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三秦家规
9780700000004

第4章 汉阴沈氏:勤俭承家风清廉为镜鉴

家规综述

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北枕苍莽秦岭,南依逶迤巴山,中横秀丽凤凰山,碧波荡漾的汉江和蜿蜒流淌的月河分流其间。在这片秀美山川里,世代居住着一个家风淳朴、人文厚重、生生不息、守望相助的沈氏大家族。

勤俭承家风

自明朝天顺五年(1461)以来,历经550多年,沈氏家族在这里繁衍生息。世代相传的《沈氏家训》是沈氏族人的传家宝,成为陕南地区传统家规的典范。

穿越时光隧道,透过日夜欢歌的月河流水,人们看到的是一幅汉阴沈氏家族以月河川道为卷轴、辛勤劳作为笔墨的历史画卷。

1461年,汉阴沈氏始祖沈株山致仕返乡途中,被汉阴的青山秀水所吸引,举家定居在这里,沈氏世代严家训、正家风,历经五个多世纪,二十一代更替,已扩展为今天近三万人的大家族。如今八代同堂,父慈子孝、膝下承欢,兄友弟恭、和睦相处,家和万事兴。

在人杰地灵的月河川道上,这个以修身为本、耕读传家的家族,延绵不绝、兴旺发达。她的根本、她的灵魂、她的精神支柱,正是《沈氏家训》。沈氏族人在与当地居民和外来移民相互交流借鉴中,家训不断修订丰富,最终得以完善。最近的一次修订是乾隆五十四年(1789),沿用至今已有220多年。

这20条家训,对祭祖孝亲、教子择配、持家睦邻、志节行操、出仕交游等,都有着非常明确的规范,并作为沈氏族人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引领着这个家族在历史长河中前行。

2014年年底,沈氏族人续编了《沈氏家谱》,修缮了沈氏祠堂,在春节、清明、重阳等传统节日,重温家训,祈求和顺。沈氏祠堂、家谱和家训,为汉水文化的传承增色添彩。

通读沈氏家规家训,其中“不勤则业荒,不俭则财耗”“奢华游惰之当惩”“赌博不可不戒”等勤俭持家的规范,要求族人勤奋敬业、厉行节约,反对游手好闲、奢侈浪费,不仅影响着一代代族人,也教化着当地的民风。

在陕南的青山绿水间,生活在这里的沈氏后人,用自己的辛劳和汗水,阐释着家训中勤俭的要义。一条条堰渠,一方方梯田,将月河川道变成了旱涝保收的鱼米之乡;一个炕炕馍,一碗烩面片,一盆白火石汆汤,普通的食材在他们手里都会像变戏法一样,成为诱人的美味,让汉阴成为远近闻名的美食之乡。

清廉为镜鉴

汉阴《沈氏家训》强调“身不可不修”,待人接物要合乎礼仪,言行举止要恭敬谨慎,喜怒哀乐要有所节制,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认为只有这样,自身品德修养才能得到提高。

做人正直本分,做官清正廉洁,汉阴沈氏家族将正直清廉当成一面镜子,世代坚守着这一人生信条。《沈氏家训》强调“志节之贵乎坚贞”“出仕不可不清”“志行不可刻薄”,就是要求沈氏族人身为民众,理应秉持一身正气、平和待人处世;做了官员,必须清清正正履职、尽职尽责干事。它强调为国效力、为民造福是读书人的本分。

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则吏不敢慢,公则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

——明代年富《官箴》刻石

这则三十六字《官箴》,可谓字字警策,句句药石。它诠释为官之本最重要的莫过于两点:一是公,二是廉。其意为:下属敬畏我,不在于我严厉而在于我廉洁;百姓信服我,不在于我有才干而在于我办事公正。廉洁则下属不敢轻慢,公正则百姓不敢欺蒙。处事公正才能明辨是非,做人廉洁才能树立威信。

深度链接

翻看汉阴沈氏宗谱家族人物录,发现沈氏先贤清正廉洁、乐善好施的故事层出不穷:

明朝嘉靖年间,二世祖沈从儒,富而不吝,乐善好施。汉阴连遭灾荒,他一连三年发粮救灾,出银为百姓纳税。因赈灾有功奖励职衔,授任四川巴川同知,卸任返乡后又出资为百姓建桥三座。

清朝乾隆年间,八世祖沈祖括,先后开辟大河堰渠四条,时任知府题赠“泮水钟灵”四字匾额,以表彰他的卓越功绩。

纵观历朝历代汉阴沈氏族人,始终遵法纪守规矩,为民者鲜有违法犯罪,为官者不贪蠹,彰显了家训在人文熏陶上的强大影响力。

清朝康熙年间,沈氏族人沈天祥任洵阳知县15年,其间还兼任兴安州知府、汉阴知县,任内勤政爱民,为百姓减免田赋,甚至变卖夫人首饰向朝廷完粮,最后积劳成疾病死任上,家眷竟无钱安葬,实为那个时代清廉为官、高风亮节的榜样。

