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礼仪金说6:社交礼仪
868700000012

第12章 使用名片的你 (2)

第六,它可以用于为他人作介绍。欲介绍某甲去见某乙,可自己又因故不能同去,那么取出一枚自己的名片,在它的上面写几句相关的话语,或是用铅笔写上法文缩写“p.p.”(意为“谨介绍”),把它放在某甲的名片上面,用曲别针别上,然后将二者一同装入信封,交由某甲面呈某乙,就好比当面把某甲介绍给某乙一样。这时,名片发挥着“介绍信”的作用。

第七,它可以用于通报和留言。拜访名人、长辈、职位高者或是其他地位高,但不熟悉的人时,为了避免被拒见的难堪场面,可先请人代为递上一枚自己的名片,作为通报和自我介绍,让对方考虑一下是否可以会见自己,再作决断。这样为双方都留下了余地,大家都不伤和气。访友不遇,留下一枚名片打个招呼,也比留张纸条或托人转告显得正规。请他人替自己去见某人,同样可以请其带去一枚自己的名片,作为“通行证”。

第八,它可以用于业务宣传。鉴于有的名片上印有本人的单位与职务,名片在日常交往中便具有了某种类似业务广告的作用。通过它,可以使他人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有更为深入的了解,为自己寻觅知音和合作伙伴。在西方,已婚妇女往往在社交中使用夫妇合二为一的名片,或是在交换名片时不忘同时递上一枚自己丈夫的名片。其主要用意,就是为了对丈夫的事业进行“广而告之”式的业务宣传。

周先生才“下海”不久,就开始作市场营销工作。“初来乍到”的周先生虽说虚心好学,但终究因为经验不足,时不时犯上一点“错误”。一天在友人家中他被引见给一位“潜在的”大客户,这对他来讲,当然求之不得。当周先生接过对方递来的名片后,为了跟对方多谈上几句,给人家留下一个好印象,他对名片看也未看,随手朝衣兜里一塞便罢。可是想不到对方看到周先生的这种做法后,居然不高兴起来。

这倒不是对方吹毛求疵,而的确是周先生在接受对方名片时表现得很不礼貌。

既然名片用途颇多,那么我们在与人交换名片时自然也有规可循。

交换名片,宜在与人初识时作自我介绍之后或经他人介绍之后进行。如果感到同对方并无深交的必要,或是介绍人仅仅是出于礼貌而给双方作了简单的介绍,那么双方点头微笑或握手为礼均可,不一定非交换名片不可。如果双方经常见面,或彼此早已熟悉,也不需要交换名片。

我们在公务活动和商务往来中,主动把自己的名片递给他人,是为了工作需要,理当许可。但是在社交场合,却需要谨慎行事。在宴会、舞会上与人交换名片,最好给在场的每个人一人一枚,力争面面俱到。不要给了张三,不给李四,而使李四有被你故意冷落之感。如果是已婚女士与一位男士交换名片,最好同时递过去一枚自己配偶的名片。独自一人去他人家中拜访,若想留下自己的名片,应给每位在场的成年人一枚,但不宜把名片主动留给异性;尤其不允许只给异性而不给同性。

同国人交换名片,应双手恭恭敬敬地把自己的名片递过去,双手恭恭敬敬地把他人的名片接过来。同外宾交换名片时,可先留意一下对方用几只手把名片递过来,随后再跟进摹仿。西方人、阿拉伯人和印度人惯于用一只手与人交换名片;日本人则喜欢在一只手接过他人名片的同时,用另一只手递上自己的名片。

接过他人递过来的名片,一般不仅要双手捧接,而且还应当轻声道一声“谢谢”。更加重要的是,接过他人的名片之后,宁肯什么都不说不做,也必须立刻当着对方的面,用30秒钟以上的时间,仔仔细细地从头到尾把对方的名片“学习”一遍。有时还可以有意识地重复一下名片上所列对方的职务、学位以及其他尊贵的头衔,以示景仰。有看不懂或理解不清的地方,可当即向对方讨教。这样绝非有意做作,而是以一定的形式使对方感受到对他的尊重。前面那位周先生所欠缺的,不正是以一定的形式来表现敬意这一点吗?

