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奉化民间文艺·地名故事卷
9181300000003

第3章 乡村地名(3)

第二天,村民们看到有士兵睡在祠堂里,有位将军横刀立马,威风凛凛,气度不凡,好奇地问他们是从哪里来的,后才知道这位气度不凡的将军就是冲天大将军黄巢。村民为纪念这位大将军,从此就把这个村叫作驻岭村。

根据《奉化县地名志》整理

三十六湾的传说

三十六湾位于四明山东麓,雪窦山西北的高山上,海拔六百米。村后为岩沿冈,崖下是董村的下东岸村上堡村,山体相连,落差约三百米。清朝乾隆年间建村,距今有二百四十多年的历史。

村里原住有竺、张、傅三姓村民,先后落脚在这个长长的山湾,各个姓氏都以自己占有的土地为依托,分别建造简陋的土房、茅草屋居住,并依次称为上厂、外厂和下厂,上、下厂之间相距两百余米。

竺姓来自董村的下东岸自然村,先祖竺绍炎,攀越陡坡,从大缺口进入岩墩冈的背面,来到这块不知名的处女地。根据这里的地形,形象地将此地称作山啥落湾(“啥”字是地方口音),因为看到这里土沃林茂,于是就住了下来。当时的居住点就在大缺口坡下的地方,现在是倒屋基水库。后移到隔壁的长湾之首叫“燕子窝”的地方,那里确实是一个环境很好的风水宝地。竺姓先祖就这样在那里发展起来了。

张姓来自邻村西岙,先祖张绍贵带领两个儿子,住进了与竺姓聚居地相近的燕子窝边缘之地,是当时的外厂,至今仍是张姓聚居点。

张绍贵大儿子张述言,字玉山,有分支迁居富阳某地。有一对张昌强夫妇在土改后迁回到三十六湾;小儿子张述魏,字银崇,他是三十六湾育苗始祖,是奉化花木和水蜜桃的引进者。

傅姓后代源自滕头村九世孙傅光漠长子明敬和其儿子正权,傅正权,字德尚。他们开始暂住在西岙,后来定居长湾山中部的边缘,原址是当时的下厂。至第十三世傅魁听有了三个儿子,因人口太多,住房不够,就在现在的傅姓住宅区,建造了一幢五间二居简陋矮小的平房,泥墙、泥壁、竹椽、竹阁棚,只有前门面和后门窗是木头的,柱子也是小的,有一间因大石头动不了,灶头就只好建在石块上,生活相当困难。

清朝同治年间,“山啥落湾”逐步从口语形成有文字记载的“三十六湾村”。一是取其谐音。二是三十六湾确实存在着山中山、湾中湾的美丽风景,而到底有多少个山湾,谁也说不清楚。三十六是九的倍数,古人都认为九是表示吉祥的数字。把山啥落湾叫作三十六湾,说起来顺口,听起来乐意。渐渐地,文字记载中都用了“三十六湾村”。现在三十六湾是闻名的花木村。

根据《奉化三十六湾村简史》整理

诗岩乡的传说

965年前的一个清明节前夕的黄昏,外横山附近的山道上放着一顶眠轿,轿子里坐着一个骨骼清癯、长相斯文的老人。轿子前后站着两个轿夫模样的人,神情憔悴而着急。其中一个手指西山头上的斜阳,无可奈何地对坐在轿内的老人说:“老爷,您看,太阳都快落山了,这里前无村庄后无茅店,叫我们如何能在天黑以前走出这长达二十里的横山道呀?”

“是啊,我们已经错过宿头了!”另一个轿夫接着说。

那轿内的老人,却满面含笑,慢条斯理地说:“是啊,大小万竹望未见,上下牢岩已经远远地抛在后面了!”说罢,一双眼睛直勾勾地对着翠竹红树和山坡上一丛丛的杜鹃花,眯着双眼引颈眺望溪坑对岸升起的星星点点照夜滩鱼的火焰。老人爬出轿来,指着山道旁一块平整而斜矗的大岩石说:“看来今晚我们只好在这里造炊过夜了。”

一宵无话。次早起来,只见那位老人在眠轿内抓出人事袋来,摸出文房四宝,一边摇头晃脑地嗡嗡吟咏,一边饱蘸墨汁即兴挥笔,在倒在道旁的一块平整的大岩石上,写下了五首七言绝句。他是谁呢?他就是北宋赫赫有名的大诗人刘琰,字元叔,宁海人,是宋仁宗庆历年间进士,曾历任知府及翰林院学士等。此次南来,是返家扫墓后即去台州赴任(曾任台州知府)而路过奉化。前一日从奉城出南门,一路上游山玩水,揽胜拥奇,当他来到横山道时,已红日西沉而错过了宿店。从岩石上淋漓的翰墨、刚劲的笔力,以及充满神韵而一气呵成的五首诗来看,他确实是在四十里仙境的路上时就已然胸有成竹了。落款是宋刘琰元叔,题目是《过竹溪而作》。

