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文化。若说变革是手段,创新是动力,那么文化无疑是“源”,是“本”,是“魂”。文化,绝不是装饰,更不是点缀,它是保证企业常青的“生命动力”。离开了“文化”这一根本,基于其建立的东西必将成为“空中楼阁”“海市蜃楼”。放眼世界,基业常青的企业,一定是文化底蕴深厚、沉淀独特的业界精英。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不胜枚举:瑞士钟表业是业界翘楚,打造的是“时间”的文化;美日汽车是业界的楷模,标榜的是其“旅行”文化……在现在这个时代,就是要打通“商脉”与“文脉”之间的隔膜,加快深度融合,为企业的腾飞插上翅膀。就餐饮业而言,文化一定是餐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就个人而言,我非常欣赏好味当公司郭总的一句话,他说:“我带的不是餐饮管理团队,我们都是‘文化人’,从事的是(餐饮)文化产业。”总之,要使企业百年常青,要使企业永葆创新活力,必须走文化振兴之路,没有其他的“第三条路”或者“中间线路”。说到底,企业之间的竞争,行业之间的竞争,甚至推而广之,国家、民族之间的竞争,最终归结于“软实力”的竞争,即“文化”的较量,“文化”的博弈,文化的“优劣”之争。
八一怀记
“老婆,今天你给我放半天假呗?”躺在床上,想到了什么,我慵懒地问了一句。
“为何?”
“因为今天是八月一日。”
“建军节?已经跟你没有任何关系了。”妻子回答。
我看了妻子一眼,若有所思。放假,不过是句戏谑之言而已。我是一个生性劳碌的人,若突然间让我无所事事了,那才会令我无所适从呢。
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七月份就过去了,距离我转业也快九年了;当兵时也是一眨眼,二十年就过去了。失了多少,得了多少,已无从计量了。我唯一留恋的是这岁月之轮碾过后留下的点点滴滴、斑斑驳驳。
我深深地铭记,我曾经是一个军人。难忘28年前深秋夜,我孤独一人踏上北上的列车;难忘近二十载辗转南北,追逐梦想从戎路的甘苦;难忘战友聚合离散,怀念在一起时的汗水、泪水、付出、欢乐……
从我走上从军路的第一天起,我就不曾想过要从部队里、从军营中得到点什么。当年,陪伴与支撑我孤独走天涯的,只有“想要改变自己”这么一点点的信念,那么一点点的火光。然而,军旅生涯二十年后,时间还是深刻地改变了我。
当年瘦弱、怯懦的男孩(当兵时体重不到一百斤),二十年后,已经蜕变成了一个壮实、阳光的男人了;当年总是低头走路、说话轻声轻气的读书少年,二十年后,已全然变成了抬头挺胸、昂首阔步的中年人了;当年懵懂怕事、不谙世事的高中生,二十年后,渐渐地成长为一个历经风雨后敢于担当的“带兵人”(尽管只是一个初级的军官)。
外在的还是其次的。军旅生涯,更深的是在我的心坎上烙下了“印”。
在那些岁月中,我闯四方,走天涯,涉过千山万水,变的是心胸和气度,不变的是坚定的步伐。阅过千卷书,行过万里路,我的视野骤然间开阔了。见识过许多的人,领略过多元文化的冲击、碰撞与融合,历练后的我观察世界的角度、看待现实的态度、处理事情的维度会中肯得多、客观得多、理性得多。军旅生活,站岗、训练,纪律、条令,教育、磨砺,强化了人的律条意识,使我变得坚强、有韧性和善于忍耐,锤炼了我的意志品格。时间久了,感情升华了,思想成熟了,生命力变得强大了。“部队是‘熔炉’,部队是‘大学校’,部队是‘励志营’。”此言不虚。
人的一生,应该有一段军旅生涯。时至今日,依然会有很多的朋友问我:可曾后悔过当初选择的从军路?扪心自问,我依然会说:我从来不曾后悔过!即使时光能倒流,我依然会无悔地、义无反顾地走上那条从军之路。只是我希望,不要像当初那样,走得那么曲折、艰辛和酸楚……
岁月如歌,岁月如酒。回首那段逝去的八一岁月,我不想和它说再见,对它,我只有永恒的怀恋!
