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重生之庶女栾妾
984400000201

第201章 未雨绸缪(1)

桓裕揽着她的肩膀低声劝道:“好了好了,叫你过来是有事儿要麻烦你呢,你只一味的哭。”

“是。”贺绾勉强笑了笑,说道:“不知夫主有何吩咐?”

“你想个办法,带着陈家小郎去见见如夫人陈氏吧?”

“这……合规矩么?”贺绾有些不安,陈酆乃是被贺公彦逐出家门之人,便不再是贺家的人了。若他就这样贸然与陈氏相见,叫温夫人知道了陈氏定然要吃亏。

桓裕轻笑道:“你不说他的身份,别人又怎么说?只说是如夫人娘家来的子侄,难道就不许见一见么?”

贺绾忙道:“这却没什么,若说是义兴郡来的陈家子侄,大伯母怕是不会理会。小郎且随妾去吧。”

陈酆忙起身,再次拱手道谢。

桓裕也跟着站了起来,拉着贺绾的手笑道:“你别怕,我跟你一同去。”温夫人曾派人转弯抹角的去桓家提亲,想让贺康迎娶桓淑言为妻,桓家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这事儿如今还悬着呢。

“夫主也去?”贺绾很是诧异,心想能让桓家如此重视,看来这位酆小郎还是有点本事的。只是可惜被大伯给逐出门了,否则的话,他有贺家的身份撑着,纵然是庶子,也比现在好许多。

丛林之后,陈秀看着桓裕贺绾和陈酆的身影慢慢地离去,又忍不住轻轻地叹了口气。

王博握着她的手,低声说道:“卿卿不必悲伤,以后自然有相见的机会。”

贺绣点点头,低声道:“阿秀此生此世难报九郎的再造之恩。”

“我不要你报恩。”王博说着,手腕一用力把她带进怀里,在她耳边轻轻地吻着,“我要你陪着我,不离开我,做我的妇人。”

陈秀把脸埋在他的肩窝里,低声问道:“就像阿绾陪在桓四郎身边那样么?”

“他们琴瑟和鸣,刚刚你也看见了,这样有什么不好?”

“是很好,四郎对阿绾可谓宠爱,阿绾也该知足了。”贺绣心中轻轻一叹,那些无情的话总也说不出来,这样的情景,他这样怀抱着自己,她又如何去伤他的情呢?

“我羡慕四郎。”他的话带着孩子气的鼻音,搂着她的双臂收的更紧。

“四郎是叫人羡慕,其实阿秀又何尝不羡慕阿绾呢?”

“那你还拒绝我,只要你愿意,我们不会比他们两个差。我会好好地待你,宠你,还不好吗?”

这样的话出自他这样一个天之骄子的嘴里,已经是极低的姿态了。陈秀说不感动那是假的,换做谁,能有王九郎这样的人说出这样的话来,能不感激涕零以死相报呢?

“可是九郎……”她终究还是忍不住,“今日九郎爱我宠我,可他日呢?这份爱与宠,能有几时?再过几年,郎君及冠后,王家必然会给郎君安排一宗门当户对的婚事。王家九郎的嫡妻身份何等的显耀尊贵?她若想阿秀死,阿秀岂能多活一口气?”

九公主要她死,还只是处于妒忌,还只能用些见不得光的手段。可若是王博的嫡妻要她死,那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

就像前一世贺敏这个当家主母以棒杀之刑先打掉了她腹中的孩儿,顺便把她打杀一样。在夫主谢燕文那里,根本连一句解释都不用。

又是这些话,王博无奈的笑了笑,低声叹道:“阿秀想的倒是长远。只是你看这世道,朝不保夕。说不定哪天我们都不在了,连今朝今刻我们都不能彼此拥有,又何必说什么长久?”

这话说的很是凄凉,陈秀的心中压制许久的哀伤蓦然涌起在心头,竟然堵得她说不出话来。

苍凉的歌声又从山间传来,浑厚沙哑的声音像是有着魔力一样穿透人的心扉,令人寒栗,不安。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同居而离心,忧伤以终老……

陈秀心里反反复复的念叨着这一句,不知不觉中已经是泪流满面。

那些刻在噩梦里的血腥,那些留在心底深处的执着,是否还要坚持下去呢?

回来的路上,桓裕与贺绾同行回府,进城后便同王博在马车上告别。恰好王家老族长的人寻找王博,在城门口将其接走。陈秀便同陈酆二人自行往王博在东城的私邸去。

王博把护卫分了大半留在陈秀身边,并叮嘱她姐弟二人多多小心后才离开。

陈秀便从马车里下来准备往后面明珰的马车里去,王博却拉住她说道:“你用我的马车,省的瘀伤乱七八糟的人又生事。我骑马去。”

“还是不要了。”她笑着掀开车帘看了看街道上来往的人群,笑道:“等到了前面繁华的地方,见了九郎的马车定然会拦截,可不能让健康的妇人们失望啊。再说,来了建康城这么久,我还没好好地逛逛呢,这回总要看看这烟柳繁华地是个怎样的景象。”

王博轻笑,抬手刮了她的鼻子以下,叹道:“怎么改了男儿装束还是怎么调皮?你多小心些,见了那些人也不要做无谓的停留。”

“知道了。”说着,她转身跳下了马车,对一侧的护卫说道:“给我一匹马。”

护卫果然牵了一匹马来,陈秀认镫上马,动作十分的潇洒。王博与车上见了又忍不住微微的一笑。

“阿骢。”王博抬手敲了敲马车的车窗,低声吩咐:“你随后保护她。”

“是。”阿骢答应一声,回头看了一眼骑马在后的陈酆,陈酆点点头,和阿骢一起策马跟了陈秀的背影。

建康城同上一世一样的繁华,骑在马上,陈秀放开了马缰绳任由马儿在街道上缓缓地走着。两旁的庶民见了这样的高头大马都自觉的让开道路,看着他们穿行而过后再指指点点评头论足一番,各自散开。

走了一条街,转头看见一家粮铺,陈秀心思一动,暗想这是谢家的产业,这家粮铺在上一世的时候她是有印象的,管理这家店铺的管事因为勾结上面的各层管事,私心贪墨,致使这家偌大的店铺一年下来的盈利竟不如一个小小的胭脂铺子,后来还是自己察觉了此事,悄悄地禀报了贺敏,贺敏又拿着这件事情去老夫人跟前显摆,讨了老夫人的欢心,此后谢家在建康的十来家店铺便交到了贺敏的手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