桐林老子俗情无,探胜览奇不觉晡。

幸趁清溪好风月,如行四十里冰壶。

山蹊径险仆夫劬,三酌油油醉笋舆。

隔岸火焰三四点,不知谁照夜滩鱼。

半岭肩与任兀兀,三杯卯酒尚醺醺。

五更一霎清明雨,晓雾梨花梦白云。

红染舞衣山踯躅,白裁玉版野蔷薇。

大小万竹望未见,上下牢岩过若飞。

石镜当年始发祥,皎如寒月弄秋光。

山川精晶无人识,付与樵童敲砟觞。

岁月变迁,后来时有好学者来此抄录这五首诗。到了民国年间,虎哨王村热心人王春桂自己出资请石匠把这五首诗刻凿在巨岩上,并把这块岩石上的字拓印下来,移至虎哨王村头的潭旁,竖于路侧,让过往行人驻足诵读。到了1958年,人民政府建造横山水库时,摩崖诗和原有村落一起没入潭底了。

蒋家杰讲述,蒋强晖整理

龚原村的传说

龚原村,又名中原、中元村。据奉化“五普”资料反映,龚原村是奉化胡姓第三大村。查龚原古今,除阡乙妻外,无一龚姓村民,那么该村因何名谓“龚原”?

后汉乾祐三年(950年),吴兴胡进思携子胡庆到蓬岛定居。次年娶朱家塘朱氏为妻,奉化胡氏从此繁衍,胡庆后代纷纷自蓬岛外迁发族。北宋时期,现龚原除朱家塘(朱姓)外,另有童公岭下、庄前、墙头各自为中心聚居。

南宋孝宗时(1163—1189年),资政殿学士、参知政事龚茂良来到墙头蛰居。据说龚乃福建莆田人氏,当时官为某副职。当时正职亡故,龚茂良便觊觎此职,于是佯称病“辞官”,企图借此以图皇上迁就。未料皇上真的批准了他的辞呈。龚不得不退职离京。但他又不甘心,希冀有朝一日朝廷还会起用他。所以他将家眷悉尽迁回福建老家后,只身辗转来到离京近一些的、当时颇有名气的胡庆故居一带,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

宋淳熙六年(1179年),龚茂良曾为当地胡氏宗庙作文,此文具体记载了胡进思的生平。后人将该文镌刻成碑,成为《灵昌庙碑记》,至今该碑犹在现灵昌庙内。闲赋在乡下的龚茂良在与乡民的长期接触中喜欢上了山明水秀的墙头村和墙头村的村民。龚决然将自己的爱女许给胡进思的第九世孙、墙头村村民阡乙为妻。历来《龚原前房家谱》均在阡乙旁注释:“丞相龚茂良……居龚原,四子……”“配龚氏资政殿学士龚茂良之女,四子”。正是依仗这段“龚胡联姻”,才能有龚原胡氏男丁传后——现在的龚氏原胡姓,均是“龚胡联姻”后第四子的后人(前三子无后)。龚茂良认为,此乃龚女之功劳。该村胡氏,是以龚女为“源”,故改墙头为龚源。《奉化地名志》载,“南宋淳熙参知政事龚茂良两度隐居于此,故名。(据云龚与胡进思之后有亲)别称中原”,就是指此事。不久,龚茂良见复官无望,就怏怏地回福建老家去了。“龚源”这个村名,就永远留了下来。后人渐将“源”写成了“原”,就成了现在的龚原。

胡信胜整理

蓬岛的传说

所谓以“岛”命名者,本应是四面环水。《辞海》释,岛屿乃散处在海洋、河流或湖泊中的小块陆地。而奉化市尚田镇排溪村蓬岛自然村,仅村南一条小溪流经,而且原是个“山生倒头地呒塥,三个日头田开忽(裂)”的缺水村。千百年来,当地流传着“中(龚)原排溪直弄通,晒煞蓬岛黄泥空”的俚语。这两句话的含义是:蓬岛山与一般山不同——山脚多是巨岩乱石,倒是山的上部却有较好的黄泥土质,故称“倒头”。正因为这样,蓬岛的田底(塥)连黄泥也没有,山脚的田地,因为没有好塥,水肥就难以保持。

那么,蓬岛这个美好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

公元950年,迁奉始祖吴兴霅川胡进思,携次子胡庆,经黄岩,过宁海,翻童公岭最后选中当地叫蓬头岙的地方。胡进思一路来东挑西择,为什么就选中那里呢?其主要原因是那里地处偏僻,可隐居,便潜逃。旁有“形势雄壮、不露锋角、屹然为诸山冠”的蓬头岙坑山,后有“重冈复岭,缭绕绵亘”(奉化《光绪县志》)十余里长的深山岙。选中目的地后,胡氏父子就驻扎在那里开发。当时,蓬岛这块地方是个缓坡,坡虽缓坦,但荆棘丛生,杂木横长,人畜难以进入。正如一个久不梳洗的蓬头垢面的懒婆娘一样,故当地人称其为蓬头岙。

