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生活的别致
10082400000038

第38章 访玉佛禅寺

听曹老师说玉佛禅寺香火很旺,华先生说坐公交车去很方便,这便成了非去不可的理由。

玉佛禅寺不仅是沪上名刹,也是闻名于海内外的佛教寺院。作为上海旅游的十大景点之一,它地处繁华的市区,闹中取静,被喻为闹市中的一片净土。玉佛禅寺创始至今已有130年的历史,前后有11任住持。首任住持慧根法师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从缅甸请回大小玉佛5尊,留下2尊供沪上信众瞻礼。先在上海张华浜建茅棚,后于沪郊江湾车站附近建寺,供奉玉佛。慧根法师圆寂后,有本照、弘法法师先后继任住持。弘法法师圆寂后,有可成法师继任住持。他于1918年起,在槟榔路(今安远路)建新寺,10年方成,即今天的玉佛禅寺南院所在地。因可成法师传承禅宗临济法脉,故定名为“玉佛禅寺”。可成法师圆寂,由远尘法师、震华法师、止方法师、苇一法师、苇舫法师先后担任住持。其中震华法师在寺内创办上海佛学院,培养了一批僧才。又在寺内设立图书馆和弘一大师纪念会,并发行《妙法轮》刊物,大力弘扬佛教文化。1945年,为纪念昆明“一二·一惨案”殉难烈士,在玉佛禅寺举行盛大公祭活动,主祭团由宋庆龄等7人组成,公祭后举行游行,影响甚大。

十年动乱,玉佛禅寺受到巨大冲击,所幸2尊玉佛和许多珍贵文物都完好无损,是上海唯一完整保存下来的佛教寺院。1978年,玉佛禅寺恢复开放。1979年,真禅法师被推荐为玉佛禅寺第10任住持。在他的努力下,寺宇焕然一新。1981年起,开始举行各种法务活动,并着手筹印和流通一些经书、法物。1982年和1992年分别举行建寺100周年和110周年纪念法会。1985年举行传戒活动,由真禅法师开坛传戒,得戒弟子600余人。1995年,真禅法师圆寂。2000年,由诸山长老公推觉醒法师为玉佛禅寺第11任住持。同年,购进原利群医院旧址,计划改建成玉佛禅寺新的弘法区域。

现在的玉佛禅寺,分为前院和后院两大部分。前院,即玉佛禅寺原来的寺址。中轴线上依次为大照壁、天王殿、大雄宝殿、般若丈室(楼上为玉佛楼和藏经楼)。东山门以东,依次为上海市佛教协会、观音殿、上海佛学院、禅堂、五观堂和素斋部。西山门以西,依次为客堂、寺务处、库房、铜佛殿、卧佛殿、法物流通处、上客堂和乐志堂。后院,即2000年购进的原利群医院旧址,这里建造有一座多功能的觉群大楼,由多功能讲堂、客房、办公区、教学区、宿舍区等组成。

玉佛禅寺以供奉玉佛而得名。玉佛楼供奉的玉佛坐像是镇寺之宝,是释迦牟尼佛成道法像,高195厘米,由整块翡翠雕琢而成,佛像面部饱满,双目微开,双耳垂肩,结迦趺坐,右臂着钏,宝石镶嵌。整尊佛像玉质细腻,雕琢精巧,线条流畅,晶莹剔透,给以庄重、典雅、安详、神圣之感。卧佛殿供奉着一大一小两尊卧佛。小的一尊是当年慧根法师从缅甸请得的,另一尊大的是1990年真禅法师由新加坡请回的。两尊佛像均是释迦牟尼涅槃法像,身长分别为96厘米、402厘米。大像于一层供奉,小像于楼上供奉。寺内有文物室,藏有北魏、唐、宋、元、明、清历代珍贵文物。在般若丈室前面和东西回廊墙壁、大雄宝殿两侧外围墙壁上,分别镶嵌有明华亭董其昌楷书《四十二章经》和行书《释迦如来成道记》墨刻、唐宋元明清名画家绘观音菩萨三十二应身宝像刻石、释迦牟尼八相成道记画像石刻、唐贯休绘十六罗汉像石刻。此外,在玉佛楼的天花板顶,塑有镏金佛像500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