抗战期间,十四代孙沈启贤,在陕南举起抗日旗帜,参与创建了“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因军功卓越被授予新中国开国将军。

沈启贤(1911—2010),陕西汉阴人,1936年入伍,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他历任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参谋长、红十五军团警卫团参谋长等职。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学员、队长、营长、旅参谋长、团长、苏北军区淮海分区第一支队支队长等职,参加了反“扫荡”等战役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东北吉江军区参谋长,军分区司令员、师长等职,参加了辽沈、平津、渡江及解放湖北、湖南、广西等战役战斗。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军参谋长,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参谋长,中朝人民空军联合司令部参谋长,南京军事学院空军系副主任、主任,空军学院副院长,空军军政干部学校校长等职,参加了抗美援朝,为空军培养了大批优秀指挥和参谋人才,为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做出了贡献。

沈启贤是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他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与汉阴沈氏同宗的浙江吴兴竹墩沈氏,清朝后期族人随宦迁居汉阴数十年后,走出了沈士远、沈尹默、沈兼士三个大学者。他们是同胞兄弟,世称“三沈”。“三沈”昆仲少年立志,勤学苦读,弱冠之后,游学中外,学贯古今,成为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和享誉国际的文化大师。“三沈”不仅以学术造诣领标时代,更以高洁的人品成为学界的楷模。汉阴县在其故居设立了“三沈”纪念馆,以陈列“三沈”事迹及作品,缅怀他们的卓越功绩。

深度链接

沈士远(1881—1955),著名学者。1881年出生于陕西汉阴县城。曾任北京大学预科乙部教授、庶务部主任、校评议会评议员,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燕京大学教授。“五四”运动中,曾任北京中等以上学校教职员联合会书记。沈士远先生既是新文化运动的接受者,也是宣传者和捍卫者,直接参与组织领导“五四”爱国运动,为保护营救被捕爱国学生和保护北大不被迁校解体做了大量工作。1921年春夏,在全国人民的支援下,沈士远先生带领师生开展了长达四个多月的索薪运动和争取教育经费斗争,被反动政府军警打成重伤仍坚持不懈抗争,最后以教育界获得胜利而告结束。新中国成立后,任故宫博物院文献馆主任。沈士远的一生,从国学起步,拥护新学,以教育得名,保持了晚节。

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号秋明。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教育家。1883年6月11日出生于陕西汉阴县。1905年留学日本,1913年起历任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兼国文门研究所主任、河北省教育厅长、北平大学校长等职。沈尹默先生在北京大学任教时,向校长蔡元培力荐陈独秀担任文科学长,并与陈独秀、李大钊等同人轮流主编《新青年》杂志,传播进步思想;因不满国民政府打内战和贪腐之风,他愤然辞去北平大学校长和监察院监察委员职务,并坚决拒领薪水,哪怕“字同生芹论斤卖”,自甘清贫。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上海书法篆刻委员会主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等职。他毕生致力于书法研究,对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他是科学笔法理论的创始者、中兴现代帖学的第一人,是中国近现代书坛的领军人物。

沈兼士(1887—1947),中国语言文字学家、文献档案学家。1887年7月31日出生于陕西汉阴县。1905年与兄沈尹默自费赴日本留学,从章太炎问学。后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倡导并写作新诗。是清末档案整理的开拓者,创立汉语“文字画”“初期意符字”等学说,在训诂、文字、音韵、档案学等领域独有所识,建树颇丰。1922年在北京大学创办研究所国学门任主任,后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辅仁大学文学院院长,代理校长等职,时年清室废帝溥仪欲将故宫珍藏《四库全书》盗售给日本人,他号召知识界竭力反对,避免了国之瑰宝流落异邦。沈兼士先生忠实践行“我饿死也不给日本人干事”的誓言,抗战胜利后,负责接收平津文化教育机构,不贪不占,以致中年丧子时家中一贫如洗,其国士风骨令人肃然起敬。1925年后任故宫博物院文献馆馆长等职,著作有《广韵声系》《沈兼士学术论文集》等,为语言文字学和文献档案学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沈氏先贤以清廉为镜鉴,造福民众,泽被苍生。它昭示今天的人们,一定要心怀正义、清白做人、廉洁干事,用实际行动来传递正能量,让生活更美好。

耕读传家久

田间收种忙,案头文墨香;耕读传家久,诗书济世长。这是对汉阴沈氏家族的真实写照。《沈氏家训》讲修身、重耕读、讲礼仪、严教子的规范,不仅影响着一代代族人,也影响着当地的民风。家风虽无法触摸,但它却无处不在,家风虽柔若细丝,但它却能春风化雨,这就是家风的力量。

汉阴沈氏有一件祖传的信物——铜牛,族人始终牢记着“后裔若相会,必用铜牛对”的先祖嘱咐。这只铜牛是沈氏家族与家训同等重要的信物,是沈氏族人勤俭持家、耕读传家的见证,是联系亲情的纽带。在沈氏族人心目中,耕读有着很重的分量。无论沈氏后人走到哪里、在干什么,心中都会珍藏着这只铜牛,追忆故土的味道,记住那一抹乡愁。

