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亲子关系对了,孩子的世界就对了
10106300000002

第2章 父母的情感隔离导致孩子的空心病

孩子的生命该由他自己来经历

只有孩子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时,他才是自由的,才能成为自己,从而实现自我。

我们常常听人说要实现自我,自我实现。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里面也谈到,人类最高层次的需求是自我实现。那么,如何实现自我呢?首先,你得是自由的。

一位朋友送女儿去学钢琴,他说孩子最初还挺喜欢音乐的,后来不知怎么回事,越来越不想去练琴,每次夫妻俩带女儿去都得讲无数个条件。

详细了解后才知道,原来他们报了钢琴班,看到和女儿差不多大小的孩子已经参加比赛,还考了钢琴八级,于是也给女儿报了考级班。从此以后,女儿渐渐就不愿意再去碰钢琴了。

艺术教育在当今社会很普遍,家长希望培养孩子的艺术涵养,其初衷是好的,只是有些家长是源于自己未曾实现的愿望,有些则带有极强的功利性,似乎都没有考虑过孩子真正的兴趣,把学习变成了折磨。

兴趣爱好各有不同,但都是天性所致,就好像你肚子饿了想要吃东西一样。如果能给孩子带来快乐,孩子自然会深入地学习,在这个过程中,他会越来越精进,也就实现了自我。当然,从现实层面来看,他也会拿到不错的成绩。

只有孩子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时,他才是自由的,才能成为自己,从而实现自我。假若父母对孩子的干涉太多,把自己的意志、自己的兴趣强加在孩子的身上,并且以“一切都是为了你好”为口号,去强迫孩子遵循父母的意志,就是在扼杀孩子的精神力量。

我们经常在新闻上看到学生自杀的事件,而且好像越来越多。很重要的原因是父母的控制、焦虑全部推到了孩子身上。要求孩子学习,安排孩子的一切,关注孩子的分数,控制孩子的课余生活。孩子的精神生命被一点点地掐掉了。

圈养的孩子也许会在焦虑、压力中拿到好的成绩,但不太可能拥有成熟的心智和创造力。特别是我们的中学教育,学习压力全部压到孩子身上。有相当多的孩子,在本该享受青春的时候没有享受,在本该独立的时候没有学会独立,甚至都没有机会去学,错过了心智的成长。到了出来工作的时候,好像什么都不会,没有想法、没有主张,一切都等着别人来安排。

最终,当这个孩子进入社会,谁来安排他的生活?谁也没空去安排他的生活。结果就是孩子躲在家里“啃老”。这时,父母会抱怨孩子没有自主生活的能力,但这个结果,是父母自己造成的。

孩子的生命不该被父母控制,孩子的生命应该由他自己来经历。

被圈养的孩子,他的世界也是个圈圈

控制感,决定了一个人的自我所能延伸的空间。控制的范围,即自我的疆界。一个人的自我能延伸到何处,取决于控制感的范围。

据美国《侨报》报道,不少中国留学生,其内心的忧郁和苦涩让周遭的人们唏嘘。他们家境优越、衣食无忧,却学无所成,甚至荒废了大把的光阴与青春在国外混沌度日,陪伴他们的是日复一日的网络游戏和距离住所最近的快餐。为什么这些孩子在国外的学府里没有成长,而且心智还退化了呢?这还得从他们的国内教育开始分析。

01

很多孩子迷恋网络,是因为现实教育的失败和家庭情感的缺失。我们的教育有时并不是在帮助孩子成长,而是束缚了孩子的发展。一切向分数看齐,忽视对孩子德育、体育、美育的教育,这已不知不觉成了很多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准则。

曾有个关于城市独生子女心理特征的演讲,里面提到一个观点:当今都市孩子现实感非常弱。在虚拟的世界才能体会到真实感,在真实的世界里反而有虚拟感,这就是他们的特征。怎么回事?

有个事例:两个玩“手办”的孩子在网上交流,在虚拟世界里捣鼓真实感。他们在网络世界里面交流得情真意切,觉得不够,于是决定线下交流。谁知道,在现实世界见面以后,两人坐在一起居然无话可说,这种感觉太虚拟了,于是两人又相约以后网上交流好。

为什么这些孩子会分不清现实感和虚拟感?因为他们的世界一直处于书本之中,读了一百本书,可能还没真正走出过一公里的路。孩子从小到大的一切现实事务都被包办了,他们只知道好好学习,而我们的学校也没有提供给孩子处理事务的可能性,除了学习和补课没有其他活动。没有和世界的连接,没有更多的户外活动,没有足够的朋友,也没有真实的情感体验。

02

每个孩子都有一颗探索世界的心,它需要被打开,最初在父母身边探索,接着到广阔的世界中去行走。但是在很多家庭中,还没等到探索的种子发芽,就开始把孩子圈养起来。

孩子学走学跑时父母怕跌怕摔,就把孩子圈起来,捆住孩子的手脚,束缚孩子的心灵。这样既省事、省心,又缓解了成年人的焦虑,孩子却变成了温室里的花朵。

在温室里长大的孩子,习惯了稳定的环境。哪怕小小的变化,都会引起他内心的恐惧和焦虑。

恐惧,往往源于未知;未知,往往伴随焦虑。

控制感,决定了一个人的自我所能延伸的空间。控制的范围,即自我的疆界。一个人的自我能延伸到何处,取决于控制感的范围。

被圈养的孩子,自我的疆界非常简单,因为控制感只能存在于一个很小的空间里,进入大的空间,就会让他感觉失控。所以,有相当多的孩子,身体成长起来了,心智发展却停滞不前。

心智是人的心理与智能的表现,即人们对已知事物的沉淀和储存,通过生物反应而实现动因的一种能力总和。心智退化的孩子,没能形成自己的独立人格,遇到陌生的环境,就退行到婴儿状态,超级“宅”,就像是萎缩在子宫里的永恒婴儿。哪怕把他放到广阔的天地之中,也只局限于自己的小世界,不敢迈出半步。

被圈养的孩子,心智也习惯了被圈养,他的世界也只是个圈圈。

03

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能够读一所好学校而竭尽全力。而澳大利亚妈妈露丝却认为,真正的教育不在于学校,因为世界才是孩子的学校。

从2012年至今,露丝已经带着儿子路易斯行走了六十五个国家。一开始,露丝还会在旅程中让儿子每天做点习题,后来露丝慢慢意识到,其实孩子可以通过接触一切事物进行学习。

比如在货币兑换过程中学习数学运算,甚至还引导孩子做预算,学会对金钱的合理分配和使用;在一起制订旅程线路,学习地理;在与各地人的交往中,了解当地风俗习惯和语言;而人文和历史学习,可以直接身临其境,体验每个历史古迹和景观。

