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五辑)
939100000047

第47章 王阳明粤闽遗存遗墨考述 (1)

王阳明粤、闽遗存遗墨考述

(香港)张克伟

内容提要:王阳明为明代最突出之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其武功足以定乱,文治足以兴邦,学术足以承先启后,言行足以化民成俗。无可置疑,阳明于国内之平乱拨治,如抚南赣、讨逆濠、征思田、破断藤诸寇等事功表现,长期以来已广泛受到推崇和称道。本论文拟就阳明在粤、闽两省的因缘及其遗迹遗事作一考察,以见其思想和学说在岭南地域流播之梗概。

关键词:王阳明;王门流派;事功

儒学起源于齐鲁区域,盛行于中原,是典型的中原文化。岭南地区以接受中原地区的思想与文化为基础来构筑本地区的思想文化内涵,与原有的思想观念和风俗相结合,形成具有岭南特色的思想风貌。迨至明代中叶,由于王阳明学说盛极一时,影响所及,势力几遍及全国各地。这不仅形成了庞大的王门派系,且打破了几百年来程朱理学在思想学术界的独尊垄断地位,成为一股强劲的社会思潮。

考阳明与广东之因缘可追溯至第六代祖先王纲(字性常,一字德常,1302-1372),从他开始才正式有系谱可考。性常与弟秉常、敬常因有文才而同享盛名,而性常"尤善识鉴,有文武长才",少时与永嘉高则诚及族人元章往还于山水间。诚意伯刘基(字伯温,1311-1375)未显时常造访性常论道,后获刘氏推荐,以文学征至京师,时性常年已达七十,然而精神矍铄,太祖见而异之,亲策诏道,拜兵部郎中。未几,潮民作乱,性常迁广东参议,督运兵饷。并致书家人诀别,携子彦达同行,单舸独在,潮民乃解散服罪,由是威信大张。回至增城(增城于明代属广州府,即今广东省增城县),遇海寇曹真截舟,罗拜愿得性常为帅,性常谕以逆顺祸福,不从,遂遇害,子彦达缀羊革裹父尸而出,后得归葬禾山。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御史郭纯(初名文通,号朴斋1370-1444)以其事上奏朝廷,得祀庙增城以励忠贞。嘉靖七年(1528),增城县令朱道澜始立祠于城南。彦达虽以荫得官,然痛父之死,在家躬耕养母,粗衣恶食,终身不仕,号秘湖渔隐。为此,阳明对其祖有表扬之辞谓:"父死于忠,子殚其孝,各安其心。"由此可知,祖先的嘉言懿行对后世子孙影响之深远。

至于阳明学说传入粤省之具体情况,笔者认为最先接触阳明学说的岭南学者是入门弟子郑一初(字朝朔),广东揭阳人,少读书于紫服山,因号紫坡。明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及第,时宦官刘瑾用事,一初遂不谒选,闭门习静,家居则教子弟耕读,过着养恬淡如的生活。正德初,刘瑾伏诛,乃起受监察御史之职,巡按云南,风纪肃然。正德六年(1511),王阳明在京师任考功清吏司郎中,暇时讲学,士大夫皆趋之若鹜,及门弟子更遍布各省。一初应陈世杰之请,执贽阳明门下,日与同门徐爱(字曰仁,号横山,1487-1517)、顾应祥(字惟贤,号箬溪,1483-1565)等质证砥砺,就正所学,始启王学榛途。一初后以疾乞休,行至杭州病逝,由世杰扶榇南归,阳明为文祭之,驰奠于一初墓旁,同门季本(字明德,号彭山,1489-1563)称之为"名贤之墓"。而《明儒学案》则称"岭南之士学于文成者,自方西樵始",方西樵即方献夫(字叔贤,号西樵?-1544),阳明自龙场谪所归,任主事,与西樵论学,西樵大服,乃执贽为弟子。孰先孰后,皆无关宏旨。而最重要的是杨、方二子皆为广东籍,对师说在粤中之传扬及推广不遗余力,实有发起之功。

