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这个和尚差不多每天去王梁村山上的石屋里(石屋现在还在,全用巨石垒积,甚为壮观)与当时盘据在这石屋里的强盗赌博。和尚的赌技高超,并且很有策略。他每每去总要挈上一只看来分量很重的小皮箱。强盗认为他极富,所以每天与他尽情赌钱。因为和尚的高超赌技,十场有九场赢。
一天,强盗输得红了眼,商量好准备把和尚杀掉。人有灵犀一点通,这位和尚早已预测到强盗要耍这一着了。他急中生智,把赢来的银子悄悄地藏在肚兜里,大大方方地立起来佯作去小便,然后,加速步伐遁入深山密林之中(据说当时后山一带到处是参天大树)。强盗认为他去小便,而最使强盗们放心的是这和尚挈来的一只沉甸甸的小皮箱,还放在桌边。
良久,不见和尚回来,强盗们顿起疑心,和尚莫非逃走了。他们急忙把和尚的小皮箱撬开,不看则已,一看强盗们却大吃一惊,连喊:“上当!上当!”小皮箱里面装的是一些碎瓦片。强盗们又连喊:“追!追!”一直追到普照寺。只见这位和尚两只手上擎着碗口粗的铁棒活像孙悟空玩金箍棒那样在飞舞,强盗们吓得面面相觑、魂飞魄散,个个溜之大吉。
回头讲和尚。他已拥有数不清的银子,便大兴土木,把原来的小寺院拆去,一时造起了三十八间高大宽敞、黄墙雕梁、富丽堂皇的房屋。每间正殿泥塑木雕像金光四射,门堂全铺石板。这座金碧辉煌的古刹——普照寺就耸立在石堰虞山西山麓(现在的石灰窑
地方)。
(1987年,采录于石堰乡石堰村)
积庆寺
孙立群/口述 孙迪君/整理
相传在杭州湾南岸的龙南梅溪一带还是汪洋大海的时候,一天午后刮起狂风,许多船只在风浪中被掀翻。等到天渐渐暗下来,有六七位落难的人随波漂到一座荒无人烟的小岛上。
这些人又冷又饿,正在绝望的时候,忽然看到岛上不远的地方还亮着一丝灯光。他们欢喜得不得了,朝着灯光走去,走近一看,原来是间小茅屋,有一位白发老婆婆正在昏暗的油灯下纺纱。他们向老婆婆叙述了自己的遭遇,求老人家给点吃的。
老婆婆同情地对他们说:“隔壁还有剩粥,你们自己去吃吧!”落难人十分感激,摸进后间果然找到一锅粥。他们狼吞虎咽地盛了一次又一次,吃了一碗又一碗,直到吃饱为止。于是他们向老婆婆道谢告别,走下岛来。但没走多远,这几个人不约而同地停了下来,有一件事使他们感到非常奇怪:老婆婆的一小锅剩粥,我们这许多人为啥总是吃不完呢?
这些人回头一看,哪里还有草房的影踪!他们猛然想到:怪不得我们大难不死,一定是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在保佑大家呀。
后来,这批货船商人发了财,为了感谢观音菩萨的恩德,就在那里建造了一座积庆寺,塑上观音菩萨像。后来,有人造了一座桥,并以慈航渡众的立意取名航渡桥。积庆寺早已折掉,但航渡桥至今还有遗迹。
(1987年,采录于龙南乡孙家境村)
猛马庙的来历
叶永昌/口述 徐长丰/整理
北宋末年,金兀术领兵南侵,掳走了徽、钦两帝。小康王赵构落荒南逃,逃到梅川乡的一个小村落,已是人困马乏。他跳下马,准备进村找些吃的。谁知,后面追兵喊声大起,吓得小康王又赶紧翻上马鞍,纵马跃过河上的堰桥,狼狈逃跑。
他骑着马一直逃到大江边的一个村口。马突然倒地,口吐白沫,累死了。
小康王没了坐骑,心里焦急万分,惊惶失措。忽然后面追兵喊声又起,他只好撒腿奔跑。跑了一会儿,他跑到大河边,早已上气不接下气,正好看到江边有一座庙,庙前有一匹白龙马。有位姑娘问他:要不要骑马?他大喜,就骑了上去。那马等他坐稳,冲出去,跳下庙前一条大江,载着康王,平平稳稳地游到对岸。上了岸,那马就纹丝不动,任凭康王鞭打脚踢,不肯再走了。康王觉得非常奇怪,跳下马仔细一看,不由喊出声来:“啊,原来是庙里的一匹泥马!”
