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海军南海舰队的核心任务,是逐步实现对南海海域的实际控制,并在此之后,由东南部突破“岛链”,进一步实现在远洋的军事存在,为我国的海洋权益提供安全保障。这就要求南海舰队成为一支可在远海遂行任务的海洋控制力量。有趣的是,在这一点上我们与世界各海军强国“由海相岸”[65]的发展思路恰好相反。因此,就建军思想上,目前世界各海军强国对我国的参考价值不是很大,反倒是其冷战时期的思路更加值得我军去借鉴。
作为一支海洋控制力量,未来的南海舰队必然应是一支基于远洋作战战略的“均衡海军”。海权在空间上所涉及到的,不止是海洋本身,凡是关系到一国海上战略空间的领域,无论是对海洋本身还是岛屿、天空甚至是内陆的控制,都在空间意义上包含在该国的海权之中。相应的,一支海洋控制力量也应该是由水面、水下、陆上、空中乃至于外层空间、电磁空间和网络空间等多维力量所综合构成。仅仅突出这其中的某一部分,是无法建立起一支真正意义上的海上控制力量的。戈尔什科夫[66]的“均衡海军论”所表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意思。要想建立起一支能够挺进大洋的海洋控制力量,就必须进行长时间的全面建设。
具体地说,今后的南海舰队应是由一支或多支航母战斗集群所构成。未来南海舰队的任务区域是远离大陆的远海。如果只是在南海海域,虽然距大陆较远,但此处仍然处于我军重型战斗机作战半径之内,且南海舰队已经开始装备国产大型防空驱逐舰,因此来自空中的威胁尚不是很严重。但如果我海军进入更加远离大陆的太平洋海域,脱离了岸基航空兵的掩护,则只有依靠航母的舰载机,才可以为我方编队提供可靠的控制掩护。
从战术进攻的角度讲,航母战斗群的打击范围要远大于由同样数量舰船所组成的非航母编队,其所能控制的海域面积远非驱护舰和潜艇所能比拟。要想发展海洋控制力量,航母战斗群在远海地区是最为经济的手段。航母战斗群的打造,无论在物质上还是在经验上都需要长时间的积淀。
因此,中国建造航母宜早不宜迟,海军航母战斗群的形成必须早于“岛链”的突破。未来我军航母战斗群的主要任务,是在大洋实现军事存在。因此,在组建中,不需要有明确的假想敌和赶超对象,而应首先解决有无的问题。
地处东北部的我海军北海舰队和东海舰队的战略任务则主要是在这一方向上与美、日海上力量保持战略上的相持态势,避免其进一步对中国发难,同时保持对“台独”势力的军事高压,并将台湾地区与美、日在东北部的军事力量隔绝开来。在这一战略下,今后较长的一段时期,未来的东海及北海舰队将继续作为海上突击力量,与这一地区的美、日海军力量形成均势。
未来我国东北部的海上力量构成仍将是以战略核潜艇、攻击型核潜艇为主,水面舰只和常规动力潜艇为辅。假想敌主要是该地区的美、日海空力量。
在战术上,则应强调战时在陆基航空兵的支援下,以水下攻击力量为主力,由水面舰艇加以配合,对敌方海上及部分陆上目标发动突击,力求在有限的几次突击下可以重创对手,从而使对方不敢轻易在这一地区挑起军事冲突。
从时间上来说,南海舰队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由于东海及北海舰队面对的是目前实力上处于优势的对手,要想实现东北部的均势,就需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充实我海军在这一地区的实力。因此,东海舰队和北海舰队的建设在目标更为明确的同时,在时间要求上较南海舰队也更为紧迫。反映到装备的配置上,东北部海洋力量的建设首先需要强调装备在技术上的成熟与可靠性,是否特别先进则在其次。由此,就不难理解我国为什么会大量购进技术层次不是很高的“现代”级驱逐舰、“基洛”级潜艇等俄制装备并将其部署在东北部方向。
综上,就是笔者对我国海洋战略和海军建设的一些个人看法。最后想说的是: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唯一以龙作为图腾的民族。龙,总归是要东归大海的。
附录 时事点评
在南海问题上菲律宾和中国究竟有多大的矛盾?
