钱少了,分配不均了,谁多干了谁少干了等,日久天长必然要产生这样那样的矛盾。企业做大了还行,小来小去的生意最后都弄得朋友不是朋友,敌人不是敌人的了。

一起做生意的人只能是合作伙伴。大家不牵扯感情,凡事就好商量,互相能坦然相待,合适就做,不合适就不做。而且我们中国人合作,最好分出不同的股份,千万不要均摊,否则谁说了都不算,谁说了都算。就像一位博友所说,两个聪明人在一起不行,两个傻瓜更不行。两人都聪明就会导致大家都往前奔,谁也不服谁,这样做生意不会做好的。只有两人中的一个人在前面冲,另一个在其后默默支持,这样才能行。

因此,奉劝那些还没有进入这个怪圈的朋友们一定要谨慎。朋友就是朋友。生意上的合伙人就是合伙人。

那么,朋友之间,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经济上的关系呢?应该肯定,朋友之间经济上的帮助是应该的,也是无私的,不希图对方报偿的。但这只是事情的一方面,另一方面,也应该明白,帮助从来都是相互的,即使被帮助的一方无力对等的给朋友以相应的帮助但也要心中有数,记住“来而不往非礼也”的古训。当有机会对朋友的帮助进行报答时,一定要及时报答,使这种物质上的往来大体保持平衡。当朋友之间已经和正在产生较大的经济利益关系时,千万不要忘记“好朋友还需明算账”,采取适当的方法,互相尊重对方的权益,商量处理相互经济利益关系的原则和方法,把权利、义务关系弄清楚。这样做看似无情,实则有义,“买是买,送是送”,可以避免许多无益而有害的纠纷,使友谊更加牢固。

江湖阅历45:交义不交财,交财两不来

所谓朋友,不但在政治上有共同的理想,在事业上有共同的追求,在生活中有基本一致的趣味,而且在经济上应该互相帮助。朋友之间,礼尚往来,互赠一些物品,或者在适当的时候在一起吃饭喝酒等,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但是,如果有人认为“因为是好朋友,在经济上就可以不分你我”,那就错了。

俗话说得好,“交义不交财,交财两不来;要想朋友好,银钱少打扰”。把友谊建立在金钱的基础上,就好比把大楼修在沙滩上,这种友谊是靠不住的。但是,在现代社会中,朋友之间正常的金钱往来也是必不可少的。学会怎样保持人情交往又避免金钱纠纷,是一件看来简单但做起来绝不轻松的事情。

剑豪很喜欢交朋友,他为人很豪爽,从不在钱财上计较。平时和朋友一起出去吃饭娱乐,他从不介意买单,也没有计算过在这个上边花过多少钱。如果别人买单,他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不正常,认为都是朋友么,请客有什么不正常。但是他的一些朋友却不认同这种观点,久而久之,他们感觉压力很大。总是让别人买单,过意不去;自己买单吧,时间长了也受不了。于是后来大家就不怎么在一起玩了,剑豪觉得非常苦恼。

其实,朋友之间,礼尚往来,要表现得大方一点,因为没有人愿意同小气的朋友来往,互相算计的友谊是长久不了的。现在流行AA制,这样最能得到大家的认可。但要注意的是,有些人不赞同AA制,觉得这样疏远了感情,那么就要事先沟通好,将AA制的形式事先提出来,获得大家或者大多数人的认可后才能执行。

小莫的好友打电话来,说自己和男友在旅游时遇到了麻烦,需要赔偿5000块钱。他们不敢告诉家里,更不敢告诉公司,于是向她求援。小莫那时炒股票亏了很多钱,但一接到电话,还是马上借了钱亲自送去,然后把正套牢的股票又卖了四百股还给同事。事后小莫又有点后悔,因为自己也不宽裕,而且朋友的钱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还,小莫为了这事一直心事重重……

朋友之间涉及金钱往来时,不能因为是朋友就什么都好说,也要公事公办。比如朋友之间借钱,如果是一两千的小数目也就算了,如果数目比较大,上万元,甚至还多,那还是打借条比较好。现代的人都比较理解,朋友跟你借钱时也别不好意思提出来。朋友合伙做生意,各出多少资金、赢利怎么使用、利润怎么分配,在做生意之前都要讲清楚,以免在中间时因此出现意见不合闹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