我们可以看一百本书,但更需要身临其境地感受真实的世界。这位妈妈说,她并不否认学校的作用。但她更想告诉父母们的是:孩子的学习与成长,永远不应该只发生在教室里。

在旅程中,儿子有了快速的成长,他主动为贫困地区的孩子发起了网络募捐,给残疾卖艺者送去温暖,在爱与被爱中懂得了平等和尊重。

我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所以不仅要读书,更要把所学的知识,放到现实生活中去体验和感受。在教室里学到的,是知识的积累;在生活中体验的,是心智的成长。

看过世界的孩子更强大,因为他们的内在世界稳定又灵活,他们的自我疆界丰富而流动。

把孩子带入一个更广阔的世界中,这是对生命的祝福。

“乖”和“懂事”不该是感谢孩子的词语

这不是在感谢孩子,更不是在表扬孩子,而是在抹杀孩子真实的自我,诱导孩子建立虚假的自我。

为什么家长一直在和孩子强调,要有礼貌,要对别人说“谢谢”,但有的孩子就是不懂说“谢谢”,哪怕家长在旁边提醒,孩子也不肯说?难道说声“谢谢”就这么难吗?是不好意思说,还是不想说?

昨天有一位女士给我留言。她说,假期带着六岁的儿子出门逛街,挤上地铁后,便有位年轻的小伙子站起来给他们让座。她告诉过儿子很多次,当别人给自己让座时,要主动跟别人说“谢谢”。结果,儿子一个字都不说,一屁股就坐了下去,一副理所应当的样子,完全没有对别人表示感谢的意思。

碍于公共场合,她又提醒儿子要说“谢谢”,可是儿子望了望对方,依然不说。这位女士当时就有一种崩溃的感觉。回家的路上,她又继续跟儿子强调礼貌的重要性,甚至详细地举例子,什么场合该说“谢谢”,该对什么人说“谢谢”,什么时候去和别人说“谢谢”。儿子表面上好像都懂了,但是她猜想,可能下次遇到类似的情况还是会这样,这也是她感到很无奈的原因。

后来,我反问了她一句:“你一直有提到教孩子说‘谢谢’,生活中,你是否有对你的孩子由衷地表示过感谢呢?你是否曾对他真诚地说过‘谢谢’呢?”

我们经常会对他人说“谢谢”,而对家人说“谢谢”,似乎就会显得有些生分。特别是对孩子,我们似乎很少说“谢谢”,通常我们会对孩子说“真乖”。比如我们带孩子坐公交车,孩子主动给老人让座了,收到最多的回复,可能不是“谢谢”,而是“真乖”“真棒”“真懂事”。家里来小客人了,我们请孩子把他心爱的玩具和零食拿出来分享给小朋友,很可能也会对孩子说“乖,你很棒,你很大方”。

我们欠孩子一句“谢谢”,谢谢他的分享,谢谢他的礼让,谢谢他的帮助。谢谢,不仅是表达感激,也是表达尊重。

有位朋友和我分享了她的一次经历:

有一天,她和孩子去楼下玩,走到一楼大堂的时候,看见前面有一位老奶奶,应该是刚刚从另外一部电梯出来,走在她们前面。老奶奶的腿不太好,拄着拐杖慢慢地往外面走,大概是出去散步吧。她们母女俩走得比较快,已经到了大堂的门口。大门是需要先按一下门禁才能把门打开。朋友按了一下门禁,拉开了门,准备让孩子先出去。孩子走到门边的时候,想了一下,也跟着妈妈站在了大门旁边,和妈妈一起拉着门,照顾行动不便的老奶奶先出去。

老人家见状,很有礼貌地和她们母女俩说了两声“谢谢”。让朋友没想到的是,她的女儿也很有礼貌地回复道:“不客气!”

朋友顿时被那个场景感动了。因为很少出现成年人对孩子说“谢谢”这种情况,即便是在自己家里,姥姥、姥爷通常也只是对孩子说“真乖”“真棒”。

更想不到的是孩子当时的回应,孩子自动反应地说了句“不客气”。朋友说她在平时几乎没有听到过孩子这样的回复,但显然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已经记住了这句话。孩子在成年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中,已经学会了如何使用“谢谢”“不客气”等礼貌用语,她知道这些话语应该在什么场景下使用。

等这位老奶奶出了大门之后,还回头微笑着对她的孩子说:“谢谢你,小姑娘!”她说当时真的是从心底感受到,老人对孩子说的一句“谢谢”,背后是两个平等人格之间的相互尊重。孩子感受到了对方的感谢和尊重,同时也学会了如何感谢他人的帮助。

成年人之间的交往,建立在一个相对平等的态度上,别人帮助了我们,我们会跟对方说“谢谢”,而不会说“你真乖”“真懂事”。父母与孩子之间,相互尊重的情感更容易交流。这不仅是亲子之间的情感关系,也是两个独立人格之间相互的平等和尊重。同时,这种人格之间的平等和尊重,更有利于孩子社交技能的提升。

然而,为什么常常在面对孩子时,我们要对孩子说“乖”呢?

“乖”是什么?乖,是成人给孩子提供的一种正确的生活方式。当我们要求孩子“乖”的时候,其实是带入了我们内心深处的一些恐惧。比如家里来客人了,有些父母会让孩子和客人的孩子分享玩具,通常会对孩子说“乖,你好棒”。其实,我们担心的是,如果孩子没有这样做,而对方的孩子又哭了的话,我们和亲戚朋友之间就尴尬了。

或者当孩子发自内心地礼让或分享时,我们不对他说“谢谢”,而是跟他说“你好乖呀”,其实这没有尊重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而是用了另外一种方式,告诉了孩子:你要活得“正确”,是这样才算好孩子,这样才对。这不是在感谢孩子,更不是在表扬孩子,这是在抹杀孩子真实的自我,诱导孩子建立虚假的自我。

与人分享和帮助他人,本来就是建立在内心自愿的基础上的,是真情实意的,而不是迫于外界的压力或讨好他人的需求。“正确”之所以显得如此重要,是因为我们在童年时期,也是以这样的方式成长的。只有符合父母认可的正确方式,才能够被父母接受,才能够被大众接收,才能够被社会接受。当我们成了父母,也在不经意地把“正确”的生活方式灌输给孩子。

所有的孩子都渴望得到父母的认可。当孩子发自内心地和你分享的时候,当孩子主动帮忙做事的时候,“谢谢”才是对孩子最好的认可,谢谢孩子才能够看到孩子的真自我,让孩子去追寻他真正的价值。

活着,是为了证明自我存在的价值。乖、听话,是好孩子的存在价值,但不是一个有生命力的孩子的存在价值。真正的生命力,是能够听见自己的声音,尊重自己的感受。这样的分享、礼让,才是发自内心的分享和礼让。

尊重孩子,请在孩子与我们分享的时候,在孩子帮助他人的时候,真诚地对孩子说声“谢谢”!