在岁月流金的月河之畔,沈氏家族晴耕雨读,田园牧歌,刚放下锄头,又拿起笔杆,挥毫泼墨间,雅俗共赏,水乳交融。重耕读的民风,使汉阴成为鱼米之乡、书法之乡。书家主力军,非沈氏人莫属。在这里,笔墨纸砚被称作“生活”,读书习字是一道最寻常的风景。

西安书院门是中国书法文化重地,其牌楼对联“碑林藏国宝,书院育人杰”,以及华清池门匾、钟楼的长联、西安莲湖公园大门匾,都出自汉阴沈氏十五代孙沈兰华之手,他是地道的农民书法家。已经去世多年的他,一手扶犁耙、一手握笔杆的形象愈加清晰,在他和一批书坛前辈的带动影响下,汉阴数十名书法家和数百名书法爱好者脱颖而出。

“五四”爱国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先驱沈士远、沈尹默、沈兼士三兄弟,同为北京大学著名教授,并先后在故宫博物院从事研究,在国学、诗歌、书法等领域造诣深厚,成就了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一段佳话,特别是沈尹默先生毕生致力于书法研究和书法事业,对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他是科学笔法理论的创始者、中兴现代帖学的第一人,是中国近现代书坛的领军人物。一代书宗沈尹默先生晚年回忆:“汉阴山居生活印象至深,几乎规定了我一生的性格。”

在家训家风的熏陶下,汉阴沈氏人才辈出,他们立足各自领域,为这个伟大时代做出新的贡献。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汉阴沈氏家族正是中华民族传统大家庭的剪影,《沈氏家训》已自然融入当地民众的文化传承。修身为本、耕读传家,这些中华文明的优质基因,是我们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

家规简介

◇事亲篇

“事亲不可不孝也”

事亲不可不孝也。古之圣贤谆谆教导,百行之原莫大于孝,虽圣帝、明王亦必以孝治天下。而士庶敢不定省[1]问视,以各致敬尽诚乎?且衣衾棺椁之必齐,瘗埋[2]荐祭之必诚,古之道也。族中子姓,但于力之所能为,分之所当为者,即勉力以为之,庶几乎稍尽子职矣。《诗》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又云:“永言孝思,孝思维则。”[3]其朝夕诵之。

【注释】

[1]定省:旧时子女侍奉父母的日常礼节。《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郑玄注:“定,安其床衽也;省,问其安否何如。”后因称子女早晚向亲长问安为“定省”。

[2]瘗(yì)埋:埋葬。

[3]永言孝思,孝思维则:出自《诗·大雅·下武》,意思是:“永远都要对父母保持孝顺,孝道就会成为天下的法则。”思:助词,没有实在的词汇意义,只有音节上的辅助作用。

【译文】

侍奉父母尊长不可不孝。古代的圣贤深情耐心地教育、引导我们,人所有行为的根本,没有比孝顺更大的,即使是神圣的皇帝、英明的君王,也一定会用孝来治理天下。而士子百姓怎敢不以“昏定晨省”的准则去探视问安父母来表达敬意、倾尽孝心呢?并且丧葬所需的衣衾棺椁之类一定要齐备,埋葬、祭祀祖先,敬献祭品一定要虔诚,这是古代传下来的规则。我们家族的子孙后代们,只要是能够做到的,或者按照本分所应当做的,就应该努力去做,这样才可以稍微尽一点儿做子孙的职分。《诗经》说:“想要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但父母的养育之恩就像苍天一样广阔无边,怎么报答得了呢?”《诗经》还说:“永远要保持对父母的孝敬,孝道就会成为天下的法则。”这些话,每天都应该诵读。

◇友悌篇

“为兄者与弟言友,为弟者与兄言恭”

天显[1]不可不念也。同胞兄弟犹如手足,乃有小而参商[2],长而阋墙[3],甚而终身仇敌。友于[4]之爱不讲,父母之忧莫释,而祖宗之目何自瞑乎?故敬宗者必孝父母,孝父母者必爱兄弟。苟听枕畔之言,骨肉之间必有不堪问者,为兄者与弟言友,为弟者与兄言恭,庶亲心顺,而兄弟翕然太和[5],元气岂不在门内乎?

【注释】

[1]天显:《书·康诰》:“于弟弗念天显,乃弗克恭厥兄。”孔传:“于为人弟,不念天之明道,乃不能恭事其兄,是不恭。”后以“天显”指兄弟。

[2]参商:参星和商星的合称。参星在西,商星在东,此出彼没,永不相见。喻彼此对立,不和睦。

[3]阋墙:《诗·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谓兄弟之间相互争斗。

[4]友于:《尚书·君陈》:“惟孝友于兄弟。”后割裂用典,以“友于”代“兄弟”。

[5]翕然:安宁、和顺的样子。《史记·太史公自序》:“诸侯骄恣,吴首为乱,京师行诛,七国伏辜,天下翕然。”太和亦作“大和”。指天地间冲和之气。《易·乾》:“保合大和,乃利贞。”大,一本作“太”。朱熹《周易本义》:“太和,阴阳会合冲和之气也。”

