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是无悔的。青春没有返程票,更没有回头路。青春,就要活出精彩。年少就要轻狂,否则就是愧对青春。所以,我欣赏郑微的敢爱敢恨、为爱痴狂,鄙视赵世永的懦弱;我欣赏阮莞的大气、对爱的呵护,鄙视陈孝正的市侩、小家子气;我欣赏朱小北的真性情、坚强,鄙视许开阳的世俗、虚伪。我欣赏真诚,欣赏简单,鄙视虚情假意,鄙视委曲求全。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更多扮演的却是后者。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物欲的世界里。当精神与物质发生冲突时,当青春与时代转型发生碰撞时,我们的内心会固守些什么,又会屈从什么?青春是张扬的,还是含蓄的?青春是用来纪念的,还是用作回味的?青春是现代的,还是怀旧的?当步入老年时,回首那段时光,希望我能问心无愧地对自己说:青春,我没有白过,我没有浪费过。我拥有无悔的青春!
然而,我不得不说,青春有时是很无奈的。爱很纯真、很唯美,但我们毕竟是凡人,要食人间烟火,所以当单纯的青春遭遇现实的冷漠时,就会演绎出许多感情的悲喜剧。当掺杂了太多东西的时候,童话般的爱情就会失去羽翼而跌落到地上。就像影片中的陈孝正,为了出国的名额,为了一己之私,最终竟然变得自私、无耻和唯利是图,爱情在利益面前缴械投降了;原来清隽的少年林静从最初的逃避、迷茫,逐渐变为心胸狭窄、挟私报复之徒;许开阳从一个教养良好的贵公子到被爱冲昏了头的流氓富二代……只有少数人,能坚守自己的“阵地”,为爱呼号,为爱奔波,为爱劳顿,然而,这种纯纯的爱往往很难修成正果,因为它太超脱、太另类,不太被这世俗世界所接受。就像影片中的老张,外表潇洒,内心狂热,真正懂得为爱付出,然而结局却不佳。在这个充满物欲的时代,要用智慧去面对生活赐予我们的迷雾和抉择,否则就有可能彷徨受伤。
那我的青春呢?是否如老张每天送给阮莞的满天星——它的花语是“甘心当配角”?虽默默无闻,却真实坦荡。
一个受伤的女人
明月小楼间,第一夜相思泪弹。
——元曲《太常引》
这是对一个受伤女人的素描。
她好怕夜的黑。夜,好漫长,好难熬。她真心不喜欢黑夜。她已经失去了她的爱情,她的情人转投了他人的怀抱。七八年了,相识、相恋的情景仿佛还在眼前,时而清晰,时而模糊,连绵不断,犹如虫在啃噬着她那颗受伤的心。夜色迷茫,夜静得可怕,她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只有孤枕默默地承接着她的泪水。她知道,誓言不可信,盟约已枯萎。她知道,自己只是一个傻傻的女人,曾经仅为了这份盟誓而活着。他的一句话可以令她狂喜,也可以令她伤悲,她是一个感性的女人,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小女人。
她好怕冷。她也好想拥抱激情,好想拥抱未来。然而,当下她已心灰意冷。冷,是她逃避不了、挥之不去的永恒宿命。口中余味还在,杯中的咖啡却已渐渐冷了。当有时四目相对,他的目光又迅疾移开时,她心中堆积的千言万语终无从说起,脸上挂着的却是佯装的微笑,掩藏起内心的那份冷漠;当曾经的温存不再,而代之以不休的争吵时,她心中弥漫起无尽的酸楚和惆怅;当夜深人静,环顾四周时,她心中涌动的是彻骨的寒冷,就像汪洋中的一叶孤舟,随风飘荡,找不到幸福的彼岸。
她好怕孤独。她好想有人陪,有人呵护,像小鸟一般依偎在他的怀抱,诉说自己不竭的思念。然而,覆水难收,她回不到从前了。她的爱人,已经有了新的归宿;她的情人,已经杳无踪迹,那已经是无可改变的事实。没有了爱人,她注定了要孤独。以后,她只是一具行尸走肉,游走在这个残酷、现实的世界。她,没了理想,没了信念,也不知为了什么去奋斗,百无聊赖,仅靠回忆生活着。一颗敏感脆弱的心,装载了太多的东西,她想找个人倾诉,但是没有了对象。只能在夜深时分,与另外一个自己展开对话,告诉自己要坚强。然而,她担心,那颗浸润了太多悲伤的心儿,也有装不下的那一刻。那时她该如何面对?是在沉默中爆发,还是在永恒的沉默中沉沦?孤独,孤独,百年孤独!