后面追来的金兵,看到康王的马死在路边,寻踪入庙,搜索多时,仍不见小康王的踪影,只好出庙追赶。其实,小康王这时候正躲藏在对岸的小村庄里。
小康王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不久,他就在临安做了皇帝。为了感激白龙泥马的救命之恩,小康王颁诏修缮庙宇,塑造白龙马雕像,封此庙叫作“猛马庙”。后来人们把这白龙马与埋马村的泥马区分开来,称那泥马所在的庙为“埋马庙”。
(1987年,采录于彭桥乡天香桥村)
四将军庙由来
张水洲/搜集整理
汉朝时候,光武帝刘秀做了开国皇帝,治理天下,需要人才。刘秀想起那位有真才实学,曾经帮助过他推翻王莽,复兴汉朝基业的同学严子陵,他破格封严子陵为谏议大夫。
严子陵一心想过隐居生活,没有接受官职,趁人无备,不辞而别,居于富春江畔。刘秀就派了好多人四处明察暗访。
过了几年,严子陵隐居富春江畔的事被官府发觉后,他乔装打扮悄悄地返回故乡余姚,隐居于陈山下。
有一年冬天,刘秀得知严子陵回乡隐居的消息,立即召来四位将军,并下了圣旨:“赶赴余姚,速请严子陵出山,入京城,操劳朝廷大事,若找不到他,你们死在那里好了!”
四位将军日夜兼程,来到余姚,寻找至陈山北面山脚下的严子陵隐居处。可是,这里早已人去屋空了。
原来,昨天夜里下了一场大雪。严子陵一早起来,冒着寒风出门,去拜访一位约好日子见面的知心朋友。在山脚拐弯时,他看见两里路外有四个骑马的人直奔陈山而来。于是严子陵快步走到江边,上了渡船。渡过江后,他又向摆渡老汉嘱咐了几句,便脱下麻履倒穿于脚上,向山顶走去。
将军们顺着脚印寻到河边,脚印消失了。在这冰天雪地里,除了从陈山上走下来的一行脚印外,再没有别的脚印了。将军们只好勒马回余姚县衙,等待来日再寻找。
他们在余姚县与差役一起寻找了一个月,还是不见严子陵的影子。四位将军就自刎于陈山下。摆渡老汉用棺材安葬了他们。
后来,老百姓同情四位将军,就在陈山下建造一座庙,庙名叫“四将军庙”。
(2004年,采录于横河镇子陵村)
下河庙的传说
黄建儿/搜集整理
在横河下河村有一座下河庙,这下河庙是怎么来的呢?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个穷书生上京赶考,路过横河已是夜晚,恰巧天公不作美,一阵狂风过后,居然下起了倾盆大雨,秀才撑着破雨伞走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没想到因不熟地形,竟迎面撞着一堵破墙,这一撞非同小可,他当场昏死在地上。
不知过了多久,秀才醒来,发现自己躺在一间破漏的小房子里,旁边有个老妇人在烘他的一身衣服。秀才摸摸头上的肿块,一骨碌爬起来倒头便拜,他知道是老妇人救了他。
第二天,当他辞别老妇人准备继续行路时,老妇人送他一顶蓑帽、一件蓑衣、一双草鞋和一盏灯笼,原来在那雨夜里,秀才的伞被风吹走了,鞋也在黑暗中丢失了。他谢了老妇人便起程了。
过了三年,有一天下河村来了一位坐轿的大官。原来他就是那年雨夜被老妇人救起的那个穷秀才,因科举得中,他惦记老妇人的救命之恩,特来答谢。秀才来到小房子里一看,蛛网遍布,老鼠乱窜。问问邻居,才知道老妇人早已过世,她也无儿无女,下葬时连口薄板棺材也没有。
为了纪念老妇人的恩德,秀才把她的小屋,修成了一座庙,这就是下河庙。
(2011年,采录于横河初级中学)
蟠龙庙轶闻
潘利平/搜集整理
东横河流经彭桥,河上架着一座大石桥,名叫“栖凤桥”,桥东南的山脚边,原先还有一座“蟠龙庙”,它们都各有来历。
那一年,大旱成灾,接连三个月零六天没下一滴雨,东横河干得不见人影。人们眼看就要渴死,凄惨的号哭声响彻大河两岸。
东海小白龙正好巡游路过,看到这幅惨象,心里好生不忍,救人命要紧!它不顾天规的约束,偷偷从别地喝了些水,化成雨吐到这条河上。眼看着甘霖哗哗降下,人们乐疯了,顾不得衣湿泥泞,冒雨跪倒在地叩谢上苍。
玉皇大帝闻知此事,十分震怒:小白龙不经准许,擅自行雨,藐视我的威权,这还了得!他便火速命令降龙大仙抓回小白龙治罪。
这会儿,小白龙还在河面上降雨,忽然间,它觉得一阵怪风突起,飞沙走石,拔树摇屋,忙抬头观看,知道大事不好,赶忙驾云逃跑。但天上已张开罗网,小白龙只得转身向东南方飞去,他还没逃到张岙山口,后面追赶的降龙大仙已抛出“捆龙索”,眼看就要被抓住了,他便赶快滚落在地,往山脚边拱开一个地洞钻了进去。