【译文】

兄弟之情不可不念记。同一父母所生的兄弟就如同手足,不可割舍。如果小的时候就像天空的参星和商星一样彼此对立,感情淡漠,长大以后兄弟相争斗,甚至一辈子就像仇人和敌人一样,不讲求兄弟之爱,父母的忧愁就没法开释。如此这般,祖宗如何能瞑目呢?因此尊敬祖宗的人,一定会孝顺父母,孝顺父母的人一定会爱他的兄弟。如果错误地听信枕边之言,骨肉兄弟之间,一定会出现别人都没法问的事情。当哥哥的对弟弟要讲求友爱,当弟弟的对哥哥要讲求恭敬,这样才会使亲人感觉心情顺畅。兄弟和睦相处,自然会生发太和之气,家门内也不伤元气。

中华经典家训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摘自诸葛亮《诫子书》

【译文】做不到恬淡寡欲就不能表明志向,做不到平和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

◇尊长篇

“凡遇尊长,坐必起立,步必徐行,庶彝伦之有序”

尊卑不可不辨也。家门之间,亲而五服[1],疏而九族[2],皆祖宗一脉也。凡遇尊长,坐必起立,步必徐行,庶彝伦[3]之有序。苟倚富而欺贫,恃贵而傲贱,仗才学而忽椎鲁[4],逞强大而凌弱小,均为祖宗之罪人也。慎之!慎之!

【注释】

[1]五服:谓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自身五代。

[2]九族:血缘相近的亲族、宗族。以自己为本位,上推至四世之高祖,下推至四世之玄孙为九族。《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孔传:“以睦高祖、玄孙之亲。”一说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为九族。

[3]彝伦:常理;常道。《书·洪范》:“王乃言曰:‘呜呼,箕子!惟天阴骘下民,相协厥居,我不知其彝伦攸叙。’”蔡沈《书集传》释为:“彝,常也;伦,理也。”

[4]椎(chuí)鲁:愚钝,鲁钝。宋苏轼《六国论》:“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

【译文】

长幼不可不分辨。家门之内亲缘关系近的,比如五代以内的,或者关系疏远一些的,如九族以内的,都是同一个祖先的后代,都有共同的血脉。凡是遇到尊长,坐着的一定要站起来,行走的脚步一定要徐缓下来,这才符合伦理,才会使家族和睦有序。如果倚仗家庭富有而欺负穷人,依恃自己有权势而在地位低的人面前摆架子,仗着自己有学问而怠慢那些鲁钝的人,凭借自己强大而欺凌那些弱小的人,全都是愧对祖宗的罪人。谨慎啊,一定要谨慎!

◇修身篇

“视听言动,决去非礼;喜怒哀乐,务求中节”

身不可不修也。身者父母所属望,而子孙所观型者也。故必敬[1]以持己,恕[2]以接物。视听言动,决去[3]非礼;喜怒哀乐,务求中节[4],庶身可修,而家可齐矣。《书》云:“慎厥身修,思永。”子姓当各置一通于座右。

【注释】

[1]敬:《礼记·曲礼》:“曲礼曰: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敬”为礼之核心,即庄敬。

[2]恕:以自己的心推想别人的心。“忠恕”是儒家的一种道德规范。忠,谓尽心为人;恕,谓推己及人。《论语·里仁》:“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朱熹《四书集注》:“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

[3]决去:决然去掉、去除。

[4]中节:合乎礼仪法度。中:适合,合于。

【译文】

己身不可不修德。己身是父母的惦记和期望,也是子孙后代们所观察效仿的榜样。因此自己一定要按照古礼的标准,凡事坚持恭敬谨慎;对待外物,一定要宽恕和悦,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视听言行一定要坚决去掉那些不符合礼法的部分,喜怒哀乐等情感一定要有所节制,使它们符合礼仪法度,这样才可以使自身修养得到提高,使家庭齐一和睦。《尚书》说:“要谨慎地修养自身品德,对问题要考虑久远。”沈家的后辈们应当每一个人都写一遍,贴在座位右边当座右铭。

◇勤俭篇

“不勤则业荒,不俭则财耗”

持家不可不勤俭也。不勤则业荒,不俭则财耗,必也。男耕女织,食时[1]用礼,庶财源开、财流节,仓箱之实基于此矣。谚云:“黄金无种,偏生勤俭人家。”诚能取是言思之,家道兴隆,于此卜矣!

【注释】

[1]食时:谓食用时令物品的时间。《礼记·坊记》:“故君子仕则不稼,田则不渔,食时不力珍。”

【译文】

维持家计不可不勤劳节俭。不勤劳就会荒废家业,不节俭就会耗散家财,这都是确定无疑的。男人耕种,女人纺织,顺从节令置办食物,按照礼法使用财物,这样才能使财源广进、财流省减,仓库里的粮食和箱子里的衣物充盈都基于此啊。谚语说:“黄金本身没有种子,但是它却偏偏生长在勤劳节俭的人家中。”如果能够把这话拿来对照思考,则家庭的兴旺发达就可以预测了!