生活平淡,生日快乐
2015年10月6日,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极其特别的日子。这一天,不仅是我与妻子结婚二十周年的纪念日,也是我四十六周岁的“小生日”。同时,这一天,也是我四十岁后重拾笔杆,陆陆续续创作散文、随笔、诗词(从未发表过)整整满五百篇的日子。
在这个日子里,我想用“感性、感动、感谢”三个词来定格我所经历的那些时光。我有感于这四十多年的风云变幻、时间沉淀,我从一个青葱少年,蜕变成了一个中年大叔;因感性而生发感动,我为这时光的馈赠而感动,它“毁灭”了我,也“重生”了我,更重新“成就”了我。当然,也深深感谢这么多年,一路陪伴的家人、朋友、战友和同学,是他们的默默支持、风雨同舟,支撑我走到今天。
我经常梦回年少时光,那时的我是多么单纯、幼稚、青葱。散漫的农村时光,少年时家庭的苦难经历,于我心中种下了“改变自我”的芽。十八岁,我从慈湖畔启程。曾经仗剑走天涯,壮怀激情走四方。伴风雨,踏征程,从戎近二十载,我完成了从少年到军人的华美转身。这二十年,是我人生的壮美期。二十年来,我收获了家庭,收获了理想,收获了坚强,也收获了历练。三十七岁时,我脱下戎装,转业地方,从事企管、技改、节能等工作,结识新的朋友,重新开始了全新的生活。九年里,我又完成了从军人到公务员的转变。
如果说青年时期是追逐梦想的最佳时期,那中年后无疑是迷茫“阵痛期”。人到中年,突然发现自己就像是一艘常年航行不曾停歇的帆船,行至半道,悄然四顾,只有无边无涯的一泓海水,茫茫然始终看不到未来在何方,欲折返,却发现归涯已远,已经回不去了。只能莽撞地漂浮着、流浪着,等待救援,等待补给,于黑暗中,寻找航海的“明灯”。这种无力感,这种中年的犹豫彷徨,犹如千万只章鱼伸出了邪恶“魔爪”,紧紧地包围着我,吞噬着我,欲挣脱而不能。
一生只谈一次爱,是初恋也是终爱;一生只爱一个人,是妻子也是情人;一生唯此一个家,是“贫窝”也是“港湾”。我的情感世界是如此苍白,又是何等的宽广!回首九五夏,相识于草马路,相知于军地奔波途,于九六年国庆后情定一生。不曾想过,时光穿梭,光阴似箭,这一牵手,已逾二十载了。二十年了,我们有了房子车子,我们有了可爱的女儿,我们有了一般家庭所拥有的一切。回眸这二十年,风霜雨雪,我们一起走过,甜酸苦辣,我们一起面对。二十年间,我们有过激烈的争吵,甚至闹到离婚边缘;但更多的,是平淡生活里的淡泊相守,是风雨中的同进共退,是对女儿的抚养教育,是对老人的赡养扶持;是一起漫步,一起牵手,一起经历生活油盐酱醋,经历生活的跌跌撞撞。二十年后,我们依然记得婚宴时我俩合唱的《选择》。如你所说,执子之手,偕老此生,我们永不相忘。
这些年来,我的生活和情感是平淡的,在这平淡中是文字给予了我沉静的力量。中学时念理科,军校时学工科,在军营中从事的是装备管理(军事指挥),从来不曾与文字有过任何的交集。不料想,在不惑之年,我有感于生活,重握笔头,竟然有了想倾诉的强烈冲动。这几年间,我把对生活的思考、对风雨的感悟都融进了我那支尚且稚嫩的笔。于是,有了有关日湖、姚江小跑的散记,有了兴之所至写下的随笔,有了三言两语的影评,有了散淡杂乱的读后感,但更多的是生活的点滴和琐忆。我深深明了:吾之小文,缺少文采,缺乏气象,缺少创新,更缺乏文家所应有的专业素养。然而,在这几年不间断地探索、尝试和坚持后,我渐渐学会了独立思考,学会了冷静观察,学会了审时度势,学会了理性包容,学会了在冷漠中毅然决然地无畏前行。在创作中,我感受到了文字的隽秀之美、沉稳之美,感悟到了文学之于人生的激励力量!