你曾因为焦虑而强制孩子吃药吗

作为父母,我们首先要处理好自己的焦虑情绪。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感受,并尽可能地给孩子缓冲的时间。

最近几天,广州的天气不断地在夏天和秋天的模式间交替更换,真是难以适应。终于,家里的小朋友感冒了,外寒内热,还伴有咳嗽。于是,我们就去了一趟医院,医生给我们开了几服药,叮嘱要晚饭后才给孩子喝。

傍晚时分,我们带着孩子一起到楼下小区里玩,算着差不多到开饭时间了,就回到家里吃晚饭。孩子奶奶已经在家做好了饭菜,女儿的药也煮好了。不知道是孩子胃口不好还是天气原因,女儿说她现在肚子不饿,吃了几口就不打算再吃了,一个人去客厅玩玩具。奶奶很快也吃好了,坐在客厅沙发上陪孙女玩。

“奶奶等会儿要出去散步了,你要跟我一起出去走走吗?”

“不要,我想在家里玩一会儿,我才刚刚回来没多久呢!”女儿拒绝了。

奶奶说:“好吧,那我待会儿自己出去散步啦。”然后就去房间换衣服,准备出门。

我们也快吃完晚餐了,再看看煮好的药,也不烫了,温度刚好可以入口。就到厨房里把药端了出来,放在了餐桌上,打算吃完饭再给女儿喝药。这时女儿从客厅跑了过来,边跑边喊:“我还要吃一口菜……”正巧看到了妈妈把中药端了出来。于是,她不动声色地坐到餐桌旁,吃了一小口菜。

“我吃好了,我想找奶奶玩!”然后跑过去喊奶奶,奶奶已经走到门口了。

女儿边跑边喊:“奶奶,奶奶,我现在又想和你出去散步了,我想出去玩儿!”

“好哦!”奶奶很高兴,“但是,你刚刚不是说不想去吗?你下午都出去玩儿了。”奶奶对孙女突然的选择有点反应不过来,虽然她平时就很喜欢带着孙女出去玩儿。因为奶奶并不知道,女儿刚才的决定,是在看到我们把药端出来之后才做的。

我们相互对视着笑了一下,没有说什么。

“爸爸妈妈再见!”很爽快地,女儿就跟奶奶出去散步了。坐在餐桌边,我们再次忍不住笑了起来,小家伙真会耍小聪明啊!她看到妈妈把药端出来,就知道了待会儿要喝药,我们不由得赞叹她的反应太快了。因为她以前喝过中药,一个字,苦!苦味儿是大部分孩子都不喜欢的。而就这么一瞬间,她的思维就调整到——赶紧借着出去散步的机会躲开喝药的环节。

女儿没有正面和我们说不想喝药,而是很巧妙地,在跑过来想和爸爸妈妈多玩一会儿,或者在餐桌上再吃点东西的时候,耍了个小聪明,不动声色地吃一小口菜,然后说要跟着奶奶去散步。

当我和朋友分享这件趣事的时候,朋友问我为什么不当面点破她,为什么不当面说她得先喝完药再出去散步?

“我要允许孩子耍点小聪明。”我引用我妻子的话回应。

毕竟喝药是一件挺苦的事,孩子自然不想去接受,至少那一刻她不能马上接受,所以她需要缓冲一下。缓冲一下,她才能够慢慢地接受这件事情,至少,从心理上先知道要喝药了,而不是突然就要她面对。

而且她当时很机智地耍点小聪明,她的目的,当然是不想被爸爸妈妈发现,我们如果第一时间就点破,不就伤害了她的自尊吗?如果这件事情不是非常紧急,不是非如此不可的话,为什么不适当地尊重和维护孩子的尊严?至少要让她觉得,她的计谋成功了。

更重要的是,这样等于允许孩子用她自己的方式,去缓冲一下她不能面对的事情。这比我们只是对着孩子说“要勇敢、要坚强、不哭啊”之类的话要好得多。只有这样,她才可以更尊重自己的感受,如实地面对喝药给她带来的痛苦体验。

我知道作为父母,在孩子生病的时候会焦虑、着急。更希望孩子生病的时候,可以顺利地把药吃掉,尽快恢复健康。大部分药都是苦的,有过吃药体验的孩子就会知道:这是我不喜欢的味道啊!他就会选择用他自己的方法去避开这道程序。

我们需要去理解孩子的感受,虽说药最终还是要吃的,然而我们可以在让孩子吃药的这个过程中,尽可能地给予孩子支持和理解。既尊重孩子的感受,也要允许孩子自己去面对,而不是让孩子觉得吃药是父母逼着自己去做的一件事情。最好让孩子心里有一个缓冲区。

因为孩子不想去面对吃药这件事,父母就很焦虑。于是,我们会用尽一切的手段,用尽各种各样的方法威逼利诱,以期达到让孩子吃药的目的。比如骗孩子说“不苦的”;或者对孩子进行恐吓,“你不吃药,你的身体将会如何,你的病将会怎么样”;又或者诱惑孩子,“你吃完药,我让你玩手机,我给你颗糖”,等等。

这样做的目的,表面看来是为了孩子的健康,实际上却是为了缓解父母因为孩子不吃药而产生的焦虑。同时,也转移了孩子对吃药的真实体验,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焦虑。甚至有些父母在特别焦虑的情况下,还会强制给孩子灌药。

这样做会让孩子的自我体验非常差,也许身体会在药物的作用下康复,但在孩子的心里,一定会越来越抗拒吃药,因为他觉得这是个很痛苦的过程,更痛苦的是,他来不及心理缓冲。父母是最可以依靠的人,最能够给孩子支持和力量的人,如果你因为自己的焦虑而把孩子推出去,甚至强行打针、吃药,就是在间接地破坏孩子的安全感,更会导致每次要打针、吃药的时候,孩子就越加恐惧,越加哭闹和反抗。

如何面对?