◇择师篇

“则择师不慎,贻害匪小”

择师不可不慎也。师者子弟之仪型[1]。今何师乎?年未及冠[2],目仅识丁,读书明理之说邀[3]矣,未闻躬行,实践之学全然不讲,得皋比[4]而坐之谆谆,以沽名钓誉为事,并句读之不知,复鱼鲁[5]之传讹,即日用言动之间,悉不知其仪则之具。则择师不慎,贻害匪小。语云:“盘圆则水圆,盂方则水方。”斯言虽浅,可以喻大。

【注释】

[1]仪型:楷模,典范。宋代苏轼《次韵张安道读杜诗》:“简牍仪型在,儿童笺刻劳。今谁主文字,公合把旌旄。”

[2]冠:指男子年满二十。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故名。清代昭梿《啸亭杂录·军机大臣》:“其下役,皆选内府中之童子,惟司洒扫。旧例及冠时即更易。”

[3]邀:阻拦,阻挡。引申为不通。

[4]皋(gāo)比:本指虎皮,后因以指讲席。宋代朱熹《横渠先生画像赞》:“早悦孙吴,晚逃佛老。勇撤皋比,一变至道。”

[5]鱼鲁:谓将“鱼”误写成“鲁”,泛指文字错讹。明代盛杲《〈齐东野语〉后序》:“传写既久,鱼鲁滋多。”

【译文】

选择老师不可不慎重。老师是学生们学习的榜样。当今有些老师是什么样子呢?年龄不到20岁,只认识一些简单的字,不懂得读书是为了明白事理,从来都没有听到过他们身体力行,也从不注重实践之学,被延请为老师坐在讲席上絮絮不休,以沽名钓誉为能事,连句读都不懂,经常把“鱼”写成“鲁”,以讹传讹,在日常的言语行动中,全然不知道礼仪规则的具体要求。可见选择老师不慎重,贻害不小。有句话说:“盘子是圆形的,盛在盘子里的水就会随之变圆;盂钵是方形的,盛在盂钵里的水就会随之变成方形。”这句话虽然浅显,但是可以比喻大道理。

◇教子篇

“毋姑息,毋纵容”

教子不可不严也。子弟之正邪,每视父母之严忽,严则比匪[1]可入端方[2],忽则端方必流于比匪。自古迄今,大抵然也,必也。毋姑息,毋纵容,毋喜称道。虽父子之间不责善[3],而义方[4]可不训哉!

【注释】

[1]比匪:结党营私。比:靠近、挨近、接近;匪:强盗,抢劫财物的人。《论语·为政》:“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端方:庄重正直。

[3]父子之间不责善:《孟子·离娄下》:“夫章子,子父责善而不相遇也。责善,朋友之道也;父子责善,贼恩之大者。”因为父子责善,就会伤害父子之恩,破坏人伦之大原,因此,父子之间“不责善”。

[4]义方:行事应该遵守的规范和道理。《逸周书·官人》:“省其居处,观其义方。”

【译文】

教育子弟不可不严格。子弟的品性是正是邪,大多看父母管教得严与不严。教育严格了,本性喜结党为非的人,最终都会庄重正直;如果忽视不管,那么庄重正直的人都会去结党为非。从古到今,大多都是这样,甚至一定就是这样。在学业上不要姑息,在品行上不要纵容孩子,不要听信奉承夸奖。虽然父亲和孩子间不能以善来互相责求,但是行事应该遵守的规范和道理,怎么可以不去训导督责呢?

◇交友篇

“择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交友[1]不可不审也。择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否则,必至失身匪类,将犯朝廷之法纪,危累父母兄弟者有之,可不慎于择交者哉!

【注释】

[1]交友:交际,结交朋友。

[2]《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

结交朋友不可不审慎。与人结交,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如果不这样,必将使自己丧失节操而依附于邪恶之人。还有可能触犯朝廷的法律纲纪,有些人甚至会危害、连累自己的父母兄弟。因此,怎么能不谨慎地选择结交的人呢?

◇志节篇

“人无论读书与否,皆以志节定人品”

志节之贵乎坚贞也。人无论读书与否,皆以志节定人品。苟守之不定,势将纵其情欲,任意所为,机械[1]变诈,利己损人,不堪述矣。即富贵胜人,学问足羡,奚足重耶!善相士者,原在人之志节上定评,不徒苟俗也。士先器识而后文艺,学者当三复斯言。

【注释】

[1]机械:巧诈,机巧。《淮南子·原道训》:“故机械之心,藏于胸中,则纯白不粹,神德不全。”高诱注:“机械,巧诈也。”

【译文】

志向和节操,最好是坚定地持守正道。人无论读书与否,都以志向和节操来确定人品格的高低。如果执守不坚定,势必会放纵自己的情欲,任意而为,性行巧诈,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损害他人,这些都不堪述说了。即使比别人富贵,学问也值得别人羡慕,没有志节,又有什么值得敬重呢!善于识才者,原本都是从志向和节操上来确定评判的,不苟同俗见。读书人应该先追求器量、见识,然后讲求文艺。做学问的人应该反复思考这句话。