胡庆接手此地后,决心按照父亲意愿,在那里安家发族,坚定创业。他率领手下,披荆斩棘,搬石劈坡,奠定基业,硬将遍地荆棘的荒坡辟为平地。从公元979年至983年的五年内,他“发父遗财”“建造广厦百廿余间”给族人居住,并在中堂前造精磨砖雕“米鱼照墙”一堵,在照墙两前方,手植槐树各一棵。至今,那砖雕“米鱼照墙”和两株槐树仍在向人们述说着一千多年以来的世间沧桑。随后,修田地、筑堤堰、建庙宇、办义学,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把蓬头岙建设成理想的人居村落。

当时蓬头岙周围,尚少村庄。胡庆住的地方,犹如茫茫大海中的一座孤岛。但胡庆却认为此地既与世无争又美丽幽静,自感犹如在蓬莱仙岛的胜境之中,尽情享受安居之乐。他认为“蓬头岙”这个名称已经不适合建设后的情境,也难以体现自我美好的感觉了,于是取了个与原意截然相反的名字,即为蓬岛。后人诗赞蓬岛曰:“一样蓬瀛地,悬崖倚碧空。白云晴作彩,丹药老成丛。鹤驾寒烟里,鸾音明月中。山居邻近者,辰夕挹仙风。”阆风刘次高亦有诗云:“轧轧肩舆过翠微,路径蓬岛锁烟霏。雨从半岭岩窝出,云在行人脚下飞。”村名改了,但口语习惯难改。至今,仍有人称该地为蓬头岙。

胡信胜整理

王家岭下阊门王姓的传说

尚田镇王家岭村,村民绝大多数姓王。村里的王姓村民,分为上、下阊门两大族,两大族里又以下阊门王姓占多数,说起下阊门的王姓,这里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据白溪胡氏宗谱记载,元朝末年的时候,胡庆的十三世孙中有个叫季四九的人,他生有两个儿子,长子名叫谦甫,幼子名叫让甫。谦甫六岁的时候,他父亲做了一个梦,梦见有一条黑龙气势威武,缠绕在他家的屋柱上。第二天早上,谦甫穿着黑色的衣服,从外面奔回家里,绕着家里大厅的屋柱游玩。谦甫的父亲联想到前晚做的梦,暗暗称奇,口里不说,心里却是说不出的高兴。

在谦甫十七岁那年的夏天,他奉父亲之命到沿海一带的村庄追讨别人拖欠的陈年旧账。在路过现莼湖镇马夹岙附近的山隍岭时,看见有一个人中暑倒在凉亭里,奄奄一息。谦甫见状,连忙把水递过去,又把吃的也递了过去。那个人拒绝了,他拼着最后的力气,断断续续地对谦甫说:“我是一个贩盐的商人,不幸到此得了绞肠痧,我快不行了,我身边还有一千百余钱,你可拿去——只希望你能做我义弟,改姓为王……”话没说完,那盐商就断了气。谦甫望望四周,发现凉亭边有一座没有人住的破旧庵堂,于是匆匆地将尸首拖到庵堂后隅,掘土安葬。随后取了钱,回家后把经过一一告知父亲。谦甫的父亲季四九为此考虑了许久,对谦甫、让甫两兄弟说:“那位盐商既然临死重托于你,你们兄弟肯改姓为王吗?”兄弟俩齐声回答说:“肯!”

改姓后的谦甫向各盐场告知义兄因患急病而死的消息,盐场秩序良好。后来谦甫事事表现优秀,有一天,闻奏召试,由于文墨精通,被皇上赏识,被任命为两浙都转盐运副使。谦甫在晚年退居后,住在奉化县南门,后迁住萧王庙的汪家库村。明洪武三年(1370年),谦甫、让甫两兄弟就转迁至王家岭,筑舍置产,在王家岭安家。因为王家岭原先就有王姓村民,为区别起见,原来的王姓村民居住的地方叫上阊门,谦甫兄弟就住在上阊门的下面,因此称作下阊门。

为践行早先许下的诺言“子子孙孙俱籍王氏”,后来谦甫生绍宗、可传两个儿子,让甫生庆祖、次山两个儿子,他们都姓王。从此,他们在王家岭村安家发族,并出资重修了山隍岭庵后的王商人之墓。

胡信胜整理

场上的传说

场上有上场上和下场上,现在都已并入尚田镇桥棚村,是奉化市最南端的村庄之一。场上先前曾用长蛇、长上、长尚、场尚等名,从场上村南的杉树岭往西北望场上,上、下场上,各依一条小山脉。这两条小山脉各自连绵,近似平行走向的两根长蛇,双双从东南山区赶向东北田野。离两山前不远的地方,有一块小田,当地人称蛇舌头丘,隔着下面几丘田,有一酷似青蛙的田,名叫蛤巴丘。以前这丘田前方还有一株双杈的大枫树,整体连起来,就似两条凶猛的蛇,从山上赶往田畈,伸出舌头争相欲吞一只蛤巴。这个村子,原来名称跟家谱记载的一样,称作“长蛇村”,“场上”是雅化而来。几百年来,这里流传着黄蛇赶蛤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