作为父母,首先我们要处理好自己的焦虑情绪。对于孩子,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感受,并尽可能地给他心理缓冲的时间。如实地告诉孩子,药是苦的,打针是会疼的,我们都不喜欢。但是因为生病了,所以需要去吃药、打针,让自己的身体好起来。如果孩子还没准备好,可以再等一等,或者和孩子约定一个非常具体的时间。比如,再等十分钟就喝药。如果孩子觉得恐惧,还可以让他哭出来,并且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会陪着他。

这样,孩子就有了一个心理缓冲区,这件事情在他的心里已经彩排过了,他会明白,这件事情最终还是需要去面对的,虽然面对的时候的确会难受。孩子会在父母这里得到一些力量,支持他去面对。

不被打扰,是孩子成长的奢侈品

我们常常把“做什么”视为爱的表现,但很多时候,父母“不做什么”才是爱。

前段时间和一个朋友聊天,他说现在的孩子很幸福也很可怜。幸福之处,是有更好的物质条件并受到更多的关注;可怜之处,是现在大多数的孩子,都身处于一个孩子和六个大人(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格局之间,常常要受到不同成年人、不同信息的轮番干扰。不被打扰,成了孩子成长的一种奢侈品。

01

一个周末,我们一家三口去逛商场,女儿发现有个儿童绘画区,那里可以让孩子们画画,也方便带孩子的家长坐下来休息。工作人员会发给小朋友几张绘画纸,还有一些公用的水彩笔可以自由地使用。女儿坐下来,很认真地开始画画了。

坐在旁边的另外一家人,是一家五口带着孩子出来玩,他们的孩子也在画画。我发现那个孩子隔一会儿就会哭喊几次,孩子在画画的时候,他的家人都在不断地打扰他。

“这里不是这样子画的!这个应该用这种颜色!”

“你赶紧画呀,你怎么这么不专心?”

“画画的时候你就专心画画呀!你在这里发什么呆看什么呢?”

那孩子哭得最伤心的一次,是因为孩子的爷爷把孩子的画笔抢过来,在孩子的图画纸上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还告诉孩子:“这个就应该这么画,知道吗?”

孩子哭喊着想要拿过自己的画笔,孩子的父母还拉着孩子的手告诉孩子,爷爷在教他画画。没有一个人理会孩子的感受。

其间,孩子的奶奶还多次打断孩子,让他看其他孩子的画:“你看你看,姐姐画得多好,多漂亮,你也要这么画呀。”

我女儿把自己的画纸涂好了,开心地准备和我们分享她的作品。旁边那小男孩的奶奶突然把我女儿的图画纸拿了过去,对着孩子说:“你看看姐姐画的画,你也该这么画呀。”

女儿对那小男孩的奶奶大声地说:“还给我,这是我的!”

然而,小男孩的奶奶并没有听到。她还在不断地对自己的孙子说该怎么样画画。我忍不住站了起来,跟她说请不要打扰孩子,请把画纸还给我们。我连着说了两次,老人家还是没有听到,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最终,孩子的妈妈说:“快把东西还给人家,怎么可以随便拿人家的东西呢?”老人家有点不好意思,但瞬间又转过去对着孙子说:“看到没有,你看看别人怎么画画的,你要专心,你要……”

女儿拿回了自己的作品,很快也恢复了情绪,马上就开始继续画第二张图。而对面的孩子,比我们先坐在画桌旁,却一张图画都没画完。

经典儿童绘本《点》的作者彼得·雷诺兹说:“我常常问教室里的孩子,谁爱画图?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几乎全部举手,但是到了四五年级,大部分孩子都不举手了。看到孩子们的创造活力逐年下降,最后全部消失,实在令人惋惜!其实,当我们拿起画笔时,应该一头冲向那未知的、丰富无比的创作世界!”

也许,并不是那个孩子不想画画,而是他旁边的人在不断地打扰他,他的专注力已经被旁边的大人给破坏掉了。长期下去,只怕会把孩子绘画创作的兴趣都磨灭了。当你的孩子不能够专心去做一件事情,也没有办法专心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作为父母,要看看自己是否过多地干涉和打扰了孩子的节奏。

02

记得有一年春节,我们带女儿回老家玩。逢年过节,免不了亲朋聚会。在餐桌上,亲戚朋友看到女儿可以独自吃饭,并且吃得很专注,都觉得很惊讶。大家都知道我在做心理方面的工作,就不断地问我用了什么办法,是如何教孩子的,为什么孩子可以自己吃饭,还吃得这么好呢?

再看看其他带着孩子的亲戚,除了一些年龄较大的孩子外,几乎每个孩子都有一两个大人去喂饭。要么抱着喂,要么追着喂,或者大人在聊天的时候,过一会儿就喊孩子吃一口,一餐饭差不多要喂一个小时左右。当时女儿大概两岁半,尽管偶尔也会掉些饭菜在桌面上,但她吃得很专注,亲戚看了都很惊讶。

我告诉他们,我并没有刻意去教育孩子,也没有去要求她,就是让她自己吃。当她觉得吃饱了,我们就相信她是饱了,当她不想吃饭的时候,我们也允许她不吃。如果大人可以尝试着不再去喂饭,孩子很快就学会自己吃饭了,而且会越吃越好。可当我说这些的时候,亲戚们不但不相信,而且有很大反应。

“不吃不行的,小孩子懂什么?”

“吃两口她就说不想吃了,她吃饱了,她懂什么是饱啊。”

“不吃他会饿的,不喂他他都不吃。”

也许,这就是问题所在。我们都知道,刚刚出生的婴儿饿了,都会哭着喊着要奶吃,为什么两三岁的孩子会不知道饿呢?

正是因为孩子从小被强迫着喂饭,他自己吃饭的节奏被打乱了,甚至丧失了自己吃饭的能力,也丧失了体会饿的感觉。也许我们都从未想过,孩子可能是在以不吃饭这种方式反抗,告诉我们,他不想被打扰,他想做自己。

孩子的个人意志或其他方面的能力也是这样,在我们成年人的干扰之下,会慢慢地丧失。喂孩子吃饭;逼孩子穿衣服;当孩子画画时,告诉他怎么画;当孩子想自己完成某件事情的时候,你主动帮他完成了……

网络上流传着一个段子: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大家谈的就是父母对孩子意志的强加。而这种意志强加的坏处,就是打扰了孩子成长的节奏。孩子不自己去体验冷,就不能真正地体会到什么是冷,更不知道冷了需要加穿衣服。

国内著名的心理学家曾奇峰说:“如果养育者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距离孩子太近,过度包办代替,过度控制,过度指责,就构成了对孩子自我功能的剥夺。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就会有很多人格不独立的表现,好像一定要有人补救性地帮他做点什么,他才是一个完整的人。”

幾米漫画《我的错都是大人的错》中有句话:“大人喜欢嘲笑别人的孩子是温室里的花朵,却又努力培养他们自己的孩子成为温室里的花朵。”

很多父母会觉得,我都是为了孩子好,一切都是为了孩子,这是爱孩子的表现。但是,没有从孩子的角度去想一下,他是否需要这些,他是否真的需要你的帮助,他是否有主动请你帮助。等孩子稍大一些,你又是否为此评价过他:“我的孩子,从来都不主动吃饭;我的孩子,画画的时候很不专心。”