降龙大仙不会钻地洞,无计可施,就把“镇仙府”贴在洞口,永世不让小白龙出来,然后回天宫复旨去了。
当地人们忘不了小白龙的救命之恩,便在那里造了一座庙,叫“蟠龙庙”。“蟠”是三北一带的方言,就是“躲藏”的意思。
(1987年,采录于华东水利学院)
半边庙的来历
陆海卿/口述 冯焕君/搜集 叶仁法/整理
半边庙又名陈良山庙,坐落在乌玉桥村东南五十米外的田畈中。现在已改为乌玉村小学了。为什么要把庙建在这样僻静的田畈中呢?原来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哩。
三百多年前这庙原来并不建造在此地,而是建在乌玉桥村后。那时,在乌玉桥村后,乌玉湖前的湖塘边(乌玉湖现已改成良田)有两进庙宇。当时乌玉湖碧波粼粼,水清山秀,三面环山,颇为幽静。远近香客纷至沓来,盛极一时。
到了清朝乾隆年间,当朝一品史丞相在乌玉湖西边鹅山上建造了一座方圆四五百米的大坟墓。墓前有石人石马石羊和石狮子及赑屃石碑等极为壮观,并建造了守墓人居住的庄屋(现已不存在)。
传说史丞相死后在天庭里的官职比乌玉湖庙内的关帝菩萨高。史丞相每次去天庭议事一定要路过此庙门口,庙内所有菩萨每次得迎来送往。日子一久,菩萨们渐渐地感到不耐了。关帝菩萨想了一个办法。一天,雷声轰鸣,狂风暴雨,山洪暴发,顷刻间把乌玉湖的湖塘冲垮了(现已在断湖塘处架了桥),汹涌的洪水把庙宇也给冲走了。待到天晴洪水退走时,人们在乌玉桥村东的空田畈中发现了庙内大殿上的一根栋梁。
于是人们认为这是关帝菩萨为了避开史丞相,故意做法把庙移建到这里来的,从此人们就在那根栋梁沉下的地方建起了一座新庙。由于人们当时只发现一根栋梁,因此也只建造了一进庙宇(也就是只造了半个庙,一般庙宇有两进,叫前庙后庵),所以人们在习惯上称它为“半边庙”,其正式名称为“陈良山庙”(系“沉梁山庙”的谐音)不过由于人们“半边庙”叫惯了,直到现在,很少人知道它的正式名称呢!
(1987年,采录于石堰乡乌玉桥村)
凤栖庵的传说
胡遐/搜集整理
很久以前,彭桥西首的大河上没有桥,人们打算造一座,便请来一位风水先生,要他选择桥址。
风水先生接连在河上看了好几天,还没最后选定下来。这天,他很早起来又在河边巡视。
这时候,东方渐渐泛出鱼肚色,天快亮了,只听见“扑簌簌”一声,不知从哪里飞来一只大鸟,它头像锦鸡,尾像孔雀,满身羽毛五彩缤纷,金碧辉煌。风水先生看得呆了。大鸟在河面上盘旋飞翔了几个大圈子,河水随着它的翅膀扑腾,激起一片粼粼细波。正当风水先生“哦——”地发出惊叹时,大鸟展翅向西北方向飞去,轻轻落在不远处的一个草庵顶上。它回头看着刚才盘旋的处所,憩息片刻,然后向西北方冲天飞去,转眼间便无影无踪了。
过了半晌,风水先生才回过神来。他想:这是什么鸟?这样漂亮,莫非就是人们常说的凤凰?他看了看刚才大鸟翩翩起舞的地方,心头顿时一亮,人们常说:“凤凰不临无宝之地”,我就选这里做桥址吧。
风水先生马上向主事人讲了今日目睹的奇事,并把选定的桥址指给大家看。于是,人们敲好桩,在这凤凰飞临过的地方造起一座大石桥,起名“栖凤桥”。那个被凤凰栖息过的草庵,也改名叫“凤栖庵”了。
(1987年,采录于彭桥乡初级中学)
田姑庵
郑华军/搜集整理
在龙南梅湖边,原来有一座田姑庵,关于它还有这样一个美丽的故事。
从前,山脚下住着母女两人,女儿田姑是一个美丽的姑娘,她白天上山砍柴,夜里纺纱织布,勤劳能干。
田姑不但美丽,而且心眼儿也特别好。因此,附近的人都夸她是个好姑娘。
可是这一年,龙南横河一带,流传一种无名瘟疫。这种瘟疫十分厉害,村里天天闻哭声,处处见出殡。荒郊山脚,新坟旧坟,到处都是。
不久,田姑的母亲也染上了瘟疫,抛下田姑离开了人间,田姑失去了母亲,悲痛万分。田姑发誓,一定要找到治疗瘟疫的方法。她带了一点干粮,背上包袱,拿起雨伞,出门访求能人。
田姑足足走了七天七夜,遍访郎中,终于在胜山脚下一个白发老翁那里求得一种秘方。配制秘方要一种草药,这种草药生长在云雾常锁的山顶,必须在晚上采摘,因此,她每天早出晚归,邀请乡邻,煎制汤药,药煎好了,她又一碗碗送到病人床前。病人渐渐好转,可田姑由于劳累,人也消瘦了,两眼塌成两个洞,可她坚持上山采药。她跑遍了九十九个山头,磨破了不知多少双草鞋,草药也快被采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