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繁花有褶皱
9181900000014

第14章 在路上(3)

生命的终极意义是什么?是虚无的,还是现实的?是宏大的,还是渺小的?是丰满的,还是骨感的?我真的不想去理会那么多,只想好好地生活,过有意义的人生。然而,现实却是那么不尽如人意,像无形的樊笼,欲挣脱而不能,欲解放而更受束缚,我只能久久地徘徊在现实和理想之间,无奈地呼号着。总想摆脱俗世中的浮浮沉沉与人世间的恩恩怨怨,简简单单、平平和和地生活、工作;总想放下所有的沉痛,放下辛酸的过往,告别那灰色的心境,背上背包,上路,放飞思绪,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寻找真实的自己;总想有三五知己,有一二知心好友,或小聚,或小晤,敞开心怀,直抒胸臆。

微风掠过窗帘,露出一丝破晓前的苍白。可有雄鸡报晓?夜幕可已渐渐退去?……我明白,无论如何,这逝水流年的日子还将继续。

浅绿

满庭芳,书香地。一个秋日的午后,踩着慵懒的脚步,在城市的犄角旮旯处,我悄然地滑进了郊区的时光隧道里。

江风渐息,花草芜然,旧屋正寂。斑驳的琉璃时光中,有一堵承载记忆的沉重灰墙。

在暖暖的小屋中,携三五良朋,煮一壶时间的茶吧!轻轻地,话家长里短,说儿女情长,侃海阔天空。平和、恬淡地品味人间百态的真滋味。

壶中岁月正长。在这清悠闲淡时刻,宜读书,亦宜思悟;可修身,亦可养性;放下疲惫的身心,停下繁重的工作,静静地聆听风的呼吸,水的颤动,光的回照,心的呼唤。

即使在一个城市的中心,也应该有休憩的田园。

……

任时光渐渐逝去,我依然在那浅绿深处,静静地等你!

心飞扬

儿时,经常仰望蓝天,喜欢眺望在云端高高翱翔的飞机,喜欢站在旷野,看飞机起起落落。那时我常幻想有朝一日也能遨游神州,飞翔在苍穹。成年后,从了戎,入了伍,有幸成为一名“航材人”,明白了航材对于飞行的特殊意义,那时的工作、生活,与飞机是须臾不离的。转业后,渐渐地,飞机与我的生活疏离了,然而在梦境中我依旧一直回味着那与飞机长伴的岁月。

今天,我又静静地坐在了飞机上,那一种亲切的感受又油然而生。飞机开始轰鸣,滑行、加速、加力、腾空、起飞,我很享受那一飞冲天的刺激感。平流层,飞机稳稳地飞翔着,舷窗外,飞机下,城市像是由积木拼接而成的;山峦起伏,那是淡浓相宜的水墨画;河流蜿蜒,那是线条柔和多娇的水彩画;白云朵朵,风起云涌,时浓时淡,悬浮天际,有种朦胧的虚无感;空中,有一道五彩的霞光,横亘于深空中,与航空器静静地相伴,那淡淡的神秘,可来自遥远深邃的宇宙?在这个时刻,天空是晴朗的,我的心是平静的。

我很喜欢在空中飞行的感觉,也很享受在路上行走的畅快。在飞行器里,人是“固定”的,然而心却是自由的,是飞扬的。在这个时候,我总是很怀念,很留恋从前。那个夏天,纯真的友情,率真的伙伴,难忘的过往。只是往事不可追,那种情怀已不再。世事沧桑,人事巨变,我回不到曾经……舱内,音乐轻轻环绕,睡眼惺忪;窗外,云朵轻轻流淌;远望天际,一片湛蓝,无边无际,这可是天之边?在九千米的高空,我任凭思绪游荡在无垠的天际,纵横驰骋。

有时想,人的一生轨迹,亦如飞机这般,梦想、磨砺、奋斗、拼搏、辉煌或失败,但无论如何,就像这飞行器注定要降落,回归大地,人最后也要寂然地复归大地苍茫间,亦灭亦生。

火车

火车,对于我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交通工具了。读初中时,我每天都会背着书包,在早晨,或是午后,走在长长的轨道旁,看着火车一路呼啸着轰鸣而过,卷起一路的尘埃。有时候,时间尚早,天气晴好,我还会一个人顽皮地沿着平行的铁轨挥舞手臂,一路颠簸地玩耍着回家。火车,对于小时候的我而言,代表着远方。火车连接着天南地北,那时的我觉得它很神圣,只要乘上它,就可以畅游世界了。只是那时我年纪太小了,还不懂得“在路上”的真正含义。