03

孩子渴望独立的空间,渴望伸展自己的手脚,尝试自己的力量,这是一个生命成长的必然规律。如果我们做父母的,不能意识到这一点,无法放下“都是为了孩子好”这种密不透风的爱,我们就会在不经意间打扰了孩子成长的步伐。

就像前面讲的那个例子,父母、祖父母都在孩子画画的时候,尝试着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孩子的身上。告诉孩子要如何画、要如何专心,然而每一次说这些话的时候,都在不断地打扰着孩子的自我探索。我不知道这个孩子平时生活的其他方面是怎么样的,但我基本上可以判定,这个孩子对于画画,会越来越不感兴趣了。

让幼小的孩子独自探索,是一件无比重要的事情。比如当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想去拿一个玩具,他真正需要的,不仅是那个玩具,更是自己去拿玩具这件事情,是拿玩具这个过程。如果这个时候,你出于“好心”主动帮孩子,主动替孩子拿玩具给他,你很可能打扰了孩子自己尝试独自完成这件事情,探索这件事情的过程。

很多人认为孩子的能力是专门培养的结果,其实恰恰相反。越是被培养的孩子,他的个性、他的能力发展就越容易受到限制。《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尹建莉老师就说过:“不限制就是培养,一个缺少尝试、不犯错误的童年是恐怖的,它并非意味着这个孩子未来活得更正确、更好。也许恰恰相反,由于没有童年探索的铺垫,他的认知基础反而很薄弱,在未来的生活中不得不花费更多的力气去辨识世界、适应生活。”

干旱时节,小树为自保把叶子蜷缩起来。园丁A看到表象理解本质,及时补水;园丁B不管,小树熬到下雨也活了下来;园丁C很爱控制,因为叶片伸展有助于吸收阳光,茁壮成长,所以他不辞辛劳地把叶子一片片掰开。父母若不懂爱,也不要自作聪明,掐断孩子最后的自救活路。

我们常常把“做什么”视为爱的表现,但很多时候,父母“不做什么”才是爱。

当孩子尝试着独立去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只要在旁边陪伴着、守护着他,然后看着他独立完成这件事情,就足够了。我们要做的,是在他探索的过程中,帮他排除那些可能会遇到的危险。当他遇到挫折向我们求助的时候,给予他必要的帮助和情感的支持。

孩子的作业,不是缓解父母焦虑的工具

父母能做的,是陪伴孩子的成长,给予情感的支持,而不是把孩子的自我功能承包了。

最近,朋友圈在刷《小蝌蚪找妈妈》外传版的故事:

小蝌蚪们开开心心地来到妈妈身边:“妈妈!妈妈!可找到您了!”

青蛙妈妈问:“作业写完了没?”

“走吧,她不是我们的妈妈。”

小蝌蚪们四散逃开。

有网友说,“作业写完了没”这句话真的扎心了,因为自己从小就是这么过来的。

这扎心一问,问出的是多少家庭情感的阻隔。难怪小蝌蚪们说:“走吧,她不是我们的妈妈。”

因为孩子已经搞不清楚,妈妈到底是爱自己还是爱作业。

01

很多父母都在说自己的孩子学习不努力,写作业不认真。那怎么样才算是努力和认真?

有位网友在微博上分享说,她读高三那年,学习压力很大,每天早上六点左右就要起床,晚上差不多十二点左右睡觉。其间除了吃饭、上厕所,几乎一直在看书、做习题。为了节省时间,家里安排她住在学校。周六放假可以回家,周日下午前又必须回到学校,每周只在家里待一天。但是每次回家,想在自己房间好好玩会儿电脑、睡个懒觉的时候,父母总会说:“还不抓紧时间认真学习?回来就知道玩,这个时候不努力,以后你就要努力找工作。”

她说每次回家,都会和父母因为这样的事情闹得不愉快。她觉得自己已经够累了,平时学习也算很刻苦,为什么只有一天的时间待在家里都不能放松一下?终于有一天,她质问了一下父母:怎么样才算努力?如何做才算认真?

爸妈一下答不上来,这个好像还真没有具体的标准。

于是,老爸大家长的威严放出来了:“我说你不认真就是不够认真。”

这位网友忽然发现,原来努力和认真的标准就是,无论父母什么时候来看你,你都要处于正在看书、做题的状态。她说,以至于后来,她宁可选择周末待在学校宿舍也不回家。因为待在宿舍,父母还会打电话过来问候一下,尽管也问学习,但起码还会问吃得好不好、睡得怎么样,多少还有情感的交流。但如果回家了,他们之间的情感就仿佛被切断了一样。

02

想象一下,如果你工作了一天回到家里,想先在沙发上来个“葛优躺”,结果你的老公问道:饭煮了没有?家务做了没有?试问,你心情会如何?也许段子手们就可以再出一个“小蝌蚪找妈妈番外版之他不是我老公”。

也许很多人会说,学习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当然要严格要求。是的,学习很重要,但再重要也抵不过子女和父母的情感交流。如前文所说,只和孩子谈学习的父母,通常是在隔离自己的焦虑情感。

孩子没有看书,父母焦虑;孩子分数下降,父母焦虑;孩子放松休息,父母焦虑。父母为了释放自己的焦虑,孩子们就会在家里听到:学习怎么样了?作业做完了没有?考试考了多少分?

03

有位朋友说,以前他也会盯着孩子写作文。但偶然的一次共情,让他对儿子有了更多的理解,对自己也有了更深刻的觉察。

儿子的作文成绩一直不太好。有一次,他儿子有份作文的作业,已到晚上十点了,才写了几段,孩子写不下去,正在发愁。他是个理工男,作文水平也不高,所以总想着要让儿子提高这方面的功课。但是看着孩子写作业写到这么晚,既焦虑又心疼,他不知道该怎样帮助儿子。因为自己的作文水平也不怎么样,所以能感同身受吧,他对儿子说:“写不出来很难受是吧?”