◇志行篇

“若一味刻薄,必至损人”

志行不可刻薄也。祭先必致其丰洁[1],置业毋容以勒掯[2],人过不可以显扬,用财须审乎义理,厚有厚报,若一味刻薄,必至损人,可不畏哉。

【注释】

[1]丰洁:祭祀用品丰盛洁净。

[2]勒掯(lēi kèn):勒索,强迫。

【译文】

志向和行为不可过分苛求。祭祀祖先的祭品一定要丰盛洁净。购置产业,不能以勒索、强迫的手段获取。人的过错不可以放大张扬,使用财物应该审查是不是合于义理。敦厚的人必有福报,如果一味地尖酸刻薄,一定会损害他人,这些怎可不畏忌呢?

◇睦邻篇

“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

邻里[1]不可不和也。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古有明训。凡兹同里,毋以小隙而构大怨,毋以微忿而结世仇。为父兄者,则训诫其子弟;为子弟者,则劝谏其父兄。庶几里有仁风,而乡邻多惠爱矣。

【注释】

[1]邻里:邻居、同乡人。古代以五家为邻、五邻为里。

【译文】

邻里之间不可不和谐相处。无论出门在外还是在家乡,都应互相友爱,共同御敌防灾,有大病时互相帮扶,这在古代是有明确训诫的。同乡邻里不要把小的隔阂构筑成大的仇怨,不要因为一些微小的愤恨而结下世怨大仇。为人父兄的,应该训导告诫自己的子女兄弟;做子女兄弟的,应该劝谏自己的父兄。如果能这样,乡里就会形成仁义之风,乡邻之间就会多互助互爱的行为。

◇戒奢篇

“《书》有《无逸》之篇,《礼》载谨省之典”

奢华游惰之当惩[1]也。无常业,必至为非。凡人纵耳目之欲者,每不顾己之身家性命以赴之,将见富贵必失其富贵,贫贱益流为贫贱。故《书》有《无逸》之篇,《礼》载谨省之典,可不念哉!

【注释】

[1] 惩:戒止。

【译文】

奢侈浮华、游荡懒惰是应当惩戒的。若无固有之业,必定会去做不该做的事情。凡是放纵自己耳目之欲、任性而为,每每不顾及自己的身家性命去满足一时之欲,将会使富贵的人失去已有的富贵,贫贱的人变得更加贫贱。因此《尚书》中有《无逸》这篇文章,《礼记》上也载有“慎”“省”的文句,怎可不反复思忖呢?

◇出仕篇

“出仕不可不清也”

出仕不可不清也。致君泽民,吾儒分内事耳。苟以援上之不工、剥下之不巧为虑[1],凡足以肥囊橐而贻子孙者,尽力而为之。即眼前幸漏法网,子孙有不受其报者;然则出而治国,不思循分尽职,以光前裕后,而贪黩[2]之鄙,夫岂非衣冠之盗贼也哉!

【注释】

[1]此句意为:只考虑如何巧妙地攀附上级长官、盘剥下级官吏及百姓。

[2]贪黩:贪污,亦指贪污者。唐李冗《独异志》卷上:“吴隐之为广州,旧有贪泉,人饮之则贪黩”。

【译文】

做官不可不清廉。为国效力、为民造福,这本来就是读书人应尽的本分。一心盘算如何巧妙地攀附上级长官,如何盘剥下级官吏和百姓,或是只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情,是不对的。如果这样做,就是眼前侥幸逃脱了法网,日后必然遭到报应。当了官员,就要勇于担当,不想尽职尽责、有所作为,以光耀祖先、恩惠后人,却去搞贪污腐败这种低劣的事情,难道不是衣冠楚楚的盗贼吗?

◇济难篇

“无能者周济之,有能者提携之,使振其业”

穷难不可不周也。宗族日繁,不无穷而倚赖、急而望救者。其无能者周济之,有能者提携之,使振其业,庶族属不致怨恫,而祖宗亦含笑九泉矣。

【译文】

对待穷苦和遭难的人,不可不周济。宗族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多,不会没有一些穷苦而希望别人帮助、处于急难之中而希望别人救助的人。对那些没有能力的应该救济帮助他们,对那些有能力的应该帮扶提携他们,使他们振兴家业,这样就可以使我们沈氏宗族的人不至于产生怨恨之情,而祖先也能含笑九泉了。

◇戒赌篇

“夫贪而赌,赌而负,负而贱,势所必至也”

赌博不可不戒也。夫贪而赌,赌而负,负而贱,势所必至也。无论朝廷之功令可畏,即祖宗父兄之蝇积亦可惜。苟沉溺不返,沙里淘金,将见岁暖而妻号寒,年丰而子啼饥,必果忍乎?能不惧哉?