如果接过他人名片后一眼不看,或是漫不经心地随手把它一扔,甚至掖进裤袋或裙兜里,是对人失敬的表现。万一需要暂时把他人刚递过来的名片放在桌子上,那么记住不要在名片上面乱放东西。

倘若一下子要与许多人交换名片,最好不要匆忙过度。应依一定的顺序,如座次等等,来互换名片,这能够记牢对方的姓名和其他特征,也不大容易把一大堆换过来的名片弄得“张冠李戴”。

在公共场合欲索取他人的名片,并想留下“退路”时,就不要直言相告,而应以婉转的口气相机行事。

对长辈、佳宾或地位、声望高于自己的人,可以说:“以后怎样才能向您请教?”

对平辈和身份、地位相仿的人,则可以问:“今后怎么和您保持联系?”这两种说法都带有“请留下一枚名片”之意,即使对方依然拒绝,双方也都好下台。

通常不论他人以何种方式向你索要名片都不宜拒绝,不过要是真的不想给对方,也有比较体面的特殊“说法”。可以说:“不好意思,我忘了带名片。”或是说:“非常抱歉,我的名片用完了。”它们都比直言相告“不给”,或盘问对方“要我的名片干什么”文雅得多。

参加的社交多了,接触的人也多了,收到的名片想来不会少。有人收到他人名片后,惯于随处乱塞,口袋里、坤包里、钱包里到处都有,抽屉里、玻璃板下面也不少。这么做,要是让人看到了不够礼貌,而且需要使用时查找起来也很不方便。若本来作用极大的联络资料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实在很遗憾。

如果我们动一下脑筋,对于名片的收藏存放下一番功夫,不但能够使自己显得很有教养,而且能够使整理得井井有条的名片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首先,接过他人名片并稍事应酬后,应当着对方的面认认真真地将其名片放入专门随身携带的名片盒或名片夹里,以免弄脏、弄皱。回到办公室或寓所后,应抽时间将其取出,再放入专门用来存放名片的名片簿中,就不会使之丢失了。

其次,对收藏的他人的名片,应分类存放。分类的方法基本有四种:一是按汉语拼音字母的先后顺序排列;二是按汉字笔划的多寡排列;三是按所在地区排列;四是按工作部门或专业排列。以上四种分类方法可以交叉使用。例如,可以先按工作部门分类,然后在同一工作部门中再按姓氏笔划的多少分先后排列。分类之后,如感到所收藏的名片委实太多,可再编一个索引,那么用起来就更方便了。

最后,应经常在收藏的名片上记下相关的变动情况。收藏存放他人的名片不是为了使其充当摆设,而是为了自己社交的便利。鉴于外界事态变化多端,因而有必要随时动手在自己存放的他人名片上记下最新变动。

许先生是一家大公司的人事部长。在一次社交聚会上,他遇到了以前结识的一位客商。他当时不假思索,便根据自己以前收到的对方的名片称之为“叶总经理”。想不到对方的秘书却当面予以更正:“这是我们的董事长。”如果不能迅速掌握交往对象具体情况的变化,不但对自己的工作不利,对交往对象也不够礼貌。

在他人名片上,可以记述如下情况备忘。其一,收到名片的时间与地点,是否本人亲自递交。国外有一种做法,将他人名片的左上角向下折,然后再使之复位,即是表示此名片系本人递交。其二,名片主人的个人情况。如籍贯、学历、专业、兴趣,等等。其三,显著的变动。如升降调职、职业变化、住址或电话的改变,等等。

如果在以上各个方面加以注意,就会使名片得其所用。

有关使用名片的礼仪规范,我们暂且谈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