儿子没有回答,只是点了点头。父子俩沉默了一阵儿。看看时间确实挺晚了,朋友对儿子说:“要不就先不写了,睡觉去。明早可以早点起来再继续。”

他以为孩子会马上去睡觉,没想到儿子对他说:“今天的事情想今天完成。”

朋友当时就觉得有点惭愧,自己还不如孩子,盯什么作业呀?作文写得好不好有什么关系呢?能对自己有这份负责任的态度就已经很不错了。他马上意识到,为什么自己要盯孩子写作文?不就是因为自己的焦虑嘛。

04

学习是谁的事情?写作业是谁的事情?孩子都知道,但是父母越界了。父母能做的,是陪伴孩子的成长,给予孩子情感的支持,而不是把孩子的自我功能承包了。

孩子因为各种原因,难免有未能及时完成作业的情况。父母常常因此咆哮道:“作业怎么可以忘记写呢?”很多父母会逼着孩子写完作业。于是,父母又承担了孩子对自己负责的功能。忘记写作业的后果本该是谁来承担?为什么我们无法忍受让孩子自己去承担这个责任?你以为逼着孩子去写作业就是让他承担责任了吗?其实那是在逼迫孩子承接父母的情绪。

看到过一则新闻:一个十四岁的女孩因为作业多而出现了幻觉,总觉得有人要害她。这位女孩的妈妈说,女儿本来就个性要强,只要是老师留的作业她都会完成,不管要做到多晚。但自从女儿上初中后,每天都要做很多试卷,题目难度也大。她跟着焦虑得不行,孩子作业写不完,就不让她睡觉,经常写到晚上十二点,最晚一次写到了凌晨三点。

越是这样,孩子在学习上反而越困难了。现在导致孩子精神上出现了问题,要带去看心理医生。这位妈妈说,此时她才幡然醒悟,有什么能比得上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呢?

父母对孩子释放焦虑情绪的后果,就是切断了亲子之间的情感流动,孩子变得更讨厌学习了,严重的甚至产生心理疾病。有的孩子为了缓解父母的焦虑,假装在书桌前认真地看书、做作业,但这真的是父母想要的结果吗?

学习,自然会碰到难题,肯定会遇到挫折,也难免想要逃避。试问有哪一个做父母的成年人,当年没有遇到过这些情况?当我们碰到难题和挫折的时候,是否也想得到支持?当我们焦虑和逃避的时候,是否也需要宽容接纳?

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做父母的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情感支持,而不是传递负面情绪。别把孩子的作业,当作缓解父母焦虑的工具。

孩子为何容易被诱惑

孩子之所以容易被诱惑,一方面是物质的需要,一方面是情感的缺失。

有人曾做过一个街头实验,实验者分别问三个孩子的母亲:如果他过去跟她的孩子说话,孩子会跟他走吗?所有的母亲都说自己的孩子不会。

可是,实验者分别问三个孩子:“你愿意跟我一起去看小狗吗?”

三个孩子都同意了。

几个孩子的妈妈说:“几乎每天都在教育孩子,不要跟陌生人说话。”然而,最后的结果让人跌破眼镜。

孩子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陌生人的诱惑,对此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先说个我自己的经历。接女儿从幼儿园回家,会路过一个草地公园,里面有些休闲健身的公共设施,常常有孩子在草地上玩儿。女儿也不例外,每次回家的路上都喜欢在那里逗留一会儿。

有一次,女儿正在草地里玩耍,有两个小女孩也来玩,都是附近幼儿园的孩子。女儿看到有同龄的孩子,便来到那两个孩子旁边,也想加入她们。那两个孩子都是由妈妈带过来的,随身准备了一些水果。女儿在旁边看着,她没有说话,也没有离开。

我觉得这样不礼貌,或许也是我自己觉得别人吃东西她在旁边看着,有点不好意思。于是我对女儿说:“我们已经玩了一会儿,该回家了。”

但是女儿没有回应我。其中一位妈妈便对自己孩子说:“也给这个妹妹分一点吧。”

当时那个孩子可能并不想分享自己的食物,我又再次对女儿说了一句:“我们该回家了。”

女儿可能感受到了我的情绪,这才跑到我身边。我牵着她的手,慢慢离开了草地。本来我想和女儿谈谈,站在别人旁边看他(她)吃东西是不礼貌的。但看着女儿低着头,兴致不高地走着,我就忍住没说出来。走了一会儿,我决定先从女儿的感受谈起。

我问她:“刚刚在草地上,你看到别的小朋友有好吃的,你也想吃是吗?”

她点点头。

我说:“爸爸知道了。如果你想吃东西,可以直接告诉爸爸妈妈,我们也可以准备好吃的给你。”

说到做到,我马上就带她去商店,让她选了个零食。女儿很满足。

我当时忽然联想到,孩子之所以容易受到诱惑,很有可能是在家里没有得到相应的满足。但是我们又不可能什么都满足孩子,该怎么办?

第一,去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比如我的女儿当时看到别的孩子有东西吃,自己没有,她的内心是失落的。我只考虑到成年人觉得没有礼貌,却没有立即看到孩子的失落。幸好后来我告诉了她,她想要什么,可以和父母提出要求。表面上,我是在满足她想吃东西的现实需求,实际上,她的内心得到了更大的满足,她知道我可以理解她,也愿意在一定层面上满足她。

孩子之所以容易被诱惑,一方面是物质的需求,一方面是情感的缺失。曾有个用手机来做诱饵的诱拐实验,测试者在手机里面安装了一些游戏,先是用游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过一会儿便告诉孩子说手机没有电了,问孩子是否要跟他去充电,继续玩。被测试的孩子几乎都愿意跟着这个陌生人走。

孩子为什么沉迷于手机游戏?一方面是受身边环境的影响,因为我们身边有太多“手机爸爸”“手机妈妈”,孩子自然容易沉迷在手机的世界里面;另一方面,是孩子在成年人那儿获得的情感连接太少、陪伴太少,所以只好找手机陪伴。

第二,给孩子足够的陪伴,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很多家长陪孩子外出的时候,会小心谨慎地看好孩子。但是,带孩子在小区附近玩的时候,却未必能认真地陪伴。

曾经看过一则新闻,说带小孩的几个阿姨光顾着看手机或聊天,不管手推车和孩子,结果孩子丢了还没发现。要知道,每一个被诱拐的孩子身边,都少了一个用心看护的大人。当我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完全不顾孩子的时候,孩子被诱惑的概率就大大增加了,甚至可能就发生在你眼皮底下。

孩子对外面的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我们需要给孩子灌输一些安全知识,但单向的灌输教育并不是万能的,培养孩子的自控力也只是一个方面。不要让孩子脱离你的视线,安全知识的教育、物质的满足、情感的需求,缺一不可,这是每一位家长应尽的责任。

父母的情感隔离导致孩子的空心病

在现代化的生活中,孩子的现实感很弱。在虚拟的世界体会到真实感,在真实的世界里却有虚拟感,这就是他们的特征。

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徐凯文有个演讲——《时代空心病与焦虑经济学》,非常值得我们关注。

徐博士讲了几个来访者的故事。他们都是高考时在千军万马中杀出重围、成绩优秀的学生,然而他们都得了“空心病”。他们感觉,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也从来没有真正地活过。他们的人生似乎只有学习好、工作好,却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活着。