白天,她一个人孤独地开着车,任记忆蔓延;她一个人呆坐在办公室里,任泪水模糊双眼。人多的时候最孤独,笑容也寂寞。她太知其中滋味了。
夜晚,只有《朋友别哭》那熟悉的旋律还在低沉地回旋;只有那微微的晚来寒风,在轻轻地敲打窗子;只有那颗孤寂高傲的心,还在跳动。在她内心的最深处,有一块芳草地需要拓荒。这样的夜,这样的夜色,这样的夜思,日复一日。
我本农民
我本农民一个。
我乃农民的儿子,周身散发的都是泥土气息。这种泥土味,深深地植根于我的血液、骨髓乃至基因之中。这种气息,与城市里的时尚气息多少有点格格不入。
我爸妈原来住在江北洪塘的农村里。2000年,因农地、房舍被征用,父母顺理成章地成了“失地农民”,在一大把年纪的时候,脱掉了穿了一辈子的“农靴”,进了姚江花园当起了“城市人”。在姚江花园与江北大道之间,有一块平行于江北大道的绿化带。在绿化带上,种有高高的落叶乔木(我不知其树名)之外,还有一块块错落平整的土地。住在姚江花园的老农们,在空闲时候,拿把锄头,挑个水桶,在斑驳的树荫间开垦出了一小块一小块、一垄一垄的土地。因土本肥沃,再加上老农们长年累月地辛勤操持,那片土地上,种什么收获什么。于是乎,在那片无主的绿地上,春有青菜菠菜,夏有番茄辣椒,秋有豆荚花生,冬有葱蒜土豆,四季常绿,一片葱茏。
因为双亲年老体弱,多有疾患,所以我免不了一周一到两次跑到乡间去探望他们。在料理完父母的事情后,我总喜欢跑到那片已成规模的田间地头,在那片绿荫里徜徉一番。站在田间,其实没有任何事情可做,但是我就是喜欢来这儿走走看看。在那儿,可以呼吸到带有泥土芬芳气味的纯净空气;在那儿,可以悠闲地聆听蝉鸣一片;在那儿,可以听鸟语闻花香;在那儿,可以放下一切,与自然融为一体……我看到瓜果的枝枝叶叶慢慢蔓延,在竹架上开花结果,仿佛看到了时光的流淌;我看到韭菜、小葱割了一茬又一茬,长了一茬又一茬,我在其中闻到了生命的芬芳;我看到洼地上种上了土豆的秧苗,没过多久又种上了地瓜的秧苗,在四季的交替中,我恍若看到了时光的流转和生命的不息……有的时候,我会带上我的小孩,在那儿走走,轻轻地告诉她,这个是花生,花生是长在土里的;告诉她那个是毛豆,毛豆有夏秋之分;有的时候,我什么都不说,带着她坐在紫云英花丛中,看四周盛开的淡紫色小花,看蒲公英随风飘散,或者仰望蓝天白云;有的时候,我偶尔会使个“坏”,看到碧绿鲜嫩的时蔬瓜果,“偷”个菜,带回家去品尝……农民的儿子,终究改变不了自然本色。
很小的时候,我就有个梦想:在乡村,有块小小的自留地,那边有我自个儿设计、建造的几间乡村小屋。小屋前种满了我喜欢的桃花、樱花;在小屋的后面,有葡萄在自在地生长着,爬山虎静静地守护着我的小家。在葡萄架的后面,有口小井,有一片小小的水塘,在水塘里,有几朵莲花,有几片菱叶。在葡萄架下,我悠闲地躺在藤椅上小憩着,椅子边有一本诗集,远处有蛙呱呱地叫着,近处有知了轻轻地鸣着……这可是一个奢侈的梦?