答:纯粹从国家利益角度说其实并不是太大,起码没有到必须你死我活的地步,以中国政府一直以来的行事风格,只要双方能够坐下来谈其实最终必然能做到共赢。在笔者看来,真正的问题恐怕来自菲律宾自身。
所谓“政治家”和“政客”,他们之间的一大显著区别在于:政治家往往是把一切分内之事都做好之后,再由军方去完成剩下的部分;而政客则必然是把一切都搞砸了以后,才把一个烂摊子丢给军人。对菲律宾来讲很不幸的是,菲总统阿基诺三世无疑是属于后者……
从纸面数字上说,菲律宾其实并不是一个穷国——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3年初的数据,越南人均GDP不过1523美元,而同期的菲律宾则是2462美元。这两组数字和这两个国家给人的印象正好相反的,唯一的解释只能是后者的贫富差距远大于前者。
按照世界银行报告中的数据:占菲律宾人口20%的最富裕阶层开支是20%最贫穷人口开支的8倍;即便是菲官方自己公布的统计数据也显示约三分之一的菲律宾人每天生活费不到1美元——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0%的菲律宾最富有家庭的年收入约占全国家庭总收入的三分之一,这其中36%则由最富有的174万个家庭分享。而民调则显示50%的受访者自认属于贫困阶层。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五星级的豪华酒店和平民窟常常不过一街之隔。而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贫富差距相对于城市要更加严重。
其实所谓“国家间的利益冲突”或者是“国际法问题”其实都不是问题,真正让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表现的近乎歇斯底里的原因在于前面那些数字——造成菲律宾贫富差距如此之大的并非是中国,恰恰是菲律宾国内那些搅动民族主义情绪的上层。事实上,菲律宾的目前情况可说是众多前殖民地国家中的一个糟糕的典型案例:自1565年菲律宾沦为西班牙殖民地开始,她的社会“进化”就被人为地终止了。无论是西班牙、美国还是二战期间的日本,殖民者们为了便于统治,往往都乐于与殖民地的各个地方势力合作,由他们去代为管理当地民众并负责征税,而殖民者则会给予这些代理人政治上甚至武力上的支持。1946年菲律宾获得了独立,但这种殖民地时代的国家管理结构并没有得到的根本性的改变,以大家族形式存在的地主阶层掌握着这个国家绝大多数的土地资源,这种经济层面的权力垄断使得任何民主选举都变得毫无实际意义,至今菲律宾依旧没有完成现代国家在几十年乃至一两个世纪前就已完成的土地改革。菲律宾现在的总统阿基诺三世,他的家族便是大庄园主出身。阿基诺在2009年任国会参议员期间曾承诺土改,并一度拿自家庄园开刀,但很快不了了之。他抛出来的那个所谓“阿基诺家族庄园”,其实仅占整个阿基诺家族土地总量的不到2%。
既然不愿意改变这种极端不公正的财富分配结构,那没有什么比通过挑起争端把国家推到战争边缘更好的办法了。
而从历史上看,处于弱势的一方为了掩饰自己内政的无能而主动挑起争端的例子并不鲜见,譬如二战中的日本军部,又如马岛战争中的加尔铁里,海湾战争中的萨达姆……至于最终的结果,则毋庸多言。
南海一旦爆发战事会不会“一处起火,处处起火”?
答:2014年5月11日早上,东盟各国外长发出一项联合声明,对南海“目前的局势表示严重关切”,并“敦促各方保持克制,避免采取危害地区和平与稳定的行动”。而在此之前,菲律宾和越南在南海问题上一直在反复向中国挑衅,因此所谓“敦促各方保持克制”其实就是明明白白地在拉偏架。这样就会让一些人产生这样的疑虑:一旦中国在南海问题上和某一国矛盾激化,会不会导致东盟各国对华“群起而攻之”?