“空心病”的表现看起来有点像抑郁症,但若采用治疗抑郁症的药物或手段,却没有效果。这些优秀的孩子们,有强烈的孤独感和无力感,并没有自杀的想法。他们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要活下去、活下去的意义是什么。

“空心病”是怎么来的?徐凯文博士说,是因为焦虑。而我们生活中最大的焦虑,就在教育上。我们的教育并不是在帮助孩子成长,而是在毁掉孩子。一切向分数看齐,忽视对学生品德、体育、美育的教育,这已经成了很多学校和家庭的教育观。

而一切跟学习无关的事情,都被视为洪水猛兽。很多孩子迷恋网络,那是现实教育的失败。我们常常不去检讨自己的问题,而是把孩子推向“网瘾学校”,把责任推卸给网络游戏。

01

我想起了几年前看过的一则新闻:一个成绩优秀的孩子,因为网络游戏账号被盗,跳楼自杀了。他的父母哭天喊地地要求政府打击一切网络游戏。我记得当时的电视媒体评论员说,只是因为游戏账号被盗,这娃也太“玻璃心”了。真的有这个必要吗?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还真的有那么重要,为什么呢?

华东师范大学的陈默教授有一个关于城市独生子女心理特征的演讲,陈教授提到一个观点:当今都市孩子的现实感非常弱。

在现代化的生活中,孩子的现实感很弱。他们在虚拟的世界体会到真实感,在真实的世界里却有虚拟感,这就是他们的特征。简单来说,就是很多孩子分不清现实感和虚拟感。

为什么会分不清?

因为他们的世界一直处于学习状态,孩子从小到大的一切现实事务都被包办了,他们只知道好好学习,而学校也没有给孩子提供处理事务的机会,除了学习和补课,没有其他活动。

没有和世界的连接,没有更多的户外活动,没有足够的朋友,没有情感的连接。陈默教授说,当今都市孩子现实感非常弱是教育的结果。

他们反而在网络世界中,能够找到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情感,他们的话在网络上有人听,他们的情绪在网络上有人理解。甚至网络游戏中的那些任务,能够让他们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团队的荣誉、胜利的成就感。这些都发生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却给了他们实实在在的真实的情感体验。

所以,对于那个因为网游账号被盗而跳楼的孩子来说,他失去的不只是个账号,而是真实的情感体验,甚至是他与这个世界的连接。

02

如徐凯文博士提到的,他的来访者——那些优秀的孩子们,他们只知道要学习好,要工作好,但并不知道学习好和工作好到底是为了什么,他们的自我价值无处体现。为什么会这样?他们为什么迷失了自己?

因为他们缺少情感的连接和滋养,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情感依托。心理学专家武志红先生说:“关系便是一切,一切都是为了关系。”但是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只有学习,没有关系。

再看看家长,作为父母,我们把时间和精力花在了哪里?我们是否给过孩子真正的爱和陪伴?我们和孩子谈论最多的话题是什么?是今天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他交了什么朋友,他参加了什么活动,还是仅仅是学习怎么样了:作业做完了没有,考试考了多少分?

为什么我们不能和孩子有更丰富的情感连接?为什么大多数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只能谈学习?

03

父母与孩子谈学习,也许是一种情感隔离。隔离什么?隔离那些焦虑的情感体验。

徐博士说,“空心病”是时代的“空心病”,并不仅仅是孩子的空心,整个社会也空心了,因为现今的中国社会越来越焦虑了,我们的教育更是焦虑到只有功利、精致利己。

在很多家庭里,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是隔离的。很多的父母没有办法,也没有学会和自己的孩子去分享情感。所以,很多父母在面对孩子的时候,唯一的话题就是——学习。

我们可以留意到,在很多家庭里,特别是有中小学孩子的家庭中,学习是孩子最重要的事情,甚至是唯一的事情。而这时候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连接是很少的,孩子无法在家庭生活里体验到父母的爱。因为在家里唯一可以和父母聊起的话题就是学习,这也是造成很多孩子厌学的一个重要原因。

有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是因为他们在学习上,处于被家庭和学校逼迫的状态,被逼着去做一件对他们的未来很重要的事情。孩子生来对世界都是充满好奇和探索精神的,但家长常常会愚蠢地把孩子天然的学习动力,变成父母的意志强迫。

04

我们经常听到家长对孩子说:“如果你成绩不好,以后就找不到好工作;如果你成绩不好,以后你就没法生存。”

这让我想起了一则新闻:一个男孩考试成绩不理想,父亲说等晚上回家收拾他,男孩就自杀了。很多父母总是在跟孩子强调,你必须表现优秀,你必须成绩好,这样我们才能爱你。不优秀,不配活。这会极大地伤害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同时,也让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注入了功利主义。

这种功利主义还表现在,当孩子取得优异成绩的时候,父母说“不要骄傲”,父母依然会进行情感隔离,很冷静地告诉孩子“你要继续努力”。孩子本来是想和父母分享他的喜悦的,但一盆冷水浇下来,孩子会觉得,自己永远都无法享受到成功的乐趣,因为自己永远都不可能达到父母的要求。

当孩子渐渐长大,这种深入骨髓的潜意识心理,会让他变成一个总是对自己不满意的人,因为他从来都没有让父母满意过。很多人都是这样,活了一辈子,永远也不能让别人满意,也无法让自己满意。我们可以想象,当他们成为父母的时候,会如何去实现对孩子的教育观。

05

那么,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首先,最重要的是分清哪些是孩子的问题,哪些是自己的焦虑。网络上有个段子,说让父母内心平静的最好方法,就是坐在书桌前装模作样地看书。当孩子这么做的时候,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已经倒置了。本来在学习问题上,孩子是需要父母的情感支持的,但父母往往比孩子更焦虑,孩子为了安抚父母,还不得不腾出精力来装模作样。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父母的功利主义,反而让孩子丧失了学习的动力,变成为父母而学。

其次,孩子的心灵会在家庭情感中得到滋养和成长,而父母和孩子之间,本该有很多情感的连接和体验,切勿只和孩子进行关于学习的交流。

最后,多拥抱你的孩子,让他能够体验到融入真实世界的感受。

内在安稳的父母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尽管焦虑,我们还是要紧紧地抱住她,告诉她:“爸爸在,妈妈在。”

有一天,社区卫生防疫站打来电话,因为孩子已满十八个月,需要接种麻腮风疫苗,这是国家规定的(强制免疫)疫苗,防疫站有登记备案,所以工作人员电话通知我们尽快带孩子去打针。

