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印度高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1007000000006

第6章 印度高科技发展战略形成的背景(4)

高科技发展与世界格局协同递进,并对国际关系施加种种有形和无形的影响。正是这些影响,引起国际关系从旧秩序向新秩序转换。高科技及其产业化极大地改变着科技与政治、经济、军事、安全等的联系,使国际关系变化范围扩大、速度加快,推动国际关系不断发展:一是高科技推动交通运输和通信联络日益发达,促使各国经济相互渗透,各国之间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国际关系变成一种彼此不可分割的体系;二是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科技及其产业波及世界各国,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和大国利益开始重新组合;三是各国政治、经济水平差异和力量对比越来越通过综合国力显示出来,综合国力较量日趋激烈并成为当今国际关系变幻不定的首要根源,而高科技居于其核心部位。高科技持续深入发展,必将加剧这种变化的复杂程度。进入21世纪以来,和平与发展,各国共同安全与利益维护,都离不开高科技的直接参与。以科技为导向、经济为基础、政治为目的的多元世界格局,成为当今国际关系的本质特征。当前,席卷全球的高科技浪潮,正使整个国际关系出现前所未有的变动与调整。近些年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世界经济结构同贸易、金融市场日益密不可分,经济竞争、政治分歧和安全危机达成多赢解决方案等,都是利用高科技的交流与合作才找到好的渠道和取得相应效果的。目前,国际关系正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合作、南北相互协调、生态环境优化和软硬国力,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乃至军事领域里,展开激烈竞争。高科技仍将在此过程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四、高科技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1.高科技增强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原子技术、空间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大量用于军事,促使军事高科技迅速发展,一系列高新科技武器装备,不断涌现。重要的是,高科技武器大都具有攻击速度快、杀伤力大、毁灭性强、精确度高等重要特点。在这种情况下,谁拥有最先进的军事高科技,谁就在维护国家安全的军事斗争中拥有更强战斗力和更大主动权。军事高科技存在和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对付和消除影响国家安全所面临的一系列军事威胁,维护和保障国家的安全和利益。美国21世纪国家安全委员会研究认为,在微电子器件、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微机电装置、微制造及纳米制造、量子计算机、新能源等基础性军事高科技领域的发展,将对国家安全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由于军事高科技发展能带动国家经济结构的变革,形成新的产业群,能提高国家经济实力、军事实力乃至综合国力,极大地提高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

2.高科技给国家安全带来新的威胁

军事高科技发展也使国家安全在更大程度上和更大范围内展开对抗。原子科技时代出现的核武器具有毁灭人类的巨大威力,严重危及人类安全。高科技装备武器使远距离作战能力不断提高,国家安全威胁必须面对防区外全纵深打击,国家安全防御和进攻范围大大扩展。军事高科技新发展也给国家安全带来新的威胁。现代军事侦察技术特别是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使地球上空密布千余颗各类侦察卫星和通信卫星,对世界各国进行着全方位、全频谱、全时、全维的侦察和探测,国家军事主权和边界安全面临无形侵袭的威胁。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各国开始研制安装在航天飞机或太空站等太空飞行器上的激光武器,用以攻击地面、天空或太空目标。随着军事高科技发展,国家安全已不仅限于空中、地面和海上安全,而是遍及地面、地下,水面、水下,高、中、低空,太空和电磁等多维空间,因此必须以争夺制天权、制信息权为制高点,以获得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为国家安全战略重点,在陆海空天电领域全面获得安全。造福人类的生物技术,也隐含着误用、滥用和谬用等造成的危害,危害国家安全。生物科技特别是遗传工程迅速进步,为人类改造生物提供了有力工具,但也增加人们防控疾病的难度。目前人类对多数病毒、细菌的基因操纵技术日益完善,可随意地改造病原体的抗原性、感染特异性和毒性等,给检查治疗带来极大困难。“人造生物”的出现使人类面临着新的威胁。人类和多数烈性病原体的基因组测序已完成,人类基因序列成为可共享的公共数据;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使人类针对特定的调控环节设计新的病原体成为可能。如用同样技术途径改造与之类似的可感染人的痘病毒或猴痘病毒,或通过基因工程改造,使鼠痘病毒感染人,这类新病原体一旦泄漏或被恐怖分子使用,新型的、无可预防的“天花”就会暴发,人类将面临重大的劫难。种族特异性基因武器也可能造成潜在危害。随着基因组测序的完成,虽然人们未能发现人种特异性基因,但通过人类基因组基因序列不到1%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发现某些SNPs在特定人种中出现的频率远高于其他人种。这种差异有可能成为种族特异性基因武器的作用靶点。