【译文】

赌博不可不戒止。人贪婪就嗜赌,嗜赌必输,输而变贱,这是必然的结果。不要说朝廷的法令值得畏忌,就是祖宗、父兄们那点微薄的积蓄也是应该珍惜的。如果沉溺于赌博而不能自拔,就如同沙里淘金,一定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岁暖而妻子儿女却在哭号寒冷;年丰而妻子儿女还在因饥饿而啼哭。难道忍心看到这种场面吗?能不惧怕吗?

专家观点

汉阴偏僻地,为何能走出三位学术大师

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耳濡目染,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

——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2016年12月12日)

“三沈”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都是了不起的人物。他们弟兄三个都跟故宫有渊源。其实也不奇怪,故宫博物院的成立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大事件。故宫博物院也是个很重要的文化学术机构。他们弟兄三个,都与故宫结缘。沈兼士先生当过故宫博物院文献馆的馆长。故宫的文献整理,包括档案的整理,他在北大就做了这方面的工作。他到故宫以后,把北大的方法和经验用到故宫工作中来。沈尹默先生是很著名的,包括书法、诗词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沈先生一直是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会的委员,对包括书法的鉴定做了很多的工作。他和故宫博物院的马衡院长等学者来往很多。沈士远先生作为北大教授,在20世纪50年代调入故宫博物院,在档案科负责直到去世。

这三位近代文化史上的大家,和故宫结缘,引起人们的重视。知道他们出生成长在汉阴,我真的很吃惊。他们出生在汉阴这块土地上,生活在汉阴山水之间,沈尹默先生是在汉阴结的婚。从他们的祖父到他们这代人,已经是三代人在汉阴了。父亲去世以后,他们在西安待过短暂的几年,然后到日本留学。在这段时间里,沈兼士先生跟章太炎先生问学,成为一名著名的文字学家。与外界没有广泛联系,在汉阴山区这块相对偏僻的地方,能走出三位大师,真是了不起。我认为还是他们自己的努力,主要是因为他们有很好的家训、家规和家庭文化氛围,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家族共有的特点,就是让子女、子弟必须读书、认真读书。读书和做人,以及人品的培养,都是结合起来的。我看过他们一些回忆,沈尹默先生写得较多一点,他对汉阴这块土地充满感情。沈先生曾经回忆少年时代,他们三弟兄、三姐妹经常在一起游玩、作诗、欣赏风光,这对他们影响深刻。我想,他父亲、祖父字写得好,也写诗,在当地很有影响。我把他们定位为文化家族,像他们这样的家族,在那个时代,有很深的文化传承、文化教育。那个时代不像现在学校这么普及,所以家庭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在安康汉水流过的这一带,荆楚文化、巴蜀文化、秦文化交融,以及宗教、道教思想的影响,使他们从小受到熏陶。汉阴在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及第较多,在这样的文化环境里有利于他们成长。有这样一个好的环境,一个好家规、家训,加之自己的努力和天资聪颖,他们走出陕西后,思路很开阔,学问也更有长进。

我从另一角度理解,能感受到他们的心灵深处。古人对他们的地望、出身,对他们家乡传统的观念,有特殊的感情。因为吴兴沈氏在全国是多少代积累下来的,在中国历史上很有名,他们很珍惜这个声望。其实好多古人,一直到近代的一些人,都喜欢写地望堂号。我想这是对一个家族的认同和向往。在这种认同里,它是和家族的历史、家族的光辉联系起来的,而且对他们个人来说,也是激励他们的动力。我们说光宗耀祖,过去批判得多一点。今天换个角度来看,一个人愿意为家族争光,这是他内心深处的动力。他愿对家族负责任,他愿意做出一些贡献,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有名望的人,我认为是无可厚非的。

我们是一个有几千年文化传统的民族,不可能和传统隔断。我们从一出生,就受家庭教育的启蒙和影响。家庭教育主要是日常对父母言行的感受、日积月累对社会的认识。为人处世的方式都是在小时候逐步形成。不仅是沈氏家族,古人很多家训特别是有影响的,应该是集合了传统文化家训中优秀的、共性的东西,勉励大家好好学习,勉励大家好好做一个光明正大的、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文化部原副部长、故宫博物院原院长郑欣淼)

注重从日常生活的小节培养人的品格

汉阴沈氏家训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家训中不仅有厚重的家国情怀,而且注重从日常生活的小节培养子弟勤勉、忠恕、正直、清廉的品格,深刻地影响着他们人生的发展方式。汉阴是“三沈”故里,淳朴的民风和严格的家训,对沈氏三兄弟的影响无疑是积极和深远的。他们少小立志,勤学苦读,以其在国学、教育、书法等方面的卓越建树,被尊为“北大三沈”,成就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段佳话。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副教授阴劼)

