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姑姑六十有五,性格开朗大方,待人诚恳热情,绝不是一个农村不识字的老太太,她是我最喜爱的亲人之一。
在我眼里姑姑不曾老、不服老,她永远是个快乐年轻的人。姑姑一人独居老家,姑丈去世得早,儿女不在身边,现在帮外出做生意的三女儿守住老房子。她刚刚去广州大女儿家回来,所以脸上还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与姑姑常来常往,我常常和她拉家常,都能笑声朗朗,就连平时不苟言笑的老韦都会参与进来聊上几句。他说我们唐家就我和姑姑最像,最贴心,没心没肺的,说话大大声,笑话大大声,还带有都安话惯有的尾音,什么都用一个字“哟”(第四声,拉长音)来开头,整栋楼都听到我们说话,好像吵架一般,为了避嫌他久不久要去阳台露面,不然邻居们以为我们夫妻吵架呢。
话说春花姑姑这次来又有新的话题,姑姑说现在她每天在家里学唱歌,已经学会30多首了。我问是不是上次送给她那张《歌声飘过30年》的歌碟,还有机智歌王沙鸥的歌碟,姑姑说是。姑姑说歌碟有字幕,她跟着唱。我问姑姑不是不认字吗?姑姑说她读到高小毕业,怎么不认字?我惊叹。当年我爷爷只送我父亲他们伯仲三人读书,后来都参加了革命工作,姑姑是家里最小一个,当然也沾光读到高小,难怪姑姑心态那么好,在农村也算是个有文化的人了。姑姑还说她现在也开始学跳舞,只是在家里怎么也学不会,跟着电视看不清画面,在村里没有人教呢。我告诉她平时来南宁可以到广场去跟人家学,姑姑说不好意思,然后朗朗大笑。我真是佩服姑姑的勇气。
姑姑身体还好,心态更好,她能接受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思想也很新潮,是村里最时髦,穿着最新潮的人。姑姑常常到“官塘国际”淘宝,经常淘到便宜又漂亮的新衣服,这在农村老家可是很稀罕的事情,害得我妈妈以为南宁最漂亮的东西都在官塘,每每帮她在商场买了新衣还得哄骗说是在官塘买,这样她才心安理得。姑姑在村里把官塘描绘得如同人间天堂,好东西堆积如山,价格又便宜得惊人,热闹得如同陆斡街(注:村里人形容所有的都市繁华程度都以老话的陆斡街为准,虽然它只是个小乡镇,但自古至今它都是武鸣人民眼里最为繁华的地方,地位相当于唐朝的长安)。姑姑说城里人都笨,花大价钱去商场买东西,不如去官塘。受姑姑的影响我也去了几次官塘,当然收获的只能是妈妈和姑姑们的东西。姑姑几乎每次来南宁都穿不同的新衣,姑姑说便宜货啊才5块呢,我说你穿出来的效果比我500块的还要好看啊。在姑姑的影响下,全村的大婶大妈大姨大娘们都穿得花里胡哨,姹紫嫣红,煞是好看。
姑姑说她现在每月有60元的养老金收入,女儿们时不时又接济一些;我奶奶每月有200元的百岁老人补助,60元的养老金;我妈妈也能领60元,还有我每月给她的生活费。附近的隆安县人很是眼热,说我们武鸣人幸福啊。府城人都唱着山歌,说农民也和干部一样领工资,大家听了都鼓掌。姑姑说镇政府好,我们做梦也没想到老了还有工资领。她们在老家生活得很好,无病无灾,比许多遭受天灾人祸的人要幸福很多,所以要开开心心地生活,还可以像我奶奶一样延寿(姑姑原话)。当然,姑姑还有更多老家人的生活习性,比如她不敢坐电梯,不管是商场的扶梯还是高楼直落电梯,所以她每次去叔叔家都得自己爬上8楼;还有她喜欢吃和穿,她在这方面的投入应该占她生活中的大部分;姑姑还喜欢出门逛,只要看到好的东西和听到好的故事她都会发出欢愉的笑声。和姑姑打招呼,第一声必然是长长的“哟!”然后才是哈哈的笑声。
我爱您,我的不老姑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