我们家的小朋友当时已二十个月了,因为没有时间,所以就拖着没去打疫苗。而且最近疾病传播严重,再接到防疫站的电话催促,不免有些焦虑。看看孩子的疫苗接种证上面写的接种时间,十八个月以后除了这针麻腮风,还要再打一针白百破。一次要挨两针,真心疼小家伙。担心归担心,该打的疫苗还是得打。

第二天,我们去了社区卫生防疫站。每次打针,我和妻子都会协调好时间一起来,并且在打针之前,我们会告诉孩子:要准备打针了,会有些疼,觉得疼的时候可以大声哭出来,爸爸妈妈都陪着你。从孩子第一次打针一直到现在,无论她能否听懂我们的话,我们每次都会这么跟她说。同样,这次也不例外,我们依然在打针之前就告诉她。她只是觉得这个地方有些眼熟,但是当我们提醒她要打针,而且今天会连着打两针的时候,小家伙的脸色一下子不那么灿烂了,又带些困惑的表情。

终于轮到我们了,医生循例会问下名字、年龄及当天是否生病之类的问题,也明确地告诉我们,今天要连着接种两种疫苗。小朋友这时可能完全想起来了,这里是打针的地方。于是,她不肯坐过来。医生开始催促:“来,过来,往这边坐一些,家长抱紧一点。”

我们没有坐过去,因为孩子明显不肯,她还没准备好去面对打针这件事。小朋友拉着我们的手要往外走。我们只好再告诉她:“宝贝,要打针了,爸爸妈妈知道你不想打针,爸爸妈妈也不想让你打针,可是疫苗针还是要打的。你看爸爸的手臂!”我给她看了下我手臂上打疫苗留下的圆圆的疤痕。

“的确会有些疼,也可能会很疼,而且这次你需要打两针。如果觉得疼的话就哭出来,爸爸妈妈都陪着你。”

“不要!”小家伙最近经常说“不要”,语气很坚定,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她不要,不要打针。

“快点呀!家长夹住孩子的手脚,不要动!”医生开始催了。尽管我知道防疫站的医生、护士工作量很大,每天要接待非常多来打针的孩子,根本没有时间顾及每个孩子的感受,但医生的催促仍然让我感觉到有些许不耐烦,我也开始有些焦虑了。

本来孩子在面对陌生环境的时候,就需要适应,即便用理智的意志去说服自己、战胜生理疼痛,也需要一点时间。但医生每天面对的病人太多了,他没有时间,也没工夫去给孩子缓冲的时间。

孩子打针,父母多少会有点焦虑,再加上医生的催促、怕占用后面排队等待的人的时间,于是,父母将焦虑和压力全部转移到孩子的身上去了。在医院里,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将要打针的孩子哭得死去活来,父母要么威逼,要么利诱,要么试图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却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你怎么这么胆小,一点用都没有。”这样说,孩子以后可能会真的变得越来越胆小,或者变得很大胆,貌似强悍得什么都不怕,其实是为了掩盖内心的脆弱。

有的父母对孩子说:“不疼的,没事的。”试图让孩子忽略身体的感受,但针扎下来怎么会不疼呢?孩子们会忠于自己的体验还是忽略自己的感受?对于三岁以下的孩子来说,他们不但会觉得疼,甚至对未知的疼痛还有一种恐惧。这个时候,孩子想找妈妈,想要找个安全的依靠,这个依靠却忽略了他的感受,告诉他“不哭、不疼”,孩子该有多么困惑。

有的父母对孩子说打完针买糖吃,或者在孩子哭的时候给孩子玩手机。这些常用的转移注意力的方法,不但没理解孩子的情绪、忽略了孩子的感受,还将孩子的注意力从身体转移到了其他地方,教会孩子逃避。而真正逃避的是成年人,为了解决自己内心的焦虑,只要孩子不哭,哪怕给孩子玩平时不让玩的手机也可以。

告诉孩子不疼,孩子就真的不疼了吗?头脑听到的“不疼”和生理感受到的“疼”,很容易让孩子产生混乱感。当孩子哭着对父母叫喊的时候,他的情绪父母完全没有看见,或者视而不见。这些做法不但没能给孩子带来安全感,反而会造成更多负面的影响。

医生的催促,我们无法去改变,更何况后面还有一大堆人在排着队。我赔着笑脸,回了医生一句:“抱歉,稍等下。”医生继续催促,我再赔一次笑脸,说:“我们过会儿再来。”

走出疫苗室,小朋友恢复了开朗。我们陪着她左看看、右逛逛,让她多适应一下这儿的环境。过了一会儿,再和她商量去打针,她没有拒绝。我们再一次进了接种室,依然事先告诉了她,打针会疼,今天会连续打两次,如果觉得疼就哭出来,爸爸在,妈妈也在,爸爸妈妈陪着宝贝。

第一针扎下来,小朋友哭了。护士说:“家长抱紧孩子,夹住她的手,不要让她动。”

我不知道小朋友是听懂了,还是真的疼得受不了。她用尽了力气想要挣脱,哭喊着:“爸爸!妈妈!不要!我不要……”

小朋友伸开双手要我抱:“爸爸,抱抱,抱抱。”说实话,我内心已经很焦虑了,无论如何,我也不想看到孩子如此痛苦,但是已经扎了一针,另外一针现在不扎,过后还得来一次。尽管焦虑,我们还是紧紧地抱住她,告诉她:“爸爸在,妈妈在。”

第二针终于打完了。我们走出疫苗室,小朋友的情绪还不稳定,我们又继续安慰她。过一会儿她不哭了,眼角还挂着眼泪。孩子对我们说:“爸爸在,妈妈在。”

此刻,我的内心无比激动。我知道,安全稳定的父母已内化至她的内心。尽管面对打针这件事情,她觉得疼,觉得恐惧、害怕,但是她知道,她的爸爸、妈妈都在。尽管这件事让她很不舒服,但她知道有爸爸、妈妈陪着她一起经历。

某天,陪我家小朋友到某商场玩,在妈妈试衣服的时候,小朋友在店里面跳着舞“自嗨”。突然听到很响的“啪”的一声,小朋友赶紧向我跑过来,我也马上蹲下来抱住了她。

原来是旁边一个电蚊香电到了蚊虫,小朋友“咯咯”地笑了,然后继续去玩,边走边说着:“爸爸在,妈妈在,僵尸在。”(僵尸是一款游戏中的形象,她在邻居家的小朋友那儿看到过,最近到哪儿都说“僵尸”,这个游戏形象也被她吸收内化为朋友了,能够给她力量和支持。)

我的内心又激动了一次,我知道无论以后她遇到什么事情、什么挫折,都能够告诉自己,她很安全,她会渡过一切难关。因为她的内心有个稳定又安全的支柱在支持着她。

内在安全稳定的父母,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