3.高科技改变谋求国家安全的途径

军事高科技具有威慑对方、不战而胜的威力,在国家安全对抗中能起到慑止作用。在冷战期间,苏联之所以能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对抗四十多年,根本原因就在于其拥有先进的军事技术和以先进技术为支撑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随着武器装备高科技含量增加,其生产成本越来越高,价格越来越昂贵,打一场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使双方都难以承受。特别是在现代军事高科技基础上研制的环境武器、定向能武器、动能武器、人工智能武器、信息武器、生物武器和基因武器等新概念武器,一旦投入战场,其高破坏性和难控制性,使拥有高科技武器装备的双方都不敢轻易发动战争,国家安全战略思想由原来注重以实战维护国家安全转向威慑与实战并用,更加注重采用经济手段,外交手段,双边或多边和谈、会谈等手段去应对各种危机,扩大安全合作成为各国调整和谋求国家安全的重要途径。在反生物恐怖方面,各国虽均给予积极的配合和支持,但其中所涉及的生物制剂、技术、材料与装备等,各国也加以严格限制,有关生物恐怖相关病原的信息等也难以从公开渠道获得。因此,在国际生物技术领域,各国的合作将越来越密切,但同时面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五、高科技对国家外交的影响

1.高科技丰富国家外交内容

传统外交活动主要涉及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内容。由于高科技不仅对政治、经济和军事产生重要影响,而且还产生一些崭新的问题,因此科技特别是高科技本身也成为现代外交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随着现代科技特别是高新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加快,还出现了许多非传统安全问题,如未知疾病的迅速传播、气候变化反复无常、经济波动迅速传递、某些自然资源逐渐枯竭等等,已经逐渐成为世界各国主要的外交内容,从而使外交内容更加丰富。

2.高科技影响国家外交行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六十多年来,特别是近二十多年来,高科技领域特别是信息技术领域取得的一系列重大发展,深刻地影响着国家外交行为的变化。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外交体系在悄悄重建。这主要表现在外交决策体系的完善与强化,高科技正是这一重建的物质基础。信息技术正在无形中改变着外交行为方式和促进着外交体系的重建。现在,已经出现与网络技术相关的外交新概念、新事物。一是电脑互联网络与公共外交。二是电脑互联网络与信息安全。电脑、传真、手机等使外交联系更加便捷,但却使外交透明度空前增大。三是电脑互联网络与民意导向。过去信息传递方式是纵向的“上情下达,下情上达”,而网络普及则使人们横向传递信息、互施影响。社会信息化孕育外交民主化,增强了网络民意对外交决策的影响。四是电脑互联网络与危机管理。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因素相互交织。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外交面临着新的问题:一是外交行为和体系如何与高科技发展相互适应;二是外交行为和体系如何与高科技发展相互利用;三是外交行为和体系如何与高科技发展相互促进。为此,各国需要考虑新的外交战略。在高科技时代,如何利用高科技为完成外交工作服务,外交工作如何为促进高科技发展服务,已成为国家外交工作的新课题。外交有必要了解国际高科技的最新发展,努力促进高科技领域的国际合作。随着生物技术、基因研究、脑科学取得新的突破和发展,与此相关的伦理、人权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问题也会在国际社会引起广泛的关注与讨论,需要培养具有跨学科知识的“科技外交”人才,如涉及防扩散就需要化学、生物学、核物理学等方面的人才。