时光流转,三十年后的现在,火车已经不再是过去意义上的“火车”了。乘坐火车已经能够一日千里,动车、高铁越来越普及,不久的将来,磁悬浮、海底洲际等“超火车”概念的交通工具也将逐步变为现实。交通工具的便捷化,使得我们的空间、地域、时间的概念也渐渐被颠覆了。

因为赴同学会,我又坐上了久违的火车。说久违,是因为在部队工作约二十年,我几乎没有坐火车的记忆。转业后,工作角色转换了,工作环境更换了,平时,也多是自己开车,所以坐火车的机会寥寥无几。今天,坐在洁净舒适的车厢里,看着火车(实为高铁)高速地奔驰着,窗外的风景一掠而过,想起了之前与火车的二三事。

至今我还记得第一次坐火车时的情景。1984年秋天,那时我刚刚进入慈湖中学,寄宿在慈湖中学的抹云楼。因家在洪塘,与慈城有十来千米的路程(那时的路没有现在的好,在当时感觉还挺远的),家中又比较贫困,没有自行车等代步工具,所以每半个月来回往返一次,一般的时候都是步行,或者坐公交车过去。坐火车,对那时候的我来说是很奢侈的事情了。但是,尽管如此,在高中三年,我还是坐了几次火车,那时的心情别提有多高兴了。记得当时的票价好像是两毛五。现在七八分钟的路程,在那时要停停走走,足足用上一个小时,几乎在每个小站都要停靠、上下客、进出货及补给,很忙碌。尽管那时车速不快,车内陈设也很简陋,列车与铁轨摩擦发出很粗重的声音,但那时的我,却从心底觉得火车是好东西,坐火车是幸福、愉悦的事儿,很享受坐火车时的好心情。少年时的我,有一颗简单的心,拥有简单的快乐!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火车旅行莫过于1987年暮秋的那次了。十月下旬的宁波,天气刚刚有些凉意,高中毕业不久的我,背着再简单不过的行李,怀揣着一颗想“改变自己命运”的心和对未来的满怀憧憬,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北上的专列。那时的我还很稚嫩瘦弱,这是我人生第一次坐火车去遥远的北方。我远离亲人,远离朋友,孤身一人去外面的世界打拼。海之南,地之北,在那时的我的脑海里都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我只知道我要远航了!我要去这个花花世界闯荡了!那时的我,什么都没有,只有健全的手脚,只有简单的梦想,因为我相信,只有走出去,才会有希望,才会有未来。转上海,过郑州,经过两天一夜的奔波,终于在一个寒冷的黑夜,到达了我当兵之旅的第一站—山西长治。在那两天一夜中,火车在跑,我几乎没怎么睡过,眼睛一直看着外面,生怕闭上了眼睛,就错过了精彩画面。不曾想,从军路这一去就是将近二十载。

倘若说,首次坐火车出门远行的感觉,是兴奋,是好奇,那是一趟梦想之旅的话,那么1989年从东北出发的返乡之旅,可谓一次难忘的“折腾之旅”了。那个时候的交通,远不如现在那么发达便捷。火车、长途汽车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且车型简单,车次不多。一次普通不过的返乡之行,一般要几天几夜,长的可能要十多天。旅程的艰辛,非亲历者很难体会。上火车前,大小包裹,干粮、水果、水,我一一带好。那时的我,当了快两年的兵,第一次有机会返乡探亲,心里别提有多热乎了。老早就盘算起来了,要给父母亲戚带点东北特产,于是大大小小的东西塞满了两个旅行包。之后就是掰着手指盼着那日子的到来。然而,真正踏上返乡火车的时候,我却发现,返乡之路是那么艰难。车厢里,到处是人,前面人的后背贴着后面人的脸,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找不到,我一只脚站在车厢地板上,另一只却是悬在空中,手里还死死地拎着那两个装得满满当当的旅行包,夹在人群里动弹不得。这样,一路上站了十六七个小时,不眠不休也不吃。待车过了上海之后,车厢里空了些,坐在座位上的热心人,见我站了这么长时间,招呼我到座位上歇歇,顺便吃点方便面……这一趟旅程使我真正感受到了“在路上”的艰辛。可能人生的路,就是这般坎坷。一路走来,酸甜苦辣俱全。

今天,我又坐在火车上了,回想起一幕又一幕的往事……

乡愁

乡愁,和爱情一样,是千百年来文学的永恒主题之一,道不完,诉不尽,理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