想想,经常觉得好笑,笑自己依然执迷不悟。近来,经常做梦,梦中常感时间局促、时光紧迫,仿佛有未竟的事业,推着我前行。在日湖漫步时,我常常回想起从前的种种,突然间泪流满面。我知道,是我过于感性了。但无论如何,我还是感谢生活,感谢这无情的时间—给予了我这么多,又改变了我这么多,让我重新振作,向着美好的明天努力前进!
勤业
人,不可能随随便便、轻轻松松地成功。一定有一类人,他的成功,源于认真,源于坚持和锲而不舍的努力!
就以我们日常生活中须臾难离的餐饮业为例谈谈吧。肯定有一些餐饮人还在怀念昨日的辉煌,可那毕竟是过去,注定已经回不去了。今日的“艰局”(食材价格上涨,房租人工成本上扬,大众口味刁钻多变,越来越严格的食品监管制度……),明天还将继续。我们无力改变这环境,唯有适应;我们无力改变这社会大趋势,唯有努力前进。所以当别人还在感慨怀旧的时候,先行的餐饮人已经在默默地改进菜品、提升服务了;当别人还躺在温床里吃老本的时候,勤奋的餐饮人已经在创新营销、管理模式了;当别人还在“算计”顾客(比如这个国庆青岛的“天价大虾”事件),努力的餐饮人早已经开始品牌化运营、精细化管理了;当别人还在“旧泥潭”中苦苦挣扎的时候,早已经有一大帮餐饮人在往“小而美”“小而专”“小而强”的康庄大道上奋进了。穷则变,变则通。当我们合力熬过秋冬的萧瑟,挺过黑暗的前夜,相信有着健康品质的餐饮业必将迎来更加明媚的春天!
其实细想,我们的周围,我们的平凡世界里不也是这样的吗?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以下几个类似的场景:当有人还在被窝里呼呼大睡的时候,早已经有人在晨光中小跑锻炼了;当有人还在通宵达旦娱乐游戏的时候,有人却在默默地读书钻研,不断充实自己;当有人还沉浸于昨天的成功的时候,有人早已经开始在谋划明天……所以,我们经常有此感叹:原本各方面条件、资质均十分相近的二人(其实可以推广到各种机构单位等等),经过五年、十年乃至二十年,再去观察、比较时,你会发现已经有了天壤之别。悬殊如此之大,原因无他,只在过程,因努力程度不同、付出不同。有些人经常羡慕别人的光鲜,羡慕其取得不凡的业绩。殊不知,在光鲜的背后,人家是付出了多少倍于常人的艰辛和努力,付出了多少常人难以想象的心血和汗水。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我们真正要做的是去除浮躁,少些功利心,安下心来,专注于自己的“内功”修为。不争一时一事,脚踏实地,站高望远,放开眼界,以努力为“剑”,以执着为“盾”,奋发精进,用心血、汗水、智慧换来春华秋实。我依然相信:天道酬勤!
一言难尽
前几天,和几位朋友在酒店吃饭。席间,酒酣耳热之际聊到了先前百姓热议且有一定敏感性的“杭甬之争”这个比较有争议性的话题。其中有一位朋友的话很有代表性。他说,这些年,宁波的建设落后了!我要是买房子,一定选择杭州,不会在宁波工作、生活了。我听后,默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