3.高科技为外交工作提供保障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科技水平的差距,是南北差距拉大的根本原因。而提高发展中国家科技水平则将是缩小南北经济差距的关键。但拥有高科技,并不等于必然会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如核武器及生化武器的扩散和使用只能给人类带来灾难。如果对外政策发生错误,在军事领域使用高科技武器反而会引起安全异化现象。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表明,企图通过高科技军事打击推行“大中东计划”对外战略目标,没能消灭国际恐怖主义的威胁,战争及其后遗症反而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只有正确的外交战略选择和高科技保障,才有利于国际社会实现“可持续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双重目标。国家外交工作必须重视高科技发展,高科技发展也要为外交工作提供保障。

六、印度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长期殖民统治,使印度成为一个落后农业国,饥荒不断,饿殍遍野。为解决众多人口的吃饭问题,为把印度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工业强国,独立后,印度需要大力发展高科技。1958年,印度政府制定了《科学政策决议》,规定了发展科技事业、科技兴国的总方针。英迪拉?甘地政府开展“绿色革命”,促进了农业发展。1983年,还颁布《技术政策声明》,使印度在信息软件等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有效地推动了经济增长。

1.经济增长的迫切需要

独立后,印度首任总理尼赫鲁认为,“摆脱发达国家控制的关键是经济独立,没有科学技术的自力更生,就不可能实现经济的独立”。在他看来,为了获得经济独立,必须促进经济增长,为此必须做到技术自力更生。为了促进农业发展,英?甘地政府坚持开展绿色革命,把科技运用于农业发展。拉?甘地非常重视高科技发展,提出“决不可错过电子革命”的方针,1986年出台《计算机软件出口开发和培训政策》,推动了印度电子软件产业迅速发展。软件业是信息技术的核心,它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是巨大的。印度发达的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等各个方面,它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带来了传统产业的新生,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工作效率,直接提升了印度经济增长。

2.消除贫困的迫切需要

长期殖民统治,使印度社会中存在着大量贫困问题,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独立印度政府首任总理尼赫鲁认为,“只有科学才能解决饥饿和贫困”,因为只有依靠科技,才能促进经济增长,才能增加劳动力就业,才能增加人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消除在印度社会中大量存在的贫困问题。

3.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经过漫长的封建社会和长期殖民统治,印度社会极端落后,愚昧、无知、迷信等落后概念依然残存在人民大众之中。独立后,印度创始人甘地认为,应该对所有印度人提供机会均等的教育。虽然他在独立后不久就遇刺身亡,但他的思想一直鼓励着印度政府努力发展现代教育。独立后,印度政府首任总理尼赫鲁则明确指出,只有科学才能消除人民中普遍存在的愚昧、无知、迷信等落后观念。在他看来,通过学习科学知识,就能使人们消除愚昧、无知和迷信等落后观念,从而促进印度社会发展。

4.国家安全的迫切需要

早在1946年,尼赫鲁就警告说:“只要世界现状如此,每个国家都有必要发展和使用最新的技术装置来保护自己。”为了保证独立后,印度的安全,尼赫鲁认为印度迫切需要运用现代高科技,生产核武器。1960年,在讨论印度核计划时,他明确指出,“印度正考虑在特朗贝建立另两座能量各为150MW的核电站……这些电站能发挥双重作用,即发电和生产钚。钚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商品,具有重要意义”。在他和印度科学家看来,印度拥有核武器,就能够处于一种绝对的威慑位置,就可以威慑拥有比它多几倍毁灭能力的另一个国家,印度就安全了。

5.国家强盛的迫切需要

独立后,印度政府领导人希望把印度建设成为一个在世界上“有声有色的大国”,为此,印度必须加速经济增长、增强综合国力,而这必须依靠提高科技发展水平,才能加速经济增长。经过独立后四十多年努力,印度依然贫困落后。进入1990年代,为使印度在2020年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印度政府把发展高科技作为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方面。1990年代初期,拉奥政府开始经济改革,并强调把发展科技贯彻于经济改革的始终,提出要把发展原子能和航天工业作为“八五”计划的重点。1990年代后期,瓦杰帕伊政府提出,2010年印度要成为信息技术大国、核大国和生物技术大国,并于2003年公布了《科学技术政策》,在重视发扬传统科技的同时,强调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

$第三节 印度政府领导人的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