在理论上自然存在这种可能,但它很难发生,也并非无法应对。首先要明确的是,国与国之间的友好并非是一国邦交的最终目的,而是实现本国国家利益的途径之一。故而自古对于外交,我们的祖先有“伐交”之说。
所谓“东盟”(东南亚国家联盟),其实除了名字相近外,和欧盟没有丝毫可比性。欧洲各国之间的关系类似与中国春秋战国时诸侯国之间的关系——大家都是在一个文明体系之下,存在“小异”,但主流是“大同”。几千年来欧洲所发生过的战争,小一些基本是争霸战争,大一些的肯定是统一战争。各国之间文化方面的差异和认同感,可能比中国各个省之间的大一点,但绝对远远小于中国和欧洲国家之间的差异。
这一点上,东南亚国家根本无法比拟:东盟诸国根本就不在同一文化圈子里面,历史上这些处于南海周边岛屿和中南半岛上的国家由于地理关系,开化的都算不早,连“国”这个概念对很多地方来说都比较模糊,他们彼此之间的联系远远没有欧洲诸国之间那样紧密,至近代除了泰国之外,这些国家悉数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本土文化的进化也随之戛然而止。时至今日,虽然说政治上东南亚国家早已独立,但文化上却和当初没有什么分别,人们(那些非常西化的生活在城市的精英阶层除外)的认同感主要还集中于区域非常小的地方以及宗族圈子里,对国家的认识尚且要比我们弱一些。因此从人文上说“东盟”便缺乏根基。
从政治经济上说,对比中、美、俄这样的国家,西欧各国的个头虽然都不算大,但从国家实力上说,西欧存在两个明确的核心国家——法国和德国,两个国家都拥有完备的工业体系,且拥有不弱的海外影响力来保证自己的资源来源(科索沃战争的主要推手之一是德国,利比亚战争则是法国)。以法德两国为“发动机”,欧盟国家间在经济上存在着比较清楚的分工,如此一来大伙也就存在了共同利益,这是欧盟能够相对统一的根本基础所在。反观东盟诸国,没有任何一国是可以拉动其他国家的工业国。除了金融、航运、旅游之类的服务性行业之外,这些国家的主要产业都是资源类产品出口和低端出口加工业(也就是血汗工厂),各国产业模式同质化现象非常普遍,彼此之间的经济关系,竞争远多于合作。
而从实效上来说,统合程度远远强于东盟的欧盟在欧债问题上、乌克兰问题等事关自身切身利益的问题上都尚不能做到意见统一,东盟又如何能做到“一致对外”——所谓“南海问题”本质上就是越南和菲律宾两国搞不定内政之后为转移国内视线制造出来的。
事实上1967年印尼、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及马来西亚五国牵头建立东盟,最初就是一个政治性的联盟,背后一直是美国在推动。从五国所处的位置和当时的冷战背景就不难看出,东盟最初是为了围堵谁的。时至今日,东亚的格局早已大不相同,这一点大家的心里都是清楚的。如此一个缺乏统一基础的地区组织,在面对一个和多数成员国都没有直接利害冲突的问题是,究竟能有多少热情去干预是可以想象的。
至于应对,中国的老祖宗在2000年前就给出了经典案例——“连横”:不把对方看成一个整体,而是只看到他们是众多国家,有软有硬、有拉有打、区别对待。所谓邦交,关键之处并非“礼”与“理”,而是“利”与“力”。
泰国的“红黄之争”为什么没完没了?
答:所谓“红黄之争”是指自2010年开始的此起彼伏的街头政治运动。支持原泰国总理英拉(更早一些时候是支持他信)的“红衫军”主要由泰国北部的农民和城市贫民阶层组成,相对应的“黄衫军”则是以城市中产阶级为主,背后的支持者则是大企业主、泰国王室、贵族和军方。
2014年5月7日,泰国宪法法院因滥用职权指控看守总理英拉,下令让英拉下台,泰国国内随之迎来了又一轮政治动荡,这种情形在最近几年一直没有停止过。而作为泰国经济支柱的旅游业则深受其害——前些年就出现过“黄衫军”占领曼谷机场,把一大堆旅客晾在机场好多天回不了国。
“红黄之争”的本质其实就是社会财富分配不公导致不同社会阶层之间被完全割裂成了两个对立的集团。历次“红黄之争”基本都是一个套路:英拉、他信家族的支持者以底层民众为主(“红衫军”),显然在人数上他们就要占优势,在一人一票制的选举中必然会赢得选举。而由白领、律师等成员组成的“黄衫军”因为人数上拼选票肯定拼不赢,于是便凭借手中资金的优势以及对舆论的垄断,通过街头政治不承认选举,于是在一通混乱之后一切推倒重来,如此不断循环往复……
从经济上看,泰国真正的问题在于经济发展变成了小圈子的事情——地主和贵族出身的企业主加上数量不多的所谓“中产阶级”,除此之外,城市底层和广大农村都被排除了出去,几乎没有机会参与,更谈不上受益了,而公共资源的分配,也只向“黄衫军”背后所代表的少数阶层倾斜。
2001年他信·西那瓦赢得了泰国大选,之后实施了一系列倾向于底层的改革措施,而这势必有损于传统的精英阶层的利益——一块蛋糕,多一个人分,原来的人就要少吃一份,道理就这么简单。这最终导致2006年泰国军方发动政变,他信被迫流亡海外,而他所在的泰爱泰党也一度被宣布为非法组织。