当代社会建设很需要家训等传统文化来滋养

汉阴沈氏家族,现在有3万多人,他们分散居住在月河川道地区,沈氏家族当中出了好多人,对社会都做了不同的贡献,这与《沈氏家训》的教育作用是有关系的。

这个家训是沈氏家族成员遵守的规范,但是同时它对其他家族也有很大影响。很多从外地来的家族不一定有这类家训,但是当看到沈家人是怎样处世、怎样待人接物、怎样诚实守信、怎样能显示自己的社会价值等等,他们就会学习,所以《沈氏家训》对汉阴月河川道地区的民风社情是有重大影响的。进一步探讨《沈氏家训》的社会价值,也使之能为我们现在的社会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安康市政协原副主席、安康历史博物馆原馆长、安康市文联主席李启良)

家训承传着家族的良规美风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格的塑造是特别看重的,历来强调规矩意识的形成、规矩行为的养成,这是人格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家训根植于传统文化,它一方面承传着家族的良规美风,一方面对家族成员“修齐治平”理想的实现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沈氏家训》的前十条,与古代诸多家训的思想内容大体一致。第十一条以后的训规,更见沈门对子弟道德人格内涵养成的强调,如“交友不可不审”“穷难不可不周”“忍耐之不可不讲”“奢华游惰之当惩”等等,体现着儒家人格文化的精义,这是沈氏家族作为文化型移民的最可贵的传统,至今仍辉光闪耀,值得发扬光大。它强调“出仕不可不清”,再比如说“志节之贵乎坚贞”,这些也非常重要。

(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西北大学学报》主编刘炜)

采访札记

汉阴沈氏的坚守与传承

“身不可不修也,持家不可不勤俭也,尊卑不可不辨也……”汉阴沈氏宗祠里,稚嫩的童声一遍遍诵读着沈氏家训。听着这琅琅童音,任思绪在沈氏家训、宗祠与村落间游走。

从汉阴沈氏始祖一家数人落足这里开始,历经五个多世纪、二十一代更替,扩展为今天近三万人的大家族,其间演绎了太多平凡而又精彩的故事。月河流水日夜欢歌,千年时光历久弥新,见证了这个家族的兴盛与繁荣。为什么沈氏能够这样?脑海中印象至深的,莫过于他们的坚守与传承。

炎炎夏日雨晴后,小荷初露尖尖角。月河之畔的千亩荷花告知人们,沈氏家族的坚守,有着强大的力量。徜徉在古朴庄重的沈氏宗祠,石牌上镌刻的《沈氏家训》20条首句,整齐有序地一字排开,家训全文1933个字,220多年来未曾改变,这就是坚守的力量。数百年来,被家训熏陶和润泽的沈氏后人,走出深宅大院,走过月河川道,走向广阔世界,散布到全国甚至海外,无论走到哪里、在干什么,都始终将故乡故土装在心中,乡音难改,乡愁常在,这更是坚守的力量。采访中我们得知,汉阴沈氏族人将正直清廉当成一面镜子,始终遵法纪守规矩,身为平民的鲜有违法犯罪,身为官员的少有贪污腐败,彰显了家训在人文熏陶上的强大影响力,这还是坚守的力量。

田间收种忙,案头文墨香;耕读传家久,诗书济世长。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是汉阴沈氏家族兴旺发达的精神支柱。几天前,我们有幸见到了沈氏家族秘不示人的祖传信物——铜牛,长20厘米、高14厘米,重约750克,制作精巧,栩栩如生。听族中长者讲述,这样的铜牛汉阴沈氏始祖兄弟三人各持一只,当年分离时相约“后裔若相会,必用铜牛对”,如今另外两只不知去向,历经战乱、火烧、抢盗留存下来的这只绝品,它会孤独吗?在笔者看来,铜牛其实传承着沈氏族人忠厚诚实、勤俭持家、敬业奉献的一种理念、一种精神。沈氏家族讲修身、重耕读、讲礼仪、严教子的规范,不仅影响着一代代族人,也教化着当地的民风。沈氏家族人才辈出,既产生了一代开国名将,又涌现出“三沈”这样的文化大师,既产生了农民书法家又涌现出一批弄潮时代的学术精英,体现了优良家风的传承。沈氏族人田园牧歌、晴耕雨读,在他们的带动和影响下,汉阴成为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书法之乡,在这里笔墨纸砚被称作“生活”,是向耕读文化最为虔诚的致敬,也是最好的传承。

汉阴沈氏对家训家风的坚守与传承,不一味墨守成规,更在吐故纳新。沈氏宗祠里高悬着两块大牌匾,一块为于右任大师手书“万派同源”,另一块是300多年前时任汉中知府所颁“泮水钟灵”,两者相得益彰,展示着沈氏家族兼容并蓄、明德求索的信念,体现了对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今天仍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在他们先祖开辟的千顷良田上,先进耕作技术的应用,使这里成为旱涝保收的米粮川。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将炕炕馍、烩面片、白火石汆汤这样一些当地常见的饭食推出汉阴,走向市场,既赢得了财富,又饱了人们的口福。在家训家风的熏陶下,汉阴沈氏人尽其才,立足各自领域,为这个伟大时代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们的脚步,正坚实有力地向前迈进。

修身为本,耕读传家。沈氏家训家风作为传统文化的优质基因,理应被传承与弘扬,成为我们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

(叶启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