若论阳明学说能在岭南地区广泛传播,实肇始于潮籍学者薛侃(字尚谦,号中离,1486-1546)。中离生在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交相辉映而又交替兴落的时代,深受王学思想的影响。自进士及第后,在赣州亲炙阳明之教达三年之久,更在其师领兵出征三浰之际,代理巡抚官署日常事务,暇时则聚徒讲学,传扬师教,其刊刻《传习录》三卷,并与同门王畿(字汝中,号龙溪,1497-1582)精选阳明主要文辞,编集为《阳明则言》及手录《朱子晚年定论》,对王学的弘扬及传播,厥功至伟。其余粤籍弟子如杨鸾(字少默,号复斋,1492-1526)、薛侨(字尚迁,号竹居)、薛俊(字尚节,号靖轩,1474-1524)、杨骥(字仕德,号毅斋,1484-1520)、周坦(号谦斋)、成子学(字怀远,号惟道),梁焯(字日孚)、杨琠(字景瑞,号谨庵)、陈洸(字世杰,号东石)等皆能严守师说,道广而才高,颇能传承阳明良知要旨,一身系风教之所重,最终成为粤中王门学派之中流砥柱。

就福建阳明学而言,据黄宗羲《明儒学案》所立之"粤闽王门学案"记载,"闽中自子莘以外无著者"子莘即马明衡(字子莘),而《明史》本传又称:"闽中学者率以蔡清为宗,至明衡独受业于王守仁。闽中有王氏学,自明衡始。"由上述可知,子莘确为闽中王学之主要传人之一,《明儒学案》所载语焉不详或由于黄氏在撰写《学案》时手中相关文献不足之故。平心而论,史料文献中对阳明在闽省之履迹和讲学的记载甚为匮乏,尽管在赴贵州龙场谪所时曾隐遁福建武夷山月余。闽省武夷山在明清两代皆有王文成公祠及阳明书院之建设,而明儒徐表然《武夷志略》亦录入王阳明七言诗一首以述其托迹附商舟至闽一事,可为左证,诗云:"肩舆飞度万峰云,回首沧波月下闻。海上真为苍水使,山中又遇武夷君。溪流九曲粗谙路,精舍千年始及门。稍待还家慰垂白,细探更拟在春分。"明代中叶以后,王学虽大行于江南,然对闽省之儒者影响较少,实由于闽籍学者多能谨守朱子家法,捍卫程朱门户之故。本论文拟先厘清粤、闽两省对王学之沾溉与因缘,继而考查与阳明在两地相关之遗存,以见王学在粤、闽两省所产生之影响及流播之轨迹。

一、粤省

(一)广东增城明诚书院王阳明《泉翁壁诗》行书遗墨

明儒湛若水曾于明正德年间在广东增城(今广东增城)捐俸资购入千户杨政故居以祀其师陈白沙,后改为明诚书院。明嘉靖六年(1527)十月,阳明上疏告病,在归程途中路经甘泉庐并在明诚书院堂壁中手书《泉翁壁诗》以纪念五世祖王纲(字性常,一字德常,1302-1372)殉国事迹,诗云:

我祖死国事,肇禋在增城。荒祠幸新复,适来奉初烝。

亦有兄弟好,念言思一寻。苍苍兼葭色,宛隔环瀛深。

入门散图史,想见抱膝吟。贤郎敬父执,童仆意相亲。

病躯不遑宿,留诗慰殷懃。落落千百载,人生几知音?

道通者形迹,期无负初心。

综观全诗,虽寥寥九十字,然而阳明对乃祖殉难奉祠昭忠之经过及父忠子孝之大节,有极深刻之描绘。其后阳明在总督南方列省诸军务毕,途经增城,慎终追远,因设祭于祠下以彰先祖之勋业。阳明谒祖祠于增城一事,作为扶植纲常,维持世教的表征来看,对粤人教化之启导影响尤大。诚如清儒檀萃所言:"先生(阳明)上世当草昧之初,尽忠孝于越。先生又以致果、靖乱以绥越人,至九连余孽,则先生当日不忍尽杀而遗之者也,卒得末孙平之,以终先生未竟之志,则有造于粤者累世矣。"阳明祖孙皆效绩于粤,而宦业亦始于粤,考六世祖王纲平广东潮民至元孙业浩于明天启五年(1625)总督两广,讨平铜鼓、九连诸山贼,连同阳明本人亦荡平粤东西贼,由此可见阳明及其家族与广东之因缘不可谓不深。而昔日在明诚书院壁间所题诗之墨迹,今已不存。

(二)广州三贤祠

广州有三贤祠,原在东横街,所奉祀者乃宋代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1017-1073)及明代陈献章、王阳明三大儒,今已废。

(三)广州阳明祠

阳明祠位于广州朝天街,即旧北隅社学,奉祀两广总督新建伯王文成守仁,春秋致祭,事载清儒仇池石撰《羊城古钞》,今已不存。

(四)曲江明经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