平淡的生活
今天,我把台湾女作家席慕蓉(更确切地说,她应该是诗人、画家、散文家)所著的《槭树下的家》读完了。这本书是我女儿的暑假作业,是其课外“必读书目表”中所列书目之一。我因为没有读过,所以且拿过来先拜读了一遍。对于我来说,因为平时书读得不多,所以对好书如饥似渴,心想读读总是有好处的。记得我在读初中的时候,就读过席慕蓉写的几首诗歌,只是那时,年少懵懂的我,仅觉得诗很清新唯美,有种朦胧的美感。其他的,我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一个农家子弟,除了浓郁的泥土气息,除了有双渴望的眼睛,对外面的世界、对浩瀚的知识了解和感悟得太少太少了。二十多年后,当我也渐渐步入中年,重新捧起那久违的书本,品味那散发于席慕蓉书中字里行间的女性作家所特有的细腻、敏锐、柔美的感悟,总能被撩起淡淡的情愫和淡淡的感动。那种浓浓的人性关怀,那种充溢于日常生活的忧伤,那种小小的喜悦之情扑面而来。
读席慕蓉的文章,总能在其中找到点点相似的经历,如乡下农村的生活场景;总能找到滴滴相似的爱好,如对花草的挚爱,对大自然的渴望,对平凡幸福的感受;总能在隽永小文间,找到似曾相识的感悟,或多或少,或远或近;读后,总能会心一笑,或淡然地首肯。“在和自己相为相似的人群里安顿下来,我才能安心地生活,安心地去爱和被爱。”说得多好,说到我的心坎里了。
时间是什么?时间又是什么味道的?在时间的流逝中,我们得到了什么?我们又将失去什么?生命就像一条永不复返的河流,永不停歇,奔腾向前。河流所经,生活会流失些什么,又将沉淀些什么?昨天的事,犹在眼前;去年的景,仿佛还在昨天。时间总是走得太快,疲惫的人总是赶不上时间的脚步。我们感叹时间的飞逝,抓不住青春的尾巴;我们总是感叹人生苦短,生活艰难。人们总是想在这人生的舞台上留下点美丽,留下点轨迹,留下点壮举,留下点名声,留下点财物……奈何,什么都抵不住时间大浪的冲刷,辉煌沉寂了,美丽不再了,财产名利成为浮云,唯有白水般的平凡、平淡,永远留存于心底。
这就是平凡的世界,这就是平淡的境界。
恍
一
到了四十多岁,我反而喜欢写作了,尽管我知道自己的文笔还非常稚嫩,并且可能永远不会有什么长进。在空闲时,在睡觉前,甚至在梦醒时,我总喜欢用一支小小的水笔,写一个渺小的自己,写自己的喜乐,写自己的忧伤,写一个真实平凡的自我。在我的小小空间里,有的人,来了又去了,如一朵浮云般,杳无踪影了;有的人,去了又来了,留下了点点深浅的足迹;有的人,因为相识,成了好友;有的人,因为误解,成了陌路……但无论如何,我明白了,这就是现实,这就是生活。也正因为此,在这平淡的世界里,我感受到了点点的慰藉,感受到了丝丝的暖意,有了一份淡淡的牵挂,有了一份甜蜜的苦痛,这所有的一切都支撑着我毅然前行。于是,在风雨之夜,在月朗星稀的夜空下,我还是会执着地拿起那支水笔,不理会旁人的闲语,胡乱地写点什么,只想为今后留存一份属于自己的过来人的“档案”。
二
晨跑时,经常在林荫江畔的小道上见到一对母子在徐徐地散步,不紧不慢。儿子,十几岁的模样,长着一头浓密乌黑的秀发,长得人高马大(近一米八的个子);只是近观之,其目光呆滞,不时从喉咙间发出“啊啊”的声音,似乎要诉说什么。母亲,四十来岁,但已满头银丝,目光慈祥,深情地看着近旁自己的孩儿,他的手脚不时地在空中比画着。唉,一个痴儿,透支了一位母亲一生的心血。但无论如何,他们彼此不离不弃,携手走过这一生……江水涤荡着我胸,这可是现实世界中的正能量?
氤氲着水汽的江面上空,一只白鹭正凌空翱翔着。
三
有时会呆呆地想,幸福到底是什么?是巨大的财富,是位高权重,还是显赫的名望?
家人经常说我是个简单的人,不谙世道。是的,我从心底里认同。但是,复杂了一定好吗?我有时也很迷茫。
我的理解是,幸福是温润的感触,是简单的享受,是自由的思考,是自在的没有太多负担的生活,以及在平和状态下的平静心态,没有太多的奢求,没有过分的企盼。
四
因为孤独,所以写作;因为写作,所以更加孤独。
岁月如水,只为记录
岁月如逝水。但是无论如何,每个人都还是会在岁月长河中留下点什么。
我生来性格内向,不太喜欢说话,只想静静地思索,让梦飞翔;不太喜欢热闹,只想有时间坐下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偶尔在纸上胡乱地写上几笔。前年我开始了随性地写作—没有任何主题,没有任何目的,没有任何技巧,只是想如实地记录发生在我这个小人物身上的点点滴滴。这样,我陆陆续续地写了不少的随笔、散文、游记以及所谓的小诗,不曾想,现在合计一下,竟然有几百篇了,积累下来的原稿也有厚厚的一大摞。工作之余,闲暇之时,我也会拿出来翻阅一下,时而浮想联翩,时而会心地微笑。这些稿纸,有的是我在外地出差时住宿的宾馆的信纸,有的是我在长途客车上用的清洁纸袋,有的是我在飞机旅途中所读的报纸,但更多的是我在办公室时,或者呆坐在家时,放置在桌上的空白纸张。这些纸片记录了我三年生活的点点滴滴,也记录了我生活工作中的所见、所思、所悟,其中既有痛苦,也有温馨;既有令人感喟的,也有令人唏嘘的。这些零散的文字,伴随我走过了这平凡但不平静的岁月。
我以前不是很喜欢上网,总感觉网络太虚拟,太远离生活。但是,我渐渐发现,无论如何还是无法逃避这一现代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